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科学发展中储粮经营管理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中央储备粮管理工作会议近日在京召开,国务院有关领导对会议作出重要批示,肯定了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过去一年的工作。希望在新形势下,中储粮总公司要再接再厉,积极探索,扎实工作,为加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和确保粮食安全做出新的贡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盛霖、国有企业监事会主席焦亿安等到会并讲话,中储粮总公司总经理林军在会上做了工作报告。
林军指出,年是中储粮总公司由初创期顺利迈向发展期的一年,是公司改革和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的一年,也是全系统执行国家宏观调控难度最大、落实最快、效果最好的一年。过去的一年里,中储粮总公司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两个确保”为中心,健全管理体系,改革运行机制,增强调控手段,壮大企业实力,出色完成宏观调控任务,顺利实现年度工作目标,垂直管理体系在粮食宏观调控中的中坚和骨干作用充分显现,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一是努力完成宏观调控任务,为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作出积极贡献。为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坚决贯彻国家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主产区稻谷托市收购的重任,特别是充分发挥了轮换对市场价格的合理引导,在没有动用中央财政补贴的情况下早稻、中晚稻价格一直保持在最低收购价水平之上,有效节约了政策操作成本,实现了中央提出的促进粮食增产、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目标。为使进口粮生产接入库工作进展顺利,全系统服从大局,雷厉风行,迅速安排库点布局,克服接运数量大、卸粮口岸多、货船到港集中、储存库点广、铁路运力紧张、疫麦处理任务繁重等一系列困难,保证了进口粮的顺利接收,并严格按照中央储备粮标准进行管理。为保证国家应急动用时中央储备粮调得动、调得快、用得上,总公司完善了应急预案,特别是提出了原粮和成品粮分阶段应急供应方案,以保证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在最短时间内见到成效。
二是仓储管理更加规范,科技含量明显提高,中央储备粮成为放心粮。直属库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有了新进展,在执行政策、安全生产、科技储粮、规范管理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骨干和示范作用,成为”两个确保”的坚定执行者和国家实行粮食宏观调控最可靠的力量。直属库租仓储粮工作稳步推进,中央储备粮油直接管理数量扩大,有效控制了管理风险,进一步降低了管理成本。代储中央储备粮置于严格有效的监管之下,确保了代储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并涌现出一批基础扎实、管理规范的代储企业。科技储粮居于全国粮食行业先进水平,全系统加大科技投入,在低温储粮、保水技术、生物综合治理的推广及科技储粮示范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取得新成绩,初步建立了制度健全、手段先进、专业技术人员充实的内部质量监控体系,有力地保证了中央储备粮安全。
三是轮换的市场化运作水平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增强。轮换工作密切关注和分析预测粮油市场变化,及时制定轮换策略,继续加大总公司、分公司统一运作的力度,坚持掌握粮源和锁定风险并重,经受了禽流感、粮价大幅波动以及粮食收购市场放开的严峻考验,市场化运作水平和效果整体得到提升。
四是积极开展增收节支,全面完成国资委三项业绩考核指标。经济效益稳步增长,资产质量进一步改善。结合清产核资,顺利实施新的会计制度。资金使用效能明显提高,顺利实施国库资金集中支付制度,较快解决了垂直体系财务管理与集中支付的衔接问题,有效保证了资金的需要。内审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对防范违规行为、规避经营管理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是编制发展规划,实施公司发展战略。提出了总公司3—5年的发展目标和10~15年的远景规划,明确了近中期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取向和工作重点,使公司的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有了全局性、长远性的总体谋划,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六是三项制度改革顺利推进,企业管理机制更具活力。按照“精干高效、责权对等”的原则,合理确定了人员编制和职能。开展竞争上岗,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广大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调动,责任感、敬业精神和合作意识普遍增强。初步建立了与绩效挂钩的薪酬分配办法。进一步激发了员工的进取精神,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和凝聚力。
林军强调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良好,社会稳定。中央提出,要抓住经济形势好、各方改革意识增强的有利时机,按照总体部署着力推进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带动全局工作。改革之年,既给总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年中央储备粮管理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整合系统资源为主线,巩固管理基础,加强风险防范,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两个确保”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按照这一总体思路,年将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工作。
