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对汶川地震的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截至5月21日14时,已造成40075人死亡。汶川,这个名字,一夜之间被中华大地所熟知;汶川,倾刻为世界所关注。但是,这个名却出的如此惨烈和悲哀。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我仅从法律视角来谈一下对此事的看法:
一、建立健全地震预警机制。地震预警机制包括地震监测网络系统和GPS观测定位系统。地震监测网络系统是把地震感应器与计算机相连,一旦地震发生,地震信息能尽快传递到地震研究中心。地震研究中心的专家可以马上精确地测算出震中、震级、烈度,然后通过无线电系统向所有会员发出预警警报。人们能够在感受到地震之前接到这个警报,烈度在3°以上地区的人们则被警告马上离开居所,紧急避难。GPS观测定位系统,GPS它的英文全名是“NavigationSatelliteTimingAndRanging/GlobalPositionSystem”,其意为“卫星测时测距导航/全球定位系统”,缩写为NAVSTAR/GPS,简称GPS系统。该系统是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地震预警系统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地震灾害所带来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在地震的预警监测方面,美国、日本、墨西哥已走到世界的前列。《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下称防震减灾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全国地震监测预报方案,并组织实施。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根据全国地震监测预报方案,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监测预报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就是遇到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时政府及政府部门应对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的速度和采取的有效措施。快速反应机制包括快速反应意识、快速反应制度、快速反应的网络系统以及应急预案。《防震减灾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报国务院批准。同时《防震减灾法》第二十六条第四款规定,本法所称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地震灾害。显然,汶川地震就属于破坏性地震。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下列内容:(一)应急机构的组成和职责;(二)应急通信保障;(三)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和资金、物资的准备;(四)应急、救助装备的准备;(五)灾害评估准备;(六)应急行动方案。汶川地震,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反应是迅速的。地震发生后,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总理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抢险救灾原则。“以人为本”是目前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个词语,对于汶川地震来说,以人为本尤为重要。不顾一切抢救伤员,需要人;恢复通水、通电、通路等基本的生活需要,需要人;疫情的防治和遇难遗体的处理,需要人;灾后重建,需要人……
四、建立健全地震损失评估机制。地震损失评估机制,主要包括建筑物破坏性损失为主的直接损失评估、预期可得利益即间接损失的评估及社会整体损失的评估。汶川地震,造成大面积的人员伤亡和数以万计的财产损失。评估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评估可以使政府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做出科学的预测,对下半年的工作做出适时正确的安排。
五、建立健全地震安全性评价机制。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在对具体建设工程场址及其周围地区的地震地质条件、地球物理场环境、地震活动规律、现代地形变及应力场等方面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按照工程所需要采用的风险水平,科学地给出相应的工程规划或设计所需要的一定概率水准下的地震动参数(加速度、设计反应谱,地震动时程等)和相应的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十七条规定,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要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第十七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下列建设工程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一)对社会有重大价值或者重大影响的铁路、公路、桥梁、机场、电站、通信枢纽、广播电视设施、医院、供水、供电、供气、供热设施等建设工程;
(二)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严重次生灾害的水库大坝、堤防,贮油、贮气设施,输油、输气设施,贮存易燃易爆、剧毒和强腐蚀性物质的设施,核供热、核能研究、核能利用及放射性物质贮存设施等建设工程;
(三)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
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且位于地震小区划范围内的,应当按照地震小区划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地震小区划范围以外的,应当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灾区的恢复重建,特别是大中型基础工程建设需要对地质、地貌作出安全评价,尽量做到工程建设选址的科学性,从源头上做起,防患于未然。
六、灾后重建的“三化”。“三化”具体是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是指灾后重建不仅要做到安全评价,而且还要运用地理学、物理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做到工程选址科学、工程质量过硬、防震设施齐全。如果对那些玩忽懈怠者,当权者绝不能枯息,一定要绳之以法。规范化,是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灾后重建。必须设置地震监测和预防设备的工程,要按照《防震减灾法》的规定及各省市防震减灾的具体办法严格执行,不能作表面文章。合理化,是指灾后重建要量力而行。不能盲目扩大工程建设规模或者随便增加重建项目,要把政府的划拨款项和社会各界、海外侨胞、国际组织的捐助,用到实处。
汶川地震,是悲痛的。它是自然灾害,我们不可能避免它的发生,但我们可以想方设法,降低灾害的损失,使一双双无助的眼睛看到一丝丝生存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