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对于保护与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对于保护与开发的可行性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对于保护与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先民逢山开路,逢溪架桥;*民间桥梁数因量众多,造型独特、建筑细腻而名声雀起,享誉中外。泗溪辖区内姐妹桥更是*古廊桥中的精品,是*古廊桥的象征。以姐妹桥为核心,泗溪和周围乡镇连成一片的景区136平方公里里有红军路、张十一故居、浙南临时省委成立旧址、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等一批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旅游资源及陶冶情操、静人心沛的自然景观,是泗溪镇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和助推器。然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侵蚀、人为等因素的破坏,古廊桥桥屋檐翼角被毁、两侧挡风板被拆,“高龄”的古廊桥面临着诸多限制发展的瓶颈。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开发与维护好这些“民族精粹”、“古建文物”、“人间瑰宝”,使其重新焕发光彩,更好地为泗溪镇“三个文明”建设与发展服务。

一、廊桥保护与开发的现状

(一)泗溪辖区内廊桥概况

泗溪镇内有古廊桥三座,分别是上桥、下桥和南溪桥、玉岩桥。其中上桥又称溪东桥,因横跨东溪而名之,始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清乾隆十年(1754)重建,总长41.7米,宽4.86米、高10.35米,净跨25.7米。下桥又称北涧桥,因横跨北溪而名之,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1),嘉庆八年(1803)重建,长51.7米,宽5.37米,高11.22米,净跨29米,有桥屋20间,中间为重檐歇山顶,正脊有龙吻。

(二)目前泗溪廊桥保护与开发的现状

1、泗溪廊桥生存现状。一是人为破坏比较严重。虽然泗溪的古廊桥已不再如昔日一般是交通要道,但依然是村民生活中的一部分;对于三四百岁“高龄”的廊桥,人为因素比自然侵蚀对廊桥的威胁大。二是火灾隐患不可小觑。由于村民在廊桥桥中间建有佛龛,供奉菩萨,香火较旺盛,加上桥上火烛无专人看管,对于全身木头的廊桥,一次无心的火灾将是无法挽回的损失。三是卫生状况糟糕。蓝天、绿树、红桥、碧水,想象中的廊桥应该是一幅动人的图画;可现实中由于村民在廊桥周围乱倒垃圾,廊桥面对着垃圾“围剿”。

2、政府在保护开发工作中做的工作。历年来,泗溪镇政府高度重视廊桥保护和开发工作。一是做好古廊桥的宣传工作。近几年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画册、图片展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宣传,引起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二是编制泗溪“廊桥生态文化园”规划,把山水景观和古廊桥、古民居等人文景观及民俗风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廊桥旅游观光带。三是编制泗溪廊桥维修施工图,维修古廊桥。四是改道、改门。公路改道和泰二中校门改建,将使廊桥成为相对独立的景区。五是挖掘廊桥历史文化底蕴。六是进行环境整治。

(三)政府在保护与开发廊桥中发挥的作用

泗溪是经济欠发达乡镇,全部行政支出经费需要上级财政的扶持;而古廊桥的保护、维修、研究和宣传都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可谓困难重重。但是先人留下的文化瑰宝需要保护,这是有眼光的政府领导所必须筹划的。事实上,多年来,泗溪镇政府在保护与开发廊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根据古廊桥的实际情况,制定开发和保护规划,将廊桥的开发与保护规范化、法制化。泗溪镇积极采取措施,防止人为的、自然的和外界的偶然因素对廊桥的破坏,并建立长期的保护规划和保护条例,使它长期保存下来,长期发挥作用。在保护规划当中,除明确规定廊桥以及周边环境的一体性保护外,还根据各建筑物、自然物在古廊桥中的综合价值的大小,确定一批重点保护的建筑物、自然物。并将其绘制成图,移交上级政府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同时将制图和相应的保护措施竖立在廊桥的显要位置上公示于民,以便居民自觉保护文物和文物管理部门依法行政。二依据古廊桥的地域文化代表性和独一的文化属性,利用廊桥展厅,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现古廊桥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发展序列。利用北涧桥头离休老师周万巩创办的廊桥展厅,积极体现泗溪廊桥的科学性、历史性、艺术性和欣赏价值,提高居民长期有效地保护文物意识。三合理利用古廊桥的多样性、地域文化代表性、独一的文化属性,挖掘廊桥中的潜在的旅游价值,让居民从中获利,提高居民文物保护的积极性。泗溪镇贯彻“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把“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同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结合起来,从而刺激和调动居民保护文物的积极性,让居民在文物保护中获利,让居民更加珍爱这份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

