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农村建设农民收入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新农村建设农民收入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新农村建设农民收入思考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而转变农民增收方式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做为南岔镇如何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应做到“六抓、六突出”。

1、农业发展抓品牌,突出特色产业。一是稳定提升棉花产业。南岔镇是植棉大镇,而棉花是我镇农民生存的主导产业。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大力落实改良品种、改良品质、改进技术,加强田间管理“三改一加强”措施,全面实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提高效益“一增两提高”目标,大力发展棉花产品加工升级,发挥好棉花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支柱作用。二是加快发展特色产业。立足我镇气候条件、地域特性等优势,以恢复和提升“*蜜瓜”品牌为目标,不断扩大西甜瓜、葡萄、甘草、制种种植面积,力争三年内将特色产业面积扩大到5000亩,到2010年,全镇瓜果、制种面积达到总面积的20%,特色产业收入占到农业总收入的40%。三是把发展品牌农业与实施“万元田”目标结合起来,主动走出去,与外地老板攀亲结对,给农民寻门路、找市场。不断扩大订单农业,发挥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在市场中的作用。到2010年全镇“万元田”面积达到3000亩。

2、土地流转抓规模,突出集约经济。充分利用南岔镇地处城郊的有利条件,加快小城镇建设,通过引导,把现有农民人均占有的5亩土地,逐步集中到种田大户、经济能人手中,积极采取反租倒包的形式,力争三年内全镇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达到500户,减少农民100户,增加二三产业经营户100户,以此实现规模、集约经营效益,提高农民收入。

3、牧业发展抓科技,突出设施养殖。按照“小群体、大规模、科学养殖、注重效益”的思路,结合禁牧休牧、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通过采取舍饲精养、良种繁育、品种改良、扩大饲草面积等措施,大力发展肉牛肉羊产业,在巩固好目前全镇“1551”、“1881”设施养殖户的基础上,到2010年达到150户,作物套种饲草面积达到80%,力争畜牧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以上。同时,积极引导农户大力发展獭兔养殖,以此辐射带动全镇加快发展设施养殖,努力形成新的产业优势。

4、劳务经济抓输转,突出全民创业。围绕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二三产业,鼓励富余劳动力离土经商。一是抓体系。充分发挥镇村劳务信息办站网络作用,认真落实县上劳务输转优惠政策,定期研究解决全镇劳务输转中存在的问题,全力推动劳务经济加快发展。二是建基地。积极与外县市接洽,立足现有劳务输转基地,不断扩大输出人员,确保剩余劳力有序输转,主动出击引进输入摘棉工,解决摘棉难的问题。三是抓培训。每年争取培训农民500人次,输出农村劳动力1000人次,实现年均劳务收入500万元以上。四是动员千家万户积极创业。通过政策宣传、典型带动,让广大群众转变守土观念,让更多的人弃农经商,加快二三产业发展。

5、经营体制抓创新,突出产业组织。农业产业化,是以“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为经营模式,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供产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的经营方式。为此,我们要按照“自愿、民主、平等、互利和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组建以“企业+合作组织+产业+农户”为主要模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按照我镇区域经济发展特色,鼓励引导龙头企业、能人大户和产业带头人继续完善发展棉花、养殖协会,领办、创办兔业养殖、瓜果产销、机械联营等经济合作组织。通过产业协会的建立,逐步解决技术指导、项目合作、产品销售等问题,年内全镇以村为单位完善规范8个产业协会,确保蜜瓜、獭兔新型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农产品保值增值,促进棉花、草畜、瓜果等产业的持续发展。

6、发展载体抓项目,突出基础建设。讲项目就要抓项目,项目是发展的载体,有项目才会有投资,有投资才会有发展。要立足南岔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招商引资,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辐射能力强的企业,带动农业和二三产业持续稳步发展。同时,强抓机遇,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生态化项目和小城镇、水利、道路、新农村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按照全县“三镇一乡十村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重点项目建设要求,切实抓好集镇改造和新农村示范村组建设,通过项目建设,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推动项目建设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