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对于经济如何发展的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对于经济如何发展的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对于经济如何发展的研究

**群众是一个有着特殊历史背景和特色民俗风情的民族群体,他们以零星的点状分布,没有形成特定的经济区域,但这个群体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有其特有的经济现象,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有着密切关系,研究和探索**群众经济发展,对建设全面小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自明朝万历三年(1575年)开始有*人民从平阳迁入*,在之后的218年里,又陆续有*人民分别从平阳、苍南、福鼎、福安、云和、景宁、文成等邻县迁入*,共30批次。他们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有自己的生活习俗,也吸收和传承着汉民族的文化,是一个勤劳朴实,又有独特风格和文化内涵的民族群体。经过至今540多年的发展,全县已有*人口2037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

“大散居、小聚居”是**人口分布的特点之一。2万余畲民,分布在34个乡镇、150多个行政村、191个自然村。每个乡镇平均不到600人,每个行政村平均只有133人,每个自然村平均只有100来人。而聚居人口规模最多的只有500余人,仅有彭溪玉塔一个村。少的不到10人,有的单家独户,也有的多户独屋。*年我县行政村撤并后,只有玉塔村为纯*人口的行政村。

居住在高、偏、边、远的山区是**群众的又一特点。全县191个*自然村,除了罗阳镇和司前、竹里两个民族乡镇有部分*群众居住在乡镇建成区内,其他乡镇的畲民都是远离村庄和集镇。或在高山上,或在偏僻之处,或在村庄、集镇的边缘,离行政村和集镇都很远,近者几公里,远的达10余公里。

**群众的经济发展仍以农业生产为主,劳动力输出为辅。产业主要是粮食生产、零星的茶叶、水果种植和禽畜养殖。生产方式还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为主的农耕经济方式,甚至是原始农业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低,家庭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普遍比当地汉族居民低,绝大部分畲民还居住土木屋,多数畲民处于贫困状态。

(二)经济结构

传统农业是绝大部分畲民的经济支撑,传统农业经济和劳动力的廉价收入是大部分畲民家庭的经济构成。

*群众的经济结构单一,三次产业中,只有一次产业经济和少量的三次产业经济。在一次产业经济中又以传统粗放的粮食生产为主,多数家庭还是完全的传统农业经济。而农业生产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又都是单一结构。生产的主要是水稻、番薯等粮食作物,兼种茶叶、水果,猪、牛、羊、鸡、鸭等禽畜也有养殖,但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家庭生活生产的需要,养牛为了耕地,养猪为了吃肉,养鸡养鸭为了进补,生产规模小,多数家庭只经营自有的耕地和山地,规模种养的很少,商品经济几乎等于零,就连“提篮小卖”都很少。除了竹里乡、司前镇部分*农民有较大面积的竹木资源和百丈林山自然村拥有灰绿岩矿资源外,其他地方的*农民都缺乏自然资源,没有资源产业,更没有资源型经济。工商、企业的发展很落后,全县450家民营企业中,*农民办的企业只有3家,全县4878户个体户中,*个体户只有106户。

此外,就是靠劳动力输出。输出人员以打工为主,在外出人员中,经商办企业的只有6户,有的只在农闲之时打短工,常出常归。

(三)发展水平

目前,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除了在人口普查中有*人口的分类统计外,尚无其他统计数据。从分布在竹里、百丈、包洋、新浦、泗溪、雅阳、彭溪、三魁、西洋、龟湖、南院11个乡镇51个自然村的1402户5373名*群众的调查情况看,有26%的自然村未通简易公路,59%的自然村未通康庄路,29%的村没有通电视,37%的村没有通自来水,普遍居住破旧的土木房,建成砖混房的只有559户,只占39.8%。家庭耐用消费品少,除了一些年轻人家庭,中老年家庭很少有洗衣机、电视机等电器。家庭恩格尔系数在70%以上。大部分成人是文盲和半文盲。