二、廊桥保护与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1、古廊桥法规及开发宣传不够到位。《文物法》、《规划法》宣传和保护力度不够或贯彻不到位,文物保护力量薄弱,保护意识不强;廊桥宣传工作存在“外热内冷”现象。*古廊桥已引起中外专家、学者、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古廊侨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被广泛认可,但是镇内部分少干部群众对古廊桥的保护、开发、利用的意识还不强。同时,宣传廊桥的文艺精品创作和文化底蕴挖掘有待加强

2、经济发展对古廊桥带来的影响。泗溪镇是相对贫困的地区,正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在城镇发展、道路交通的建设、经济发展等过程中由于保护意识的缺失,对古廊桥及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日益严重,古廊桥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已成为泗溪亟待解决的矛盾和实践难题。

3、廊桥保护资金严重匮乏。贫困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庇护了古廊桥的生存,一方面却因为缺乏必要的资金保护,古廊桥在自然和人为的破坏面前显得无助和脆弱。木拱廊桥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已进入修缮时期,廊桥要得到有效保护就需要源源不断地投入数量庞大的修缮资金,每座廊桥的维护修缮的费用要以数十万计,由于政府财政困难、财力有限,外部又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近20年间,廊桥保护、维修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投入修缮廊桥资金极少,社会、民间筹措维修古廊桥的资金也十分有限。

4、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和科学保护规划。古廊桥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形成有效的保护机制和制定科学保护规划,在保护意识宣传、廊桥基本信息的收集整理、保护区划定、资金来源、旅游开发等方面作出统筹安排。而在实际保护与开发过程中没有形成有效的保护机制和制定科学保护规划,廊桥保护、开发、利用的职责不清,具体工作没有落实,缺少合理的规划,特别是古廊桥周边新盖房子逐惭增多使其生存环境遭到建设性破坏。

5、古廊桥分布散广,缺乏先天规模开发条件,不能形成整体品牌优势。廊桥分布相对分散,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滞后,难成旅游规模,交通落后,配套设施严重缺乏。加上各地目前的旅游开发现状是各自为政,自我吆喝,之间缺乏有效协作机制,难以形成合力,既浪费财力物力又影响宣传效果,亟需将各地的优势整合包装,形成整体品牌推向市场。

三、廊桥保护与开发的对策

(一)古廊桥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内容、原则、意义

1、基本内容:一应重点保护好已公布定级、确有价值的廊桥。二应切实保护廊桥的格局风貌以及相关联的溪流水系等。三应整体保护廊桥周边的古道、古村落等廊桥所依托的山水、地貌、风景、古树名木等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四应继承保护廊桥长期发展形成的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遗产和人类口头遗产等等。

2、基本原则:一应保护廊桥历史文化的真实性;二应保持和维护风貌环境的整体性;三应保留遗产的可读性;四应坚持发展可持续性。

3、加强和重视廊桥保护与开发的意义:古廊桥及其周边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已严重影响到它们的生存。如何保护好古廊桥这一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的重任已历史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一是继承和弘扬廊桥文化遗产。*劳动人民凭借自己的聪明和才智,创造了精湛的桥梁工艺。木拱廊桥不仅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品类,而且是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品类,古廊桥文化是*、浙江、中华民族、全世界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由于木拱廊桥的建造材料为天然木材,历经千年风雨,且由于现代交通的发展大多数廊桥被废弃缺乏必要的修葺,如今能保存下来的为数极少,所以加强对古廊桥的研究与保护,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案,使得凝结着历史的弥足珍贵的古廊桥得以延续,亦就直接保存了历史悠久的桥梁文化。二是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古廊桥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建国以来廊桥遗存数量日渐日减少,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现存的廊桥一方面由于木制结构难以维护,缺乏资金年久失修,破残不堪,留存数量逐年减少;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统一保护规划,廊桥周边环境日益恶化。如何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廊桥的重任已历史而现实地摆到了人们的面前。如果保护不力,历经岁月风雨的廊桥很有可能成为“历史”。三是在充分保护的前提下对廊桥资源进行适度旅游开发是解决廊桥保护资金匮乏的重要途径。廊桥保护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是资金缺乏。*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木制结构廊桥维护所需资金巨大,动辄几十万元,依靠当地政府投入来保护古廊桥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困难很大。为此,有必要在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关系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利用廊桥文化资源进行适度旅游开发,进一步扩大廊桥文化的影响力,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通过旅游开发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古廊桥的保护筹措一定的资金,形成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