一是明确轮换任务,全力以赴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决服从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的统一安排,密切关注产销形势和粮食价格走势,进一步完善收购预案,周密安排各项工作,随时准备全力以赴完成按最低收购价托市的艰巨任务。在执行轮换计划过程中注意对市场粮价的引导。一方面要按照”四个有利于”的要求,重视对粮食生产、供求、库存、进出口的研究,制定适应市场变化的轮换策略,保证中央储备粮及时轮换,特别是确保必保计划的完成,并力争实现较好的轮换效益;另一方面,要在执行轮换计划的过程中关注市场供求和价格的变化,自觉贯彻宏观调控意图,把握好时机和进度,控制好轮换节奏,并合理引导市场价格,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增强宏观调控的效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调整优化中央储备粮库存结构、品种质量,积极探索将粮食进口配额与中央储备结合的方法和途径,确保中央储备在国内市场粮食多时“吞”得进、粮食少时“吐”得出,确保需要时国家能够借助中央储备粮有效干预市场。继续加强对大城市和南方粮价敏感销区的价格监测,进一步优化中央储备粮布局和品种结构,完善中央储备粮动用预警机制,确保国家下达应急动用中央储备粮指令后,执行有预案,预案可操作,操作必高效。
二是强化仓储管理,进一步巩固”两个确保”的基础。要根据形势变化,进一步完善代储粮油的监管办法,创新管理方式,加强督查指导,确保代储粮食安全,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加强与代储库购销上的合作、技术上的交流和感情上的联系,促进和谐,共同发展。努力提高储粮科技含量,力争突破一些关键性仓储技术,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优势的产品和技术,围绕绿色储粮、降低损耗和提高经济效益,加大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进一步健全总公司内部质量检测体系,完善质量监控机制,强化粮油质量管理。租仓储粮要在有利于有效规避管理风险、有利于提高企业控制力的前提下继续推进。
三是整合系统资源,全面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总公司改革发展,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的突破,加快整合客户、资金、资产等资源,不断增强总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实力。积极推进中储粮轮换经营的产销合作,着眼于垂直体系资金、资源、区位、设施等优势,坚持互惠互利、政策促进、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创新轮换机制,以经营促轮换,促进产销结合。加强重点项目建设,认真落实总公司发展战略,突出中央储备粮的收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等主营业务,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转高效、管理规范”的总体目标,着力抓好国有资产的接收、管理和使用,进一步完善直属库体系建设。各分公司在做好中央储备粮仓储管理工作的前提下,要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研究自身在总公司整体链条中的功能定位,明确在收购、轮换、转运、加工等方面的发展重点。逐步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利用预算管理目标的引导、协调作用,整合总公司、分公司和直属库的财务资源,建立健全财务考核指标体系。
四是深化内部改革,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进一步健全以绩效目标为核心、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定期考评为手段、以目标实现程度为依据的考评机制,完善总公司、分公司经营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办法,研究提出公司系统实行企业年金的办法。重点推进直属库人事、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按照“整体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进行部署。要树立和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将人才保证作为推进各项业务工作的重要手段,坚持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不断满足总公司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五是加强风险防范,保障总公司持续健康发展。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公司发展步伐的加快,中央储备粮经营管理面对的市场风险加大,同时技术和法律风险也突出起来。加强信息工作是控制风险、提高效益的重要前提,发挥财务的监督和决策支持功能是加强公司管理的重要内容,内部审计是企业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坚持依法经营、依法治企是总公司落实“两个确保”、实现持续发展的法律保证。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尽快增长识别风险、控制和化解风险的本领,夯实总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的工作基础。
六是落实中央要求,认真开展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国有企业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举措,要严格按照中央的决定精神,结合公司系统实际,统筹安排,精心组织,要以开展思想政治建设和“保先”活动为契机,增强全系统干部员工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和带领广大员工努力工作,更好地肩负起国务院赋予的重要责任。
*年是全面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改革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总公司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不断做强做大的关键之年。中储粮总公司将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齐心协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在加强中央储备粮管理、加快企业发展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为服务国家宏观调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