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时代,不仅经济社会越来越也依赖于文化的支撑,而且文化领域已经成为国际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正基于此,世界各国都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地壮大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际力量的同时,使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提高。
一、文化建设的战略重心
十七大报告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明确提出了当前文化建设总的战略重心和战略思路。报告第一次提出“文化软实力”概念,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根据科学发展观对文化建设明确提出的战略重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经济发展是文化繁荣的基础,社会进步是文化繁荣的条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文化兴盛和繁荣。当前的中心工作仍是发展经济,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同时,当前文化建设的重心就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十七报告以简练的语言和全新的框架对文化建设作出了新的部署,表明党对文化建设的战略重心和战略思路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一个国家文化模式所表现出来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不息,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强烈的文化认同是不可想象的;社会主义中国能用五十多年时间使一个一穷二白的人口大国从温饱进入到全面小康阶段,并越来越深入地全面影响世界,没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本质的强大的文化支撑是不可以办到的。
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文化软实力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一个国家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力和力量凝聚起来,都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靠什么统一人们的思想、凝聚人们的力量?靠的就是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果没有这个最核心的东西,就会失去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就会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确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都紧紧围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根主线,以纵贯古今、横跨中外的大气魄、大眼光,重新梳理、归纳表述了文化建设的总体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发展,“科学发展”、“人民民主”、“和谐社会”、“和平发展”等理念及其实现方式,都将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和谐文化理念的意义
和谐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背景和文化支撑。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要积极建设和谐文化,推动形成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在“建设和谐文化”一节里,报告将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主要内容纳入其中,强调要“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等。社会转型期最突出的文化问题之一,就是价值失序和道德失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价值整合的关键,建设和谐文化则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付诸行动以形成高度文明的道德风尚的关键。和谐文化的最高理念就是和谐。和谐,既是一种基本的价值追求,又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它是处理共同体内部矛盾的基本准则。当前,面对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社会文化矛盾,如教育、就业、医疗、住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都应采取一种建设性或非对抗性的态度来化解矛盾和冲突,而不能用非建设性或对抗性的态度来激化矛盾加剧冲突。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理念,标志着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已经走向了文化上的成熟。
长期以来,我们囿于现代与传统对立的思维偏见,对传统文化否定多于肯定。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这对其总体性质有了一个公正的肯定。对一个曾经推动时代达到最高峰的文化,后人应该投以最起码的敬意。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包含着对中华文化的总体肯定。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蕴含着不断发展的基因。“弘扬中华文化”不是抱残守缺,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因此,报告提出的“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是我们今天对待传统文化应有的一个清醒正确的态度。中国共产党人不是中华文化的背叛者、毁灭者,而应该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建设者、创新者。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是要坚持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就是要大胆吸收借鉴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以利于我们的文化建设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三、文化创新,引领时代风尚
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本质特征。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必须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认真审视我国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大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十七大报告重申了“双为”方向、“双百”方针、“三贴近”的要求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强调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和传播手段,着重论述了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新思路。尤其在发展文化产业问题上,报告内容务实,新意迭出,如“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等,都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里首次出现的新概念、新举措。文化产业是20世纪末兴起的特殊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科技紧密结合的产物,它在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过程中,鲜明地体现了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经济的文化意义。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还必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推动的成果,文化产业生产的产品,都是文化软实力的物质载体。文化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文化软实力作用的发挥。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就需要不断地丰富和创新文化内容形式,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传播深度决定影响广度。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必须花大力气提高文化的传播能力。新闻媒体是信息传播、文化扩散的重要载体,在文化传播中处于特殊地位。作为从事政协统战宣传的新闻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七大精神,把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工作中去,按照十七大报告要求,认真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宣传政协组织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做法和成就;宣传各级政协围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的成果经验;宣传广大政协委员、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的各种努力。搞好政协统战宣传发行工作,把政协统战的声音做大做强。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开拓思路,拓宽发展途径,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变化,倾听群众呼声,反映人民愿望,在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造,把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要善于运用现代化技巧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文化表现力,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样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实现文化品种、样式、载体、、风格的极大丰富,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做一个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决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