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街道社区党建发展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街道社区党建发展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街道社区党建发展思考

*街道辖区面积0.89平方公里,现有居民7517户,人口24248人,驻街单位566家,其中省、市所属单位72家。现有江桥、地段北、花圃3个社区,并组建了3个社区党总支;党员2252名,其中:自管党员377名,在职党员1054名,流动党员46名,关系未迁到社区的离退休党员775名。近年来,街工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省市区委关于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有关精神,围绕“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这一主题,发挥社区政治优势和驻区单位资源优势,以追求共同需求、共同利益为纽带,初步形成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驻共建的良好社区党建工作局面,有力地促进了街道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街工委先后荣获了区先进基层党工委和市先进街道党工委等荣誉称号。

一、强化组织结构,不断提高共驻共建的整体功能

街工委和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党建共驻共建工作的龙头,担负着领导、组织、指导、协调等重要职能,驻区单位党组织同样也负有重要的责任和任务,只有二者最佳的结合,互为因果,同步效应,才是共驻共建工作的可靠保障。近年来,社区党建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感觉到,社区党建越深入,社区建设越发展,也就越发显得社区共驻共建的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党政班子,把共驻共建工作作为加强社区建设,提高社区地位和社区发展的头等大事,紧紧抓在手上,摆上日程。一是认真剖析社区资源结构,科学谋划“共建”基本框架。街工委组织机关干部、社区干部和志愿者服务队等,结合地区文明单位建设、地区综合治理和单位基本情况普查等工作,对驻区单位党组织及社区资源构成等情况,拉大网、卷地毯式进行调查、摸底和测算。在此基础上,根据驻区单位和资源的不同类型、类别和特点,分别录入微机,进行可行性、结构性定性和量性分析,确定“共建”组织框架的主要组成单位、部门,重要资源和重点项目、内容等。街工委由书记、主任、副书记及班子成员带队,组成“共建”工作推进组,分别到社区重点单位、部门,带着共驻共建的想法及意向性意见征求驻区单位意见和建议,恳请参与和支持社区建设。二是认真研究社区构成特点,科学确定“共建”四级网络。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为了推进社区“共驻共建”的开展,我们充分发挥“二会二组”和“一区三员”组织网络作用。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实行定期例会制度,对全街社区建设资源整合,共驻共建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具体指导;党建工作联席会协调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研究制定社区建设和重点工作意见、规划,协调社区利益,监督社区建设工作,实行例会制度;我们还依托居民大院和居民楼道组建了大院社区党建协调小组和楼道党小组,沟通协调庭院和楼道“共建”工作的有关事宜,组织在职党员和区属党员积极参与“共建”活动。根据区域性、松散性特点,我们注意发挥“一区三员一队”的作用,按照驻区单位区域、行业大小等不同特点,划分“共建”工作责任区,具体落实到街道领导干部、机关干部和社区干部。在驻区单位设立“共建”工作联络员,在社区聘请党员义务监督员,成立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形成了街道、社区、庭院、楼道共驻共建的四级组织网络,加强了街道、社区党组织与驻街单位党组织及党员群众的联系,建起了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桥梁和纽带,奠定了组织保证和坚实基础。三是认真挖掘社区人才潜力,科学设定“共建”组织措施。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开展的成效如何,很重要在于是否有一批高素质的党务工作者队伍。为此,街工委把注重人才开发,作为干部配备工作的第一要务,牢牢地抓在了手上。首先,街工委紧紧抓住政府机构改革和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这一契机,通过采取竞争上岗、考试招聘和工委班子集体综合审定的方式,分别为街道和社区搭建了一支人员素质过硬、协调和组织能力强、群众信服的主管科室和社区支部班子。新队伍组建后,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和优势,在社区“共建”工作中,显示了他们的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赢得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进而打开了社区党建工作新的局面。