反映农村小康生活的几个主要指标是:恩格尔系数小于50%,钢筋砖混凝土结构住房比例大于80%,平均受教育年限大于8年,安全卫生水普及率大于90%,已通公路比重大于85%,而*群众的生活水平都还远远低于上述指标,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当地汉民的发展水平,总体上我县*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传统社会阶段,畲民的生活水平基本上还处于解决温饱阶段。

二、**经济发展基础分析

*的人类活动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而大部分的汉民迁居*是在唐初开始,至明景泰三年(1452年)建县。而畲民的迁入是在明万历三年(1575年)到清乾隆58年(1793年)的218年之间,最早迁居*的也在*建县120多年之后,畲民进入*比汉民迁入*约迟八百多年。纵观**及其经济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是民族主义和民族歧视的封建社会时期。畲民迁入*的时期,是明清时期土地兼并最严重的时期。明朝中期的“一条鞭法”,明末的“三饷加派”,豪绅地主对农民的掠夺,使得农民大量破产和流亡。清朝以官职鼓励地主乡绅垦荒的政策,更加速土地的集中,“地丁合一”的税制使无地农民多流亡迁徙,畲民更是难逃此厄。而此间到*开荒拓疆的畲民也只能拣些“边角料”和“残羹剩饭”,而且在*也同样要遭受土地兼并的残酷现实,也不能安居乐业,又要不断的迁徙,不断的避居隐居山里。200多年里总共只有30批畲民迁入*,而且人口不多,却陆续转迁到191个地方,形成了今天这样的大散居局面。这个时期的*人民基本上处于大逃亡和求生存的状态,只能在山里烧畲种畲,刀耕火种,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民族矛盾突出,实行民族封闭和族内婚,以致到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还畲汉不通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二是民族大团结和均衡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时期。这个时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获得解放,取得了民族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土地和物品分配,拥有了均等的生产资料。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初期的30年间,党和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对少数民族人民的经济发展采取了特殊的扶持政策,*子女也开始享受基础教育,*群众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在均衡发展和优惠政策的支持下降低了恶劣环境、低文化水平带来的影响,畲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

三是改革开放以来不均衡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时期。这一时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初期,和汉族群众一样,畲民的劳动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米袋子”满了,“吃饱”问题得到解决。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推进,由于历史的客观的原因带来的环境劣势、劳动力劣势等落后的经济劣势又随之凸显,畲民难以摆脱对土地的依赖。虽然均衡的土地基础没有变,在不均衡发展战略的条件下,完全没有发展优势的*经济就像是正在成长的禾苗遇到干旱,迅速萎缩。同时,在我们这个关系社会里,除了资金、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之外,社会关系也是一种生产力。受教育水平低,又长期封闭的*人民,与社会管理层的关系也是空白。环境条件差距、文化素质差距必然地成为经济差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又成为一个没有经济竞争力的民族,*经济再次跌落底谷。

三、**经济发展制约分析

(一)地理条件制约

居住在高、偏、远、边的山区,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

一是赖以生活的自然条件差。第一、山穷。他们所拥有的山地大多是山上无林,地下无矿,缺乏自然资源。第二、地瘦。地质条件差,产量低。如南院的官村,水稻的亩产只有350公斤。第三、水缺。畲民耕种的多是旱地和望天田,水利设施落后,水源短缺,抗灾能力差。

二是交通不便。畲民村落都远离当地行政村和集镇,少则几公里,多的达十几公里。由于偏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难度大,资金困难,建不成公路。26%的自然村现在与外界往来仍然是山路和石头路,33%的自然村只通机耕路,这些村的畲民仍然是纯粹的“山里人”,物品外运和购进物品都要肩扛人抬。交通条件无法改善,自然阻碍了畲民与市场的联系与交流,游离在集镇和城市经济辐射范围之外,即使有产品也因运输成本高、道路状况差、时间消耗大而失去价值。

