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省生态环境建设的系统考虑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省生态环境建设的系统考虑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省生态环境建设的系统考虑

一、背景

*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进程使生态环境受到巨大的压力;*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生态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提倡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省委要求“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1、*经济已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逐年加快,*年GDP总值2830亿元,比上年增长13%,增速居中部省区第二位,*年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情况下,前三季同比增长12.7%,预计全年13%左右,增速与沿海省份差距不大。*年财政总收入285.8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8.2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年前三季度财政总收入250.4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5.8亿元,同比增长21.2%,预计全年可比*年增长一倍,实现4年翻番。城乡居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增加,*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90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58元,但*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22.8%,是近十年来的最高增幅。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城市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与全国差距正在缩小,标志着*经济发生了转折性变化,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2、保持*经济长期快速健康发展面临的几个问题

(1)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人才资源不足的矛盾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今后要更加注重开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和产品,使产业结构得到提升。经济的集约化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和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资源,科技和人才是新一轮国际竞争和区域竞争的核心,而我省包括科技、企业家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在内的人才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已日显突出,而且与中部的湖北、湖南、安徽等省有较大差距。

(2)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容量有限的矛盾

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占有一定的环境容量,由于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体,根据规划,我省6大支柱产业在5年内发展规模超过2300亿元,年均增速26%以上,这些产业有部分是高能耗,三废排放量大的高污染产业,即使都能达标排放,其三废排放总量也大大增加。*现在环境状况良好,主要是因为工业规模小,一旦工业大规模发展以后,必然给环境带来压力,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对坏境容量的无偿占有而又不自觉进行治理。*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能否避免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3)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可供量缺口增大的矛盾

*要保持长期快速健康发展,能源是主要的制约因素,*煤炭、石油、天然气三种常规能源都十分贫乏,涉及到我省主导产业的一些矿产资源也严重不足,保证程度不高,例如铜业是*的主要产业,根据规划电解铜产量2015年要达到60万吨,进入世界5强,但*自身的矿产资源只能保证1/3(含铜量)的供应,2/3需从省外国外购进。*钢铁生产保持现在的规模,本省的铁矿资源也只能保证20%的需求量。锡精矿、磷矿、石膏、优质高岭土等资源也不能保

证需要。锰矿石、钾盐需全部依靠从外省或外国购进。

二、*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的生态环境较好,在全国32个省(市、区)排序中列第5位,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大气环境和水体环境方面的问题

全流域11个设区市中,均出现酸雨现象.就单项污染物而言,11个设区市中,*年的抚州市和*年的南昌市二氧化硫超出国家标准。

长江九江段、修水、信江水质良好,其余河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年出现劣Ⅴ类水质有赣江、袁河、饶河、萍水;*年有赣江、袁河、抚河、饶河;*年有赣江、袁河;*年有赣江、饶河、袁河。

2、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均耕地减少,人地矛盾日趋突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人均土地和人均耕地越来越少,分别从1951年的1.008hm2和0.17hm2降为*年的0.309hm2和0.068hm2,并仍呈减少的趋势。

(2)农业用地未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主要体现在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优质耕地逐年减少,土壤肥力不佳;林地生产力平低,林种,树种和龄组结构不合理;水产养殖资金不足,无力扩大经营规模和进行深度开发。

(3)土地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和污染。由于盲目地围湖造田,毁林开荒,致使鄱阳湖面积缩小了1210km2,容积减少约60×108m3,水土流失面积达到35200km2,占全流域土地面积的21%,洪涝和干旱灾害频繁。工矿企业“三废”超标排放和化肥农药施用不当,造成土地的污染。

(4)后备土地资源数量有限,开发利用难度大、耕地占补平衡任务艰巨。随着未利用土地的不断开发,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后备土地资源越来越少。

3、森林资源方面的问题

*的森林覆盖率高,但森林资源质量较差,各项质量指标均低于南方林区及全国的平均水平。

据统计,鄱阳湖流域林分面积为690.7万hm2,经济林面积136.35万hm2,其比值为5.1:1。而经济林面积比例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林区经济的发展。现有林分内针叶林与阔叶林面积比例为3.1:1。而针叶林的生态环境功能一般要比阔叶林差。

