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城乡文化经验材料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城乡文化经验材料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城乡文化经验材料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区位于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所在地宜昌市主城区,全区总面积80平方公里,人口18万;党员带群众;专业带业余;城市带乡村;两头带中间;文化“四带工程”相互推拥、相互激发,整合了文化资源,繁荣了城乡文化,形成了**区基层文化建设的特色,对城乡文化经验材料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引导带头作用,用科学、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占领辖区思想文化阵地、为了解决群众文化活动表演水平不高,节目形式单一,缺乏专业指导的问题,我们将专业剧团节目引入到群众文化活动中,邀请市歌舞剧团、市群艺馆的专业文艺表演者参与和指导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以城市社区为主,坚持城乡通开。每年文化部门都组织社区文化队伍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乡村逢年过节送传统民俗文化节目进城,社区文化和乡村文化共同繁荣、互为补充、由于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中青年上班忙事业,下班忙副业(打牌赌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不少社区居民下班之后,沉迷于酒桌、麻将桌、歌舞厅,并且乐此不彼,昼夜不休,影响了社会风气、全区gdp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市和全省平均水平,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先后荣获全省小康示范区、文明区等光荣称号,真正做到了文化工作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体材料请详见:

**区位于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所在地宜昌市主城区,全区总面积80平方公里,人口18万。在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区委、区政府深刻认识到,一座现代化大城市的崛起离不开城市文明的培育,繁荣城市文化,是提高城市品位和文明程度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和服务于宜昌建设世界电都和旅游名城的战略目标,坚持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统筹安排、同步发展,大力推进“党员带群众、专业带业余、城市带乡村、两头带中间”的“文化四带”工程,全区文化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大大提高,受到省、市充分肯定。

党员带群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引导带头作用,用科学、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占领辖区思想文化阵地。以街办党委和区文化局为核心,在基层文化队伍中建立临时党支部,推选政治素质高、热心文化活动的党员担任党支部成员。近年来,我们先后在群众文化队伍中成立了11个党支部和20个党小组,有800多名离退休党员成为社区文化活动的骨干。这些党员既是我区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又是辖区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组织者,他们经常组织辖区文艺爱好者用各种歌舞、健身操、文艺竞赛等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学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并为我区争回了不少荣誉。正是在他们的积极组织和引导下,全区近10万名文体爱好者活跃在辖区,宣传在社区。

专业带业余。为了解决群众文化活动表演水平不高,节目形式单一,缺乏专业指导的问题,我们将专业剧团节目引入到群众文化活动中,邀请市歌舞剧团、市群艺馆的专业文艺表演者参与和指导社区群众文化活动。近几年,我们经常邀请资深专业文艺工作者来我区为文艺骨干讲课,系统讲解文艺节目的创作、组织等专业知识,为我区群众文艺提供理论指导和专业扶持。在专业文艺工作者的带动下,我区的文艺创作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先后从国家、省捧回不少文艺大奖,仅去年就获得国家级文化奖励6项,省级奖励15项,市级奖励47项。区政府与市文化局联合创作的少儿音乐电视片《鸽子花》已被团省委推荐参加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评选,省文化厅和广电局已将此节目申报参加全国广播新歌大赛。同时,我们还根据群众文化基础较弱的实际,在专业文艺工作者的指导和帮助下,广泛开展了“五送五进”活动,即送电影、送戏剧、送图书、送设备、送健康;进社区、进乡村、进广场、进企业、进军营,极大地丰富了基层文化活动。近两年,我区共为基层送戏300余场,送电影200余场,送图书3万多册,送全民健身路径13条,装备健身房4个。每年还组织一届电影节、一届社区运动会、每月举办一次广场文艺活动;为农民送致富科教片、农业科普书,为民营企业送商品信息、计生常识、安全生产知识,为困难职工、下岗人员送再就业信息等。文化工作已形成了由区文化局、街(乡)文化站(室)、基层文化团体组成的三级文化管理网络。全区共设立文化活动室(中心)48个、村级图书室15个、文化中心户30户、文艺培训基地7个、文化广场8个、晨晚练点61个,群众自发组织各类歌舞队、艺术团100多支,各类群众文体队伍200余支,百人以上的文体骨干队伍达42支。通过专业带业余,不仅提高了群众文化的档次和水平,也促进了文化成果的转化,满足了城乡居民的精神生活需要。

城市带乡村。以城市社区为主,坚持城乡通开。每年文化部门都组织社区文化队伍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乡村逢年过节送传统民俗文化节目进城,社区文化和乡村文化共同繁荣、互为补充。仅今年上半年,全区就组织城乡文化交流20多次,其中城市社区文化骨干进村讲课七次,进村表演12场,送书1万多册,送电影30余场。在社区文化活动的带动下,农村文化也蓬勃发展起来。我区农村的龙灯、彩莲船、狮子舞、腰鼓、威风锣鼓等民间民俗节目已成为精品节目,多次在全市大型活动上展示。一些农民还自发组建文艺表演队,自编自演,进城和城市居民同台唱戏。在区里举办的各种文艺汇演中,来自社区和乡村的文艺节目各展风姿,特别是传统的乡村民俗节目,在城中再放光彩,这既加强了城乡文化交流,又增强了文化活动的品味。1998年,伍家乡组织的农民威风锣鼓队、龙灯队赴三峡工地慰问演出,还上了中央电视台。

两头带中间。近年来,由于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中青年上班忙事业,下班忙副业(打牌赌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不少社区居民下班之后,沉迷于酒桌、麻将桌、歌舞厅,并且乐此不彼,昼夜不休,影响了社会风气。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以老人、孩子为突破口,大力组织“小手拉大手”、“欢乐家园”、“家家乐”等饶有兴趣的家庭文化活动,通过老年人和在校学生的文化活动,带动中青年“上班族”文化活动的开展。两年来,全区共组织老年文艺赛、老年运动会、少儿运动会、“红领巾”文艺汇演、家庭趣味赛等家庭文化活动20多场次,吸引10余万人次的亲属团助威参战。不少公务繁忙的机关干部、企业经理和一些长年在宜昌从事经营活动的私营业主也都腾出时间来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成为社区文化骨干。

文化“四带工程”相互推拥、相互激发,整合了文化资源,繁荣了城乡文化,形成了**区基层文化建设的特色。“四带工程”的实施,提高了市民的文明素质,促进了民风的明显好转,为辖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三年来,全区gdp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市和全省平均水平,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先后荣获全省小康示范区、文明区等光荣称号,真正做到了文化工作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