(二)产业结构制约

畲民所从事的都是传统的农业生产,而在这一个产业中,他们的生产结构也很单一,主要生产是家庭种植和养殖。种植项目又主要是水稻和番薯,养殖虽然牛、猪、鸡、鸭具全,但都为自给。由于总体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的农资农具以及民工等要素价格也水涨船高。生产这些传统产业的需要成本不断提高,生产的增加值在不断降低,条件差的地方,甚至没有增加值,除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几乎没有经济意义。而他们的自给型的家庭生产又缺乏规模,没有富余,不能给市场提供商品。他们的劳动力商品又因缺乏技术,在这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使劳动力价值极为低廉,一年的劳动力输出所得的工资除去自己的生活成本也所剩无几,靠纯体力劳动获得的价值难以形成资本积累和改善家庭生活。无工不富,仅靠传统的农业生产不能给他们增加财富。

(三)文化素质制约

畲民的受教育程度相当低,1949以前,全县*人口中,只有10个高小毕业生,7个初中毕业生,高中以上文化的都没有。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有少数*子女接受教育。被调查的11个乡镇51个自然村1402户5373名*人口中,初中毕业的501人,占9%,高中毕业的112人,占2%,大中专毕业的58人,占1%,合计受教育大于等于8年的只占12%。全县2万多*人口,大部分是文盲和半文盲。

现阶段,*的受教育程度也不高。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全县*人口中,0-4岁有832人,5-9岁的1184人,10-14岁的1121人,15-19岁的1005人。合计1-16岁的少年儿童约3377人。按7岁入学推算,2000年1-16岁的少年儿童,应是*年9月底在小学到大学阶段学习的学生,而县教育局统计,*年全县少数民族初中毕业生196人,升入普高39人,比率为19.9%。*年9月底全县在校的*学生只有2313人,其中高中只有165人,年均55人,高校只有85人,年均21人。从“五普”数据分析,全县同一年龄的*子女在200人以上,以此推算,*子女的高中入学率只有27.5%,远远低于我县高中入学率。这些数据表明,*青少年的受教育程度仍然很低。受教育水平的落后,其带来的结果是劳动力资源质量落后。制约着*家庭经济的发展。

(四)高负担制约

虽然党和政府已取消了农业税、统筹费和学杂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居住在山区的畲民的隐性负担却在加重。

一是生产生活成本不断提高。社会生活消费价格和市场生产资料价格都在不断提高,畲民除了吃、穿、住可以省吃俭用,其他生产生活必须消费品都无法避免地要在低收入条件下跟着高消费价格走,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都在提高。*山区,在牛耕条件下,种一亩水稻的综合成本约需700元,除去人力成本,光是种子、牛租、肥料、农药等成本约需450元,这对只为自给而生产的畲民来说,负担是沉重的。而一个家庭的生活消费品不可能全部自给,包括世俗人情消费,这些消费都要跟着市场水涨船高。收入低,消费又要走高,这一低一高,使畲民的经济只有负增长,疲惫不堪。

二是教育隐性负担加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原来“就近入学”的体制变成了多村一校、一乡一校,农村校点在不断地被撤并,连竹里这样数千人口的*乡竟然一所小学都没有。农村校点撤并后,山区畲民子女的入学路程远了,学校普遍都在五六里路之外,有的远至十几里,子女从小学一年级就得到远处的学校上学,单独行走不安全,当天往返也不行,这就迫使他们要住校、要寄宿。他们年幼,生活不能自理,这又需要家长的护送和陪读。这样,每周往返的车费、伙食费、寄宿费、租房费都硬性增加,而家长为了陪读又荒废了生产,减少了收入。这一减一增,使畲民的经济是两头亏损,负担沉重。

