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外出经商党员管理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四个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其中《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了流动党员管理中的总体要求、主要原则、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的主要责任以及对流动党员的要求,今年春节前,又对所有流动党员下发了《流动党员活动证》,以上措施足见中央以及地方各级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管理的重视,但是,就具体操作层面而言,没有一个具体可行的办法和规定,就流动党员的流动原因而言,分经商、创业、打工、投亲等多种,也没有一个具体的针对性措施。现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就我们桃源镇当前外出流动党员的状况,专门对外出经商党员这一群体作一分析,并就如何管理和服务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通过认真细致的调查摸底,基本摸清了我镇外出时间超过一个月的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共有外出流动党员211名,其中男性193名,女性18名,从事经商的有139名,占流动党员数的66%,打工的37名,占17.5%,投靠子女的21名,占10%,其他原因14名,占6.5%。从流动原因看,我镇主要以外出经商创业的为主,这139名外出经商党员中,有的从事服装贸易,有的从事绿化经营,也有的从事一些小商品买卖,主要与我镇的服装、苗木这两大产业相关,其中从事服装生意的占主流,在浙江桐乡濮院羊毛衫市场设摊经营的党员有55名,常熟服装市场有9名,杭州市场4名,织里童装市场有3名,本市盛泽市场10余名。这些外出从事经营的党员都是我镇外出经营户中的佼佼者,党员中的能人,好多已有相当大的事业和成就,在经营地有一定的影响,如梵香村党员沈林,八十年代末退伍回乡后,随同本村其他村民一起到常熟服装批发市场摆摊经营,通过近20年的打拼,如今已拥有“百岁老人头”品牌一个,生产工厂一家,市场大摊位一个,在国际服装城还有500多平方的一个公司,在家乡有一个合股的纺织企业,住的是小洋房,开的是宝马车,总资产近亿元。陶墩村党员吴永兴和沈海根,在濮院羊毛衫市场经营羊毛衫销售十多年,也积累了一定的资产,而且被当地市场党组织作为亮牌党员经营户,并被选为市场党小组组长,负责同一经营小区内的党员管理和安全、卫生等事务,在市场有一定知名度。
经过调查分析,我镇那么多党员外出经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地理因素。桃源地理偏僻,地处江苏省最南端,东南西三面分别与浙江嘉兴的秀州区、桐乡市、湖州的南浔区交界,特别是南浔,历来重商,清朝时该镇就有“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之说,经商致富的故事比比皆是,同时,浙江又是市场最多,办得最成功的省份,我镇外出经商户最多的青云村、陶墩村和梵香村正好与南浔毗邻,受周边影响较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几个大市场都在我镇的家门口,如濮院羊毛衫市场、南浔建材市场、织里童装市场、杭州服装市场等;二是历史原因。桃源镇由原来的铜罗、青云、桃源三镇合并而成,旧称严墓,原青云西片的村民在解放初就有从商的风气,从木梳、大头菜、废旧桶到小商品,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周边市场的蓬勃发展,一个个从小摊小贩发展成经营大户,濮院市场有700多人,常熟市场有500多人。原铜罗南片的村民从七十年代就开始在家前屋后种植楝树,成材后卖出,后来发展到种植冬青、水杉、香樟等130多个品种,近5万亩规模的苗木基地,现共有苗木经纪人近一千人;三是榜样作用。一个村上有几个人在外闯出一片天地后,自然而然地在这个地方造成一定的影响,接着村帮村、邻帮邻,亲友们成群结队外出经商,特别是青云西片的几个村,村里只剩下老弱病小,年轻人都在外打拼,这支经营队伍中的党员大多是退伍军人和原村干部中出来的能人;四是穷则思变。通过调查还发现一个现象,在外经营的人越多的村,离镇区越远,如青云的梵香村、铜罗的仙南村、桃源的永康村,原因是在工业蓬勃发展时期,一些工厂都建在镇区或镇郊,离镇近的农民都纷纷进了工厂成了工人,有的是土地工,而远离镇区的农民相对机会少一点,当时交通也不太方便,而农活也不多,因此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只有选择外出经商这条路。
