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人才外流态势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人才外流态势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人才外流态势思考

人才流动,是人才空间分布的位移和调整。我国内陆省份人才的流失是近几年人才流动中引人注目的热点问题。内陆省份的人才,一是流向国外,一是流向沿海。本文旨在探讨内陆省份人才向沿海流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崛起,对内陆省份人才形成前所未有的吸引力。内陆省份人才流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特点、新态势。探讨内陆省份人才流动的新问题,制定内陆省份的人才战略,将有助于建立内陆省份人才流动的良性循环机制,遏止内陆人才的流失,促进内陆省份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

一、内陆省份人才外流的新特点

内陆省份因人才外流而造成的人才流失,历来是制约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说,过去内陆省份的人才流动是缓慢的,人才流失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那么,*年以来,伴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经济特区的迅速崛起,内陆人才大规模地流向沿海,形成了势不可挡的“一江春水”,令世人瞩目,令内陆省份各级领导人忧虑。以与广东接壤的内陆前沿省湖南为例,*~*年的*年问,进出相抵,人才增加*余名。而从*年起,湖南人才流动出现了负增长,仅*年出大于进就有*多人。另据统计,*~*年,甘肃省每年出大于进约为*人。

近年来,内陆省份的人才外流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主要有“两极化”现象、“东南飞”现象和“涌动潮”现象等。

“两极化”现象。在人们惊呼内陆省份人才大量外流现象的同时,不能不注意到这样一种人才现象:内陆省份人才难以流动与人才大量流失并存的“两极化现象”。

人才流动,本来是人才运动的一种常见形式,它是调节人才社会结构,发挥人才潜能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内陆省份,由于经济发展不如沿海那样充满活力,人才需求调节就难以进入正常循环轨道,人才的省域内流动呈现迟滞态势。据有关人才专家统计,目前,内陆省份人才流动率仅占*%~*%,而要求流动的科技人才约为*%。内陆省份人才既缺又多,据调查,有约占*/*的科技人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湖北在调查中发现,高校科研单位超编*.*%,任务不饱满。因而,科技人才流动的期望值甚高。由于内陆省份省域内人才流动的比率低,因此,在沿海和经济特区的强大吸引力下,很多人才直接流向沿海地区。而边远省份则既流向沿海又流向内地,人才流失更为严重。据对西北五省区*~*年统计,调往沿海和内地大城市的科技人员超过*.*万人,占同期科技人员总数的近*%。

在内陆省份外流人才中,那些年纪轻、职称和学历高而有很强竞争力的科技人员占很高比例,而这些人才往往正是内陆省份急需的紧俏人才和业务骨干。有的还是著名的专家、教授和学科带头人。据对湖南*所本科专科院校调查,在外流的专任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中,*岁以下的占*.*%。

“东南飞”的现象。在内陆省份人才外流中,普遍存在“孔雀东南飞”和“一江春水向东流”现象。湖南作为内陆省份毗邻广东、深圳,“东南飞”特点更为明显。据湖南常德市对流向省外的*名科技人员调查,其中,流向沿海的占*.*%,这些人才又集中流向深圳、珠江三角洲和海南。这是因为,沿海地区和经济特区以其经济、科技发达,政策宽松,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好,能使人才有用武之地,又无后顾之忧,而形成了极大的吸引力。据对湖南流入深圳的*名科技人员问卷调查,有*人将深圳特区经济发展现状的前景好、收入高,作为调离湖南的原因之一的,占*%。

在“东南飞”的人才中,首当其冲飞走的是粤籍在外工作的科技人才。*世纪*~*年代,大批粤籍科技人才在湖南工作。在*年代初期、中期形成的人才流动大潮中,这批人中不少返粤。据对湖南近几年流入沿海的*名科技人员问卷调查,回原籍者有*人。近年问,湖南人才外流已出现由“粤人返粤”为“湘人赴粤”的新特点。*年~*年*月,某高校调往广州、深圳、沿海的*人中全是湖南人。

“涌动潮”现象。内陆省份人才外流,犹如潮水涌动一样。海南建省之初,*万人才下海南的“壮举”,人们记忆犹新。在*年~*年形成的人才外流高潮中,一股人才外流的“涌动潮”势头更猛。这股“涌动潮”以人才受外流大潮裹挟而流走为特征。在这些人中,有的在本单位能充分发挥作用,并无外流的动因,但看到人才外流已成气候,受从众心理影响而外流;有的熟人动员而去;有的想闯闯世界而走。在受“涌动潮”影响而外流者中以青年人居多。据对*名外流到沿海的湖南科技人才调查,经早先调到沿海的湖南人引荐和当地人引荐的,占*%。这种“联串牵线式”外流形式,是形成“涌动潮”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当一个单位的领导人外流时,往往带去一大批人才。