这些隐性的负担无形地压在畲民的肩上,喘不过气来。遇上天灾人祸和疾病,就是倾家荡产。

四、**经济发展潜力分析

虽然畲民经济发展缺乏优越的自然资源,但也有其一定的发展潜力可以开发利用。

(一)*民俗文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特色优势。

*也是历史悠久,具有特色民族文化的民族,他们长期的封闭和经济的落后,恰恰保留了现已不多见的古老文化。他们风趣的婚嫁礼俗,庄严的祖先崇拜,严格的“从师学艺”,古朴的头饰服妆,浪漫的“三月三”歌会,热情的“三道茶”,生动的口头文学,精湛的织锦工艺,都是当今人们热衷探寻的历史文明。

文化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已是日益突显,许多地区和民族都大造民族文化品牌,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民风古朴,民俗特异,文化底蕴深厚,而且*人口不多,在全国分布不广,浙江*人口列全国第二,**人口列浙江第四,**的历史文化遗存,可为*旅游兴县战略的实施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基础。

(二)畲民普遍种茶的传统具备了发展的产业基础。

*人管茶叶叫“茶米”,是*家庭不可缺少的饮料,看作粮食一样重要,家家户户都有生产茶叶的传统和技艺,也产生了“三道茶”的民俗。近年来,彭溪玉塔、百丈林山等*农民种植茶叶的规模不断扩大,户均达5亩以上,只是畲民传统的产茶方式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产值不高,以致大部分畲民放弃茶园管理。

茶叶又是*的重要产业之一,打造*茶叶品牌,培育茶叶产业,已是*一大经济发展战略。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建成*茶文化城,努力打响三杯香等品牌”的战略目标,这对*的茶叶生产和茶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也会给畲民的茶叶生产带来机遇。*群众都在山区,他们的山地坡地和旱地都适宜生产茶叶,只要加以引导,科学种茶,现代化生产,就能成为畲民的经济亮点。

(三)畲民家庭劳力富余率高具备了发展的基本条件。

首先,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后,*家庭人均耕地都只有三分田左右,一个家庭也就一亩多地,拥有的土地面积相对较少。而*的劳动力耕作率可达三亩以上,畲民家庭劳动力一般都有两个以上,大量富余。其次,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夫妻的生育相对放宽,普遍实行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孩子,家庭人口的劳动力比例高。三是勤劳刻苦,热爱劳动是畲民的传统,向来男女同工同酬。

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畲民家庭劳动力的大量富余,就为其家庭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对优势。

(四)两个*乡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发展平台。

国家对民族乡镇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助推民族经济发展。*已有一个*乡和一个*镇,这就像商品有了市场,演员有了舞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乡镇的*群众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的优势,发展自己。*乡镇也可以作为**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全县*群众经济发展。

五、**经济发展思路及建议

当前,民族工作问题就是经济发展问题。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落后,除前面所述的基础和制约因素外,也还存在助推力不足的问题。虽然省、市、县三级都制定了《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但落实不够到位。我县已多年未召开部署民族工作的全县性会议,民族工作队伍薄弱,一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得不到解决。

*年,*人均GDP已达到800多美元,接近1000美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3370元,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和完善,经济发展速度持续稳定地在高位增长,经济社会即将进入发展的新阶段,正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2万余*人口,长期处于贫困层面上,将牵制着*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应提上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着力促进*群众的经济发展。

(一)优化经济结构促畲民经济发展。

畲民经济的落后,主要是因为家庭经济结构的传统性、单一性和农业生产效率差。要着眼市场,有计划有目标地引导畲民进行经济结构的的调整优化,使他们的生产与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第一、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引导和鼓励畲民在确保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增加蔬菜、水果、禽畜、花卉、药材、造林等农业项目的商品生产。提高其山坡地、耕地、劳动力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率,提高生产要素的经济价值。第二、发展农业商品生产。鼓励畲民一家一品化,促进畲民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商品化。帮助他们寻求订单农业,建立产销关系,提供销售保障,降低生产风险。百丈林山的畲民拥有丰富的石材资源,应帮助他们有效利用和长效利用资源。彭溪玉塔村的畲民,拥有较大面积的茶园,要加以技术指导,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帮助解决电力问题,鼓励自行加工,增加收益。对竹里、司前等地畲民林木资源较多的要引导他们以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进行科学管理,提高资源的增加值。对农业生产缺乏发展项目的*家庭,要帮助他们增加劳动力商品的有效输出,提高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增加服务性收入。