外出经商党员的组织生活不太正常,绝大多数人一年中难得活动一、二次,大多是夏天歇夏时正逢村里“七一”活动,赶上了参加一次,赶不上一次活动也没有,党费也是托人代交,或先由村里垫交,而后补交,而村里平时也很少关心这批党员的政治生活,只是在去年开展先进性教育时,才把一些学习资料送到他们手上。一些党员则几年没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客观原因是业务忙,离关系所在党组织远,流入地没有党组织,而更主要的是主观原因,党员意识不强,一些人在外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党员身份,如这次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55名党员在濮院羊毛衫市场从事经营,而市场党组织在前两年调查时只有17人填了表,亮出了党员身份。大多数党员不愿意亮出党员身份的原因:一是市场党组织经常组织一些义务巡逻和义捐活动,怕麻烦、怕出钱;二是觉得经营状况不稳定,经常换地方,省得麻烦。而这些党员的流入地党组织对此的关心重视程度也不同,如濮院市场建有一个市场党支部,按经营区域划分,下设6个党小组,管理较规范,常熟市场、杭州市场、织里市场则没有那么重视,没有设立专门党组织。
针对上述情况,为切实保障外出经商党员的合法权益,使这只犹如断了线的“风筝”重新牵到手里,同时,也为了使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在基层真正落到实处,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是成立党组织。在当前十分重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新形势下,不应忽视外出经营党员的管理和教育,把建立相关党组织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包括三个层面的党组织,一是在外出经营党员较多的村或社区成立外出经营党员分支,只要一个村或社区有3名以上党员在外经营便可以成立,书记由村干部兼任,主要负责这批党员的联系,慰问和管理;二是在党员相对集中的流入地建立组织,如常熟服装市场,织里童装市场等,在党员经营户中物色经营业绩好、党员意识强、组织观念强、同行中有一定影响的人担任书记,负责同一市场同乡党员的管理、活动和教育;三是镇上成立“外出经商党员总支”或“外出经商党员服务站”,统筹负责村分支和驻外市场支部的协调、管理和服务工作。
二是设置联系点。在外出党员数量较多,但不易集中,或其他原因无法建立党组织的地方,设置党员联系点,如杭州市场,市场区域分布在市内几个区,面积特别大,无法集中;濮院市场自身有一个较完善的组织体系,但一些我镇党员不愿意参加他们的活动的。诸如此类情况,可以通过设置党员联系点的形式来凝聚党员。对他们进行管理和教育,活动场地可以借用市场党组织的阵地,如濮院市场的党员先锋站,杭州市场的管委会会议室等。
三是建立管理机制。包括定期活动制度,要求设在外面的支部每个季度或每两个月活动一次,按时交纳党费,组织一些时事政策的学习,了解一些家乡的情况,相互之间交流交流经营情况,互通一下商业信息,谈谈工作的体会,形成一个相对较固定的交流平台,不仅有利于党员权利的维护,还有利于生意上的相互促进。定期联系制度,要求村里的外出经商党员分支,每一、二个月与外面的党员联系一次,了解他们在外面的经营、生活情况,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在家乡需要解决的事情,定期向他们寄送一些学习资料和书籍。情况通报制度,每年由镇总支组织人员到外出经商党员较集中的地方召开会议,向他们通报家乡的发展情况和有关政策,每逢镇上召开党代会或人代会时邀请他们中的代表人士回家乡列席会议,提高他们的政治待遇,让他们在第一时间了解家乡的情况;走访慰问制度,对分得较散的党员,由所在村支部每年上门走访慰问一次,或在他们回家休假、回乡过节时进行及时慰问,一方面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另一方面征求他们对家乡发展的建议。经费保障制度,采取镇、村划拨,外出经商党员自愿捐助等形式,解决经费问题,保障驻外党组织的正常运转和走访慰问开支。工作考核制度,每年由镇党委对各个经营党员支部进行工作考核,根据每个支部的活动情况和工作成效,评比先进,包括优秀党员和优秀支部书记,在冬训或“七一”活动时进行表彰,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通过建立相应党组织,设置党员联系点,落实一系列管理制度,相信不仅可以规范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更重要的是整合了家乡的人文资源,以资更好地为家乡的发展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