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生与和谐社会构建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大学生志愿者是我国志愿组织中最大最稳定的一个群体。每所高校都建有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每名大学生都可称为广义的志愿者,我国各高校在*年开始实行志愿者注册制,注册志愿者数量达到数百人、数千人乃至上万人不等。随着和平、发展两大世界主题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也日益向纵深方向拓展,尤其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大学生志愿者积极投身其中。但由于大学生志愿者自身条件和外在环境的压力,大学生志愿服务和谐社会构建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待提高。因此,关注大学生志愿组织、志愿者现状,帮助他们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目标
志愿者(Volunteer,也称志愿人员、义工、志工)是指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等资源,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1大学生志愿者包括注册大学生志愿者和非注册大学生志愿者,二者在实际中有一定区别。注册大学生志愿者主要指按照《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在高校共青团组织、志愿者组织注册登记、参加服务活动的志愿者。2非注册大学生志愿者一般认为是参加高校共青团组织、志愿者组织的临时招募,或个人自发的自身知识、技能等自愿、无偿地服务社会和帮助他人的大学生。注册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年龄、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和有关权利、义务上都有明确规定,高校共青团、志愿服务组织一般会统一安排活动内容和时间;招募的大学生志愿者在被招募期间由团组织安排服务内容和时间,而自发的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内容、时间比较自由。
本报告根据对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实证调查,首先试图了解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志愿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其次,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和谐社会构建的理念特征、服务领域与存在的问题;第三,探寻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从而更好地服务和谐社会构建。
二、研究方法
从*年开始,作者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进行了较大范围调查。*年,调查集中在浙江省*市,对象主要为在丽大学生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管理部门、大学生志愿服务对象,搜集获取一个地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资料信息。
为了进一步了解某一省大学生志愿服务和谐社会构建现状及如何促进长效机制的建立,*年5—10月,课题组对浙江省内50所高校进行了抽样调查。本次调查除在样本的代表性兼顾了本科、高职高专和电大三个高校类型,在区域上覆盖浙江省11个市外,还重点分大学生志愿者、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大学生自愿服务对象三个类别进行专题研究。调查问卷由*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发放调查和邮寄方式进行,在大学生志愿者中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1462份,回收率为97.47%,有效率为100%;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部门发放问卷50份,回收13份,回收率为26%,有效率为100%;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对象中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71份,回收率为94.2%,有效率为100%。
同时,采取定性分析方法,对来自不同高校、不同地区生源的近一百名大学生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进行了深入的个案访谈。
三、调查现状与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如下: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认同度的分析
老师和父母是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最大支持者。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认可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谁最支持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方面,大学生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有认同分歧。从表3可看出,大学生志愿者认为支持他们参与志愿服务,老师、父母、朋友、同学分别为30%、29.4%、20.6%、20%;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认为支持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老师、父母、同学、朋友分别为54.55%、9.09%、27.27%、9.09%,见表3。虽然两者均认为老师支持的比例排在首位,但父母、同学、朋友三者的比例也都不低,说明志愿服务在得到大学生积极响应的同时,也得到了志愿者的老师、父母、同学、朋友的高度认同。与此同时在谁最反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志愿者认为朋友、同学、父母、老师的比例分别为29.7%、21.2%、17.4%、12.5%;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认为同学、朋友、父母、老师分别为18.18%、18.18%、9.0%、和0%。这一反对比例与支持比例的四者态度基本一致,而有54.55%的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四者皆不选的留空进一步说明他们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全力支持,以及他们认为根本不应反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坚决态度。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体制完善度的分析