二、强化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共驻共建的整体水平

实践证明,“以党建促共建、以共建促发展”是推进街道社区各项工作上层次、上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工作中,街工委在加大提高“三个意识”力度上做文章。一是强化“共建”意识,形成社区党建“共建”工作吸引力。首先,我们采取登门向驻街单位发放一封信等方式,将省市区委关于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要求和街道近期重点工作的设想与驻街单位进行沟通,介绍情况,求得支持,增强了驻街单位党组织对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认知度,扭转了驻街单位对街道、社区只管收费的看法。同时,街工委还要求各社区坚持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党建工作联席会,向驻区单位通报社区工作和“共建”成果,征询驻区单位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进而加强了相互间的了解和理解,为社区党建共驻共建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强化服务意识,形成社区党建共驻共建工作凝聚力。街工委确立了“用服务增强友谊、用服务唤起真情、用服务架起‘共建’桥梁”的“三服务”原则,要求机关党员干部和社区干部经常深入驻街单位帮助解决一些街道、社区能够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如:江桥社区党总支成员按照街工委的部署,在推进社区党建工作中,主动上门为驻区的76中学、青年宫、市委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单位解决了噪音扰乱课堂、周边环境差、车辆存放等难题,驻区单位主动出资、出力为社区修建了花坛、大院等,取得了社区“共建”双赢的实效。三是强化责任意识,形成社区党建“共建”工作的向心力。目前,我街范围内共有各类“两新”组织302家,占驻街单位总数的近五分之三。我们打破过去单纯只管自管党组织和党员的工作模式,本着“‘两新’组织建在哪里,党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的原则,通过采取独立式、联合式、挂靠式、派入式等四种党建工作方式,先后在远东地产评估事务所、力健医院等9个“两新”组织中建立了独立党支部;还将清香阁美食广场等14家“两新”组织组织到一起,建立了5个联合党支部;同时,对没有党员的“两新”组织共下派了17名政治指导员和党建工作联络员,通过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帮助组建群团组织的方式,进一步壮大了党的工作力量。此外,为进一步形成党在“两新”组织中的向心力,街工委积极在“两新”组织中采取“党建工作共推、经济发展共抓、生态环境共建、弱势群体共帮、素质教育共搞、公益事业共做、社会治安共防、社区资源共享”的工作方法,与他们共同开展了互动式党建共建工作,从而使党在“两新”组织中的覆盖面达到了100%。

三、强化活动载体,不断提高共驻共建的整体效果

*地区毗邻中央大街和*、兆麟公园,是商贸、旅游、餐饮服务业比较集中的繁华区域,人才、财力、物力资源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优势。为使社区党建工作更具特色,街工委紧紧抓牢开展社区党建“共建”这一主题,积极采取与驻街单位建立联系,签订“共建”协议书的方式,明确双方共建目的、共建内容、共建方式、共建措施、共建途径,实现了双方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为共建*地区美好家园贡献了力量。一是把开展“共建”活动与解决社区“特殊群体”实际困难相结合。我街共有各类孤老残和贫困人口2915人。街工委将“面对疾苦、唤起真情”确定为开展“共建”活动的主题之一。为从根本上解决这部分群体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街工委专门成立了“特殊群体”解困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共建单位、青年志愿者、机关干部、社区干部与他们结成帮扶对子,开展“一助一”、“多助一”活动。活动中,共有103人得到了来自驻街单位的大力资助。如:力健医院主动为所在社区孤老残等弱势群体义诊,建立健康档案,从根本上解决了这部分群体的医疗保健问题。同时,街工委还以“关心孩子进步、关爱孩子成长”为主题,积极与驻街单位一道开展了“五个一百”活动,即:100个单位、100名干部、100名党员、100名青年志愿者、100名共青团员共同出资,长期资助地区特困儿童上学。市水文局局长张继钢同志在得知地段北社区的高维锦同学,由于家境困难,面临失学的情况后,主动为其送去了1000元钱,并与其结成帮扶对子。仅三年时间,驻街单位和社区党员就为助学捐资达56,680元。二是把开展“共建”活动与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相结合。为了帮助全街784名下岗职工和无业、外来人员尽快实现就业的愿望,街工委积极挖掘驻街单位用工资源,同驻街单位签订了只要单位用工需要,只要本街下岗职工不挑不捡,在人员安置上首选本街下岗职工的意向性合同,并及时将驻街单位资源依托街“一线一网”及时向全街公布。几年来,经过全街上下的不懈努力,以及驻街单位的鼎力支持,全街先后共安置求职人员再就业3935人次,目前,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全就业街道。驻街晓伟家电商场经理、共产党员马晓伟,在与社区党组织建立“共建”关系后,不但积极与贫困户结成对子,还主动拿出岗位安置社区下岗职工再就业,为维护地区的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三是把开展“共建”活动与建设美好家园相结合。今年,街工委又将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园林生态城市”的总体要求和建设社区美好家园活动一并融入到社区党建“共建”活动中去,进一步调动了驻街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共建”的主动性、积极性。如:在落实街工委确定的“改、树、塑”城市形象工程中,江桥社区的皇冠丝印厂主动出资修复、美化了地文街3号庭院;黑龙江奥浦森科技有限公司出资15,000元,改建了尚志胡同10号院等等。几年来,通过社区“共驻共建”,省农业银行、市电业局、市政府开发办、市水文局、市排水处、金谷大厦、市儿童医院、市园林处、区国税局、清香阁美食广场等百余家驻街单位共为社区建设投入60余万元。驻区单位党组织为建设美好社区做出的实际行动,深深感染了全街广大党员,他们带头捐款捐物,为建设幸福家园贡献力量。同时,各社区党员还自发组建了护绿队、巡逻队、志愿者服务队等队伍,活跃在社区群众中,赢得了全街居民的广泛赞誉,为推进全地区三个文明建设发挥了光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