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创建学习型社会如何塑造城市精神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面对世博会与*新一轮的大发展,市委、市府向全市发出了“塑造城市精神,做可爱的*人”的号召。培育和塑造*城市精神,是软件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实践,是加快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这无疑是全面建设小康,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也是一项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宏大的系统工程。
培育和塑造城市精神,关键是人。人的精神风貌是城市精神有形的体现,所以“以人为本”,提高广大市民文明素质,优化社会的每一个细胞,是实施这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的抓手和切入口。而发展先进的城市文化,是培育城市精神的根基。多姿多彩、健康向上的城市文化承传了几千年人类文明的结晶,又是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在城市文化的内核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城市精神的双翼,两者缺一不可,科学是求真,使人明智,人文是求善,使人心灵得以净化,道德获得升华。科技高度发达,而人文缺失或人文沙化的社会是畸形的社会。崇尚科学、弘扬人文,促进人的全面协调的发展,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跃进,这一切都有赖于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只有通过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才能在科学与人文的相互协调、补充中实现人与社会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和谐发展。总之,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最根本的是人类自身的进步和发展。
青浦作为*的西大门和后花园,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城镇面貌日新月异,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两个文明建设、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青浦已成为内外商投资的一方热土,昔日的水乡如今到处透发着现代都市的气息。面临*新一轮的大发展,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加快推进城市化的进程,努力使青浦成为*整体发展中最具实力、活力和魅力的地区之一”的宏伟目标,而大力培育和塑造城市精神,创建一个学习型社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的要求。以人为本是城市化的核心理念,“实力、活力和魅力”最根本还是体现在青浦的广大市民身上。
在社会转型期,由于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价值趋向多元化,各种观念发生碰撞和摩擦不足为怪,导致人们的意识形态、精神世界呈现出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的倾向,有些人无所适从,在利益驱动下,价值观和社会心态发生程度不同的嬗变,其负面效应是滋生了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等。
为了切实推进青浦城市化进程,培育和塑造城市精神,我们应在区委区府领导下,动员全区人民,齐心协力,积极投入,尽快构建起一个学习型社会的基本框架,完善组织机构,建立工作网络,引入激励机制,构筑发展平台,从改善社会生态,优化社会软环境入手,加大软件建设力度,全员、全程、全方位启动这项系统工程。为此,我们提出几点构想和建议:
1、统筹规划,明确目标。
把“建设一个学习型社会,打造城市精神”的总目标分解成各级指标加以具体化。政府和有关部门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社会的方方面面所要承担的任务、要达到的目标、采取那些措施、通过什么途径等都要明确,并加以细化和具体化,增加透明度,做到领导和群众人人都清楚该做什么,怎样做,使其成为可操作易于落实的行动,并有计划、有步骤,不断推进,不能只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和宣传层面。
2、舆论引导,鼓动宣传。
在实施“塑造城市精神”的系统工程中,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了使全区人民心中确立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憧憬青浦美好的未来,正确、鲜明、有力度的舆论导向是方向盘和指南针,而宣传鼓动对提高市民对目标、任务的认同感,激发参与热情,鼓舞斗志、振奋精神起到重要作用。让所有得人都知道“塑造城市精神,做可爱的青浦人”人人有份、责无旁贷。要充分发挥各种媒体手段和网络技术的优势,通过新颖多样、简洁明快的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的宣传报道,使城市化进程中的闪光事例、先进典型和新鲜经验向全区辐射,使“做一个可爱的青浦人”融入广大市民心灵之中,成为自觉的行动和追求的目标。
3、摸底调查,临床诊断。
对我区市民包括外来人员的文明素养、道德现状和社会风尚中一些不文明的陋习,进行深入的摸底调查和客观评估,做到情况明、问题清,找到差距和症结所在,分析问题本质和根源,在此基础上研究出相应的对策、解决的办法和治理的良方。
4、攻克难点,消除死角。
“散兵游勇”式的无组织的闲散群体会影响学习型社会的创建,更谈不上市民文明素养的提高。所以对社会上的一些无人管的人群,有关部门应将他们组织起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和培训,实现社区学校和各类培训班的全覆盖,内容要具有针对性和侧重点,形式灵活多样,生动活泼些(如媒体曾报道的举办外地民工的读书会的事例很有典型意义)。尤其是社会上闲散的青少年和无业人员以及个体经营者、外来人员等一直处在教育和学习的圈子外,这些人很可能成为普及公民道德和法制教育的盲点,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难点,应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创建学习型社会需要一支素质较高的骨干队伍,整合区内教育、科技等各方面资源,发挥各种优势,组织层次较高的志愿者成立一些小分队,深入社区、基层和农村,开展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咨询、指导、服务。尤其需要对以上一些人群多送一些“精神食粮”和“人文关怀”。定期或不定期为他们进行一些科普、人文、时政、普法和劳动技术为内容的宣讲和指导。学习型社会无固定的模式,应从社会的最基本的单元着手,如创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班组、学习型行业、学习型企业等等,本着“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放”的原则出发,让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参与到一个学习组织中去,由易到难,由点到面,形成滚雪球的态势,覆盖全区。并组织专家组就“创建学习型社会”为课题进行从实践到理论的探索和研究,开展社会大讨论,集思广益,开创一条有自身特色的新路。
5、大胆探索,不断创新。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也是社会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是一个新鲜事物,对于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没有十分成熟的经验和现成的操作规程,城市精神的培育和发展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摸索和探求,不断总结和反思。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松散的社会群体如何去组织,组织起来后怎样学,学什么,谁来教,谁来管等等,必定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需要相关部门去一一解决,及时策划和指导,否则就会形同虚设或中途夭折。毋庸置疑,这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但又是意义深远的创新性工作,需要有“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大胆探索。好在社会力量办学、各种培训活动以及文明小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争创活动开展由来已久,这些工作已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管理也十分娴熟,值得借鉴和吸收,两者可以有机结合,尤其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借鉴,可以触类旁通,有所作为。
城市精神是植根于人文沃土上的奇葩,又是科学园区的明珠,需要全区人民在不断学习、耕耘中培育和创造。
随着“创建学习型社会,塑造城市精神”的活动深入开展,必将大大丰富青浦人民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提升广大市民的文明程度和文化修养,从而创造出有青浦特色的高品位的城市文化,有力推动青浦城市化的进程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使青浦真正成为最具实力、活力和魅力的现代化都市和温馨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