本研究主要调查考评、激励、惩罚、经费、组织体系等机制、体制。首先,管理条例缺乏。目前,《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正在制定过程中,省内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也有待建立。许多高校虽有志愿者组织,却没有志愿服务管理条例。第二,激励措施不完备。被调查的省内13所高校团委和志愿者组织负责人表示,各级团组织都有大学生志愿者的单项评优,在综合评优、入党等方面同等条件下是否会优先考虑时,有8所学校表示“会”;而8所学校中实际将此写入相关推优、评优文件或制度中的只有6所,不到调查高校数的一半。第三,处罚措施空白。被访问高校表示目前未有大学生志愿者因服务过错而受相应处罚,原因是无相应条例可对照办理。第四,信息交流平台不足。一些高校会在团委网页上下设志愿者协会网站,但多数内容不大更新,只有志愿者含义、精神、义务、权利等内容,有些找不到浏览器,也尚未见到浙江省内高校有大学生志愿者的刊物。各市(地)志愿者组织举办大学生志愿者交流、座谈会也极少。第五,组织架构各有特色。从被访问13所高校得知,把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分为“学校、学院(分院)、班级”三个层次的有5所,分为“学校、学院(分院、班级)”两个层次的有6所,只有“学校”一个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层次的有2所。第六,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经费上,被访问的13所高校中6所有专项经费,7所高校表示没有。上述调查表明,浙江省内高校之间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机制、体制建立上极不均衡,需要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和协调,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运作。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和谐社会构建受益群体满意度的分析
受益群体的满意度在这里是指大学生志愿服务满足了受服务群体在质和量上的何种程度的需求。我们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群体和个人为对象,从尊重服务对象、尊重制度、人际交往、接受意见、服务态度、专业服务等六方面进行了调查。
大学生志愿服务期间,一些受服务单位和个人会对志愿者出勤、服务情况反馈给高校团组织和志愿者组织,许多高校团组织也会将志愿者的表现情况备案,并将其作为考核评估志愿者全年工作的重要依据。在对受服务单位的问卷调查中,着重进行受服务群体和个人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尊重服务对象、尊重制度、人际交往、接受意见、专业服务、服务态度的满意度依次为78%、72.1%、78.9%、73.72%、74.1%、78.4%。虽然认为满意的群体接近80%,但认为一般和不满意的群体还是超过20%,非常满意的比例没有一次达到或超过50%。这表明,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和谐社会构建中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质量有待提高。
(四)大学生志愿服务和谐社会构建关系度的分析
1、普遍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非常密切
调查表明,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和谐社会构建关系“非常密切”的,高校团工作者和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100%认同。大学生志愿者认为“非常密切”的占72.6%。排在第二位的是“有点关系”,约占15%,认为“没有关系”的占6.5%。值得注意的是,还有5.9%的大学生志愿者“不知道”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和谐社会有没有关系,虽然位于各类比例中最后一位,但由此可知部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和谐社会构建这两大内容缺乏应有的了解,自然无从判断两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问卷调查,大学生志愿者、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均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和谐社会的共同理念排在前四位的是以人为本、互助互惠、促进社会进步和改善社会治理。
2、大学生志愿服务领域越来越广
大学生志愿志愿既走进农村,也走出国门;既走进西部,也走进欠发达地区。调查显示,大学生志愿者认为成效较好的是社区服务(26%)、社会公益服务(16.4%)、环境保护服务(12%)、扶贫接力开发(12%)、两项计划(10%)、服务青少年成员(7.7%)、社会应急(6.3%)、服务新农村建设(5%)、国际志愿交流服务(2%)。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则认为参与社会服务、环境保护、社会公益服务、两项计划和服务新农村方面成效显著,而对扶贫接力开发、社会应急和国际志愿交流服务认可率较低。
3、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现实
在调查大学生志愿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动机中,我们同意被调查大学生志愿者最多可以选三项。结果显示,动机排在前三名的项目分别是“更好地锻炼自己”(38%),“加分,为评优增加法码”(27.9%),“想为社会、群众做点实事”(22.6%),动机非常现实,需要引起重视,引导大学生将实现个人理想与服务祖国、社会相结合,弘扬志愿精神,明确志愿服务的宗旨。
4、大学生志愿服务促进了一些社会问题的解决
关于当前大学生对解决社会哪些问题有帮助,调查问卷显示,33%的服务单位认为“对社会公益活动人力资源稀缺有帮助”,29%的服务单位认为“对弱势群体有帮助”,19%的服务单位认为“对政府职能转变有帮助”,10.3%的服务单位认为“对提高社会成员归属感有帮助”,7.2%的服务单位认为“对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有帮助”。同时,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对和谐社会构建产生影响方面,认为解决很多实际问题的比例为59.1%;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作用不大的是41.9%;认为几乎没有影响,可有可无者比例为0%。总的来说,大学生志愿服务特别是“两大计划”开展以来,为大学生提供了奉献社会、服务基层、锻炼成才的舞台,开辟了一条向西部、向欠发达地区输送人才的“快车道”,是一条互助互惠之路。
(五)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性分析
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包括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时间的长久性和服务项目的持久性。
首先,大学生志愿者压力见表5。明显的是,大学生志愿者认为压力来自经济和学习的分别高达40.7%和39.3%的比例,而认为在生活、人际关系、家庭上有压力的总共才占20%。巧合的是,访问13所高校团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组织负责人也持相同意见,他们也认为做大学生志愿者最大的压力首推学习和经济。这两个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志愿者招募和志愿项目长久开展的重大压力。