4、矿产资源方面的问题

(1)矿产资源的严峻形势和忧患意识还未为全社会所认识,少数矿山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不同程度存在采富弃贫,采厚弃薄的现象,伴生矿产的综合回收率不到30%,个别地方和企业甚至乱采滥掘,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难度大,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和来自行业保护主义的阻力。

(3)地矿行政不够健全,地质环境管理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不到位。

5、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环境问题

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使部份城镇和工矿区的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环境破坏,耕地资源流失,生态环境污染。特别是生活、商业垃圾,工业“三废”问题突处。

6、现有水利设施老化,险工隐患多,防洪标准低。

全省有小(二)型以上的病险水库1612座,占现有水库的16.6%。年下降,林下植被覆盖率低。

7、农业污染

近年来,许多农户为了追求高产和防治病虫害,大量地滥用化肥和高毒农药,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在畜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牲畜粪便造成的农业污染也呈现出加重的趋势。许多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缺乏处理能力,将粪便倒入河流或随意堆放。这些粪便进入水体或渗入浅层地下水后,大量消耗氧气,使水中的其它微生物无法存活,从而产生严重的"有机污染"。

三、*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2010年)

1、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森林质量

由于森林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生态效益,是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主体,因而是衡量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目前*森林覆盖率为59.7%,在全国居第二位,仅次于福建,由于*已基本消灭荒山,在今后大规模增加森林面积已不可能,今后主要是提高林分质量,增加单位面积的森林蓄积量,因此按每5年提高一个百分点覆盖率计算,努力在2010年61%。重点抓好长江和珠江流域防护林建设。

2、提高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重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主要是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防止国家保护的珍稀动植种因人为活动而消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可以提高该区域的生态功能,*年,*已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7个,保护区面积7730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4.63%,今后宜选择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再建立若干个自然保护区,2010年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达到6%。

3、确保基本的人均耕地面积

耕地是土地资源中的精华部分,是承载人口最多的国土资源,因而人均耕地面积也成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正因为耕地资源的稀缺性,在我国便显得尤为宝贵,国家制定了最严格的保护措施,但由于人口增加和建设需要,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仍然不可逆转,据国土资源部门的统计资料,*人均耕地从1996年的1.10亩,降至*年的1.02亩,根据前7年*耕地减少速率计算,考虑到保护力度加大的因素,预计到2010年,人均耕地面积应控制在0.9亩以上。

4、降低单位GDP能耗和水资源消耗

能源和水资源是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该指标既是重要的经济指标,又是重要的生态指标,从经济角度看,只有降低能耗和水资源消耗,才能降低生产成本。从生态环境看,能耗和水耗降低,才能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万元GDP能耗从1994年的1.94吨标准煤,降至*年的1.07吨标煤,略低于全国能耗水平,万元工业GDP能耗从4.4吨标煤降至2.35吨标煤,在这期间,由于采用了许多节能措施,特别是关闭了大部分5小工业企业,淘汰了热效率低的工业锅炉,能耗下降较快,由于今后能耗下降的空间相对较小,根据我省工业结构现状和趋势,确定2010年万元GDP能耗降为0.8吨标煤以下。

*水资源丰富,但水资源消耗高,*年万元GDP水资源消耗为1087立方米,*年下降为968立方米,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同是水资源丰富的广东万元GDP水资源消耗为421立方米,湖南为792立方米,浙江为308立方米,福建为413立方米,*水资源消耗明显偏高,降耗的潜力大,确定2010年我省万元GDP水耗降至600立方米以下。

5、增加绿色食品基地面积

随着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人们对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要求农田生态环境符合一定的要求,并列入监测范围,随着绿色食品生产的发展,监测范围也要相应扩大,目前,*已有34万公顷农田列入监测范围,2010年扩大到50万公顷。

6、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

空气质量是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空气质量主要指城市要达到国家对功能区标准的要求,因为人口和工业主要集中在城市,国家规定城市空气质量要达到2级以上为合格要求,*年,*所监测的11个设区市中,有8个达到2级要求,1个3级,2个劣3级,主要污染物为TSP超标,2010年,我省主要城市空气质量要求达到2级标准。

