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社会文化反思与对策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社会文化反思与对策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社会文化反思与对策思考

为了推动社会文化向前发展,近几年来,各地、各行各业都在进行不断的探索。许多冠以文化衔头的大型活动纷纷举行;诸如企业文化节、边境文化节、旅游文化节。这些大型文化节活动,确实掀起了一定的文化浪潮,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也为文化工作拓宽了路子。但是,如此大型的文化活动,文化含量有多大?参与群众有多少?经济效益又如何?能不能真正推动社会文化?如此思虑,值得文化工作部门和文化工作者进行认真反思

反思之一,警惕泡沫文化。

前几年,在我国曾经出现过泡沫经济。许多项目,靠国家银行贷款,靠高息借款预支纷纷上马,经济被炒得热火朝天,沸沸扬扬,一时间洛阳纸贵。其结果:违背了经济运行规律,超越了群众承受能力,“繁荣”只是昙花一现,“好景”终究不长。大型文化活动虽不能与经济项目建设相提并论,但活动的掀起与维持,一靠财政支撑,二靠向企业摊派赞助,三靠文化名人出场。一旦财政只能保吃饭、顾此失彼,一旦改制后的企业投入得不到如数的回报,一旦没有文化名人出场,大型文化活动难免成为泡沫文化。

反思之二,难咽嗟来之食。

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文化也不例外地必须围绕经济运转。“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文化反作用于经济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人们对文化的投入与支付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为了子女成凤成龙,许多家庭不惜重金,花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上百万送子女求学,其目的很明确,就是文化子女。有此可见,文化在社会、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而可悲的是,文化却被束缚在“企业搭台,文化唱戏”、“能人出资、文化歌德”的怪圈里。文化仍然靠咽嗟来之食。一旦企业不愿搭台、能人不愿出资,文化也就束手无策、炊而无烟了。

反思之三,社会文化冷落。

文化工作越来越难做,这是文化工作部门与文化工作者心照不宣、苦不堪言的事实。许多地方文化事业经费逐年递减,专业文化(文艺)队伍支离破碎,文化设施落后,文化人才流离失所。其原因何在?根本的原因是文化目标定位问题,其一,近年来,文化偏面追求假、大、空;特别是政治文化代替了群众文化,一些地方热衷于大手笔做表面文章,把人力、财力集中到劳民伤财的政治文化上去,冷落了千百万人民能够参与的社会文化。文化部门明知不妥,却少说为佳,甚至违心地念政治文化之经。其二,国家出台的关键性的文化政策被一些地方政府所扭曲,社会文化长期以来在不平衡的轨道上运行,其列车难免落后。

反思之四,当思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的最大特征就是群众文化,而群众文化的最大特点是群众性。群众文化是千百万人民群众能够参与并热心参与的文化。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文化首先是千百万人民群众能够接受和承受的文化。文化就是化人,化人就是千百万人民群众受化。要推动社会文化向前发展,就要面向和立足于千百万人民群众使千百万人民群众主动受化,而不是被动受化。因此,应当真正从小处着眼,落实“二为”“双百”方针。

一、确立社会文化项目、列入财政规划之堂

社会文化涉及千家万户、千百万人民群众。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块块文化根基和文化圈围;虽有汉化,但限于地域和语言等因素的制约,少数民族传统的文化氛围仍十分浓厚,接受文化的方式方法也各有所别。因而社会文化立项、不能只瞄准大型文化活动项目,大型文化项目虽好,也需要;但距群众太远,群众多是被动受化,却难以同化——文化。立社会文化项目,资金投入不一定很大,减少一项大型文化活动项目投入,则可以立许多社会文化项目。财政资金跟随项目走,社会文化必须立项才有可能列入财政规划之殿堂。社会文化项目群众参与直接,以小见大,群众参与量增大,一定可以取得社会文化的大效果。

二、培植社会文化小队伍,汇成社会文化大阵容

随着社会机构改革的深化,财政供养的文化队伍越来越少。有些地方专业文化队伍的文化专业人员已化为散兵游勇,沦为无爹无娘的孩子,但他们仍然在社会上耕耘传播着文化,有的已重新寻找到了生存之术和立足之地。他们以一区一街一乡一村一屯为根据地,以一技一能之特长为资本,支撑并坚守着社会文化阵地。由于“抓大放小”的原因,这些文化小队伍已不太被政府所重视和使用、至使他们处在自生自灭的状态。可是社会文化没有这些小队伍却不成,这些小队伍之所以能够在社会上生存,已经说明他们的生命力之顽强,社会和群众需要他们。政府在社会文化工作中的困境是人才奇缺,青黄不接。把这些生存活跃在社会上的文化小队伍组织培植、利用起来,社会文化工作队伍将拥有一个庞大的阵容;只需要给予他们一点点支持与鼓励,只要给予他们一丝阳光一滴雨露,他们就会生根、开花结果;给社会文化工作带来万紫千红的景象。

三、组织有赏文化小活动,服务大社会

大型文化活动的攀比,出现了社会文化的死角,同时也给社会文化留下了可持续发展的余地。最近**市通过几项文化活动发现和证实了这一观点。一是在市歌舞剧团组织的郁江情下乡巡回演出中感受到:越是深入村、屯,越是多观众,在覃塘区会堂演出时只有几百观众,而在覃塘区、石卡镇、西山村演出时却有几千观众,且群众主动出资资助演出。二是桂平市文工团在市内抛出了文化活动套餐服务方案,受到了社会各界、各行各业的欢迎,他们认为花小钱,享受文化值得,桂平市文工团文化服务活动因此应接不暇。三是社会文化人黄云海夫妇,在**市城区创办了云海琴、书、棋、画活动阁,前来求学的在校师范生、中小学生、市区成年人达200多人,在桂平马皮乡,加荷村创办的文化教育辅导站,拥有在校学生23人、成年及老人21人。黄云海夫妇因此年创收2万元。因此可见,社会文化大有用武之地,大有可为。有赏文化小活动活跃起来,社会文化、群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盛况大可有望。

四、加强对文化小队伍的管理培养和使用

文化小队伍的使用关键在于管理和培养。在管理上,绝不能沿习对现有文化队伍的管理方式,而应当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以指导和激励式管理为主,包行政管理为辅。在培养上采取扶植培训方法,鼓舞社会文化人积极参与各种文化内容的培训。在使用上采取项目激励法,围绕项目进行激励,即年度文化工作规划中,确立若干文化活动小项目,从文化事业经费中拨出资金作为奖励资金,奖励社会文化活动突出人员,使社会文化人在激励中奋发。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成立文化研究服务中心等组织形式实施公司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