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开展留守儿童关爱的做法成效和措施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充分关注留守儿童扎实开展关爱行动
XX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XXX在全市“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作风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充分关注留守儿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大力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确保全市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认真贯彻落实5.29电视电话会议和“讲话”精神,我市在集中整治农村突出治安问题专项行动中,认真分析留守儿童现状,大力营造留守儿童关注氛围,积极探索留守儿童管理办法,努力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基本实现了“保障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维护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目标。
一、现状分析
据统计,我市中小学在校生中,“留守儿童”有22958人。纵观全市“留守儿童”:从受监护的情况看,由祖父母监护的占74.1%,由亲友监护的占22.6%,无人监护的占3.3%。从学习成绩方面看,“留守儿童”中成绩优秀的占12.6%,较好的占23%,较差的占64.4%,成绩下降的占74%。从人格发展方面看,这些孩子由于家庭教育的突然断裂或缺位,许多“留守儿童”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等诸多问题。调查发现,在“留守儿童”中,有19%的人从不与同学、父母、监护人谈心,46%的人偶尔会与别人谈谈心,在受到别人欺负后,有27%的人表示“无所谓”,18%的人是要“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报复”。从道德层面上看,由于“留守儿童”大多是“隔代教育”,监护人一味追求从物质上满足孩子,对于孩子在精神上的需求,道德习惯的养成上却少有关注。调查发现,31%的“留守儿童”平时有说谎的习惯;15%的人有过偷人钱物、破坏公物、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有20%的“留守儿童”经常迟到、旷课;22%的人沉迷于打游戏;30%的人有过打架斗殴的经历。从身体素质方面看,由于生活无规律,学生回家基本不能按时吃饭,一天吃一餐或两餐的大有人在,而穿着上没有人管他们穿得是否干净、整洁、冷暖,个人卫生极差。因此大多数“留守儿童”营养不良或不均衡,身体素质差,实在令人堪忧。
二、具体做法
(一)聚焦“留守”群体,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我市高度重视“留守学生”关爱工作,建立完善了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团市委、市妇联、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文化局、市劳务开发办、市关工委等12个相关部门组成,团市委负责日常工作。各有关部门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形成合力,积极出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不断优化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法制环境。充分发挥社会化协调机制、法律服务机构、共青团、妇联的作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二)开展特色活动,不断拓展工作内容
1月18日,团市委组织10个市级“青年文明号”负责人在XX乡XXX村看望慰问留守学生,为他们送去现金1400元和生活学习用品,并建立了“一助一”帮扶机制。次日,团市委负责人和志愿者走访慰问了XX镇XXX村2名“留守学生”家庭,实际了解了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送去了慰问金和学习用品。3月12日,四川“留守学生爱心书屋”义卖活动在我市举行,活动所得资金全部用于“留守学生之家”的建设。4月25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XXX率市教育局、团市委负责人看望慰问了条件艰苦的XX、XX、XX、XX、XX、XX、XX等乡镇100名困难留守学生,为他们每人送去400元慰问金。5月28日,万源市委常委、副市长XXX率团市委、市妇联、市教育局等部门负责人看望慰问了XX学校的10名矿难儿童,为他们送上了节日的礼物和慰问金。5月30日在万源市官渡中心校举行“XX市关爱留守学生活动启动仪式”。6月1日,全市“关爱留守儿童,共建和谐XX”城乡儿童手拉手活动在XX小学拉开帷幕,参会领导表达了对全市留守儿童的殷切希望。
此外,大力开展“万名教师进家庭”活动,设立与家庭配合的学校教育热线,便于学校、家长相互之间能及时询问,增进亲情和友情,形成共同育人的整体效应,提高对“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效果。强力清理整顿网吧和电子游戏场所,对黄色、暴力、低俗的读物和视听品进行专项清理,开展了“青少年网络文明行动”,戒除黄赌毒,清理整治农村非法网吧、游戏厅。开展“拒绝、珍爱生命”宣誓和万人签名活动,共收到74幅签名布标,全市76400多名师生参与了此次活动。免费向留守儿童提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参观门票,XX保卫战战史陈列馆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已免费接待留守学生1.5万人次。全市中小学针对“留守学生”急需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农村留守孩子不良行为对策研究,唤起全体教职工关注“留守学生”,把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变为自觉行动。
(三)发挥“五老”优势,确立关注重点对象
我市充分发挥“五老”的时间、管理经验和热爱儿童等优势,关爱、教育、帮助“留守儿童”,把学习成绩差、行为不良、性情孤僻、心理不健全、经济困难的“留守儿童”确定为帮助重点。2007年,我市聘请“五老”担任家庭教师及时事报告员76人,科普宣传员86人,校外辅导员93人,知识帮教员83人,法制副校长78人,故事演讲员46人。这些老同志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尽职尽责,为“留守儿童”事业奉献着他们的光和热。
(四)依托学校管理,扎实开展关爱行动
