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负重自强为百姓造福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负重自强为百姓造福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负重自强为百姓造福思考

我们榆树乡位于*区西南部,是全区五个乡镇中唯一不靠近机场路的乡。全乡14个行政村,20222口人。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原因,*年以前,我们乡是全区闻名的后进乡。一是穷。乡财务帐上仅有几块钱,外债高达万元,到年底要帐的一个跟着一个来,一进腊月门,书记、乡长就成了“杨白劳”。两台报废的车没钱买油停在库里,乡干部工资长达半年开不出来,机关食堂没钱买菜,煮挂面用盐水当卤。有人说:榆树乡的耗子都饿得直打晃。二是乱。乡村干部人心涣散,人浮于事,“上午上班九点到,十点一人找不着,下午无人来上朝”。14个村中一半是后进村,财务管理混乱,社会秩序混乱,干群关系紧张,矛盾大,有的村甚至以上访级别高、规模大而著称。三是班子弱,这是榆树乡穷和乱的根本原因。从*年到*年,乡党委班子三年大小调整四次,乡里提、区里派,干部来了一茬又一茬,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改变面貌。面对这样的“老大难”,当时一些干部甚至“谈榆树色变”,整天提心吊胆,怕自己被调到榆树去。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年,区委采取果断措施,对乡党政班子进行了大手术,先后选调了乡党委书记、乡长等7位同志,组成了新班子,当时,面对这样一个乱摊子,我们党政一班人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被贫穷压垮,而是迎难而上,奋发自强,在切实搞好乡村两级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同时,带领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励精图治,苦干实干,顽强拼搏,使昔日贫穷落后的榆树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回顾这四年的历程,是基层组织建设日益坚强巩固的四年,是全乡经济走出困境,人民生活走向富裕的四年,是由大乱到大治、由大治到大变的四年。

一、抓核心,振奋精神提人气

说新班子受命于危难之时,不算为过。面对着问题成堆的落后局面,也面对着四面八方投来的怀疑担心的目光,我们明显地掂量出区委所交给我们的这副担子的沉重,我们也真切地感觉到党和人民对我们所寄予的殷切希望。巨大的压力鞭策着我们,神圣的使命激励着我们,强烈的政治责任感驱动着我们去扑下身子,真抓实干。

经过调查、分析,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榆树乡贫穷、落后、混乱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的人气不足。(我们的乡党政班子信心不足缺志气;精神不振缺锐气;因循守旧缺新气;魄力不够缺豪气;招数不多缺慧气;村级组织缺生气,党员队伍缺朝气),抓好班子建设,解决了人气不足的问题,扭转落后局面就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1、定目标,树精神,全面启动兴乡战略

新班子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发现问题,找到差距,了解优势,认清乡情。在此基础上,我们从实际出发,确定了“一年打基础、二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的发展目标,制定了榆树乡*至*三年发展规划。归纳提炼了4句话52个字的“榆树精神”:“不甘落后,昂扬奋进的开拓精神;团结务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奉献精神;奋发向上,争先创优的拼搏精神。”目标、规划、精神的确立,打破了原来死气沉沉的局面,给榆树乡注入了生气和活力。全乡上下干部群众精神为之振奋,人人奋勇争先,各项工作迅速打开了局面。到1998年,乡党委被区委评为“先进党委”,乡党政班子被区委评为“五好班子”,*年,乡党委又被评为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标兵”。

2、减冗员,订章法,建设高效务实班子

乡机关机构臃肿、人员庞杂、人浮于事是制约工作效率提高、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庞大的开支使本已步履艰难的乡财政雪上加霜,重负难堪。*年初,乡党委采取果断措施,进行了榆树乡政府机关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人员精简。先后辞掉50岁以上的以农代干人员7名,辞掉临时聘用人员8名,劝退在编干部11人,机关干部从74人一下子减到48人,每年节省开支10万余元,使在岗干部产生了危机感,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随后,我们又针对机关干部工作作风懒散、纪律松驰的问题,先后研究制定了《党委例会制度》、《请示汇报制度》、《政务公开制度》、《作息制度》等12项规章制度,印制下发各办公室。要求全体机关干部懂规矩,守纪律,按章办事。这些制度的制订实施,使机关办公秩序得到根本好转,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全乡人民对乡党委、乡政府有了新的评价。