二、沿海吸纳人才的新态势

自*世纪*年代以来,随着沿海地区的大开放、经济大发展,沿海对内陆人才的吸纳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势头,连续出现*年代初、中期和*年三次高潮。沿海对内陆人才的吸纳出现了新的态势,其主要特征是:多元格局、多样引进和回流趋势等。

多元格局。*世纪*年代初期和中期,内地人才流向沿海,主要是流向广东、深圳和海南。*年代以来,随着上海浦东的开发和沿海省份的崛起,内陆流向沿海的人才,不再仅仅流向广东、深圳,“东西南北中,人才聚广东”已成为历史。从*年*月全国首届人才技术交流大会上传出信息,广东和深圳在吸纳人才方面独领风骚的局面正在被打破,上海、海南、山东等省市继广东之后,成为新的人才磁场。广东、深圳在从*年大规模引进人才以来,出现了人才需求假性饱和现象。一些一般性技术人才或管理人才相对过剩,据统计,深圳有*.*%的科技人才未能发挥作用,有*.*%的科技人才希望跳槽。同时,深圳的户口、住房两大问题也在制约对人才的吸纳。与此同时,上海浦东开发,本来对内陆人才有极大吸引力,这里又实行灵活的户口制度,使科技人才自由进出浦东,更增加了吸引力。山东*年制定了在“八五”期间从国内吸引万名科技人才的战略计划。这样,沿海吸纳内陆人才的多元格局将愈加明显。

多样引进。随着广东、深圳外向型经济和科技产业的发展,广东、深圳对内陆人才的吸纳,已由广泛吸收各层次人才,转而重点引进高素质适用人才。深圳市近几年就接收了*余名博士毕业生和博士后出色人才,对内陆人才也转而重点引进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才。同时,人才引进也由个体引进向群体引进发展。广东顺德县采用“串珠式”引进办法,就从华中理工大学引进教授、高工、研究生、大学生*多人。广东还采取到内地办研究所,用引进并不调进的办法,吸纳内陆人才。广东佛山在北京办的星河电子公司就是成功的先例。与此同时,沿海地区把引进人才的的目光投向海外。*年*月,深圳市长厉有为率招聘团赴美国纳贤,正式申请者达*人,已来深圳落户的*多名留学生,都是高层次的紧缺人才。

回流趋势。沿海在吸引内陆人才的同时,也出现了内陆人才回流的趋势。一方面,深圳为了加速发展,把工厂办到内地,据统计,深圳在外地建立企业*多家,投资*多亿元。随着资金的“内流”,早已流入深圳的内陆人才也随之回流。另一方面,一些在“涌动潮’’中流向沿海的内陆人才,经过一番“奋斗”之后,仍想“跳槽”,有的干脆仍回内地。据陕西省有关部门统计,近几年外流人才回流的有*多人。据湖南常德市调查,外流人才回流率占*%。内陆人才回流的趋势将随着内陆经济的发展而愈加明显。

三、内陆省份人才流动的新战略

内陆省份在“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人才外流大潮面前,采取了不少应对措施。诸如卡户口、扣档案、收取培训费等等,不一而足。以“卡”留人,适得其反,往往是“为渊驱鱼,为丛逐雀”。而制定稳住人才、吸引人才、促使人才回流的人才战略,才是两全之策,明智之举。

(一)稳定人才战略:以流动缓解流失

内陆省份人才既难流动又严重流失的“两极化”特点,决定了稳住人才的战略措施,不是“卡”住不准流动,而是促进省域内人才全方位流动,让人才之水活起来,以此来缓解人才流失的矛盾。人才流动,是人才运动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必须顺其流势,疏其渠道,导其流向。“卡”则失,流则稳,是内陆地区在吃了人才严重流失的苦果后而形成的共识。据调查,当科技人才用非所学,或在本单位不能发挥作用而希望流动时,最初的愿望多是想换换单位,换换环境,即实现在省域里流劝,而不一定向省外流动。当这种愿望难以实现,或受“涌动潮”的影响,便会转而向沿海流动。在调查中发现,流向沿海的科技人员要面临语言不通、生活不习惯、文化环境不适应等困难,有的还有远离故乡、寄人篱下之感。而这些问题在省域内流动是不存在的,因此,人才在省域内的流动更容易些。

