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浅谈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显突出,新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丰富与拓展教材,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和促进师生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提高教学实效,就必须改变教学方式,重视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下面笔者就对自身在这方面所进行的探索和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1、突显学生主体地位,从学生的现状出发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反复强调: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因此,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学生的哪些方面可以作为资源去开发呢?其实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都是一种资源,因为学生的经验是教学的起点,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所以我们在开发与利用学生资源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学生的亲自体验,因为新课程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学生现有的学习和生活。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自己谈体会,谈体验,这往往比老师的说教更为深刻,更能打动学生的情感;其次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社会生活信息,因为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已经掌握的和能够发现的信息作为课程资源,以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再次要重视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因为思想品德课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可以选择的实践资源。为此,我们要树立“社会即课堂”的大课堂教学观,要积极地创造和提供条件,根据学生活动的兴趣及教学内容的要求,及时地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和体会感受,以实践活动形态为主,在活动中教,在活动中学,在教与学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实际的处事能力,真正促使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课堂生活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学校的特色也就是学校的资源优势,这种优势既可以是精神文化等软件方面的,也可以是设施设备等硬件方面的。但每所学校的办学历史、设施条件等实际情况不同,因此就必须从学校的特色和实际情况出发,开发课程资源。学校首先要积极开发自身的校本人文资源,让本校优良的传统发扬光大;其次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接触更多的信息提供服务,建好图书馆、电教室、校园广播系统等,以求更大程度地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此外,学校师生更应共同努力,以营造德育环境为生长点,着力开发校园内的隐性校德育资源,如设计班级文化园地,修造校园文化角等,并使各种设施与花草树木合理搭配,形成赏心悦目的景观景点,这既美化、绿化了校园,也使草木含情,墙壁说话,让学生获得了美的润泽和滋养,从而激发了学生对对生活、对未来的热爱和希望,这种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参与面广,时效性强,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渗透于学生心灵,能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立足地方实际,重视开发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和适合程度。所以我们要立足地方实际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外的课程资源,校外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因为我们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农村的风土人情,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等都可以作为资源加以利用。本土教育资源是思想品德最肥沃的土壤,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而教育好一方人,就要用好一方土”。就校外课程资源而言,学校和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及学生的兴趣、爱好,连接各种社会机构、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等,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查研究、体验生活等提供方便,以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方式、进度等,从而使思想政治课教学真正走进时代、走进生活,焕发出无穷的生机和活力。
4、建立大教材观,拓展思想品德课的教材资源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课程资源这一重要概念,这并不意味彻底抛弃教材,削弱教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固然,教材已经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学校和教师应更多地把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主要部分来利用。教师要以自身独特的风格,结合本地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摒弃以往的“教材为本”的一元课程资源观,建立大教材观,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等方面进行恰当的补充或调整。如将本地美丽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民间风俗、灿烂的建设成果、感人的英雄事迹等有机地与相关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有的放矢的地利用之,形成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使教学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开阔信息视野,拓展思维方式,真正发挥课程资源的促进作用。
总之,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重要的意义,强化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密切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积极开发和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外课程资源并拓展教材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应该成为我们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