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文化建设问题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最近市委、市政府作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或《两个意见》),和建设“文化*”的部署,这与自治区党委最近作出的建设“平安广西、文化广西、富裕广西、生态广西”的重大决策是一致的。*的发展,也同样需要实施这个战略,即建设“平安*、文化*、富裕*、生态*”。建设“文化*”,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文化品位,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发展先进文化,既是加快*现代化建设,加快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也是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文化*”的建设,我在此讨论三个问题:
一、文化的解读
(一)引言。一个到美国去(可能是务工也可能是进修)的知识分子写了一篇短文,这篇短文叫《美国,是如此教育小学生!》,该文的作者把一个九岁的刚在中国念完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带到美国去读五、六年级,短文以真切、简洁、清新和娓娓动情的语言,通过以他的孩子到美国上学的变化,把其对美国小学教育的认识过程(从困惑疑虑,到无知的否定,到突为吃惊,再到逐渐肯定和赞赏的过程)跃然纸上。同时,也通过回应、对比等修辞方式,折射出中国与美国的小学教育差异。现在摘该文的几小段作为“文化解读”探讨的引言吧!
……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借来的书一边打着电脑,头也不抬地说:“作业。”
这叫作业吗?一看孩子打在屏幕上的标题,我真有些哭笑不得——《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大的题目,即使是博士,敢去做吗?
于是我严声厉色地问是谁的主意,儿子坦然相告: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我听了,连叹息的力气也没有了,我真不知道让一个十岁的孩子去做这样一个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做的工程,会是一个什么结果?只觉得一个十岁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以后恐怕连吃饭的本事也没有了。
过了几天,儿子就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有想到,打出来的是一本二十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我没有赞成,也没有批评,因为我自己有点发楞,一是我看见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我想,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运用的写作方式,那时,我三十岁。
不久,儿子的另一篇作文又出来了。这次是《我怎么看人类文化》。如果说上次的作业还有范围可循,这次真可谓不着边际了。儿子真诚地问我:“饺子是文化吗?”为了不耽误后代,我只好和儿子一起查找权威的工具书。费了一番气力,我们完成了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的反反复复的折腾,儿子又是几个晚上坐在电脑前煞有介事作文章。我看他那专心致志的样子,不禁心中苦笑,一个小学生,怎么去理解“文化”这个内涵无限丰富而外延又无法确定的概念呢?但愿对“吃”兴趣无穷的儿子别在饺子、包子上大作文章。在美国教育中已经变得无拘无束的儿子无疑是把文章作出来了,这次打印出来的是十页,又是自己的封面,文章后面又列着一本本的参考书名。他洋洋得意的对我说:“你说什么是文化?其实超简单——就是人创造出来让人享受的一切。”那自信的样子,似乎发现了别人没能发现的真理,后来,孩子把老师看过的作业带回来,上面有老师的批语:“我安排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读他们作业的结果,往往是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们进入的境界。”问儿子这批语是什么意思。
儿子说,老师没为我们感到骄傲,但是她为我们感到震惊。“是不是?”儿子反问我。我无言以对。我觉得这孩子怎么一下子懂了这么多事?再一想也难怪,连文化的题目都敢作的孩子,还有什么不敢断言的事吗?
