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党员知识竞赛参考材料及答案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党员知识竞赛参考材料及答案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党员知识竞赛参考材料及答案

党员知识竞赛参考材料

1、三个代表的内涵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三个代表”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答: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知智力支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根本目的,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3、“三个代表”体现了什么的统一?

答:“三个代表”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了党的建设与党的任务的统一,党的先进性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统一。

4、“三个代表”深化了对哪些规律的认识?

答: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重要的理论创新。

5、“三个代表”形成了历史根据是什么?

答:对党成立以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

6、“三个代表”形成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答: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7、“三个代表”形成的实践基础是什么?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8、“三个代表”形成的现实依据是什么?

答: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9、“三个代表”的精髓是什么?

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党的先进性。

11、“三个代表”的主题是什么?

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发展。

12、“三个代表”的本质是什么?

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执政为民。

13、马克思主义认为什么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什么是最终决定力量?

答: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4、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封建社会是什么时间?

答: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5、最早提出“振兴中华”口号的是什么时间?由谁提出?

答:孙中山1894年提出的“振兴中华”的口号。

16、决定马克思主义政党盛衰兴亡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答:能否既坚持改革又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决定马克思主义政党盛衰兴亡的根本问题。

17、党长期执政的根本是什么?

答: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党长期执政的根本。

18、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是什么?

答: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就是党用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认识论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19、创新的含义是什么?

答:创新是指人们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全部领域中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既包括理论创新,也包括实践创新。

20、创新有哪特征?

答:一是突破性的发现。二是革命性的变革。三是综合性的创造。四是飞跃性的发展。

21、创新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答:创新思维是创新的基本前提。

22、创新的主体和源泉是什么?

答:群众是创新的主体,实践是创新的源泉。

23、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辩证关系是什么?

答: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是辩证统一的。解放思想是统一思想的重要前提;统一思想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解放思想可以促进统一思想,统一思想又能进一步推动思想解放。

24、提出的“三个解放出来”是什么?

答: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25、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6、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是什么?

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27、对发展内涵的全新认识是什么?

答:发展不仅仅指经济发展,它还包括社会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等诸多内容,也就是社会整体、协调、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28、我们党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答: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的行动指南,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29、为什么要坚持发展的观点?

答:首先,发展是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提高我们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其次,发展是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关键。第三,发展是不断提高我国国际威望、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的关键。

30、在人口方面,我国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是什么?

答:人口规模大、人口素质较低、人口结构不尽合理。

31、当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二是在政治上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实现人民的愿望和利益。三是在文化上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四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2、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是什么?

答:用大体20年的时间,使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超过3000美元。届时,我国GDP将达到4.3万亿美元,人口大约在14亿多一点,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1884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33、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和大学入学率可达到多少?

答:城镇化率超过50%。大学入学率20%以上。

34、加快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什么?

答: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35、2020年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产业格局?

答: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36、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三个方面是什么?

答:能否正确处理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三者之间的关系。

3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最根本的是什么?

答: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起来。

38、十六大对经济建设,提出新的发展思路是什么?

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3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突出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答:首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坚持不懈地消除局部贫困。其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逐步提高小康水平和富裕的程度。第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逐步转向全面发展的模式。

40、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41、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经历了哪些社会形态?

答: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

4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3、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是什么?

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44、对现阶段阶级斗争正确的认识是什么?

答: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是,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

45、当前经济发展中要处理好哪三个关系?

答:首先,要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其次,要处理好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第三,要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46、泡沫经济指的是什么?

答:指的是经济运行中的虚假成分。

47、虚拟经济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答:一是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支持;二是有助于分散经营分险,降低交易成本;三是可以更好地揭示和传递实体经济的信息,提高实体经济运作的效率;四是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实体经济效益。

48、国际上衡量人类发展指数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人均收入;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总入学率和识字率。

49、中国综合国力的第一支柱是什么?

答:人力资源开发。

50、制约国家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是什么?

答:自然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

51、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什么?

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52、科技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第一,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改造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第二,高科技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第三,科学技术之所以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根本原因在于科学技术的生产力职能。第四,高新技术的发明与广泛采用是推动我国发展的根本途径。

53、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名话的含义是什么?

答:我们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54、实施人才战略,要抓住哪三个环节?

答:要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

55、为什么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答:一是改革是我们党自己提出来的,是一种自觉的行动。二是虽然改革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体制,但它首先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三是改革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

5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答: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7、我国经济和社会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是什么?

答: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8、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是什么?

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实现市场主体独立化,市场组织体系化,价格形成市场化,宏观调控间接化,市场规则法律化。

59、国企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60、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答: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61、现代市场体系的内容是什么?

答:既有市场机制,又有市场系统;既有消费品市场,又有生产要素市场;既有中介组织,又有政府的宏观调控。

6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是什么?

答: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63、为什么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答:首先,这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其次,这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客观要求。第三,这也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市场机制在分配领域发挥作用的具体表现。

64、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答:效率与公平问题。

65、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基点是什么?

答:坚持效率优先。

66、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答:以公有制为主体,纠正市场造成的收入悬殊,实现分配公平。

67、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答:扩大就业。

68、怎样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第一,改革是动力。要发展就必须改革。第二,发展是目的。发展是硬道理,这是在处理三者相互关系问题时首先要树立的观念。第三,稳定是前提。无论改革还是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保证。第四,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稳定。改革、发展、稳定是三位一体、内在统一的。

69、中国加入WTO在什么时间?

