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心中的风雨向谁诉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心中的风雨向谁诉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社会进步很快,我镇相对平坦的地域基本普及了机耕机收。但家住我镇五艾村的高申翠家还与本组其他30人喂养着一头耕牛,每轮到她家,无论寒暑都得放养6天,她家6口人,上有公婆,下有儿女,丈夫常年在外做建筑工。由于公婆年事高,儿女要读书,用钱的地方太多!高申翠在家起早贪黑把6·5亩的耕地,3亩山地侍弄得“寸草不生”。她指望农田收入养家活口,人情往费,丈夫打工的收入用来预备大事:公婆生病百年,儿女升学等。早就眼红周边人家的修葺一新的楼房起居、厨卫亮堂阔气,可她怎么“企划”也没存出那么一大笔钱。丈夫一打工就是15年,工地的饭菜质量差落下了胃病。提及这些,高申翠心酸不已:丈夫每次回家总是早早定下离家的日期,可一到那日期,他总是一拖再拖,最后在高申翠的“逼迫”下离开家。高申翠说:生活中处处要钱,我也不忍心催他走,一来他身体不好,二来他走后我更忙更累,又牵挂他,平日孩子上学,老人们歇息的早,我看到电视剧中的打工人那么辛苦,我心里难过,时常失眠。工地上处处有危险,外面坏人很多,我再不担心也会担心的。我在这一块还好,家里有老人,一般人不敢胡来,听其他一些姐妹说,夜晚有些不轨之人还敲门扒窗户。

是呀,她的话很在理:她不怕农活家务劳动,可丈夫的安危,丈夫对家、对自己的责任她没有绝对的信心。

生活的苦辣为何独自承受

调查中我接触了部分已被边缘化的另一类留守妇女:丈夫外出打工,自己长期留守导致夫妻情感疏远而离婚。徐某,我镇代桥社区一妇女,新婚怀孕后,为减轻丈夫的负担,便留在家一边待产,一边帮公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女儿出生后,夫妻感情因新生命的加入,曾维持一段时间。徐某是个负责任的人,她要坚持在家自己带孩子直到他们读书成人。丈夫一开始理解他,可时间一长,他便难耐外界的诱惑,慢慢不再和妻子联系,不再给妻子寄钱,直至春节也不回家。徐某养育孩子本就辛苦,她同样也在忍受寂寞,为什么,男人就可以不负责任?徐某怒极,一纸离婚诉状告到法庭。就在这种情况下,丈夫还不出现,徐某要求缺席判决离婚。由于婚姻时间不长,婚房是男方提供的她都不能得到,她能带走的只有这场婚姻的产物:她的女儿。她不舍她的女儿,她自己就是继父和母亲养大的,她明白只有母亲能守好自己的孩子。一个负责任的母亲守好了孩子,却没能守住完整的家,没能守住丈夫不安分的心。她忍受了这场婚姻中太多的苦辣,有谁能见证她内心的苦楚?

兴岗村潘某,丈夫五年前只身在外靠捡破烂养家,由于发家心切,某天夜里,他伙同其他人在马鞍山某工地实施盗窃,案发后,被判有期徒刑8年。那年潘某有个女儿5岁,上有公婆,日子过得还行。但有了案子后一切都变了:婆婆一病不起,郁闷而终;公公一下子老了许多,农田上的事也做不动了;夫妻原本攒些钱想生个儿子,现在只能等丈夫出狱后再说。潘某成了“顶梁柱”,6亩多农田,3亩多山地她一个人扛了下来。白天人前抬不起头,晚上孤寂守着一老一小;农忙时求娘家哥哥耕地,农闲时打点零工,拼命挣钱。探监时她把血汗钱塞给丈夫,只说家中很好,手头还有以往存下的钱,要丈夫好好表现,争取早日出狱团聚。可天有不测风云,2006年秋,女儿上学路上不慎滑入大塘,再也没有“放学回家”。女儿本是维持这个残破的家的纽带,纽带断了,潘某可以抽身走人了。可潘某却做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决定:要瞒住丈夫这个不幸,失女的剧痛她一个人承担!她央求在村里担任计干的表姐帮她说情,申请二孩计划。2007年春节,她把自己的遭遇向狱警哭诉,狱警鉴于她丈夫在她的配合下,表现不错,允许她这个春节陪丈夫过。这样她有了儿子。当丈夫得知他有儿子时,信心倍增。可他哪里知道她为了家、为了他所承受一切:她流下的除了汗,还有泪,更有血!。她这样的“留守”生活,苦得透了底。

对留守妇女现象的看法和对策

“留守妇女”同“留守儿童”现象是社会处于流动中的农民问题的表象。“留守妇女”的出现,主观因素是妇女农民的文化底,技能差不能胜任知识信息时代的需要。客观因素是流入地为妇女农民提供的劳动保障和工资水平太低,农民工家庭式迁徙成本太高。

对策一:加强以妇女为主体的劳动技能培训,技能培训应延伸到乡镇,并结合乡镇自有企业的佣工需要进行培训。

对策二:“大政府”应从根本上统筹发展“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廉租房”应廉到低收入的农民工能够租得起,“经济适用房”应经济到低收入农民工买得起,而不是只用来解决“土著”居民的住房困难;对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学校实行义务教育补贴,并允许农民工子女在就学地点参加学业和升学考试,在农民工的户籍即将要取消的时候,对他们的子女却还在执行严格的“学籍”管理,这不符合流动社会的规律。

对策三:现代企业应实行人性化管理

企业永远以追逐利润为第一,但企业拥有一支稳定的熟练的队伍也是实现稳健利润的可靠保证。企业要把农民工当作“自家人”看待:建民工宿舍楼,夫妻楼,解决他们子女的入学问题,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所得,完善农民工的福利待遇。

农民的收入不提高,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仅有收入的提高,也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以人为本、和谐家庭、和谐农村、和谐社会等层面看,“386199”部队,特别是留守妇女生存状况的改善,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