……
(二)文化的内涵。“文化”一词可能是各种论文著作和日常语言中,含义最为分歧,使用最为随意的名词之一,要求全社会都按照一个同一的定义来使用它当然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必要的。正如前面引文说到的是个“内涵无限丰富而外延又无法确定的概念。”但当我们把文化问题作为一个理论问题来研究,特别是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来研究的时候,我们对文化的含义必须有一个比较合理因而比较统一的理解,这是文化研究和文化建设必须首先解决的前提,否则,研究和建设都无从谈起。
一个概念的内涵指它的定义,而定义必须揭示这个概念所指这类事物的本质。文化是一类社会现象,到底属哪类社会现象?几乎各种论著都指出,文化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现象等同于社会现象,如“仰韶文化”,还有前面引述的那个孩子的定义就是“人创造出来让人享受的一切”,等等;狭义的文化现象就是精神现象,不包括客观现象和物质现象。《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该书的哲学卷说:“广义的文化总括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的和精神的全部产品。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以与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相区别”。这两个定义基本上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后一个定义把精神产品分为两类,一类是意识形态,另一类是非意识形态,认为更狭义的文化指非意识形态的精神产品。笔者认同《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文化的定义。文化作狭义的理解是具有更广泛性的趋势,而且从文化理论和文化建设来讲,应该使用狭义的理解,狭义的文化是严格意义的文化,即人类的精神现象和精神产品。综上所述,文化的内涵可以这样表述: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归根到底是人类物质活动的反映。它与经济、政治三者并列说明社会结构。
(三)文化的外延。文化现象主要体现在十二个领域:第一类文化现象就是科学技术(这里指的主要是自然科学技术),它是一个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的直接反映并直接推动生产的发展。第二类文化现象是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直接反映并直接指导经济制度的变化。第三类文化现象是政治法律思想和理论,它诚然是一个社会的政治活动的反映,但首先却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反映。第四类文化现象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产劳动和全部社会实践的产物,服务于全部社会实践,贯穿于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第五类文化现象是伦理道德观念和理论(包括善恶标准等),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观念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伦理道德思想和理论无疑也是多元的。第六类文化现象是宗教现象。从理论上讲,宗教与马克思主义是不相容的,但它作为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深深地生长在现代社会中,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七类文化现象是文学艺术。这是具有最广泛群众性的文化现象,可能没有人不欣赏文学艺术,因而文学艺术对于人的观念、思想、情感具有最强大的感染作用。第八类文化现象是哲学和社会学说。哲学和各种社会学说(包括前面的经济理论和政治法律理论)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性质比较复杂,一方面是知识,因而可以成为科学,一方面是意识形态,并表现着一定的阶级利益诉求。第九类文化现象是教育和教育思想。以上八个文化领域彼此可以相对地分开,但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领域的教育却无法与这些领域分开。教育活动本身诚然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知识、技能的传授与学习、品德的陶冶与修养、身体的锻炼等),但教育的内容却离不开上述各个领域。因此,教育在文化中具有综合性、代表性,教育水平的高低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的高低,要提高文化水平,加强教育是唯一途径。第十类文化现象是新闻出版业。这是另一个具有综合性、教育性的文化因素。新闻工作虽以报导各种当前发生的重要事件为主,但实际上无所不包而且都带有主观意图的选择;出版工作当然更加如此。第十一类文化现象是公共文化设施及其活动。它是由政府或社团设立的面向社会大众的文化设施及其活动,例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宫、文化活动室等等及其活动。第十二类文化现象是民间文化。民间文化也是一个具有综合性的文化领域,即自发地流行于民间的通俗的朴素的文化。它虽缺乏理论性和系统性,但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对群众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强大的影响力。其具体的内容甚为复杂,难以尽述,例如民间文艺活动、节日活动、旅游活动、娱乐活动、风俗习惯、时尚、流行音乐、近年颇为流行的夜总会、歌舞厅的活动等。
以上所述的十二个领域都是作为现实的经济政治之反映的文化现象,除此之外,在我国的文化当中还包括从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化因素,即传统文化因素,和从国外传播进来的文化因素,特别是西方文化因素。它们的力量都是很大的,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此,在我国文化建设中始终存在如何正确处理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问题,其中核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指导,对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持分析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如果,按照社会结构的经济、政治、文化并列的三分法,上述十二个领域并没有完全包括了经济、政治以外的社会现象,例如卫生和体育。它们不是物质生产活动,但也不好说是精神活动。它们无疑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即精神因素,如医药学、医疗道德、体育学、体育艺术等。也许把卫生、体育归属于文化现象更合适一些。总之文化的外延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理解和认知。
我总觉得对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的探讨,不仅有利于文化研究的全面深入开展,更有益于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确立、文化建设主体的组织、文化建设内容的安排、文化资源的开发、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体制的改革。
二、建设“文化*”的重大意义和着力点