7、提高主要江湖水环境质量

*水质较好,*年达到3类以上水质的监测断面达到75%,其中Ⅱ类以上达到47.2%,为了进一步发挥我省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的优势,适宜养殖业发展需要,要求2010年Ⅲ类标准以上达到80%。

8、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

由于污染物种类多,在这里只涉及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年每万元GDP的排放量为15.45千克,万元GDP的化学需氧量为14.92千克,根据国家环保局对生态省的要求标准,2010年分别降为10千克/万元GDP和9千克/万元GDP。

9、提高城市降水PH值

*酸雨比较严重,*年在所监测的11个设区市中,除新余外,其余10个城市降水PH值都低于PH5.6,其中8个设区市PH5以下,萍乡市为PH3.67,全省平均PH4.85,酸雨频率也较高,确定2010年PH值全省平均5以上。

10、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保持物种多样性就是保持了基因的多样性,对物种进化和新物种创造有重要意义。动植物的物种数一般由林业部门测定计算。作为生态省的要求达到0.9以上,即90%以上的物种得到保护,其中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率要求达到100%。

11、保持并提高旅游区环境质量

旅游区环境质量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旅游区资源环境的安全性,不存在破坏资源的旅游活动;二是游客的心理健康指数,指游人可以承受的游客密度,一般为每10米游道以容纳2人为限;三是指旅游区的环境质量,如水、空气、噪音、废弃物排放强度是否达标等,全部达标为合格。

12、减少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我省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几十年来不断治理,但又不断发生新的水土流失,为了反映其治理情况,可以用当年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重表示,*年我省仍有8.49%的水土流失面积未进行治理,要求在2010年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降至6%以下。

13、确保合理的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

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当治理生态环境污染的投资占GDP的比重达到1—1.5%时,可以控制生态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当比重达到2—3%时,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四、*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容

1、正确理解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

自然和环境资源支撑着经济活动。公司使用人力和自然资源生产出售给家庭的商品。生产活动产生了排放到环境中去的材料和能源的残余物。家庭通过消费由公司和环境生产提供的物品来满足他们的愿望和需要。环境提供的服务包括:1、自然过程产生的空气和水的净化;2、臭氧层保护人间万物不受紫外线辐射;3、生物的多样化。以及美景等。

消费产生废物,这些废物进入环境。废物要么堆积起来,要么消散,要么循环使用,要么为自然系统所吸收。废物的循环利用拓展了资源的基础。自然资源可能耗尽或者过度开采利用。对石油资源的利用会耗尽这种资源。土地虽可以反复利用,但也会出现使用过度的情况。对可再生资源利用过度,就会削弱甚至摧毁这种资源的再生能力。当废物进入环境的速度超过自然系统吸收这些废物的速度时,自然资源的污染现象就会出现。污染降低了自然系统吸收废物的能力,导致资源的退化。比如,农田排水中高浓度的硝酸盐一氮会损害江河湖泊中动植物的再生产和成长,并会污染饮用水。

资源、环境对经济活动是有约束力的。

2、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领域

(1)、生态森林保护与农民增收

*省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森林面积得到较大的恢复,森林覆盖率从1988年的35.89%到1996年的53.3%,1999年更达到59.7%。1994年*省就已荣获“实现荒山造林绿化规划省”的光荣称号。然而,*省水土流失现象依然相当严重。以1988年和1996年两次的调查数据相对照。1988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4.62×104km2,约占国土面积27.65%;1996年水土流失面积3.52×104km2,约占国土面积21.1%。同期,全省森林覆盖率增幅达48.5%,而水土流失面积只减少23.7%。尤其严重的是,1988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总量15407.70×104t,1996年为15033.39×104t,仅减少374.31×104t,减幅仅为2.4%。

