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铲除腐败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铲除腐败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铲除腐败思考

腐败是指国家公职人员滥用职权谋取私利,侵犯公共利益,腐蚀、破坏现存社会关系的行为;其本质特征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领导干部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是腐败的突出表现,而决策权是行使权力的关键。因此,必须用健全的制度规范领导干部的用权行为,使权以公用,为民服务,不让腐败有滋生蔓延的土壤。

同志曾指出:“一个执政党,如果管不住、治理不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后果不堪设想”、“吏治的腐败、司法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滋生和助长其他腐败的重要原因。提拔一些不合条件的人上来,何以治事,执法人员本身有问题,何以治人?”同志把吏治腐败看做是滋生和助长其他腐败的重要原因,是最大的腐败,这个分析是科学的。

那么如何不断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从现行环境和因素看,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确保选好人、用好人

说腐败与用人体制有直接关联,那是因为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如果用人缺乏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体制,就很难做到让贤人得志、英雄辈出,而容易形成小人得志、虎豹横行的局面。小人倘若当道,不仅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且还会带坏风气,加剧腐败。古往今来,史不绝书。

我们党历来是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按照党的政策选拔任用干部,保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让能者尽其所能,充分发挥才干,防小人为所欲为,败坏风气,是防止和消除腐败的重要措施。要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同改进干部管理方法结合起来;把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把继承干部工作的优良传统同制度创新统一起来;逐步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建立一套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形成一套法制完备、纪律严明的监督体系,使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使小人及不称职者和相形见绌者能及时被调整下来,从根本上遏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要做到这点,就要认真总结、积极推行民主推荐、民主评议、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干部任前公示和竞争上岗等制度,不断完善干部考核制度,改进干部考察方法,防止用人失察失误。同时,逐级建立健全用人失察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干部政策、不按规定选拔任用干部的,要严肃追究责任。要大力倡导并执行用人者必承其责的机制,对被提拔或使用的干部,提拔者要承担连带责任,轻者纪律处分,重者视同一并进行处理,要在用人上实行“株连”制,这样用人者才会擦亮眼睛,被用者才会尽心尽责。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做服务型政府机关

要使行政审批制度不成为腐败滋生的土壤,就必须逐步建立起程序规范、审批透明、办事高效、监管有力的行政许可运行机制。一是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解决行政审批过滥、审批程序繁琐等问题,简化审批环节,遏制利用审批乱收费、滥用审批权力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二是逐步理顺行政管理关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明确行政权力行使的界限,明确政府内部的职责与事权。三是促进管理理念更新,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建立公开透明的审批方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综合执法体制和运行体制。四是坚持依法实施改革,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更有效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关键是使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逐步得到规范,使借审批徇私舞弊、违纪违法的现象大为减少。五是健全行政审批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行政审批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坚持“谁审批、谁负责”,把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对审批机关在行使审批权过程中违法违规、审批失误、或只审批不监督的,要追究行政审批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效能责任或法律责任,切实做到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惩。推进市场化运作的“阳光工程”,主动接受各方面对行政审批工作的监督。

三、深化公务开支制度改革,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在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差旅费等公务开支方面,现在还没有把各部门的接待费、差旅费、考察费等花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也没有把公款接待的财务进行公开,更没有制定详尽的地方接待规定。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主要是针对机关公务用车管理中存在的公车私用、公车“私户”、竞相购车、购超标车、以车谋私、相互攀比以及每年产生数额较大的人头费、燃油费、养路费、维修费等问题进行的。

公务用车改革要以货币改革为主,主要做法是:一是取消公务用车,发放交通费用补贴。补贴发放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以现金形式发给公务人员,自行支配,超支不补,节余归己;二是费用由单位集中管理,个人在凭票报销费用,超支不补,节余转入下年度使用或按一定比例奖励个人;三是发放部分现金,其余部分由单位集中调剂使用。根据各地公务用车改革的经验,公车改革应围绕总额控制、限额包干、节约奖励、超支自负的思路,按照有利于节约财政开支、坚持职务消费市场化、货币化的改革方向稳步推进。

在公务接待方面,则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使政府官员在公务活动中不敢用公款大吃大喝,不能随意违规消费。我国《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中明确提出,“应将政府部门的公务接待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新闻媒体和公众的监督”。具体做法可以设计为:实现公务接待费用包干管理,按照分级负责、分档定标,指标到人、节约有奖,超支自负的原则进行,把本地区、本部门所有单位的公务费用分到单位,分到相关责任人,由相关责任人控制使用,但资金由单位统一管理。同时规定单位的公务接待费用节约部分按一定比例奖励给个人,超支扣减;要防止虚开招待费用用于其他请客送礼的行为。单位费用总额标准应以前三年平均额的80%左右为宜。

要实行在各项消费中公务卡结算制度,即用公务卡对公务消费进行支付结算。每个公务员要以个人名义自愿申请办理,实行“一人一卡”实名制管理。由于公务卡“消费留痕”的特点,在出差公务的行程中,可以清晰地勾勒出交易的轨迹,使公务消费置于阳光之下,便于财政部门的监督和审计部门的监管,有利于从制度上防范和治理腐败,从而大大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只有公务开支形成一整套合理的制度,并规范化、公开化,社会监督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只有进一步加强部门预算,严格执行收支“二条线”管理,才会使部门特权消失,“小金库”断流,腐败滋生的土壤就逐渐清理干净。

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规范预算编审程序,改进预算编审方法,将部门单位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部门预算,加强财政性资金收支统管,真正实行部门预算、零基预算、综合预算。严格界定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统一预算定额和支出标准,细化预算内容,加强对项目预算的审核论证,提高预算的科学性。二是要继续推进“收支两条线”改革。全面彻底地清理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政府性基金项目及其征收范围和标准,编制统一的收费项目目录,向社会公布,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严格票据管理,在执收执罚部门进一步推行“单位开票、银行、财政统管”的“票款分离”和“罚缴分离”办法,真正做到“取之合法,收缴分离,纳入预算,收支脱钩”。三是要加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力度。推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充分发挥会计核算中心的功能和优势,强化其预算监控、会计监督、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作用,使其与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项改革有机协调配合,发挥综合效应。四是要加强会计监管,严惩会计造假行为。加强执法检查,加大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严格会计人员上岗执业资格审查。进一步做好会计账薄监管工作,重点强化对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监管,规范会计基础管理,严惩会计造假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而有效防止公务员向企业伸手要钱、乱报销的行为发生。

五、深化经济监督制度改革,确保监督执行到位

铲除经济方面腐败的土壤,经济责任审计是一计良方,是“外科”手术。要始终坚持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立足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落脚点在于查明个人经济责任,并揭露和惩治腐败分子,规范干部行为,促进廉政建设。既对事又对人,而且审计涉及领导干部任职期间一般较长,往往能够发现年度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中不易发现的问题,有利于揭露和惩治腐败分子。另外,经济责任审计着眼于防范,健全了监督制约机制,有利于发现财务管理漏洞,促使领导干部自我约束,增强纪律观念,促进廉政建设。要做好责任经济审计,一是要全面审计,整个任期内全盘审计,有利于弄清资金的整个链条,从中发现问题。二是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敢于处理,个人违纪该追缴的追缴,单位挪用该归位的要归位,专款专用,对涉及到违纪违法的人,要及时移送纪检监察、公检法予以处理。三是要建章立制,规范财经制度,对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从中找出带规律性的、苗头性的经济违法违纪行为,并对这些行为通过制度的途径予以规范,以点带面进行教育,只有这样,腐败的土壤才会越来越少,党风、政风才会更正、更纯、更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欢迎,祖国才会更加富强、民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