为了深刻认识建设“文化*”的重大意义,我们须要认识文化生产力这个重要概念。由文化的内涵可以推导,文化生产力就是精神生产力。100多年前,马克思就准确地指出,科学是精神生产力,生产力里面包括科学在内。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更把作为第一类文化现象的科学技术对生产的直接作用和“第一”作用说得最明白不过了。邓小平这一重要观点,是我们国家确立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正因为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归根到底是人类物质活动的反映,而文化对人的作用,特别是教育对人的作用,因此文化便是一种“力”的存在。文化生产力(即精神生产力)更广泛的是通过提高人的文化素质而直接和间接地作用于生产。我区著名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经济专家刘贵访,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写有一本专著《论精神生产力》,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的经济不仅远远落后于国内发达省区,而且与区内许多地级市相比也显得落后,而最根本的原因是文化水平、文化素质的落后,这种落后更为突出地表现在科学技术落后和思想观念落后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鲜明地提出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贯彻和落实中央的《意见》,建设“文化*”,既是不断满足全市人民日益增进的精神生活的需要,更是振兴*经济,建构和谐社会,建设“平安*、富裕*、生态*”,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建设“文化*”,应着力于几方面:
(一)要着力于文化体制的改革。制度绩效的缺失,是*文化落后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深刻认识到: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必须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高度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重要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入强大动力。
在深化我市文化体制改革中,要遵循《意见》提出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目标任务,并结合我市实际,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化文化企业改革,加快文化领域结构调整,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强和改进文化领域的宏观管理。
在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中,一方面要根据现有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功能,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政事分开的改革要求,首先对全市现有的文化事业单位进行梳理和归类,探讨不同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方案,建构不同的激励规范机制;另一方面,在公共财政要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完善鼓励民间投资兴办文化事业的各项政策,拓宽渠道,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文化公益事业。要调整资源配置,逐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和完善现有文化服务网络,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要着力完善农村自然村屯和城镇社区的文化设施。外省(如江苏)就有许多民间兴办的图书馆、博物馆,我市也有许多民办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和普通中学,以及休闲度假村等,这对我们放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准入都是有益的启示。对一些直接关系到提升产业素质和提高就业能力的文化项目,要坚持重点扶持的政策和措施。文化的社会功能是“化人”,是不断的“人化”,是全面提升人的素质(使人成为更好再更好的人),因此,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最根本的一点是激活人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而关键是做好人事制度的改革,按照《意见》的要求,“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推进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在深化文化企业改革,规范国有文化事业转制方面,关键的措施是做好资产评估和产权登记,确保资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最核心的问题是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推进国有文化企业的公司制改造,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在加快文化领域结构调整,合理配置文化资源方面,最重要的是突出“专、精、特、新”,围绕*地方特色,围绕*产业升级和就业开拓,围绕向国内外文化市场打出品牌,来调整文化领域结构,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充分开发*文化资源,活跃各领域的文化活动。在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方面,要着力于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尽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重点培育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具有*地方风情文化特色的旅游休闲、科技教育博览等文化产品市场;加强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文化生产要素市场的建设,其中,文化人才要素的集聚和交流,是要素市场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加强和改进文化领域宏观管理方面,要结合政府职能转变,要坚持政事分开(文化行政与文化事业单位分开)、办管分开(兴办文化事业与管理文化事业分开)的原则,明确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依法行政,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健全文化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强文化立法(法律思想本身就是一类文化现象),通过法定程序将党的文化管理政策上升为法律法规,这是文化领域依法管理的前提。制定和把握文化经济政策,制定和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是文化领域宏观管理的重要着力点。*在《意见》的贯彻落实中更要着眼《意见》赋予的机遇:“各地可根据改革发展的需要,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相关政策”,促进全市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二)要着力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市从整体上看还是一个农业大市,“两化”(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480多万人口中,农民占了80%以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不仅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各级党政和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从解决“三农”问题的“三化”路径(即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本质特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来看,不难理解: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为根本性、最为综合性措施。