(二)开发*文化促畲民经济发展。

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文化现象都有其特殊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文化也一样。许多*人口不多的地方,都在大做*文化的文章:景宁已开展*文化“申遗”工作,潮州掀起了“*热”,福建拟建海峡西岸*文化列岛,宁德举办*民俗文化艺术节,湖州只有两个村有*人口,也建起了盘瓠广场、*文化长廊和120平方的表演台。这些地方都不惜土地和资金,大打“*牌”。*拥有的*人口比景宁县还多,排名浙江第四,五百多年来,他们传承和发展了独特的文化现象,丰富了*的地域文化,这是*群众的资本,也是历史赋予*的财富。要把*和*文化作为我县的一大经济资源来开发。

抓紧挖掘和保护*文化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民族的同化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独特的文化现象正在渐渐的淡化,有的已经消失,这虽然是历史的必然,但也将是人们的遗憾。要充分认识和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价值,加强挖掘和保护。要抓紧收集整理*文化资源,对*古籍、歌舞、习俗、服饰、遗迹、文物以致语言等历史文化加以收集整理和保护。要营造珍视*文化的社会氛围,充分尊重*群众的风俗习惯,使他们在生产生活和谈婚论嫁、生老病死等活动中,不耻于姓,不耻于言,不耻于歌,不耻于妆,按自己的习俗进行活动,以利原质原味地传承和发展*文化。开展*民间歌手、艺人的调查,对他们保存的口头文学、民族工艺进行记录整理。

全面开发利用*文化资源。要建立一个*文化保护开发区,在*人口较多的乡镇或在县城郊区的地方,建立*风情村,作为*风情的展示基地,集中一定数量的*人口,建设一些特色的*住宅,配以学校、饮食服务、商住服务、文化场所等设施,使之成为民族特色浓厚,配套设施齐全的*小区,使之成为*的民俗风情旅游景点,使之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二要组建两支队伍。培养一支*民俗表演队伍,把现有的能歌能舞的畲民组织起来,开展一些表演活动;挑选一些有文化、素质好的*青年专业学习和编排*歌舞,建立专业表演队伍。建立一支*文化研究队伍,加强对*文化的研究和开发,通过去粗取精,通过改革创新,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使之满足现代人的文化需求。三要生产制造*文化商品,把*民俗表演、歌舞等制成音像产品,把*的服饰、首饰和织锦等制作成工艺品,投放旅游市场。景宁的*服装已卖到了美、英等国家,做好*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就能使*文化变成畲民资本,变成畲民经济。

(三)重点政策扶持促畲民经济发展。

做好*的民族工作的任务,就是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和共同发展。要把*群众的经济发展问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问题摆出来,特别研究、重点研究,帮助畲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脱贫致富。要有规划、有措施、有部署、有落实、有考核,切实把少数民族群众经济发展扶起来。

自古以来就有畲民“免徭役,减赋税”的政策,国际上对发展中国家也有“最惠国待遇”。虽然市场经济并不同情弱者,但**人民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弱势群体,自身发展能力低,有其历史的原因,应正视差别,给予最优惠的政策扶持和特别的帮助。要把*经济工作列为扶贫工作的重点。在基础教育上,要多办民族班,尽可能放宽少数民族学生的高中录取条件;发展生产上,给予技术、信息和资金扶持,政府要在有少数民族的乡镇,配备少数民族经济工作专职干部,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基础建设上,给予优先安排和免收自筹部分资金;下山移民上,给予地基免费和建房补助,农村危旧房改造补助资金向畲民倾斜;招工就业上,给予放宽条件和保额录用;干部培养上,给予量的保障,在少数民族较多的乡镇和工作对象涉及*群众的县机关部门都相应配备少数民族干部;救济保障上,适当更加照顾*群众;尽可能地增加各项专项资金,从各方面给予畲民最优惠的扶持,力推*群众共同致富,共同发展,共奔小康。