4、强堡垒,固基础,确保全乡政令畅通

实践证明,要把乡党委的意图贯彻到底,变为全乡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就必须把村党支部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因此,实际工作中,我们在加强乡党政班子自身建设的同时,始终把村级班子建设紧紧抓在手上。仅*年我们就采取果断措施,先后对8个村支部进行了组织调整,共撤换支部书记8名,支部委员7名。立案查处了民兴村党支部书记贪占公款问题,对其给以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此后,又立案查处了民利村支部书记经济问题,给他以留党察看处分。同时对挥霍巨额公款大吃大喝的利丰村委会主任依法履行了罢免程序。这一系列组织处理,充分显示了新一届乡党政班子搞好村级组织建设的坚定态度,在全乡村级干部中引起了极大震动。

今年按照市、区统一部署,我们成功组织了村级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尤其是在面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实施,实行选民公推直选,村委会换届选举竞争激烈,工作难度大的新形势下,我们严密组织,严格依法办事,严格履行程序,使村委会换届选举自始至终都能保持有惊无险,平稳过渡。既没有大规模越级上访,也选出了上上下下都比较满意的村级班子。今年,是我们乡历年来工作成绩最大的一年,无论是换届选举,还是维护稳定,或是招商引资调整种植结构,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等,都迈出了较大步伐。这也是对村级班子换届选举成功与否的最好检验。

二、促中心,千方百计求发展

面对榆树乡严峻的经济形势,我们党委一班人都有这样一种感受,“不抓经济就得死”,没有第二条出路。

1、摸准底数搞清查,正视困境定思路。一是在全乡

的户乡镇企业中,进行了清产核资工作。通过清产核资了解到,全乡这户企业没有一户盈利,而且,有户企业已经濒临破产,全乡企业年总产值仅有万元,上缴乡财政的税金仅有30万元,而拖欠乡直属企业职工工资就达30余万元;已经处于停产状态的企业就有个。在清产核资的过程中,我们与户已经破产企业的承包人解除了承包合同;同时,清查出乡政府因担保不慎受连带责任而欠外债达一千三百多万元,其中欠个人的债务就达二百多万元。二是在所辖的14村中,开展了农业深度综合开发资源调查。查明全乡易干旱的土地面积万亩,相对肥沃的土地面积仅为万亩;种植业主要以大苞米为主,以大白菜、大葱等蔬菜种植为辅,主要经济作物有药材、白瓜子、树苗等,但种植面积有限、不成规模;养殖业主要以鸡、猪、牛为主,农户自发养殖,缺乏组织和引导,收益不高。在弄清实情后,我们确定了“大招商盘活资产,转机制搞好服务;大调整优化结构,产业化科技兴农”的总体思路。

