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现代农业转变农民增收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现代农业转变农民增收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现代农业转变农民增收思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发展生产,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农民收入呈现出一种缓慢的增长趋势,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进程和“翻番升位”目标的实现。近期,随县委考察组赴新疆考察了现代农业,通过考察学习,讨论交流,我认为要破解农民增收缓慢这一难题,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民增收方式,促进农民收入跨越式增长。

一、调整结构,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近些年来,我乡牢牢抓住特色产业不放松,大力引导群众调整种植结构,不断扩大加工型番茄、食用瓜、甘草等特色作物面积,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种植业结构调整仍然处在多、乱、杂的常规性作物的调整上,仍属于一种平面式的调整,没有形成规模,缺乏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主导农产品。而现代农业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规模化。这就客观上要求必须打破过去“小而全”、“多、乱、杂”的种植格局,坚持把开发、培育优势产业、高效产业、主导产业作为今后结构调整的重头戏,主攻加工型番茄和甘草两个特色产业,用3-5年的时间,建成1万亩地的加工型番茄基地和1万亩地的甘草基地,到2011年,全乡特色产业面积要达到全乡种植面积的80%以上,使特色产业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二、组建龙头,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坚持“抓龙头、扶专合、建基地、带农户、促增收”的工作思路,建设“旗舰”型骨干龙头企业,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大户,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一是引进龙头企业。通过发展合同、契约和订单农业,建设农产品基地,引进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当前,要配合县委、县政府做好加工型番茄生产线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做大做强番茄产业;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建设甘草深加工项目,逐步提高甘草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二是发展壮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产业化发展的组织载体,可以把农民联合起来,抵御市场风险,保护自身利益,促进产业化健康发展。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凝聚力、竞争力和带动力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今后重点扶持发展甘草协会、番茄协会和养殖协会,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健全机构、规范章程,加强内部管理,规范运作行为,使其真正成为“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农民自己的组织;三是加快土地流转。动员群众通过出让、承包、租赁、入股等方式加快土地流转速度,发展一批500亩、1000亩的种植大户,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设施精养,走工业化养殖之路。今后要把畜牧养殖业的重点放在解决有圈无畜的问题上,新建一批肉羊育肥示范点,加快出栏速度;巩固提高一批“1881”设施养殖示范户,配套建设氨化池、沼气池,提高舍饲精养的规模和水平。利用已建成的暖棚圈舍,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新建的高标准设施养殖小区全部配套建设氨化池、沼气池和温精改良点,认真落实“五良”配套措施,实行“五统一”的企业化管理;继续引进一批牛羊新品种,向温精改良点和大场大户投放,以温精改良点为依托,集中组群改良肉羊、肉牛,畜种新品种的改良率达到60%以上;进一步动员群众通过新种、补种、返种等方式,扩大饲草种植面积,大力推广微贮氨化技术;充分利用已建成的暖棚圈舍,以雏鸡、獭兔养殖为重点,建设一批特色养殖示范点,扩大家禽养殖规模,大力发展特色养殖;高度重视防疫工作,严格落实强制免役,春秋两季防疫密度达到100%,确保不发生任何疫情。力争到2011年,牛羊饲养量翻一翻。

四、建设基地,走发展劳务经济之路。劳务输转是当前农民增收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必须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民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实现农民增收的关键来抓。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工作,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健全富裕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开展“储备式”、“订单式”培训,特别是要加强技能性培训工作力度,力争富余劳动力培训率达到90%以上,掌握1-2门实用技术。在巩固已建成的2个劳务输出基地的基础上,力争再建起1个劳务输出基地,1个劳务输入基地,定期用工信息,全程跟踪服务,经常回访,协调解决劳资纠纷,广泛开展“一带一、手拉手”活动,争取每个输出人员,每年能够再带出一个人到外地务工,促进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力争输出劳动力1500人,达到户均1个人的目标,实现劳务收入900万元。

五、搭建平台、走二三产业发展之路。要想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要减少农业人口,把农民变为市民。当前,要紧紧围绕“三镇一乡”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机遇,抓住乡集镇建设这个重点不放松,争取资金、争取项目,加快乡集镇建设步伐。按照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特色明显的要求,继续加大乡集镇改造力度。在打通南北“什字路”的基础上,完成乡集镇2.5公里的排水管网建设和1公里的路灯架设,完成南环路和北环路的建设,为发展二三产业搭建一个平台,进一步增强集镇功能,加快群众向集镇集中的速度,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六、加强培训,走培育新型农民之路。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培养具有现代农业发展所必须的新型农民,用现代科学文化、科学技术武装农民,着力培养新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要切实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教育群众转变思想观念。要采取“走出去”的办法,组织农民到发达地区观摩、学习和考察,开阔视野,学习经验,转变观念;同时要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更多农民能掌握一项技能甚至一技之长,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努力造就一批新时代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