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乡镇新农村建设步伐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乡是*移民开发项目以整体建制形式,由地方政府参与项目设施建设并移交地方管理的新建移民乡镇。*乡土地总面积595平方公里,下辖金河、古城、福泉、月牙墩和新华5个村,49个村民小组,2762户、12988人,其中少数民族354户,1473人,目前已长期定居从事农业生产的移民2148户,10123多人,占移民总数的78%。已分配到户耕地4.5万亩,人均3.5亩。*6年,*乡农村经济总产值1500万元,较上年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524元,较上年增长5%,其中劳务输转人均纯收入47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0%以上。
*乡党委、政府启动运转以来,全乡各级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围绕“保温饱、快脱贫”这条主线,在社会事务管理、强化项目后续管理、加快农业综合开发、改善基础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新建移民乡镇经济总量小、发展基础差、竞争实力弱、人均占有低,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针对目前的发展现状,为加快农民收入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乡适时、适宜地制定了“22211”的三年温饱脱贫工程,即户均输转2个劳动力(1个长期性劳动力、1个季节性劳动力),人均种好2亩高效田,养好2只基础母羊,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速较全县平均水平翻一番,农村年综合经济实力增速较全县平均水平翻一番。在具体措施落实上,通过大力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和分散资源聚集战略,主攻农民收入水平低的重点区域(*6年新建的7个移民点),开拓农民转移就业的增收领域(劳务产业、二三产业),发展支撑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积极推动农民由依靠传统农业增收向依靠建设现代农业增收转变,由依靠农业为主增收向依靠二三产业和劳务为主增收转变,由依靠农业内部劳动就业增收向依靠农业和农村外部大规模转移就业增收转变,加快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长效机制,营造促进农民增收的体制政策环境,实现破解三大难题,走活三步棋的农民增收发展目标。
“破解三大难题”即:
一要破解思维转变慢的难题。重点以县委、县政府实施的治慢工程为契机,引导各级干部从根本上消除新建乡镇条件艰苦,任何工作只要得过且过的惰性思想;消除新建乡镇困难多,无外力就无发展的“等、靠、要”思想;消除新建乡镇起点低,事事只能当“垫脚石”的不作为思想,树立敢于和兄弟乡镇争先,勇于和先进乡镇争优的意识。要加大各类规章制度的健全完善和落实,以严格的制度约束人,以良好的机制激励人,以优越的环境留住人,努力在全乡各级干部中形成真抓实干、迎难而上、敢为人先的工作风貌。同时要结合移民原有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进一步调动他们自主发展、自我发展的积极性,要紧紧抓住国家、省市县扶持“三农”、扶持贫困地区的机遇,增强发展信心,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把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自身的不懈努力结合起来,把群众要求改变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结合起来,把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结合起来,围绕转变农民增收方式这个主题,引导广大移民群众转变发展理念、转换耕作模式,尽快融入本地生产生活大天地,切切实实破解他们思维转变慢的难题。
二要破解基础设施差的难题。新建乡镇发展基础差,社会各业相对滞后,尤其是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农田水利设施、电力交通设施、人畜饮水设施,已处于全负荷或超负荷运行状态,严重制约了移民乡镇经济社会各业的正常发展。针对这种不利局面,*乡提出了“争、聚、管”的破解难题思路。即:对本乡镇无力解决的渠低地高、渠小地多、灌溉设施不配套、社会服务机构不健全等原项目缺漏项工程,仍以项目捆绑的方式,积极向省市县业务主管部门申报,争取资金予以解决;对集体和农户能够承受的部分中小型渠系、生态林网、乡村道路、乡村组基础设施、业余文化娱乐设施等,以政府融资挤一点,各界人士引资帮一点,农户投工投劳聚一点的方式予以解决;对乡村集体所有的人畜饮水、农田林路、办公场所设施,按照重建重管的原则,以制定落实严格的管理经营制度的方式予以解决。
三要破解土地产出低的难题。根据市县农业技术部门测量统计口径,*乡中重度盐碱地占耕地面积的70%以上,其中:重度盐碱地占50%以上,土地盐碱度高、改良难度大已成为现阶段农户增收难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激发农户投入土地改良的积极性,稳步增加农民在土地上的收入,*乡采取“一改二调三优化”的方式,破解土地产出低的难题。“一改”即制定分年度、分区域的土地改良计划,利用洗盐排碱、生物灭碱、化学压碱等各类新技术,有重点、有实验、有示范地改造部分中重度盐碱地,为农户大面积地改良土地做好引导和服务;“二调”即调整常规作物品种,引进推广适宜本区域种植的耐盐耐碱新品种,如糖类、葵科类、阔叶饲料类作物,以土地养分的自我积累改良土地;“三优化”即优化作物布局,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借鉴目前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将部分农户无力经营的耕地归拢起来,以返租倒包的形式,承包给经济实力强、种养技术成熟的种田能手和种田大户,一方面以他人之手改良改造低产出土地,另一方面借机发展壮大业主制、合作制、公司制农村经济。