(四)提高劳力素质促畲民经济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济要发展,首先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的高中教育,提高劳动力资源的素质。当前*少数民族子女升普高的比率只有20%左右,是很不和谐的数字。根据县民宗局的统计,截止*年6月,全县行政和企事业单位中,有*员工314人,其中行政机关(含乡镇)66人,教师117人,卫技人员73人,其他企事业单位58人。从年龄结构看,1967年以后出生(40周岁以下)的203人,而1980年以后出生(30周岁以下)只有27人。

这些*员工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34人,大中专毕业的人员大部分靠浙江少数民族师范学校、温州卫校民族班培养成才,浙少师和卫校民族班停办后,*子女受高中和高等教育的很少。长此以往,*劳动力资源的素质仍然得不到普遍提高,而且,民族干部也缺乏接班人,应得到党和政府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事实证明,帮助一名*子女的入学就业,就等于帮助一个*家庭脱贫,少师和卫校民族班停办,少数民族教育的任务要由县级政府去承接。

首先要办好民族中学。民族中学应名副其实,少数民族学生应占大部分,而当前司前民族中学的少数民族学生比率还不到30%。要把司前民族中学提升为全县的民族中学,承担起全县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任务,设立民族高中班,面向全县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扩大少数民族学生的招生规模,使之对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要在普通高中和重点高中设立民族班,放宽条件招收*学生进入高中学习,提高*学生的高中入学率和绝对数。三是优先普及少数民族高中教育。目前,我县每届初中毕业的少数民族学生只有200来人,全县有三所高中和两所中学有高中班,政府要针对我县少数民族受教育水平过低的状况,增加少数民族教育专项资金,优先普及少数民族的高中教育。同时资助少数民族困难学生,减轻*群众的教育负担。四是要在校点设置上不要一味强调撤并,这对欠发达山区的教育是不科学的。对人口规模较大的村和少数民族人口多而集中的*村,要保留小学设置或者小学低年级教学点,以便农民子女就近上学,减轻负担。

(五)推动下山移民促畲民经济发展。

下山移民是山区群众实现脱贫的成功之路,*群众更需要走下山脱贫之路。但由于*群众经济贫困,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低,难以摆脱对土地的依赖,大部分*群众无可奈何地困守山里,走不出山、下不了山。

我县于1995年制定了《*县下山脱贫实施办法》,实施下山脱贫战略十几年来,建立下山脱贫点255个,下山移民50000余人,其中*群众只搬迁了996户4858人,其中迁入城镇的畲民不到2000人,而且近年来的迁移越来越少。*年度,全县建成下山扶贫点22个,下山移民1101户4341人,其中*群众只有8户20人。在实施危房改造中,政府给予了8000元的补助,畲民也无力搬迁。

畲民困守山里的原因是经济基础问题和生活出路问题,需要更有力的帮扶。要增加补助促畲民下山。在实施下山脱贫,危房改造等措施中,要参照国家、省、市扶贫分重点地区、重点对象的做法,把*群众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在享受政策、资金安排上适当向畲民倾斜,增加畲民下山脱贫建房的经济补助,尽量减轻移民负担。要宅基置换促畲民下山。允许畲民通过宅基地置换、造地置换宅基地的方法来获得城镇建房用地。推进畲民的城镇化。要培训技能促畲民下山。加强对畲民劳动技能的培训,在农民知识化工程中,多动员和吸收*群众参加培训,有计划地推荐安排*劳动力的就业和输出,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出路,使他们增加收入,加快资金积累,改变居住环境和改善生活条件。从山沟里走出来是全体畲民的共同愿望,一旦有了钱,他们就会自觉迁移,解放自己。

促进*经济发展,不仅是*群众的愿望,更是*发展和建设全面小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