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部委制改革预示行政体制改革新路径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十七大报道指出: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此间研究人士分析,未来政府机构改革将逐步向“宽职能、少机构”的方向发展,国务院所属机构中的一些部门将进一步整合,拓宽部委职能,逐步向“大部委制”过渡,如大交通、大文化、大农业、大环保等。
改革开放*年来,我国已经进行了五轮政府机构改革,分别是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和*年。这几次改革几乎都是朝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模式向计划经济时代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模式发展,至今仍未彻底摆脱计划经济时代的管制型、全能型政府痕迹,主要表现在部门设置仍然偏多。
现在国务院组成部门有28个,特设机构1个、直属机构18个、办事机构4个、部委管理的国家局10个、直属事业单位14个,另外还有100多个议事协调机构。可是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政府组成部门一般都没有这么多。比如美国的部级机构只有15个、英国18个、加拿大19个、澳大利亚16个、法国18个、德国14个、西班牙15个、日本12个、韩国18个、新加坡15个。
部门多,必然会造成管理对象与管理事务重叠,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协调困难、多头管理、政出多门。这种现状的存在,一是大大减低了行政效率。为了解决一问题,不得不通过大量的协调会、联席会议来统一各部门立场,许多干部参加会议都忙不过来,哪还能顾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海一领导就曾举例说道,为拆除区域内一违章搭建,需要调动10多个“条块部门”共同协商,开了2小时的会,可是拆除只花了5分钟。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拆除区域内违章建筑划归一个部门管理,两个小时的协商便可以省去,行政效率可以大大提高。
二是行政效果难以取得理想的成效。一件事情,涉及多个部门,看起来人多了,管理的部门不少,理应受到重视。但是情况却正好相反,职能交叉正好成了一些部门逃脱责任的借口。就拿食品监管来说,有农业、质检、工商、卫生、药监、商业等10个部门,有时候还相互打架。如对同一家公司生产的月饼,卫生部门称抽查合格,质监部门却称不合格;对同一种食品添加剂含量,有的部门说会致癌,另一个部门却称可以放心地吃……如此互相打架相互推诿的现象只能削弱监管。再如治水方面,水源地不管供水,供水不管排水,排水不管治污,治污不管回用等等,有这些政出多门现象的存在,即使一个地方在水环境综合治理方面投了不少钱,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和防汛保安问题。
三是大大的提高了行政成本。互相打架,互相扯皮,必然会造成内耗增加,再加上不必要的人员和不必要的行政审批成本,这将会造成一个巨大财政支出数字。国家行政学院的研究显示,1978年国家财政的行政管理费为52.9亿元,仅占政府财政支出的4.71%,占GDP的1.45%;而2005年国家财政的行政管理费为6512.34亿元,占政府财政支出的19.19%,占GDP的3.56%。如果加上预算外行政事业费支出,我国的行政事业费用支出则将更高。
事实上,国家早在*年已经进行了一些大部委制改革。立商务部,将原外经贸部、国内贸易部以及原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的部分职能整合组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大部委制是政府部门改革发展的一个方向。十七大报告已明确指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实行大部委制改革,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