在全省森林覆盖率大幅增加时,森林生态效益却不明显,对水土流失现象的遏制不能同步。铁路、公路网建设以及城市化等是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森林大多是郁闭度不高、稀疏的人工针叶林,森林质量较差。从全省森林质量状况来看,近20年来,呈下降趋势,平均蓄积量从1977年的58.7m3/hm2到1999年的34.75m3/hm2;森林中阔叶林面积的比重也呈下降趋势,1983年占31.2%,1999年仅占21.38%;而残存的阔叶林的平均蓄积量更是表现出急剧下降的趋势,1977年109.4m3/hm2,1988年71.3m3/hm2,1999年48.1m3/hm2。

(2)培育和经营商品林

*森林分类经营区划已经完成,划分了544万公顷的林地为生态公益林,占全省林地的51.8%;506.8万公顷的林地为商品林,占全省林地的48.2%。在全国林区分类经营规划中*被划为重点商品林基地。然而,由于林业长期以来是以木材生产为主,*森林资源长期处于过度采伐利用,森林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1999年的活立木蓄积量还不到2.9亿立方米,仅为1949年活立木蓄积量56%。而且可供采伐的资源很少。*森林70%以上是天然林,大多是已被过度采伐利用的残次林,仅在偏远的山区保存有小面积原生性常绿阔叶林,绝大多数已划为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而人工林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灭荒”中营造的中幼龄林,我们要充分利用*水热丰沛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建设好商品林基地。在近期(10年)主要是培育商品林,而不是怎样去采伐利用。

(3)保护森林,发展农业

我们在保护森林,保护生态的同时,应努力增加保护区内农民、职工的收入,九连山林场的做法很有借鉴意义。

龙南县九连山林场地处赣粤交界、*省最南端,拥有206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其中耕地面积4315亩,林业用地28.7万亩,有林地26.4万亩),总人口6812人(其中农民5187人,各类职工1729人),有3个行政村,场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据统计,全场森林覆盖率为84.9%,全场活立木蓄积量为135万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量为130万立方米,疏林3.2万立方米,毛竹105万根。

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末,以木材加工业为支柱产业,特别是以胶合板,绞股蓝牌饮料驰名赣粤闽市场,带动农民、职工收入增长迅速,大多数人均有积蓄。进入21世纪,生态产业正逐渐成为全场的支柱产业,特别是生态旅游、苗木种籽、野生蔬菜、茶叶果蔬,水电药材等得天独厚的天然产品吸引着粤闽港市场。仅*年上半年,全场农民种植无公害蔬菜面积已达2268亩,占全场耕地面积的52%,蔬菜销售量达435万公斤,销售额达317万元。

当前正在落实的具体措施有:一是开发各具特色的四大旅游景区(渡假村、虾蚣塘、朝阳山、原始红豆杉林),完善旅游设施,建立旅游促销网络,提高接待能力。二是建立观光精品无公害蔬菜基地,产品直销粤闽超市,生产加工一体化的蔬菜基地1500亩,可吸收约500名劳力就业。三是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红豆杉药用林基地300亩,该项目正与中山大学合作实施。四是大力发展毛竹业,目前正在采取资金补助办法扶持农户扩大三个千亩毛竹林改造示范点范围,使其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九连山林场以前是靠山吃山,现在还是靠山吃山,只是靠的方法不一样。以前靠的是砍木头,以森工砍伐为主破坏生态的经营模式;现在是在保护森林的同时,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农业生产,增加了农民收入。

2、生态工业与生态环境治理

(1)提倡循环经济的理念

按照循环经济的理论,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内的生态化路造,建设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生态工业体系。培育一批企业内资源循环利用和企业间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园区。同时,对全省县以上各类工业园区进行整合,并对园区的主要污染物实施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2)建设生态保护区

建设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兴建水资源的重大工程及其它水源工程,提高供水能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治理城市周边、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和交通干线两侧的环境,搞好露天开采矿山的边坡整治和复垦、复绿以及景观修复。

(3)发展经济,保护环境

*亚东水泥有限公司是由台湾远东集团亚洲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转投资*省成立的合资企业,目前也是*省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之一,总投资额2.5亿美元。