2、转变观念迈大步,真心实意搞服务。没钱要办事,没钱还要办成事,这是在我们经济工作中始终要面对的现实,也是我们开展经济工作的标准,这样一来,我们就只有在观念转变上求发展,在为企业服务上下大力气。一是在观念上求变,寻找突破点,盘活闲置资产。97年时,还不敢把闲置的集体企业卖给个人进行经营。但是,我们党委一班人充分借鉴了南方发展经验,超前思考,大胆尝试,根据闲置资产的实际情况,采取了长期租赁与资产转让相结合的办法,先后把个闲置厂房租赁出去,把个闲置厂房出卖出去,回收了资金,引进了项目,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了我乡经济实力。从而,使干部群众看到了一丝曙光、有了一线希望,干劲也更足了。二是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以情感人、以诚招商,尽最大努力把投资者吸引来、留下来。我们确立了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宗旨。在我乡投资4百多万元,年产值达1亿元的雨田钢管有限责任公司,在来我乡投资前,已经在别的乡镇看好了一块地皮,我们得知后,就主动找上门去,但被婉言谢绝了,但我们没有就此泄气,又多次登门,反复表达我们的诚心,我们的真诚和干事精神终于打动了投资者,最终把企业落户在榆树乡。投资万元、年产值达万元的永久铁卷柜有限责任公司,在建厂初期,周围村民提出新建厂房挡光,不让企业上马,我们得到消息后,马上出面,在天的时间里就协调好了企业与村民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了该公司的顺利投产。三年多来,我们先后引进了光明造纸厂、盛达仪表流量计厂、雨田钢管有限责任公司、永久铁卷柜有限责任公司等家科技含量高、发展空间大的规模企业,总投资额万元,年总产值万元,其中,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个,年产值千万元的企业个;乡财政收入猛增5倍,达到180万元,而且一举还清了一千一百多万元的债务。这些企业的引进,不仅进一步提升了榆树乡的人气,带活了经济,也使榆树乡的物流更顺畅,乡村环境更优美,更重要的是为榆树乡下步的大开发、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因地制宜搞调整,开动脑筋组链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是我们开展农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走结构调整之路,为农民增收注入活力。以“减粮、增菜、发展经济作物”为原则,调整种植面积5595亩,占总播种面积的12.8%,其中减粮增菜,提高经济效益275.24万元;减粮增加经济作物,提高经济效益180万元。同时,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和订单农业,以药材、海洋葱和苗木为主的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3558亩,占调整种植面积的63.6%;以甘草、蓖麻子、黑大无公害蔬菜等八个品种为主的订单农业种植面积达到1010亩,占调整种植面积的17.9%。我们还在原有以鸡、猪、牛为主的养殖业的基础上,努力调整养殖业结构,一方面扩大了鸡、猪、牛的养殖规模,分别达到30万只、2.6万头、1043头;一方面积极发展特色养殖业,现已初具规模的有林蛙、蝎子等品种,分别达到4万只、1万只。二是走科技进步之路,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我们以民主村良种示范基地为依托繁育新品种,又从国外引进的多彩椒、多彩番茄、日本金豆等12个品种;推广了黄瓜9685、586大白菜等六个新品种,种植面积达到1800亩;推广了双垅地膜覆盖蔬菜栽培、营养体育苗等七项新技术,种植面积4700亩。同时,我们成立了窖储保鲜、海洋葱、中草药多种经营、三勤蛋禽养殖等4个专业协会,辐射个村的户农民。特别是三勤蛋禽养殖协会和美狮养殖场以及乡畜牧站,重点指导全乡的养殖专业户的生产经营,及时提供技术支持,通报市场信息。三是走农村产业化之路,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结合本乡实际,我们已经形成了条,由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加销一体化、农工贸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链条。以三勤养殖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三勤蛋禽养殖协会为基地,户农民从事鲜蛋生产,注册了“哈尔滨”商标,远销南至广州、东莞,北至东宁、俄罗斯,年销售鲜蛋万公斤,销售额万元,不仅是养鸡专业户有了固定的市场,也稳定了专业户的鲜蛋价格,改变了淡季农户忙杀鸡、旺季蛋贵而没有鸡的状况,从而,使全乡的蛋鸡存栏数量程稳步增长的态势。我们还在4个村发展壮大了窖储产业,全乡窖储面积达到平方米,年窖储鲜菜万吨,销售收入万元,比买鲜菜增收万元,特别是民主村在省政府的支持下,新建平方米的气调库,仅这一个项目就年增收万元。此外,还形成了黄瓜、生猪、海洋葱、经济林、林木育苗等产业化链条.

三、聚民心,一心一意办实事

民心是面镜,民心是杆秤。多年的农村工作实践,使我们党政一班人感到,作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基层干部,只要时刻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就会赢得他们的拥护和爱戴。

3、尊重民意,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

97年初,我们对各村群众上访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梳理,发现群众呼声最高是村里财务管理混乱及村干部以权谋私,偏亲向友等问题。为了真正取信于民,从源头上解决不稳定的问题,工作中我们顶住重重压力,下狠荐子,动真格的,扭住这些热点问题一抓到底。一是认真清查村里的财务帐目。我们组成了由乡纪委牵头的清查经济领导小组,深入到14个村屯对财务帐目进行认真清查,共查出村干部贪占公款6万元,不合理开支538项,不合理的经济合同80多份,并对查出的问题进行了严肃处理,先后对5名村党支部书记作出党纪处分,收缴回贪占退款4万多元。二是全面清理不合理占地问题。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是老百姓的命根子。清理中,我们坚持做到两点:一方面对不合理占地坚决收回,共收加黑地320亩;另一方面实事求是,进行合理分配,杜绝了种人情地的现象。土地纠纷的有效解决,确保了全乡14个村二轮土地展包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三是建章立制,长效管理。专项清理后,为防止各村经济管理问题出现反复,97年6月份,我们在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乡情,在全区率先实行了“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即村务、财务两公开,村民民主监督。具体做法是:每个村都建立了村民代表队伍,做到重大村务民主决策,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统一刻制了理财专用章,做到所有收支票据,在经手人和村里主要领导签字后,必须经理财小组审核盖章,方可报乡经管站审批入帐。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有效实施,真正堵塞了漏洞,使各村村务财务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轨道。目前,我乡各村基本上达到了“四个明白”:一是制定农民负担“明白表”,各项负担列表公布,群众按表交费;二是建立村级财务“明白帐”,并定期公开;三是建立村级民主管理制度,促使村干部办”明白事;四是加强村组织整顿,为各村配备“明白官”,把作风民主、公道、正派的人配备到村级领导岗位。实践证明,由于我们切实为群众解决了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从而理顺了情绪,化解了矛盾,使一些多年无人敢问、无人敢管的上访“专业村”得到了根治。今年以来,我乡无一例群众集体越级上访事件,就连到乡里上访的都没有。用村民的话说:帐清了,心明了,气顺了,倒找钱也不上访了。

