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论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论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论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活动逐步跨出国界,国家之间在经济上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格局。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加快,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和经济建设步伐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推进,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这一系列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爱国情怀,这使我们的爱国主义意识、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爱国主义科学内涵

何谓爱国主义?《社会科学大词典》定义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和祖国关系的重要道德规范。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政治原则。作为道德规范,其主要功能是调节个人与本国、与民族之间的关系,是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现代汉语词典》注释爱国主义是“指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由此,我们可以把爱国主义看成是调节个人与国家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是引领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和强盛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动力,也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鲜明旗帜和有力武器。

二、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在全球化背景下,许多国家利益受到严重的冲击,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的国家意义有所削弱,对国家安全和主权独立带来较大的风险和挑战。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国家以武力为后盾,加紧对以我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以建立他们的全球经济统治和政治霸权。他们利用各种名义对中国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进行指责和攻击,打着“人权高于主权”、“中国威胁论”、“为价值而战”、“同文同种”、同属“儒家文化圈”、共持“亚洲价值”等口号对我们指手画脚、评头论足,肆意在台湾、西藏和其它一系列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他们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高科技优势,通过商品、卫星电视、互联网等大肆推行西方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他们还利用科学技术、人力资源、资本市场、商品配置和流动的跨国性,极力鼓吹政治一体化、文化一体化、全球观念、地球村观念、人类利益观念等,这极大冲击着我们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观念,使爱国主义情感受到一定削弱和伤害。

随着改革开放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封闭、单一的教育环境已不复存在,当今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和文化,从而使部分学生产生崇洋媚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并成蔓延之势,这样会慢慢地淡化中华民族文化的异域属性,从而使爱国主义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挑战性和艰巨性。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高校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也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加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励大学生为祖国的发展壮大和民族的振兴而共同奋斗。

三、不断创新并拓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新途径

(一)培育校园爱国主义教育和谐氛围。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动员全校师生在校园中营造一种浓郁的爱国主义环境氛围,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随处可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情感,升华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可通过校园报刊、杂志、展板、挂像、宣传栏等为载体积极地进行爱国主义引导和教育;大力宣扬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宣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就和经验,宣传中华民族的奋斗历史、光荣传统和灿烂文化,从而使爱国主义成为校园舆论的主旋律。

(二)强化在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意识。有计划地从各个角度和方面贯穿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政治理论课程对学生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通过党史、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等课程进行国情教育和民族忧患意识的教育,教育他们要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一旦发生分裂,就要为结束这种局面而奋起斗争,在外敌入侵面前,奋起反抗,战胜各种侵略者,维护祖国的主权和独立;通过历史事件、历史英雄人物的爱国事迹和爱国精神的教育,使学生关心祖国的命运和前途,同情人民的疾苦,同一切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势力进行顽强的斗争;通过文学课程对其居住地怀有依恋之情的教育,激发其自豪感,培养其爱国主义热情。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和思考,把对爱国主义的认识上升为爱国热情,塑造出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爱国意识,增强其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坚定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

(三)拓展校园爱国主义教育途径。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以互联网、通讯技术等为支撑的网络化社会已逐步形成,随着网络在社会生活中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技术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它的出现正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手段、政治态度和管理观念等。网络的开放性对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它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它又为各种敌对势力在思想渗透提供了便利。对此,我们要利用网络的优势加强对互联网上的舆论引导,让大学生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气氛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收到理想的效果。正如同志指出:“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四)丰富校园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利用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纪念日,如、七七事变、一二九运动等事件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使人们不忘国耻,不忘记祖国的昨天,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纪念日,采取各种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邀请专家学者作专题讲座和报告会,组织知识抢答、演讲赛、辩论赛、征文赛、歌咏演出、观看爱国影视片、爱国书画展等,使大学生在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培养高尚的道德审美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

(五)增强爱国主义社会实践活动。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弊端之一就是实践太少,形式主义较多,结果造成爱国主义教育成了单一的理论灌输,效果不佳。这就要求在今后的教育中,加大实践活动的比例,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深入到农村、厂矿、社区等参加考察调研活动,开展支边、支教、医疗等服务活动,以增强感性认识,使他们亲身体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前进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同时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浓厚的社会情感,强烈的集体意识,培养脚踏实地、艰苦创业的品质,从而不断增强振兴中华、造福人民的责任感和创造精神。

纵观祖国几千年的文明史,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作为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使中华民族历经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风险的考验而一直保持团结和旺盛的生机。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要始终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要始终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和核心进行;面对国际严峻的挑战,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加快改革建设步伐,全面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中华民族富裕强大起来。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当更多地担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和义务,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当继续坚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扬积极进取、拼搏向上、改革创新的精神,为繁荣经济、振兴民族、报效祖国而刻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