为维持高环保、高品质、高效益、低成本之一贯政策目标,该公司所有生产线所需的主附属设备,均以“点菜式”的方式采购世界知名且先进的材料。为配合国家防治污染、节约纸袋成本的散装水泥推行政策,该公司现行水泥产品散装率约占65%,超过同业水准。为了减少粉尘污染,该公司引进最新的集尘技术,有效控制落尘,粉尘排放浓度小于30mg/nm3,低于国家标准100mg/nm3。全公司所有生活垃圾不得运出公司,必须自行处理(含投入旋窑焚烧),生活污水须经污水处理后才能排放。

公司为达到工厂公园化目标,建厂之初即同步进行厂内绿化。如今厂区内,整洁宽阔的大道两旁,花木簇拥,绿意盎然。

3、环境保护建设

(1)统筹城乡环境保护。调整城市经济结构,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加强污水处理厂、收集管网和垃圾处理设施。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因地制宜地处理农村污水和垃圾,推广应用沼气等可再生能源。

(2)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推进到清洁生产,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污染严重的企业。严格环境准入制度,禁止建设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项目。

(3)加大城乡生活污染治理力度,提倡绿色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

(4)加强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

要坚决制止在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产生新的污染,对在生活饮用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内的违法建设、不法排污、污染严重的污染源,必须依法取缔、搬迁、治理。对在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不该批准建设而已批准的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要坚决予以撤销。各级人民政府和各个部门共同做好依法保护生活饮用水水源的监督管理工作。

4、生态农业建设

(1)加快绿色农产品生产

利用我省特有的生态资源优势,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标准完善、管理规范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体系。建设一批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绿色畜牧业。突出发展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绿色名特优农产品,实现品种优质化、生产集约化、产品安全化和管理科学化。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绿色认证体系。变“绿色壁垒”为绿色动力,扩大绿色农产品的出口。

(2)推广生态农业模式

①大力发展猪沼果模式

在猪沼果模式中,畜禽粪便用来生产沼气,沼气可点灯做饭,沼液浸种、喂猪;沼渣肥果、肥菜、肥稻等。目前,我省猪、沼、果(稻、菜、鱼、蔗等)生态农业模式已推广到208个乡(镇),示范村642个,示范户21.14万户,果园施用沼肥面积3.83万公顷,生猪饲养量84.5万头。

②发展庭院生态农业模式

该模式系指利用农村庭院这一特殊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资源条件,建立高效农业生态系统,以种植业、养殖业为突破口,辅之以加工业,通过立体经营的种植业,链式循环的养殖业和劳动密集的加工业,进行综合开发,多次增值,独立形成一个无废弃物的循环式结构,并用现代的技术手段经营管理生产,以获得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③发展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

这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实行山、水、田、林、路、宅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各业合理布局,全面发展的综合生态工程技术。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有:一是全面规划,山、水、田、林、路、宅综合治理。根据地形地貌,在红壤陡坡及水土流失小区植树造林,缓坡种果树,坡脚平坦地段种饲料,丘陵沟谷改造低产田,修建山塘水库,发展养殖业,做到水、电、路、宅合理布局;二是建设等高梯地,种植草篱,防止水土流失。三是建立防护林体系,改善生态环境。如营造果园防护林、道路林、山顶水土保护林、宅旁绿化林;四是挖掘资源潜力,优化种植业结构,主导产业选择以发展柑桔为主的多年生经济果木,实行果园间作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五是因地制宜,多途径解决干旱问题。

5、发展生态旅游,保护生态环境

工业化、城市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污染了城镇和工矿区的生态环境,物质文明和环境同期而至,相比之下落后的山区农村田园风光的生态环境就优越了,特别是人迹罕至的深山僻壤就更加吸人们的向往。但是,旅游开发一定要避免重蹈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的覆。

*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吸引着海内外越来越多的游客。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数量激增,景区内商业、居民生活垃圾和废水排放量加大,如不能即时予以处理,必定会给周边生态环境带来压力。有些景区未能按照当地的环境容量对景区的游客承载量进行分析,存在过度开发现象。我们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生态旅游资源,适度开发。