一是建立健全档案。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实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情况,把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护工作列入本地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资金、设施、师资等方面对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予以适当倾斜和支持。二是加强教育指导。针对留守儿童实际情况,加强自我保护、安全、法制、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三是提高防范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小学生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掌握安全防范常识,提高抵御不法侵害的能力,开展好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和教育,降低他们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种事故。四是落实关爱行动。2007年春季我市有19458名“留守儿童”享受了国家免费提供的教科书,有8654名“留守儿童”享受了补助寄宿生活费,有21995名“留守儿童”享受了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
(五)营造关爱环境,建好“留守学生之家”
我市积极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学生的社会环境,在留守学生较集中的乡镇,依托学校、社区和民间力量,设立“留守学生之家”,开辟出一条“绿色关爱通道”,温暖缺少亲情的留守孩子们,给予他们最真诚的关爱和帮助,使留守学生们有课余学习、游戏、活动的最佳场所,
能有效地减少家长无力管教的后顾之忧,引导留守学生们成为“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尊,健康自强”的小主人。全市目前在河口、草坝两个学区建好“留守学生之家”,XX乡中心校的“留守学生之家”也正在加紧建设之中。在留守学生之家中,大力推行家长行动,运用各种方式为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学习和思想上的实际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仅XX、XX两个学区,就聘请到121名“义务家长”。XX镇中学为“留守儿童”落实一名家长的做法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我市目前正在全力推广这一经验。同时,我市在创建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学校模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摸索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X二中成立了“留守儿童协调委员会”,XX小学建立了“留守儿童接待站”等。
(六)整合社会资源,发动各界广泛参与
抓好“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发挥宣传舆论工具的重要作用,积极与市电视台、XXX传媒、教育网站等媒体紧密合作,广泛宣传报道了留守学生的生存现状和开展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的情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工作措施上,我们特别注重整合社会资源,通过社会化运作的方式,发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共争取到社会资助41万元。
三、特色与亮点
“十个一”活动是我市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亮点,曾受到省委集中整治农村突出治安问题督导组一行的高度评价。具体内容如下:
一是落实一批“留守学生”帮扶计划。具体内容为:一名优秀学生帮扶一名“留守儿童”、一名教育系统干部帮扶一名后进学生、一名教师帮扶一名留守学生。为把活动落到实处,XX市XX中学校率先在全市推出了把帮助“留守儿童”作为全校师生“评优评先”的一个硬性指标,对帮扶“留守儿童”不到位的“优秀”师生实行一票否决,极大地调动了全校师生帮扶“留守儿童”的工作积极性。太平一小通过班主任的联系动员,征得学生父母的同意支持,邀请一名同学在双休日到自己家里做客,同吃同住同学习,让“留守子女”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关爱,让孩子学会感恩和关爱他人。截止目前,全市帮扶计划让9478名“留守儿童”受益。
二是招募一支“志愿者队伍”。在“留守学生关爱行动”中,始终活跃着一支不辞辛劳、不计回报、无私奉献的社会力量,他们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既有十几岁的中学生,又有八十多岁的老人。志愿者承担着关爱留守学生的具体工作,决定着关爱工作的成效,志愿者队伍发挥了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所不具备的巨大作用。以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五老”志愿者和机关干部、教师、医生、法律工作者为重点,团市委在全市招募了3000余名水平高、素质好、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与留守学生开展“一助一”结对,为留守学生排忧解难,给予留守学生有效的情感补偿。
三是建造一批“留守学生”活动阵地。为了让“留守学生关爱行动”落到实处,由团市委牵头,在留守学生较集中的乡镇、村或学校,广泛开展了留守学生心理辅导站、留守学生希望书屋的试点及援建工作。全市建立了留守学生心理辅导站80余个,捐建书屋40余个,筹集书籍7万多册,近万名留守学生从中获益。
四是创立一项“留守学生”爱心基金。团市委牵头设立了留守学生爱心基金,为建设活动阵地、资助贫困留守学生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万源市第三中学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通过组织发动全校师生捐款、向社会上有爱心的人募捐、寻求“三中”走出去的有识之士的帮助等手段,筹集到留守儿童爱心基金累计2.7万元,其中已经发放1.8万元,资金管理上完全实行阳光操作,公开接受捐赠人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在“三中”的带领下,我市先后有十余所学校也在开始启动这一方案,预计到年底每个学校都会设立可供支配的“留守儿童”爱心基金。
五是开通一个“留守儿童”爱心专线。在每所农村学校安装一部“留守学生”专用亲情电话,让班主任提醒每位“留守儿童”按时给父母打一次电话,互通信息,传递亲情。部分有条件的学校开通了“师长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与班主任联系,了解孩子学习、生活情况。