4、关心民疾,把党和政府的温暧送到群众的心坎

这几年,虽然我们乡的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农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但仍有一定数量的群众生活比较困苦,需要我们去关心、去帮助。为此,我们始终做到心中装有一本清清楚楚的群众疾苦帐,行动上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解难题。一是济民困。为帮助贫困户改善居住条件,我们乡里先后筹措30多万元资金,帮助15户贫困户建起了砖瓦房;为使鳏寡孤独老人渡过一个愉快的晚年生活,乡里投资20多万元,建起了敬老院;为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乡村干部积极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捐款捐物,交纳特殊党费。所有这些措施,犹如雪中送炭,给贫困户带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赞誉。二是解民危。由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时常会有部分农民群众暂时陷入困顿之中。对于这部分群众,除乡村两级组织为其减免一些诸如统筹、提留、学费等费用外,我乡基层党员干部还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最困难、最需要关心帮助的时候主动去扶一把,与他们共渡难关。乡中心小学教师刘成春患心脏二间瓣狭窄,家里一贫如洗,没钱手术,病情逐步恶化,家里人已为他准备后事。乡里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开会研究,动员全乡党员干部、师生先后二次捐款,乡干部多次送钱探望,终于使他恢复了健康,重返讲台。他逢人便说,是党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要把全部身心都献给榆树乡的教育事业。三是帮民富。我乡在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广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全乡10名领导班子成员和33名机关干部分别与14个村结成了帮扶对子。与此同时,我们号召全乡430名党员干部踊跃参加“结穷亲”活动,把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新时期党员干部应尽的职责。在结对子、搞帮扶的过程中,干群体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此外,我们还把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当作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乡党委要求所有的党员干部每年至少要拿出三分之二的时间跑基层,乡干部必须跑遍全乡的所有村屯,村干部必须跑遍本村所有农户。这些,对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5、实现民愿,为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近几年,随着乡村集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我们从群众的愿望和需要出发,先后办了几件看得见,措得着的实事。

一是解决行路难。民康路原是一条横贯全乡东西的土路,“雨天水和泥,晴天扬尘土”,沿线百姓出门行路十分艰难,同时这条路的另一头就是历史悠久的金兀术运粮河,河对岸是双城市五家镇,多少年来,两岸人们只能隔河相望,整修道路,架桥通车已成了河两岸群众的夙愿。为解决这一问题,乡党委专门成立领导机构,多次深入村屯调查研究,制定可行性方案,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多方筹集资金达万元。在对全线13.4公里道路全面进行砂石化改造的基础上,又与双城市五家镇联手架桥,群众盼望已久的愿望终于在这届班子实现了。通车当天,全乡百姓,拍手叫好,他们说:“政府为咱老百姓修了一条连心路。”此外,四年来,我们还先后投资万元,分别修通了连接各村屯的道路,现在,全乡14个村,村屯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砂石化达到100%,大小车辆基本上可以开到每家每户,农用机械可以开进田间地头。

二是解决入学难。要脱贫先兴教。四年来,我们乡党委、政府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始终舍得在教育方面加大投入。先后投资300多万元户,新建一所规范化中学,4所小学,总面积达8560平方米,并为每所学校购置了现代化教学设备,彻底改善了教育教学环境。目前全乡所中小学校舍没有一处危房,中小学入学率分别达到%和%。

三是电力、通讯等其它基础设施建设都得到了较快发展。四年来,乡党委疏通渠道,抢抓机遇,新上变压器12台,增容1000多个千伏安;开通了14个村的直拨电话系统,安装电话台;投资300多万元,新建了乡机关干部住宅楼和乡政府办公楼,乡干部的工资比*年平均每人增长了150元左右,干部的工作生活条件和待遇得到了大大改善;全乡农民人均收入由*年的元提高到元,全乡上下呈现出了一派前年未有的安定、祥和、富足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