婺源是全国两个生态文化旅游县之一,是国家3A级旅游区,近几年旅游业迅猛发展。*年接待游客180万次,实现门票收入19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到2007年时,预计接待游客50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50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5亿元,占全县GDP的15%以上,旅游投资11亿元,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使“绿色婺源”成为世界知名、国内瞩目、游客向往的“最美的乡村”。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婺源也面临其它生态旅游热区具有的环境污染问题,威胁着“中国最美的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婺源县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保护婺源的生态资源。

(1)旅游区开发建设要严格按照《婺源县旅游总体规划》、《婺源县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的要求实施,景区建设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设施。

(2)主要旅游区的服务区应与景区分离,尽量减少景区内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居民集中较多的景区如江湾、晓起、理坑等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落实环保投入资金,建设小型的污水处理站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场,通过项目建设做好景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五、*生态环境建设的保障体系

1、生态环境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

(1)经济发展指标

①人均GDP

它反映经济发展水平。

②地方人均财政收入

它体现经济实力。

③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环保产业产值、无公害食品年均增长率、吨标煤工业增加值

它们从一定程度上体现生态效益型经济发展状况。

(2)环境状况指标

①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SO2排放总量

它们反映工业“三废”治理情况。

②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指数,反映城市空气污染整治成效。

③主要水系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率

它反映全省水资源污染防治情况。

④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重、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比例

它们考核水土流失治理及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成效。

(3)人居环境指标

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它反映全省城市化进程。

②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农民人均砖混及砖木结构住房面积

它们反映城乡居民居住条件。

③城市生活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城市污水处理率

它们反映城市人居环境状况。

④规模化养殖畜禽废弃物无害化或资源化处理率

它反映农村面源污染整治成效。

(4)生态环境指标

①森林覆盖率、生态公益林面积占森林面积的比重、自然保护区面积占辖区面积比重

它们体现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保护情况。

②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

它体现耕地保护及质量。

(5)社会保障指标

①人均预期寿命

它反映生态省建设对人自身发展的积极作用。

②万人受高等教育人数

它体现生态省建设的科技教育支撑能力。

③万人拥有医生数、全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

它们反映生态省建设的社会保障水平。

(6)政策环境指标

①公共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

它从一个侧面体现政府效率。

②涉及生态环境建设违法违规案件处理率

它反映生态省建设的法制保障情况。

③环保投入占当年GDP的比例

它反映生态省建设的投资建设力度。

④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

它衡量全省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上六个方面34项指标,包括基年指标值和规划年指标值,比较全面地构成了“生态环境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

2、生态环境建设的监测体系

(1)监测目标

在充分利用现有大气环境探测系统的基础上,从气候系统观点出发,依托生态因子长期定位观测和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实现对*省森林、水域、农田、城市等典型生态环境系统的生态系统过程进行监测、分析评估和预测,逐步认识和掌握生态环境自然变化规律和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系统突变规律,为生态系统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

(2)监测内容和站点布局

①生态因子的长期定位监测

农田生态系统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生物因子、土壤因子、气候因子及其它。

站点布局,国家级农业气象试验站。

②森林生态系统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生物因子、土壤因子、气候因子及其它。

站点布局:井冈山、武夷山。

③湿地生态系统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水文因子、生物因子、气候因子和其它。

站点布局:鄱阳湖湿地保护区。

④城市生态系统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气候因子、环境质量及其它。

站点布局:11个设市区。

⑤典型生态系统水分循环监测

大气降水的再分配受植被、地形、土壤等因子的共同影响。水分循环是影响水土流失、土壤侵蚀、地质灾害、干旱的重要因子。水分循环监测有助于提高对上述生态过程的认识和模拟,也可为制定防御生态灾害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监测内容:水气、云、降水、蒸发、渗漏、地表径流、地下水、土壤水分。

站点布局:在森林、湿地、农田等生态系统选择代表点进行相关监测。

⑥重点旅游区生态环境监测

旅游生态系统是受工业活动影响较小的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监测的目的不仅为旅游经济提供信息服务,同时还可获取旅游区自然生态环境因子变化的科学数据。