六是设立一个“留守学生”专用信箱。学校动员“留守儿童”每月或每季度给在外面的父母写一封信,汇报其学习、生活、思想等情况,用以加强与父母情感的联系与沟通。一些学校出台了“凡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经审核后邮资一律由学校负责”的规定。有条件的农村学校还专门设立了电子信箱室,让所有孩子能通过电子邮箱传送信件。
七是开展一次“留守学生”家访活动。要求班主任每月带领班团干部每期到“留守儿童”的住处家访一次,与监护人一起交流学生的情况,共同研究管理措施,指导监护人关心、照顾、教育好留守孩子。
八是举办一次“留守学生”教育讲座。要求各学校每期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好“留守学生”主题活动。
九是表彰一批“留守学生”关爱典型。由关工委牵头,对关注留守儿童表现突出的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并建立长效机制。
十是形成一套“留守学生”工作机制。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只有制度体系“根深”,长效机制才能“叶茂”。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团市委等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注重联动协调、资源整合,先后制定了《“留守学生关爱行动”志愿者招募管理办法》、《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留守学生爱心基金管理办法》、《“留守学生之家”建设标准》及《“留守学生之家”建设资金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及时公布,严格执行,使关爱工作有章可循,不会因人因时而变动。
四、今后的措施一)进一步加大对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的宣传力度
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优势,利用宣传橱窗、标语画册、公益广告等宣传载体功能,精心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宣传教育。紧紧围绕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题,积极宣传“以人为本”,“儿童优先”,“尊重儿童、支持儿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等新观念、新风尚,宣传国家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宣传留守儿童及家长的先进典型事迹,宣传各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关爱留守儿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进一步为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提供必要保障
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关爱农村“留守学生”的工作要求,针对该项工作的特殊性,从政策、资金、师资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按照省、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要求,切实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困难“留守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课本、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等工作。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检查、指导力度,努力将关爱工作落到实处。
(三)进一步建立留守学生监护和教育体系
要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确立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让留守学生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以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要加快解决流入地城市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的步伐,鼓励、帮助农民工将其子女带到务工地上学和生活,切实发挥家庭对留守学生难以取代的教育功能。
(四)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支持关爱留守学生工作
要紧紧围绕团市委“活动项目化,项目社会化”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面向社会推出关爱农村留守学生项目,动员更多的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项目合作,携手打造关爱农村留守学生这一涉及子孙后代的崇高的公益事业新品牌。项目化运作的推广将使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能够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各类资源,推动这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加大社会资金募集力度,加大“留守学生之家”的建设力度,加大志愿者的招募力度,争取让更多的留守学生得以健康成长。
(五)进一步探索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长效机制
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抓好这项工作需要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初步建立了一些工作制度,各地各部门还结合自身实际创造了值得推广的长效工作机制。如在大力做好社会募捐、资助工作的同时,认真分析全市留守儿童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管理措施,落实专人狠抓落实。在志愿者的招募和管理、基金的募集和使用、留守学生之家的建设和软硬条件等方面,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对留守学生监护人职责的履行、对留守学生权益保护等日益突出的问题,还亟待在制度或法律的范围内加以明确。
我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仅在一些层面做了一些工作,还没有充分形成“全方位启动、全社会参与”的管理工作格局,离群众期望还有很大差距,离上级要求也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促其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