其次,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对哪方面品质改善最大时,大学生志愿者与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出现较大分歧。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认为对大学生志愿者品质改善最大的合作精神、感恩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关心他人分别占30.77%、23.08%、23.08%、23.08%,抗风险能力和创造力为零。而大学生志愿者中,六种品质均有人认为能最大改善。这说明两者之间的思考和实践层面存在体会差距。
第三,大学生志愿者通过身体力行,把志愿精神辐射到社会每个角落,也传播了志愿服务的理念。在对大学生志愿者的问卷调查中,毕业后继续从事志愿服务的可能性,表示可能性很大的占52%,可能性不大的占30.4%,不确定的占17.6%。问及如果再给他们一次选择,是否选择做大学生时,仍然选择的占78.7%,不会选择的占7.4%,不确定的占10.9%。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活动,也直接影响在校大学生,一些被访问大学生表示是在接受或看到志愿者服务后,而萌生加入志愿者组织的愿望。同时,被访问的13所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管理者,对大学生志愿者充满信心,有5所学校认为大学生志愿者毕业后继续从事志愿服务的可能性很大;有9所学校认为如可以再选择一次,这些大学生志愿者还会坚持自己的选择。
当问及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数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时,大学生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均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在认知缺乏、资金不足、培训不足、制度不保、理论引导不够等方法可选三个时,大学生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作了如下认定。
(六)走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困境需要健全长效机制
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既有直接的经验、经费等原因,也有间接的信息不畅、岗位不匹配等间接原因。访谈大学生志愿者和高校团组织负责人,认同度较强,认为影响因素依次为:服务领域偏窄、服务经验不足、服务经费不足、素质与服务岗位不匹配、信息源缺乏。所以,为更好地服务和谐社会构建,需要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大学生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都认为应尽快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完善相关法规条例,问卷调查结果。
同时,大学生志愿者和高校团工作者都希望学校、上级团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都能大力宣传、关心、扶持大学生志愿服务,感染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让大学生志愿服务成为中国志愿者的品牌项目。
四、调查结论与建议
调查显示,志愿服务已走入众多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在服务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定认可。然而受到人们观念和客观条件的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也遇到种种困难,产生了不少问题。一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观念的误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缺乏一个良好的认知氛围,认为大学生志愿者们提供志愿服务不图报酬、不计报酬,是一种奉献行为,应该做出一些牺牲,不能谈回报,影响了大学生志愿者的热情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大学生志愿者资源的缺乏。虽然大学生注册志愿者增长很快,但与社会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遇上临时性、大型性活动仍需团组织出面动员团员参与。正因为大学生志愿者资源的严重不足,开展的主要是一些典型的集中的服务活动,还没有做到完全意义上的“四进社区”。三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对象的局限。一般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门针对弱势群体或特殊者服务,没有将服务视野扩展到社会成员的合理需求,没有从“神圣化”向“日常化”转换,限制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领域,降低了服务效率。四是大学生志愿服务依赖性强。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挂靠学校团委,活动内容、人员、时间和经费都要靠党、团组织批准,对人治的依赖性大;同时大学生志愿者过于依赖组织来安排项目,缺乏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五是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机制的缺位。我国现有9个省和7个城市的人大分别通过通过了本省、本市的志愿服务条例,但国家尚未对志愿服务进行有效立法。3在欧美发达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支持网络完美,政府、媒体、宗教机构、企业、社区、民间组织都会支持,而且许多社会团体都积极支持和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而在中国,民间团体自身发展困难,无力支持,而企业因为没有免税的优惠也不愿意支持志愿服务,所以大学生志愿服务在资金、财物、场地、安全上会遇到种种困难。六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不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历来重使用轻培养和管理,由于大学生志愿者在对工作职责、服务技巧、服务程序、服务经验的了解和欠缺,导致服务效果不佳。七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对志愿服务精神理解不够,参与志愿服务动机不纯,功利性太强。八是高校团组织和大学生志愿组织对志愿服务研究缺乏。本研究课题在申报时曾邀请多个高校团委参加,但高校团委负责人均表示对此选题无力研究;许多高校团委负责人表示对调查问卷关于大学生志愿者的一些内容不太熟悉,无法判断,导致这一问卷对象的回收率偏低。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程,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和谐社会构建的成效,应建立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和谐发展的长效机制。