答:中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70、中国经济发展的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是什么?

答: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

71、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是什么?

答:“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

72、目前,世界500强有多少家进入中国?

答:全球500强的企业已有四百多家进入我国,其中有250家在我国进行直接投资。

73、让外国直接投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有什么好处?

答:一方面有利于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另一方面,有利于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4、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国际风险的冲击?

答:首先,要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始终保持对关键行业、关键领域的控制力。其次,推动关系国家生存的重大战略物资进口的多元化,建立必要的战略储备制度。第三,要大胆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好东西,又要坚决抵制各种腐朽的东西和反映资本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

75、抓好产业结构调整要搞好哪几个方面?

答: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三是积极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四是努力发展服务业。

76、目前,中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是什么?

答:一是居民的收入预期不乐观。二是国内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在质量、技术含量、销售手段上不能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

77、十六大指出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是什么?

答: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78、小城镇战略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提出来的?

答: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的重要论断。

79、实施小城镇战略的作用是什么?

答:实施小城镇战略,对于通过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当前国内需求不足和农产品阶段性过剩等问题,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80、什么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

答: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

81、1988年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是什么?

答: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率先发展起来,这是一个大局;发展到一定时期,就要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大局。

82、什么是政治文明?

答: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传统、政治结构、政治活动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成果。

83、什么是社会主义文明观?

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文明观。

84、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一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二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三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8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最根本的是什么?

答: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86、我国的国体是什么?

答: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87、我国的国家机构是按照什么原则建立和运转的?

答:我国的国家机构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和运转的。

88、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89、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90、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1、十六大提出政府的职能主要是什么?

答: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机构需按这个总要求转变职能。

92、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答:国家主权是国家固有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93、怎样理解文化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答:首先,没有文化就没有生产力。其次,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文化在民族生存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94、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核心是什么?

答: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核心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推向前进。

9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是什么?

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这是我们的立党立国之本,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

96、社会主义文化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什么?

答: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97、什么是民族精神?

答: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在历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具有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

98、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99、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当前,我国教育管理体制上仍存在条块分割、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办学、效益不高等问题;社会力量办学的机制还很不规范;学校缺乏自主办学的机制和主动适应发展变化的能力;高等教育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渠道还不畅通,人才培养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不够,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结构等方面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严重的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100、什么是文化产业?

答:文化产业是指文化中可以走向市场或用产业化方式运作的部分,主要包括娱乐、演出、影视、出版、网络等行业。

101、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是什么?

答: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和建立强大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

102、我国安全最严重、最紧迫的问题是什么?

答:台湾问题。

103、我军成长壮大的根本经验是什么?

答:坚持以党的理论为指导,不断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军队、建设军队,是我军成长壮大的根本经验。

104、我们军队的军魂是什么?

答: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一根本政治原则,是我们军队的军魂。

10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最根本的是什么?

答:坚持以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106、新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

答:信息化。

107、十六大提出的四个尊重是什么?

答: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108、当代劳动的新特点是什么?

答:一是科技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重要劳动。二是精神劳动成为创造精神产品价值的重要劳动。三是现代经营管理劳动日益成为价值创造的重要劳动。四是第三产业中的大部分劳动日益成为创造价值的重要劳动。

109、我国当前分配制度是什么?

答: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10、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是什么?

答:团结和民主。

111、我国的关于宗教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112、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含义?

答:一是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二是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宗教界人士要努力挖掘和发扬宗教中的积极因素,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多做贡献。

113、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14、如何理解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答:首先,只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才能实现和平统一。其次,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不断发展两岸关系,创造条件,最终实现和平统一。事实证明,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的和平统一进程,最中华民族的神圣愿望,也是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115、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答:和平与发展。

116、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最突出的是什么?

答: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

117、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愉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118、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的途径是什么?

答:加强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支持主产区进行粮食转化和加工;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

119、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是什么?

答: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向农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不断开拓农业增效增收的空间。

120、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何规定?

答: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都可以进入。要在税收、投融资、资源使用、人才政策等方面,对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给予支持。对合法经营的农村流动性小商小贩,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免于工商登记和收取有关税费。

121、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有何规定?

答: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防止变换手法向进城就业农民及用工单位乱收费。进城就业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及时兑现进城就业农民工资、改善劳动条件、解决子女入学等问题,国家已有明确政策,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更得力的措施,落实管理责任,加强督促检查,推进大中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

12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六小工程是什么?

答: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等“六小工程”对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带动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积极作用,要进一步增加投资规模,充实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范围。

123、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有何规定?

答:各级政府要切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严格遵守对非农占地的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改进分配办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并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障。

124、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有何新规定?

答:要巩固和发展税费改革的成果,进一步减轻农民的税费负担,为最终实现城乡税制的统一创造条件,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2004年农业税税率总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体上降低1个百分点,同时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或免征农业税。

125、怎样加强党对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增收政策落到实处?

答: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重视严格保护耕地和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始终重视维护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利益,始终重视增加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的收入,对“三农”问题,不仅分管领导要直接抓,而且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地、县两级领导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落实各项增收措施。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党员之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吉林省委员会

党员文摘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

当代党员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重庆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