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构建和谐发展城市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构建和谐发展城市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构建和谐发展城市思考

对于什么是世界城市,经济学界有过很多研究。其中,有一个关于世界城市的特征是被公认的,那就是这座城市一定举办过世博会。和奥运会不同的是,世博会更能反映出东道主的综合实力、主办城市的国际魅力、全球最新的科技成果和人类最新的生活理想;而奥运会则主要体现了国家的竞技体育实力、精神风貌和运动员的个人才能。加上主办周期和参与人数的巨大区别,世博会对于世界城市发展的贡献要远远超过奥运会。而上海就处在这样一个历史机遇期的起点上。9月,日本爱知世博会主办方正式向中国移交主办权,这意味着上海主办世博会的周期将全面展开。由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爱知世博会中国馆开馆至9月,参观人数突破500万。这对于上海如何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世博会,显然也是种压力。由于未来的五年,正好又是“十一五”规划全面启动和实施的关键时期,其成功与否,对于2010年的世博会也有决定性影响。毋庸置疑,“十一五”规划和世博会对上海进一步发展本质要求是一致的,那么未来五年,上海最需要把握的关键点在哪里呢?这是上海和周边城市的决策者们极其关注的话题。为了提供相对充分的决策依据,上海社会科学院最近推出了由院长王荣华教授领衔的最新成果———《构建和谐发展的世界城市:上海“十一五”发展规划思路研究》一书(又称“十一五”规划学者版),也以其对若干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作出基本的回答。学者们认为,上海加大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已经变得刻不容缓。一个即将举办世博会的城市,她对技术自主创新的引导能力,对于其在国际城市体系中的地位有着重要影响。而目前,企业研发能力薄弱,技术人才储备不足,科技成果领先程度不高,已经成为上海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自主性发展”的严重约束。尽管上海也在努力增加研发资金,其总量占GDP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但是,上海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刚刚超过2%,离发达国家通常3%的水准还有明显距离。更重要的是,跨国公司目前已经成为企业研发的主体,而上海本土企业的研发水平近3年来提高有限。就世博会所推崇的制造业而言,在上海大部分技术依赖从国外引进,本土企业主体还是停留在仿制和组装的初级阶段,严重制约了贸易结构的升级和对国际分工价值链利益的分享。如在2004年,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上海规模最大的制造业,但其销售利润率却不到2%。类似状况不仅直接导致了获利能力低,而且使未来上海发展的自主性、自控性减弱,国际资本、国际贸易和生产周期对上海经济的冲击与制约增强,并可能使上海陷入“依附性发展”困境。真如此的话,2010年世博会虽然在上海举行,感觉却还是发达国家制造业的主场。这还意味着,没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支持,就是有举办世博会这样的机遇,上海也不可能建成世界城市。另外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是上海城市空间资源的调整,这对于上海更加和谐的发展至关重要。左学金教授的研究表明,目前上海城镇体系的规模分布存在断层,郊区新城的规模过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积聚效应。日本、法国等国外发达城市的经验显示,当城镇人口规模达到30万左右时,城镇才具有规模效应和积聚效应,关于城镇的成本———收益分析也表明,一般来说,20万人口是建立和经营一个城市的盈亏平衡点。因此,要想发挥郊区城镇对中心城区的“反磁场”作用,缓解中心城区的拥挤现象,郊区新城的规模至少在25万以上。2010年世博会前,上海城市空间资源调整的主要任务就是,努力改变郊区城镇点状分散发展的格局,通过重点发展和建设两个为中心城区外迁人口提供居住和生活功能的青浦和奉贤新城、三个城市功能相对独立的嘉定新城、松江新城和海港新城,基本形成城镇规模等级分布。而根据世博会的实际要求,青浦和奉贤新城的人口当在80万人的规模,嘉定新城、松江新城和海港新城则均在100万人口的规模。这样的话,不仅中心城区的发展有利于扩展空间,而且,上海郊区的城市化水准将大大提高,有助于整个上海社会更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