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告别“十五”,人们对过去五年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充满欣慰。迎来“十一五”,如何保持良好势头、乘势前进?年初,为了应对新的形势、迎接新的挑战,农业部决定进一步整合力量,着手实施“九大行动”,更好地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再上台阶。可以预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十一五”的五年,“九大行动”将助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走势继续向好,并且在整体保持稳定增长的基础上,某些方面还可望实现新的突破。
发展难度加大“九大行动”欲扛重任
虽然“十五”期间农业农村经济出现了重大转机,为“十一五”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未来之路仍然充满挑战。
——粮食安全仍然潜伏较大危机。最近两年,虽然粮食产量增加较大,超过500亿斤,但由于在此之前国内粮食连续多年减产,粮食库存曾一度降到六年未见的最低点,增长仍然还是“恢复性”的,国内粮食供求依然紧张。同时,全国耕地面积的锐减势头并未遏止。据权威数据显示,1996年我国耕地总面积是19.5亿亩,*5年减少到18.3亿亩,不到10年减少1.21亿亩,相当于一个农业大省的耕地面积。*3年我国人均耕地1.43亩,*5年降到1.4亩,只相当于世界人均面积的40%。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耕地面积减少的总趋势难以逆转。加上有些地方还出现放松粮食生产的苗头,粮食安全的警钟无法解除。
——农民持续增收的“门槛”升高。通过取消农业税“减掉一块”、给种粮农民发放各种补贴“增加一块”,以及自然增收的一部分,*4年以来,农民收入与粮食生产一样,也在增幅上从历史性低点走上了高增长曲线。走进“十一五”,在政策性的“减法”基本做完,“加法”的空间相对缩小的情况下,农民收入要实现高增长难度加大。
——市场与自然灾害压力有增无减。首先,从农产品市场来看,国际国内的双重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一方面,全球化的农产品贸易潮流不可阻挡,竞争将更为激烈和残酷。另一方面,世界性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农业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贸易壁垒不断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不利,持续数年的多哈回合谈判于最近最终宣告破裂,日本颁布实施《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使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锐减,并引发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效仿等都是证明。另外,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恩格尔系数降低,对大宗农产品消费量减少,加上国外某些农产品的优质优价,因此,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也将面临萎缩的危险。其次,从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来看,由于对自然界长期和世界性的人为改变与破坏,动物疫情和自然灾害的发生,总体上极有可能变得更加频繁、严重与不可预测。
面对新的严峻形势,作为国务院负责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综合职能部门,农业部决定从今年开始实施“九大行动”,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行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行动、农业科技提升行动、畜牧水产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生态家园富民行动、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舆论认为,农业部在原有工作基础上采取的这一重大举措,是对农业发展战略方向新的总体把握和重点工作的统筹安排,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找到了更确切的战略抓手。“九大行动”的内容虽然有相当一部分是农业部近年来已经启动和坚持做的工作,但由于指向更明确,每个行动目标具体,运作方式方法改进,资源整合力度较大,形成了一整套落实机制,效果也必将更好。
上半年初试锋芒“十一五”开局捷报频传
“九大行动”提出和实施以后,农业部各司局工作的压力陡然增加。一位司局长不无感慨地说:“现在很多工作整合进‘九大行动’以后,不仅有部领导亲自牵头挂帅,而且很多工作不再仅仅只是一个点,横向纵向很可能都有部门以外的人参与,一个点上的工作做不好就可能影响一个面和整条线的进度,加上有专门部门随时督办检查,丝毫不敢懈怠。”
压力产生动力。上半年,各级农业部门围绕“九大行动”认真履行职责,各项工作落实起来更加雷厉风行、一抓到底。
一是加大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力度。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测土配方施肥补助资金拨付比去年提早近两个月,目前已落实到位90%以上。特别是针对柴油两次大幅调价,协同有关部门积极落实农资增支综合直补政策,及时解决限量加油、带机加油等问题,保证“三夏”农机作业和渔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是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抓好春季田间管理,加大小麦条锈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控力度,积极落实春夏播粮食种植面积,严厉查处乱占滥用耕地行为。大力引导农民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推动农村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加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阳光工程”实施力度,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服务。
三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开展重大农业科研攻关,狠抓超级稻研究与推广,已落实种植面积6500万亩。扩大农业科技入户范围,确定212个科技入户示范县,推介了50个主导品种和20项主推技术,对20万个科技示范户进行了主体培训。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力度,实施面积达2.8亿亩,减少不合理施肥84.6万吨,项目区氮肥施用量首次出现负增长。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强农机农艺结合,推广机插秧、保护性耕作等节本增效农机化技术。加快畜牧水产业增长方式转变,加强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建设。创建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垦区产业化、集团化、股份化改革进程。
四是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大免疫力度,春季集中免疫密度保持在90%以上。建立村级疫情报告观察员制度,疫情测报网络覆盖到乡和村。成功研发新型疫苗和快速诊断技术。完善重大动物疫病定点联系制度,成立农业部突发动物疫情应急预备队,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稳定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积极参与禽流感防控多双边合作。
五是切实维护农民权益。加大整顿和规范种子等农资市场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坑农害农行为。共立案查处假劣农资案件26862件,其中案值在5万元以上的大案要案77起,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53亿元。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建立全国规范的土地承包与流转的基础信息与动态管理系统。强化农民负担监管,切实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六是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结合农业部门职能,制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村调研”,编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村调研汇集》供各地参考。在全国每个省份确立一个新农村建设联系县,每个联系县确立一个示范村和两个联系村,指导联系县、示范村制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及时召开全国发展“一村一品”经验交流会,探索主导产业强村富民的有效途径。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