“走活三步棋”即:
一要走活结构调整棋。按照“超常规,破常规,螺旋式上升,跳跃式推进”的发展思路,*乡要走出一条“借鉴而不重复,吸收而不全盘接受”的发展路子,即在各类经济领域、各类产业领域,要借鉴吸收兄弟乡镇乃至外县市好的经验做法,但不重复走他们的路,在主体方面,仍以本乡镇的具体实际为出发点,发展区域性特色经济,在某些个体方面,要勇于赶上并超越兄弟乡镇。如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上,*乡的起点就要高,思路就要新,具体讲,就是既要稳步发展种植、养殖、林果等产业,更要快速壮大加工、建筑、运输、物流、商贸、服务等二三产业,做到各业齐头并进,同步繁荣,确保实现农民收入、农村经济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综合经济实力等各类经济增速在全县平均水平基数上翻番的目标。在农业结构调整上,起步就要向高效农业、优质农业、环保农业、节劳农业、现代农业着手,在能够解决温饱的前提下,在加快农民素质培训和新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放手发展高效作物、高效养殖、高效林果,重点要放在规模扩张草畜,示范发展茴香、孜然、油葵、红花、中药材等特色种养上,通过部分产业的增收,反馈改造部分产业的低效,实现均衡发展。通过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城、进厂、进矿山,在更大的范围、更广阔的舞台上发挥作用。
二要走活劳务大乡创建棋。要继续坚持“就近转移和向外输出双管齐下,有组织输转和自由输转相结合”的劳务大乡创建思路,充分发挥乡级劳务输转协会和村级分会的中介协调作用,充分利用现有存量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建立外出务工人员劳务输转电子档案卡和绿色通道,确保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劳动力紧缺地区输出富余人员。要强抓移民群众门路多、关系广、劳务输转经验丰富的机遇,采取亲戚带、朋友帮、熟人引、客户联的方式,加大与发达地区以及周边县、市、乡镇劳务信息的衔接协调,畅通劳务输转渠道,强化劳动力技能培训,构建起牢固稳定的劳务基地,为全乡劳务输转由量化向质化转变创造先决条件。同时要有机结合乡集镇三期规划建设的有利时机,出台优惠扶持政策,为投资者进入集镇搭好“舞台”,为农民进入集镇务工经商提供平台,推动集镇经济上规模、上水平。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从土地解放出来,从事个体私营经济,使个体私营经济向集镇集中,形成产业聚集,通过各类措施的落实,力争实现三个三分之一的劳务输转目标,即劳动力输转人数、输转领域、劳务经济收入各占全县同期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三要走活项目建设拉动棋。其一,要紧紧对接国家、省、市、县有关扶持“三农”的产业政策导向,综合分析论证本区域的比较资源优势,借鉴其它乡镇好的经验做法,建立本乡镇的项目库,筛选、储存、考察、论证一批与推进农民增收息息相关的发展项目,借助项目之纲拓展农民增收之路。其二,要立足当前实施的项目,深挖项目内涵,扩张项目外延,将项目的建设过程演变为农民收入增长的历程。如要积极结合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体系建设和退耕还林项目的落实,在布局生态林网的同时,采取生态林套经济林、经济林套经济林的方式,构建移民乡镇林果业发展的框架。要结合国家退牧还草项目的落实,大力推广普及暖棚养殖业、人工种草业和野生中药材的繁育,构建移民乡镇草畜产业发展的框架。其三,围绕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积极争取对农民直接救助和补贴的新机制,显现农民政策性增收的效果。重点是强化与市县落实国家政策对口部门的协调联系,将民政救助救济、中小学生“两免一补”、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补贴、良种补贴等惠农支农政策向移民乡镇延伸,使广大移民群众能同等地享受各类政策。其四,要积极实施贫困群体帮扶项目,通过创新帮扶机制体制,将工作的中的重点由分散帮扶向整体推进转变;由物质救助向综合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由帮生活向帮生产和帮良种良法转变,确保帮扶项目建设的长效性和延续性。其五,要紧密衔接全县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动向,以参股、入股、强弱联合、培育稳固的原料基地等形式,加快发展本乡镇的产业化小龙头企业或农产品基地,以外力助推农民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其六,要立足现有条件,发动千家万户搞家庭加工,发展加工小群体,逐步聚集成为大产业。把推进农村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结合起来,加快农村中心集镇和中心村规划建设,完善小集镇基础设施,改善小集镇投资环境,引导农村工业向集镇集中,培育小集镇经济增长点。要结合农民转移培训,推动农民以家庭经营形式从事个体商贸、餐饮旅游、交通运输和社会服务业。培育农民自己的农产品营销组织,发展各类农产品流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和农村运销大户、农民经纪人队伍,形成一批长年活跃在乡区域范围内的农民流通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