(二)泗溪廊桥保护与开发基本优势

一是技术优势。经专家们实地考研核实,确认泗溪镇“溪东桥”拥有中国虹桥技术之最,系迄今为止发现的有确切纪年的现存木拱廊桥中最早的实例。

二是价值优势。据调查,木拱廊桥相当部分集中在浙闽边界四县,但景宁、寿宁木拱廊桥形状单一、造型一般,尤其是寿宁多数廊桥是近代建造,历史价值远不如*古廊桥,特别是泗溪镇姐妹桥。庆元木拱廊桥数量不如*县之多。*县古廊桥数量众多,造型各异,许多现有廊桥是浙闽廊桥之代表作,有关专家称,*廊桥完全有条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三是外宣优势。*县古廊桥近年来深受专家学者和各级新闻媒体的关注,—批批专家学者深入*县对古廊桥进行考察调研,并且为之撰文著书,包括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在内的各级各种新闻媒体一次次对*县古廊桥进行各种形式的报道,在海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的古廊桥,特别是泗溪镇姐妹桥已有一定的知名度。

(三)廊桥保护与开发的对策

1、加强和重视古廊桥文化保护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做好宣传工作,既是打响“廊桥”品牌的需要,也是促进生态旅游、提高知名度的需要。近几年,我们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画册、图片展等形式宣传,古廊桥已引起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今后,我们要进—步通过电视台、报社、网络等媒体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同时在*绿色食品包装上印制廊桥图案,编印廊桥旅游画册,制作廊桥工艺品,举办“中国*廊桥文化节”、“廊桥知识竞赛”、“*乡土文化征文”等形式,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责任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提高政府官员、开发商以及全社会对廊桥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并注重发挥新闻媒体对廊桥保护的宣传及舆论监督的重大作用,利用现代网络资源扩大我县廊桥的影响。

2、正确处理古廊桥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对待遗产必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原则反对任意改动遗产本身及相关环境,反对添加新的不和谐建筑物,甚至反对不必要的修复,包括过度的开发利用。我们强调保护古廊桥文化遗产,并不是反对旅游开发,而是反对那些急功近利式的开发,反对那些牺牲环境、牺牲古廊桥地整体形象的破坏性开发。通过适度、科学地开发,可以使更多的人认识古廊桥文化遗产的价值,提高保护意识和觉悟;同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积累一定的保护资金,促进遗产的保护和遗产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3、形成有效的古廊桥保护与开发机制。目前古廊桥开发保护更多停留在口头宣传及无序状态。古廊桥的保护开发需要形成良好的保护开发机制,建立相应机构来全面组织实施保护开发的相关工作。我们要建立健全古廊桥保护与开发机制,召开开发与维护协调会,成立领导小组,成立管理机构,促进古廊桥保护与开发的有序化、正常化。

4、加大投入,做好古廊桥的保护和修缮工作。一是发动民众集资修建;二是县政府要建立古廊桥维护专项资金;三是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文保,争取省级、国家级资金扶持。

5、挖掘文化底蕴,搞好古廊桥文艺精品创作。从世界文化遗产的名胜古迹看,文化底蕴是其重要的内涵所在。精美绝伦的建筑艺术、美丽的传说、文人墨客的吟咏赞颂、浓郁的地域文化共同铸就古廊桥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我们一要组织宣传、文化、教育部门有关人员收集和挖掘民间有关古廊桥的故事、传说、风土习俗等*特有的民间文化,不断加以完善,丰富*古廊桥和整个廊桥之乡的文化内涵。二是要争取建立省级以上文艺家的文艺创作基地,邀请著名文艺家到*采风,通过文艺作品的影响力,升华廊桥美,增强廊桥的神奇色彩。三是要组织桥梁专家、学者对*古廊桥的历史地位、技术价值、艺术价值给予确定。并邀请知名人士、上级领导到*考察参观、作诗题词,提高*古廊桥在海内外的知名度。

6、加强领导,明确廊桥保护开发利用的职责范围。一是县里古建筑保护委员会及办公室要由临时机构转为常设机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机构。二是县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全力以赴打响“廊桥”品牌,形成人人“关心廊桥、保护廊桥”的浓厚氛围。三是古廊桥所在地党委、政府要把保护开发利用古廊桥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全方面、多渠道地捐资修护古廊桥,开展古廊桥环境卫生大整治,并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实行长效管理机制,美化古廊桥的周边环境。

7、注重结合、推进廊桥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在古廊桥开发与维护过程中,要与当前开展的“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清水河道工程”、“乡村康庄工程”、“农民饮水工程”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力量、加大投入,把保护古廊桥、美化村庄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建设温馨、和谐的泗溪镇廊桥文化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