因此,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既是贯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文化*”的内在要求和着力点。“两个《意见》”实质上是我们党和国家贯彻党的十六大报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两个“姐妹”文件。两个文件的精神实质和任务部署大体是一致的,只是后一个《意见》专向农村、针对农村、倾斜农村。要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融贯于新农村建设和各项工作中。要切差琢磨领会《意见》的26条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一一落实贯彻方案。应着力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恢复和巩固乡镇文化阵地。有些乡镇连文化站都撤销了,文化站的房产、图书馆、电影院(场)也卖掉了,要以贯彻“两个《意见》”为契机,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恢复和巩固乡镇文化阵地,重构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主体,增建文化基础设施。乡镇政府要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本乡镇的《农村文化建设规划》,市一级要组织相应人才,成立一个“农村文化建设规划编制指导工作组”,分为若干分组,深入三区两县(市)指导各乡镇的《农村文化建设规划》的编制。要把乡镇政府驻地的圩集建成本乡镇的文化活动组织中心和文化传播中心。二是要把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到行政村并落实在每个自然村屯,逐步完善村屯的文化基础设施,活跃村屯的文化活动,真正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让健康高尚的文化占领农村文化生活领域;真正为提高农民素质发挥作用。三是抓好农村文化产业项目,以项目为载体,打造文化产品名牌。如结合种养加工开发库区资源,独特的湖光山色溪流资源和其他人文资源,打造农家乐、观光农业、农产品土特产品博览馆等等有特色文化产品。去年,*水利局在坚持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理念之下,编制了我市境内的《官江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得到了珠委的赞赏。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于七大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而确保七大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治理开发,又必须落实在一个个小流域上。基于这样的生态文化理念指导,《官江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规划》的项目安排上,全都是生态项目和文化项目或以文化理念主导的项目,例如“荔枝展览馆”、“道教史料展览馆”、“民初教育展览馆”、“白石库区休闲渡假村”和“珍稀植物群落生态园区”等项目,既遵循小流域的生态系统联系和规律,又是文化品位较高的项目。在此引例,只是为了说明农村的文化产业项目开发前景是广阔的。
(三)要着力于*独特文化资源的开发。所谓*独特文化资源,在这里的涵义是指*所拥有的各种文化要素,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各种传统文化资源,诸如各种人文胜迹、民间习俗、生产经验、处世哲学、民间的宗教信仰等等。*市境是很早为古人类定居繁衍栖息的地方,又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传统文化资源不但十分丰富,而且别具特色。就以人文古迹资源来说,几乎贯穿整个明朝时期200多年的瑶民起义,震惊世界的太平天国革命,清末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的遗事遗迹,中共早期在*活动的遗事遗迹,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蒙圩会战)的遗事遗迹,解放战争时期地下革命斗争的遗事遗迹;壮、瑶少数民族的习俗、客家人的习俗、客迁闽人的习俗、各地客迁粤方言人的习俗;以及各民族特色的山歌、采茶调、曲艺;佛教、道教和其他泛神宗教的活动和遗迹,还有古洞、古庙、古桥、古庄院、古塔等各种古建筑,等等。二是为*所拥有的当代各种文化资源。诸如各类科研设施和科研成果、教育设施和教育成效,各种文艺成果和文艺队伍,以及其他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还有经文化渗透的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等等。这方面的文化资源可以按上述十二类文化现象详细归纳全市现有的文化资源。三是正在引进、渗透和输入的国内外文化资源,主要是各种引进的科技、信息、文艺、娱乐方式和思想意识等,特别是通过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手段输入的各种文化资源,可统称网络文化、数字文化。从市外输入、引进的各类文化资源也可以按上述十二类文化现象细分和归纳。
着力于*文化资源的开发,要注意确保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无论对那一类文化,都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旨在促进全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真正发挥“文化生产力”的作用,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高尚的精神生活的需求,这是文化资源开发的通则。在开发方式上,一应多样化,二应综合性,三应公益性与产业性兼顾并举,四应把握精神与物质的辩证关系和互动转化功能。
(四)要着力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从整个国民经济产业层次来看,文化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渗透和主导其他产业的特殊产业,文化领域中的许多活动更可以按产业方式运营。因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建设“文化*”的重要着力点。进一步活跃新闻出版业,为文化市场提供更多的健康的“三个有利于”的读物和新闻;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组建更多的“产学研一体化”公司,改造和提升*产业;建构更多的富有活力的品位较高的文艺戏曲团体,为文化市场提供更多的文艺产品;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和旅游产业,不仅开发固有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胜迹资源,还要结合科研科普和现代文化、休闲、娱乐生活,开发和提供更多的富有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这些方面,都可以通过产业方式运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要着力于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公益文化事业发展。不是所有的文化领域都可以按产业运作的,也不是所有的文化产业都能引入市场机制运营;市场机制只能是在个人产权明晰和自由竞争领域有效,在公共产品和垄断领域是失灵的。文化领域有相当一部分属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文化领域中象新闻出版业这类属垄断性,即使按产业方式运营,由于是一个特殊产业,也不能引进市场机制,否则出版物就有可能是“文化垃圾”。因此,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文化*”,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是要大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增强和充实公共文化设施,特别是街道社区和自然村屯的图书馆(室)、公共娱乐设施、宣传教育设施、收视阅览(博览设施)和其他文化体育公益设施。一部分文化产业应享受公共财政补贴并承担一部分公益文化事业活动。宣传和文化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服务职能,不能以经济效果作为价值取向。鼓励发展文化产业,管理好文化产业,与为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做好服务,并不矛盾;公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也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公益文化事业会为文化产业提供产业要素和市场,文化产业也能发挥公益文化事业的部分功能,两者不可分割,更不能以赚钱与否来作价值衡量。两者的发展都应在建设“文化*”中作出科学的权威的规划安排,建构多元投资主体;但公益文化事业应以政府投资为主,文化产业应民间投资为主。
