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积极做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深入研究和把握社会成员思想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我们正处在深刻变革的时代。一方面,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使经济成分、利益结构、组织形式、就业方式日益多元化,对社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活动产生不同的、复杂的影响。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对我国社会成员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人们既积极接受着来自世界各国的现代文明,同时也面临着形形色色与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相悖的思想观念的侵蚀。以上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使我国现阶段社会成员的思想活动呈现出种种新的特点。
一是多样性。经济社会变革时期,处于不同经济地位的不同社会成员,对经济社会发展持有不同的价值评判和价值期待,由此形成丰富多彩的多样化思想。尤其是对那些牵动全局的深刻社会变革,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人们,其心理承受力和社会期望值会大不相同。例如对于如何推进我国市场化改革,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岗职工与下岗职工,政府公务员与企业经营者,作为国有企业主体的产业工人与各种从事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成员,对改革的认识和期望会表现出极大的差异。从社会发展总趋势来说,思想多样化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又不可否认,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参差不齐、良莠混杂的思想观念乃至社会思潮,又会产生某些负面影响。因此,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必须认真研究处于不同地位、享有不同利益的社会成员在想些什么,对社会变革和发展有什么样的期待,有的放矢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启发引导、凝聚人心。只有这样,才能有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把科学的思想理念转化为亿万人民的自觉行动。
二是多变性。人的思想观念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尤其是在经济社会深度转型过程中和社会信息化条件下,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更加呈现出多变性态势。对于同样一件事物,人们今天的认识和昨天的认识会有很大的差别;同样一个人,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和那样一种环境中认识也会有相当大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社会成员的思想变化规律,把握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人们思想活动的脉搏,不断与时俱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和引导不断适应经常变化的思想认识,并且要更具前瞻性。否则,人们的思想认识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了,而我们的工作从内容到形式却面目依旧,千篇一律,成效可想而知,也根本谈不上引领。
三是选择性。市场经济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所产生的最大效应,就是提升了人们的自主选择能力。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同时也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崭新的课题,这就是,在社会成员多元化和多变性的思想选择中,如何增强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导思想对社会成员的影响力和导向力,从而使人们自主的思想选择不偏离正确的方向,在丰富多彩的思想选择中形成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强大思想合力。显然,这是在我国现阶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四是趋利性。在“左”的思潮影响下,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最大弊端就是排斥和否定人们的利益要求,使思想政治工作陷入“假、大、空”误区。这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吸取的教训。物质利益原则是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的思想活动更加表现出趋利性特点,人们对现行政策的评判,对社会前途的关心,也往往更多地与自身利益能否得到实现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人们的物质利益尤其是根本利益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利益与精神追求的关系、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与根本利益的关系,由此凝聚成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实现根本利益的强大精神力量。
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
一定的思想认识总是同一定的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的。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一些深层社会矛盾和问题显露,使人们思想认识问题也相对地增多起来,其中有些认识问题就积聚成影响局部甚至全局的社会思潮。这要求我们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回答和解决人们关注的现实问题,在释疑解惑、理顺情绪上下功夫。当前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问题乃至一些社会思潮,主要聚焦在以下三类问题上。
第一类是对深化改革的忧虑。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展30年,如何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如何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人们的认识不尽一致,许多思想认识问题乃至社会思潮由此而生。当前人们对改革的积极性似乎没有上世纪80年代高。对这些现象需要作历史的深入的分析。上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打破“大锅饭”,改革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赋予人民群众以更多的自主权。这样的改革,一方面使长期受压抑的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同时改革也给人们带来了显著的实际利益,因此人们对改革由衷拥护、充满信心;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尚未触及某些根本性的体制和制度,诸多深层矛盾和问题没有凸显出来。目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由于触及了许多过去未曾暴露的深层的体制和机制的矛盾,使得改革难度增大,而人们对改革的期望值又很高,势必产生一种忧虑情绪。怀疑我们的改革是否坚持社会主义,怀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给人民带来共同富裕,民主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的产生和蔓延都与这样的背景有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视面临的矛盾和困难,引导人们历史地、唯物地、辩证地认清矛盾和问题的深层原因,坚定人们通过深化改革解决矛盾、排除困难的信心。
第二类是对社会公平的期待。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仍面临着提高生产力水平这样一个最迫切的任务,在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时候,会存在着某些竞争不平等、分配不公平的问题。当人们对社会公平的期待和追求与现实生活中种种不公平现象产生强烈反差的时候,理想信念就有可能动摇,产生严重的不平衡心理和失落感,就有可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导致信仰危机和信任危机,这是当前某些领域认识问题增多、社会思潮激荡的一个重要原因。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迫切任务,就是必须正视这个问题,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使人们懂得,社会公平是一种目标、一种过程,需要长期奋斗才能完全实现。现存某些不公平现象不是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恰恰是社会主义制度要最终消灭的。同时,要通过有说服力的政策解读和强有力的政策导向,给人们以信心。
第三类是对切身利益的关注。一定的思想认识问题乃至社会思潮总是同一定的利益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国企改革中的产业工人,特别是下岗工人,有可能对改革的前途产生忧虑;失地农民和某些困难群体,有可能对党和政府产生不信任;在各种思想文化碰撞中的青少年,对社会的认识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有可能产生困惑和扭曲;经受着权力和物质考验的国家公务人员,有可能丧失远大理想,甚至腐化堕落。如此种种,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社会逐步“物化”状态下所难以避免的现象。这就要求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正视人们所关注的切身利益,尤其要关注民生,在确保人们利益实现的同时,把社会成员的利益期待引导到正确的认识视野中来。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使人们懂得,对个人利益的关注和追求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必须把个人利益放到全局的范围内加以考虑和对待,脱离全局的个人利益追求,有可能走入歧途;在当前改革攻坚阶段,衡量社会是否进步,归根到底要看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人们根本利益的增长,而不能仅仅看某些局部利益甚至个人利益是否得到满足;由于旧体制的影响,由于新旧体制的转换,某些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受到损害,这不是改革的过错,而恰恰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理顺体制才能够得到根本解决,等等,以此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利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