1、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制度建设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热情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降温,其群体的特殊性也需要靠制度和立法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各级相关部门要制定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制度,通过法律法规对志愿服务的运作程序进行,明确权利和义务,包括登记注册制度、健全的例会制度、服务项目的审批制度、志愿者评优表彰制度等各项完善的管理制度。政府要制定方方面面的政策来支持大学生志愿服务,用政策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者权益的基础上,引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理念,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基金,大力资助大学生志愿服务重点项目。这样政府尽社会服务责任之时,也扶持了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2、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建设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者组织的领导,扩大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覆盖面,不断建立和健全大学生服务队、服务站、服务点和服务基地。二是加强各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会组织的联系,实现相互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整合方方面面的社会资源,创建一支多专业、多层次、高素质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三是各高校都要培养一批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通过志愿服务理念教育和指导志愿服务活动实践,提高他们把握大局,拓宽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的能力。
3、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队伍建设
一是“引进”志愿者。高校扩招难保大学生的素质良莠不齐,要把真正乐于志愿服务不图回报的高素质大学生招进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对只想借志愿者名义沽名钓誉,损害大学生志愿者形象的学生在教育无效的时候要及时剔除。二是“留住”志愿者。准确了解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动机,需要给大学生志愿者尊重、尊严,让他们在从事志愿服务时有满足感、成就感,体现自身价值。三是对作出贡献的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学校要及时鼓励和肯定,奖励的形式要多样化、技巧化。我国已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精神奖励,如授予“年度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奖章”的表彰、授予“杰出青年志愿者”等各种称号,服务“两项计划”的大学生志愿者在考研、考公务员时给予加分、优先录取等。但这都是基于事后的,还要进一步借鉴国外一些先进做法,增强服务过程中的激励功能,例如为大学生志愿者安排相关培训、个人成长、就业安全、福利待遇和志愿者优先享受其他志愿服务权利等。
4、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培训
大学生志愿服务也涉及质量问题。在服务前、中、后进行教育和培训是必要的,培训的内容包括知识、态度、方法和技巧等。服务之前主要介绍志愿者的工作职责、服务目的、服务对象、服务程序、服务方法及初步的服务技能;服务之时主要通过实践观察和模仿学习服务知识和技巧;服务之后要及时总结优缺点,及时排解志愿者的困难和不良情绪困扰,帮助志愿者互相沟通和互动,促进其社会责任感的提高和自我成长,从而提高服务成效。需要推动现有教育体制的改革,在学校设立公民义务教育课程。
5、加大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宣传
不仅高校内部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影响,吸引更多大学生参加,充分展示大学生志愿服务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营造全社会正确对待、认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通过宣传号召,在最广泛的层面上呼唤起社会群体的志愿意识并形成共识,充分认识到参与志愿服务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从而动员全社会民众共同参与志愿服务,促进社会的和谐相处,这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对社会所产生的示范效应。这个参与不仅是指我们社会各阶层人士要共同参与这项崇高的事业,而且要把我们的服务对象尽可能地从一个被动服务变为一个服务主体。因为他们中间也蕴涵着巨大的能量,他们也有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参与对于我们建立和谐社会有非比寻常的意义。所以,有人建议志愿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八个字里再加两个字——“参与”。
6、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项目建设
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入,大学生志愿服务领域越来越广阔,现有的志愿服务项目仍不能满足社会需要,需要深入群众去调研、去创造项目。在创建新的项目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全面考虑项目实施的资金来源,志愿服务结束后的出路问题。如果参与志愿服务过度投入,影响学习,甚至影响个人的基本责任和生活,这类牺牲不应被鼓励,因为这样不利于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要积极总结原有项目经验,树立品牌意识,精品意识,推动新项目,优化老项目,逐步拓宽服务领域,构建大学生长期项目与短期项目结合,地方项目与高校项目互动,重点项目与一般项目共同发展的志愿服务项目体系。
7、突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信息库建立
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志愿者网上信息库,每所高校都要有一支有准备、有头脑、有思想、有技术的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建立大学生志愿者信息库,全面、系统、科学地将志愿者资料储存起来,分类管理、重点应用、接受监督。一旦有急事、大事来临,便于迅速召集起来,并以此为骨干辐射出去,动员和吸纳更多大学生参与。
8、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
组织更多的学者、社会精英,特别是让高校团工作者、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来关注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构建和谐社会下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专题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供需关系,跟踪培养服务期已满的“两项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规律的认识,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切实提高指导实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