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借鉴经验农民增收步伐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借鉴经验农民增收步伐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借鉴经验农民增收步伐思考

农民增收事关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千秋伟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摆在各级组织面前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尤其作为农村乡镇,更应把此项工作摆在工作的突出位置,认真加以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方向,常抓不懈。

*地处疏勒河上游,辖六村一场,辖区人口7229人,农村劳动力3900人,境内宜农面积2.7万亩,*7年实际耕作面积23600亩。其中:粮食作物9000亩,占38%;棉花8000亩,占34%;特色作物6600亩,占28%。单纯从农业层面看,呈现一多两少,即:农村劳动力多,人均耕地面积少,耕地产出少。*6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2883元(不包括扎花营和马家泉两村),加扎花营和马家泉两村人均纯收入为2032元,在全县属于较低水平。从农民收入的构成比例来看,来自劳务输转的收入480.4万元,占人均纯收入的27%,人均1020元;来自畜牧业的收入281.5万元,占人均纯收入的20%,人均占有406元;来自特色产业的收入140万元,占人均纯收入的10%。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近年以10%的速度增长,面对这种情况,乡党委、政府认真研究,分析有力的条件,查找制约的因素,认为在受气候环境和耕作面积,这两个硬指标的限制下,靠常规思路,用过去的手段来大幅度提升农民收入,破解农民不能快速增收的难题,就农业谈农业显然是不行,依靠单一的种植业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也显得十分有限。因此,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大突破,有新的成就。

一、紧抓劳动力资源优势,在劳务输转方面有新的突破。

按照“扩大分子、缩小分母”的新观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所谓扩大分子,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高农业的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扩大农村经济总量;缩小分母,就是要依靠培训,劳务输出以及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不断减少种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减少种地农民数量,来实现农民富裕。要加大对农民工的素质、技能、法律知识培训,从当前的苦力型不断向专业技术型转变,支持帮助协会开展工作,按照协会工作流程开展好各个环节的工作,真正实现转前是参谋,转后是保姆的工作目标,及时收集、核实、用工信息,为劳务输转做好“红娘”,搞好服务,努力使我乡的劳务输转工作在劳动力输转人次、劳动力技术技能、诚实信用等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同时要不断增加组织输转的人数和团体数量,鼓励支持组织输出,确保输出去的多,学会技术和经验多,钞票挣的更多,实现从一人增收到带领一群人致富,从短期打工到长期创业的理念转变,实现减少种地农民的根本目的。

二、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目标,提高种植业的产出效益。

着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是鼓励农户依法合理出租、转包土地。土地不断向种田能手集中,实现规模经营,使更多的人实现劳务输转和发展二、三产业,使种地农民多种多收。二是优化结构。向一村一品的专业化迈进,力争培育出一部分“双千元”田,并且在二、三年内普及全乡。初步确定,我乡*8年要大力推广高效甘草乌拉红,并且实现第一年全部套种孜然、茴香或红花,使第一年的收入就过千元,三年收入在8000元左右。同时,根据我乡实际,拟推广枸杞、高效葡萄和大枣种植示范,培育新的产业。鼓励发展收入较高的工艺葫芦等订单作物,使全乡农民的土地产出效益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三是依靠科技、增收节支,大力推广科学种田。从下种、田管两方面入手,有科学的种植模式、施肥方法,合理的搭配比例,适宜的优良品种。在田间管理上,大力推广新技术、新药品,加之科学的使用方法,使科学种田渗透到每一个种植环节。四是要抓好品质,在创品牌上下功夫。经过这几年的种植,我乡的大蒜、工艺葫芦虽有名气,但无数量,形不成规模。这几年我乡的甘草销往河北、吉林、辽宁等省,客商评价其品质优于新疆、内蒙古的产品。今年有一名日本客商来我乡取甘草样本化验,并有合作意向。我们要抓住这次时机,创建品牌产品。五是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要有计划的在道路旁、渠沿、河滩旁发展一些经济林,形成地内、地外综合利用,综合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

三、提高畜产品的商品效益,大力扩大养殖数量和品种改良。

根据这几年的发展,我乡的畜牧业生产已经初具规模,不论从养殖的数量、品种、圈舍都有较大的发展,可以说,为今后的快速发展壮大,为老百姓增加收入打下了基础,依托现有的畜牧业基础,一是要在提高商品率和产品质量上下功夫。我乡现存栏的母羊多数是小尾寒羊,它虽然产羔多、产羔快,数量扩张优势大,但肉质较差。*8年要下大力气引进优良品质的种公羊进行杂交改良,不能只依靠上级扶持,要自行筹资引进,加快畜种改良,把提高产品质量作为畜牧工作的一个重点抓好。二是继续抓好小群体、多户养、大发展的模式。在抓好“1881”养殖的同时,努力再建50户“1881”舍饲养殖户,使我乡的“1881”养殖户和“155”养殖户达到295户,不断在数量上壮大,品质上创优。三是鼓励养殖户向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力争创出市场,创出品牌。四是搞好服务。定期保质做好动物免疫工作,要继续明确责任分工,将防疫工作摆在畜牧业发展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时刻提高警惕,杜绝外来病源,按照上级防疫灭病的要求抓好落实,减免全乡群众承担的防疫费,确保全乡群众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四、健全完善专业协会组织,全力为群众增收提供服务。

不断健全完善个体产业、劳务、中药材等专业协会和专业经济组织,建立健全章程、规章,本着自愿、自立的原则,开展工作,使一些善于经营、懂管理、会技术的人加入协会,及时总结、提炼、推广经验、收集、整理、信息,服务群众生产,使群众的种植产品无后顾之忧,也通过专业协会指导,把订单农业、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做出较好的效益,做成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

五、努力建设环境,改变面貌,为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提供保证。

一是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资金,对渠道、支斗渠进行衬砌,方便群众用水,力争两年把全乡四个老村的渠道衬砌改造完毕。二是加大力度,积极争取黑色路面铺筑,力争在二、三年内全部铺筑通村油路。三是加大风沙口治理,保证农作物不受风沙危害。每年植树不少于20万株,用三到五年时间农田林网全部配套。四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逐步改善移民乡村容村貌改造及小康住宅建设力度。

通过以上措施落实,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加5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