开放人才市场,是促使人才在省域内流动的重大举措。人才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尽快健全和完善人才市场的调节机制,把单位的人才,变成社会的人才,尽快改变人才流动率低的现状,形成省域内人才流动的良性循环,就能减少人才向省外、国外的流失,从根本上缓解人才流失的矛盾。

(二)吸引人才战略:整体吸引与局部吸引结合

内陆省份要吸引人才,引进人才,必须制定吸引人才的战略。考察沿海渚省市对人才吸引的战略,我们发现,他们以其地理区位优势、经济优势、科技优势和政策优势等,往往从整体上考虑人才引进战略,确实收到明显效果。如广东省从*~*年的*年间,就从全国各地引进科技人才*万人之众。内陆省份对人才的吸引力,从整体考虑引进战略,明显地处于劣势。因此,内陆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必须采取不同于沿海的战略对策,这就是整体吸引与局部吸引相结合,以局部吸引为主的吸引人才引进战略。

所谓整体吸引,就是加快内陆省份的经济发展,增强人才的吸纳力,出台全省性的吸引人才的政策,创造人才发挥作用的大舞台和软环境,以形成对国内外人才的吸引力。所谓局部吸引,即以一市一县一乡一村一厂都可以出台吸引人才的政策和措施,造成吸引国内外人才的局部磁场。整体吸引和局部吸引相结合,又以局部吸引为重点的人才吸引战略,是符合内陆省份的实际的。内陆地区的一省一区与沿海相比,当然没有他们那种吸引力,但是,某一局部某一单位的独特优势,可以形成超过沿海的吸引人才的小环境、强磁场。在内陆省份的一个村办企业、乡镇企业,可以从全国各地吸引人才,甚至从广东、上海引进人才,这样的例子在内地比比皆是。湖南局部吸引人才的典型例子莫过于湖南师范大学。如前所述,从湖南一些高校看,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而独独湖南师范大学却成了百凤来仪的引才之地。这几年,他们不仅稳定了教师队伍,还从全国各地引进人才*多人。仅*年*月至*年*月就引进*名博士、*名教授。其中,还有两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这个学校之所以能如此吸引人才,是因为这里采取了局部吸引的人才战略。他们以“事业吸引人,感情留住人”为宗旨,制定“来去自由、出国自由”的人才政策,并采取“爱人立即调入”、“住房优先”等*条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内陆省份要将整体吸引和局部吸引相结合的战略付诸实施,必须在局部吸引上下功夫。必须以典型引路,并鼓励各单位各地方制定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形成星罗棋布的人才吸引局部,这样,内陆人才的流失问题将得以缓解。

(三)回流人才战略:以智力回流为主

综观当今世界的人才流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人才向发达国家流动,呈现出外流与回流同在的趋势。近几年,亚洲“四小龙”外流海外的人才纷纷回流。韩国留学生*%学成回国。我国台湾留美学生返回率由*年的*.*%上升到*年的*.*%。沿海与内陆的人才流动,也出现了外流与回流同在的新特点。内陆省份已看到人才回流的趋势,开始致力于人才的回流工作。据调查,内陆省份认为从沿海回流的人才,具有观念新、见识广、现代意识强、有新的思维方式等特点,可以成为内陆省份的骨干,他们以极大的热忱欢迎回流的人才。

人才回流的基础是家乡情、故园情。据湖南对*名近几年外流沿海的人才调查,*%的人思乡情绪较浓,*%的人一般,*%的人不浓。而在*~*岁年龄段的人思乡情绪最浓,高达*.*%。调查结果表明,这种思乡情绪与原来单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做得好不好关系不大。因此,要触发这种思乡之情,吸引人才回流。吸引人才回流还要靠政策吸引,比如制定优惠的回流政策,包括对回流人才的热情接收、妥善安置的政策,量才使用的政策,职级、职称复位的政策,工龄可以连续计算的政策,住房政策以及对带回项目、资金、信息予以奖励的政策等。要将政策配套、形成体系,真正落实,还要造成热情欢迎人才的社会舆论环境。

吸引人才回流的方式应是多种多样的,又当以吸引人才智力回流为主。这是因为,重返故地式的人才回流毕竟是少数,大量的人才可以用智力回流的形式,支援家乡建设。据对湖南外流沿海的*名人才调查,大多数人愿意以投资、引进项目、咨询、提供信息、讲学等多种形式为家乡服务。这种以智力为主的人才回流是内陆地区人才回流战略的现实选择。

实施人才回流的战略,要依托设在沿海的办事处做好外流人才的联络工作。建立外流人才信息库,提供外流人才信息。同时,还要利用人才信息中心、人才市场来做好这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