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建立专项支出报告制度推动预算信息公开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建立专项支出报告制度推动预算信息公开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建立专项支出报告制度推动预算信息公开

目前中国正处在转轨时期,预算的细化和完善,预算报告制度的完善尚需时日。在预算报告制度改革尚未到位之前,可以考虑先从改进预算披露内容着手,围绕政策层面建立专项支出报告制度,对重大支出项目的信息予以披露。这样做,一来可以宣传政府的政策意图,向公众展示政府执政为民的工作思路,体现责任政府的责任所在。二来可以为政府开脱,让公众了解财政的真实状况和政府的难处,缓解政府面临的来自内外部的各种支出压力。另外,对重大支出予以披露,也便于公众监督政府,监督财政支出是否公平,是否充分体现政府的政策意图。

近期,可考虑首先对我国财政支出中比重较大的类别和当前重要的政策支出领域建立专项报告制度,对公众披露。如转移支付、“三农”支出、行政管理费、政府债务、教育、科技、卫生等专项支出建立专项报告制度,对外披露较为详细的内容。如教育支出中,公务经费和人员经费的详细构成,支出中用于后勤、人员的经费、建设的经费、办公费用,新增项目等,向百姓公开账本。

1、转移支付专项报告。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特别是中央财政收入的增长,转移支付的规模逐渐扩大,转移支付体系变得越来越复杂。2006年中央财政总支出22222.04亿元,其中,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补助支出12697.04亿元。庞大的转移支付资金在财政收支中都占有相当的比重,无论对于中央财政还是地方财政都是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体系日益复杂的转移支付制度如果不对外详细披露,公众及其代言人无从了解这部分信息,只能通过政府预算报告的简要说明获得部分信息,不利于公众充分了解政府的政策意图和导向,也不利于加强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和使用的监督。因而公开披露转移支付的信息十分必要。从长远来看,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仅涉及技术环节,而且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在转移支付制度尚待完善的情况下建立转移支付专项报告制度,可以增加透明度,克服制度不完善所带来的种种缺陷,减少资金分配的不规范性和随意性,加强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和使用的监督,促进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公平和公正。

近期可考虑先从对公众披露转移支付信息入手,建立政府间转移支付专项报告制度。将每年的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细目详细报告,对大众公开。政府间转移支付专项报告制度,每年应随同预算报告和决算报告对外披露。专项报告应包括关于转移支付总体规模、政策意图和主要政策倾斜领域的描述。中央政府转移支付专项报告应包括分省的转移支付情况、按照功能支出分类的转移支付安排以及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细目、政府转移支付支出有效性的评估和描述。另外,对于中央政府要求地方政府必须承担的额外公共支出项目,应该在报告中明确说明配套的转移支付资金额度。

2、“三农”支出专项报告。近年来,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促进“三农”发展一直是国家的政策重点。财政支持“三农”的支出近年来持续增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全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达3397亿元。建立“三农”支出专项报告,对外披露政府支持“三农”的支出信息,有利于公众了解政府支持三农的政策重点和意图,监督各级政府的工作绩效,让三农支出彻底阳光化,可以有效地防止腐败和挪用资金的问题,也有助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保证政府给农民的好处农民可以真正享受得到。

“三农”支出专项报告,应包括国家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总额、支出结构的总体描述;各省级政府、市、县政府的三农支出构成;三农支出功能分类的构成和金额;支持三农支出具体项目的支出金额和构成;三农支出的绩效目标和支出效果评估等内容。

3、行政管理费专项报告。在过去十年间,政府的行政管理费增幅很快。国家财政中行政管理费从1995年的996.54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5521.98亿元,增长了近5倍。在政府财政支出中,行政支出所占比重较高,约为预算内支出的五分之一,其中大部分用于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经费的投入,基本上保证了党政机关的正常运转,维护了社会稳定,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尽管行政管理费快速大幅增长,还是有部分地区基层财政比较困难,基层政权保障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待增强。建立行政管理费专项报告,公开披露各方面的信息,有助于正确评价政府部门的运行成本和绩效,也有助于准确评估政府部门雇员的劳动力成本。

行政管理费专项报告,应包括行政管理费的总量、结构的概要说明,行政管理费中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基本建设的费用,具体分项的支出情况应在专项报告中予以充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