三、建设“文化*”的基本战略措施
所谓基本战略措施,是指对建设“文化*”带全局性影响的需要我们共同去努力的基本工作。至少有下列几方面:
(一)明确建设“文化*”的指导思想。我认为建设“文化*”的指导思想就是遵循《意见》强调的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扎实推进,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应在“文化*”的建设中,广泛宣传这一指导思想,把这一指导思想贯穿和体现于建设“文化*”的各项工作中。
(二)要对“文化*”的建设,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深入调研,编制具体的建设规划。广泛宣传是为了让各战线、各阶层人士逐步树立先进的文化理念,并认识到建设“文化*”,对*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知道建设“文化*”的目标任务,积极投身到“文化*”的建设中来,形成建设“文化*”的最大合力,繁荣*文化。深入调研,是“文化*”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的前提。只有全面系统的深入调研,才能摸清*的各类文化资源和文化要素的存量和分布,才能全面认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并作出科学的评价,为文化资源更有效的配置和开发提供参考。编制科学的“文化*”建设规划,是文化的发展和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文化*”建设目标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前期性基础工作。政府应组织人才提供经费,科学地编制出《“文化*”建设规划》,要与全市的“十一五”规划,和其他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以及自然环境保护的专题规划相衔接相配合,旨在发挥“规划”的调控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
(三)要以“项目”为载体,着力打造具有特色的高品位的文化品牌。建设“文化*”不是一句口号,自然要作出项目群的安排,具体的建设任务必须落实在一个个项目上。项目既是“文化*”建设行动的载体,也是打造*文化品牌的平台。投资的落实,主体的到位,任务的明确,目标的锁定,都要体现在项目上。整个项目群的实施,就是建设“文化*”行动的构成。要根据《规划》安排的项目群,进行一个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扩初设计”(这些工作也是继“规划”之后的必要的前期工作),要量力而行,分期分批组织项目实施。要把打造文化品牌落实在项目上,从项目设计、立项、实施、反馈到督查和验收,都应当有序进行,确保项目实施的各种资源配置到位。
(四)适当运用财税手段,组建多元投资主体。财政和税收是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建设“文化*”这一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的建设中,加强党的领导和政府的公共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其中的财税杠杆手段的运用也是必要的。特别是对调研活动的开展、规划的编制、项目的前期工作、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公共财政预算必须作出量力而行的安排,不然,建设“文化*”就只能是一句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口号。有些关系全局性的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起明显主导作用的文化项目或文化含量较高的项目,财政应予以扶持,税收上应给予优惠。例如高技术产业的引进、会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品牌打造、重点文物的保护和抢救等项目,财政应大力给予扶持。
(五)建构建设“文化*”的有活力的工作主体。建设“文化*”,既然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就必须建构有活力的工作主体。从先进文化理念的培育,到一个个项目的实施,工作主体都不能缺位。这是“文化*”的建设让“谁去做”的问题。建构有活力的工作主体,要把握三个环节: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和政府的公共管理。正如《意见》所强调,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大力支持、党委宣传部门和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我们应制定适合*实际的相关政策;要建立“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编制规划,组织实施。
二是作出“文化*”建设的科学工作制度安排。“文化*”建设既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也就相应要安排一个实施的工作制度体系与之配套,才能使权责利落实。在“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制度绩效,关键在于各项有关制度的预设,在于制度预设的规范全面性、责任约束性、绩效激励性。规范上不全面,有漏洞,就会在规范对象中出现凌驾于制度之上的人和事;责任约束不到位,就必然会有说话、做事不负责或不负全责的人,制度就会失灵;绩效激励不充分,制度就会失去活力,至于激励的方式确也需要适当的选择,适当的激励是任何社会行为的动力;这对于建设“文化*”这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来说,诚然,也是不例外的。
三是工作人员队伍的组织。一方面,要对*现有的群众公认的文化人才来一次普查,在此项工作的基础上,予以合理的配置,把他们安排到“文化*”建设工程的各个合适岗位上。显然,“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的工作人员队伍就不仅仅是指某一单位或某一机关的工作人员,而是一个庞大的分布在各单位、各社区村屯、各阶层的人员队伍。这些参与“文化*”建设工程的人员,我们都应安排一个适当的组织形式,为他们提供工作平台。另一方面,我们要着力培养和引进文化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专业的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和在通才基础上掌握有一门以上专业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项组织工作,无论对当前的“文化*”建设,还是对今后*先进文化的持续发展,都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上述三大方面都是关系到“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或者说是不可回避的课题。值得强调的是建设“文化*”,必须深刻领会“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宽广外延,结合*文化资源的特色和文化要素聚合的实际能力,编制好《“文化*”建设规划》和具体的年度实施方案,努力发挥文化生产力对*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