监测内容:风、温、湿、紫外线强度、负离子浓度、花粉浓度和酸雨。

站点布局:国家和省级重点旅游区。

⑦生态系统的卫星遥感监测

卫星遥感是宏观生态环境系统动态监测的重要手段。在过去的10多年中,我省气象部门在遥感服务中取得了显著的效益。但现有的NOAA和FYIC遥感资料的分辨率不能满足生态环境监测的需要,应在以EOS/MODIS为主的中分辨率卫星遥感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高分辨率资源卫星资料,开展宏观生态环境动态监测。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监测

监测内容:水田、旱地、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土地、城镇居民用地面积。

监测时间:2年1次。

*河湖库水域面积季度变化监测

监测内容:*省五大河流、鄱阳湖、重点水库水域面积动态变化、分析雨情、水情对水域面积变化的影响,为防御洪旱灾害、兴修水利提供依据。

监测时间:每季、月至少1次。

洪涝、干旱、森林火灾监测

监测内容:对洪涝、干旱进行灾前、灾中、灾后的连续监测,分析灾害发生面积、发生程度,监测林火发生时间、地点、过火面积。

监测时间:不定期地洪涝、干旱监测,10月1日—次年4月30日林火监测。

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监测

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是一个长期的生态过程,降水、风是*省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形成的主要环境因子。

监测内容: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强度、面积、地区分布。

监测时间:5年1次。

3、生态环境建设的科学、高效的能力支撑体系

(1)树立先进的生态文化理念

通过生态文化建设,培养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伦理观,树立环境是资源、环境是资本、环境是资产的价值观,确立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观,倡导节约资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崇尚自然、保护环境,循环利用、减量排放,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行为规范,创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文化氛围。

(2)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教育支撑

加强科技创新。组织研发污染监控、生态重建、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鼓励绿色食品、绿色工业产品、生物饲料、生物农药和环保产品的开发生产。加快环保科研成果、绿色生产技术和循环经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产业和产品,加快淘汰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工艺装备、产品和企业。

组织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技示范。重点是城镇生活垃圾综合处置、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处置、餐饮业油烟废气生物法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城镇污水高效处理新技术及装备国产化、生态化智能住宅建设、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废旧塑料综合利用等重大科技项目的攻关和示范。

(3)发挥生态示范区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示范作用

从实际出发,认真抓好生态环境建设的试点示范。广泛开展生态市和生态县(市)建设试点,及时总结经验,推进全省生态市和生态县(市)建设活动。大力加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园林式居住区、人居环境范例、生态示范社区、生态示范乡镇以及生态型住宅、绿色学校、绿色饭店等各类生态建设示范工作。以体制、科技和管理创新为动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强化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示范功能,使之成为率先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率先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的示范区。

4、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的科学决策和评估机制。

建立健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和协调管理机制。在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布局规划时,要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目标的实现,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建设要求。加强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注重信息共享,实行科学决策。

建立健全民主决策与专家咨询机制。对生态建设重大决策实行公众听证制度,对重要规划、政策以及重大项目实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加大决策的透明度。提高社会团体和公众参与程度,形成政府、专家与社会团体、公众相互配合的民主决策机制,科学有效地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建立生态环境建设评估机制。按照生态环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与考核评价制度,对全省与各市县、各部门生态建设进展情况开展动态评估。研究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科学地分析和评价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效和阶段性成果。

5、制订和贯彻与保护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

全国人大和*省人大先后颁布了《大气污染法》、《水污染防治法》、《*省征收排污费办法》、《*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等全国性和地方性法规,在*经济建设速度加快,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大,省外境外资金迅速进入*的时候,《*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的颁布和坚决地予以实施,显得特别重要。《*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主要包括:

(1)项目设立阶段的环境保护

①建设项目的布局选址应当符合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在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或者破坏生态的工业生产设施。建设其他设施,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

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应当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完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开工前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

(2)项目建设阶段的环境保护

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应当有环境保护设计篇章,依据经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在环境保护篇章中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投资概算。环境保护篇章不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规定要求的,有关部门不得批复项目初步设计。

建设、施工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光和电磁波幅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工程竣工后必须对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及时修整或者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