扎实的工作带来了良好的效益。上半年,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有利环境下,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的好势头,顺利实现了“十一五”开门红。粮食产量与农民收入在摆脱困局两年后继续较快增长。夏粮连续第三年获得丰收,总产量达到1138亿公斤,增产74亿公斤,同比增长7%;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797元,同比增长11.9%;农业各行业平稳运行。棉花、糖料、蔬菜等主要经济作物发展势头良好,畜产品产量保持增长,渔业生产稳步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值大幅度增加,农业机械化快速推进,农垦经济增速较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遏制。上半年发生的7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都得到及时有效控制,没有造成扩散蔓延,零星散发几率大幅降低,连片暴发趋势得到控制,人感染病例增加势头明显减缓。其他人畜共患病疫情平稳;农业对外贸易快速增长。1-5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50.4亿美元,同比增长18.2%。出口额为117.7亿美元,同比增长11.6%;进口额为132.7亿美元,同比增长24.7%;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整体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步良好。
展望未来看走势“九大行动”让人充满信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刚刚起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处于关键时期,“十一五”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大发展的承先启后。通过“九大行动”的实施,“十一五”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走势,虽然道路不会平坦,但仍然让人充满信心。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原来一提到保证粮食安全,习惯上总是寄希望于粮食种植面积的增加,而如今,面对土地不可逆转的逐年递减态势,这种思维已经越来越行不通了。于是,在最大限度保证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农业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的任务目标明确提出,要通过资源保障、科技支撑、物质装备、抗御风险、政策支持等五大能力的提高,把粮食的优质高产作为主攻目标。今年夏粮之所以丰收,主要靠的就是单产明显提高。据统计,夏粮亩产567.6斤,比历史最高的去年增加29斤,增长5.4%,其中夏收小麦单产首次突破600斤,达到606.2斤,增加32.4斤,增长5.6%,单产对总产增加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按照这种势头,如果不出现大的天灾人祸,要实现2010年粮食总产1万亿斤的目标,时间甚至可以大大提前。
在粮食增长方式转变的同时,农民收入增长的“动力源”也在发生着重大转变。“十一五”期间,在大宗农产品价格走高的可能性仍然不大、政策性补贴增长空间也较为有限的情况下,农民收入要实现持续较快增长也必须另辟“蹊径”。当前,尽管中央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并对种粮农民进一步加大了补贴力度,但要让农民直接在第一产业上实现收入的较快增长,一定时期内还有很大难度。与此不同的是,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打工经济”一枝独秀却仍将在较长时期持续。今年上半年,农民外出务工的收入增幅达20.1%,比去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而且农民的人均现金收入里,外出务工收入占整个现金收入增加额的一半。农民要外出打工,技能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而作为“农业科技提升行动”重要内容的新农民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等,正好是顺应了这种趋势和要求。最近两年多,全国仅“阳光工程”培训的人数就达1000多万,培训就业率达86%以上。初步统计,接受培训的学员转移输出后的月收入平均达到800元,比在家务农高出400元,比未接受技能培训的转移人员普遍高出*元左右。“十一五”期间,农业部还将通过各种途径,培训各类技术专长农民1亿人。工资性收入的快速增长,一般农产品及政策补贴性收入的平稳增加,加上“生态家园富民行动”,以及“测土配方”等方面形成的减支力度的不断加大,可见,未来几年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虽然压力重重,但经过努力问题应该不大。
农业农村经济要活跃,增长要迅速,最大的问题是要形成新的产业亮点。在这一方面,“畜牧水产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和“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具有很明显的指向。按照这两大行动方案的设计,到2010年,健康养殖方式在养殖业中的采用率要达到60%以上,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要达到50%左右;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要超过1.5∶1,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初加工以上)达到50%—60%。按照这样的发展要求,无论是养殖业还是农产品加工业,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都将起到一个极为有力的带动作用。
如果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仍是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主要任务的话,那么“九大行动”的目标除了这些,实际还包含了一些更深层的含义。比如,为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农产品安全绿色行动”将经过“十一五”的努力,使我国90%以上的初级农产品质量要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大中城市批发超市、大型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的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6%以上,力争主要初级农产品出口100%达到国际标准要求。此外,农业立法将进一步得到加强。面对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和疫情,“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等计划的实施,也将使农业的危机处理能力大大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则意欲通过探索,为全国的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借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走进“十一五”,“九大行动”的实施使我们看到,在追求农业农村经济显性效果的同时,更注重于长期发展能力的整体提升,主动和超前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以更强的针对性打出了更大的“组合拳”。综合分析可见,虽然未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会更为严峻,但是在中央重视和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的情况下,通过“九大行动”的实施,农业农村发展的新亮点将不断出现和放大。经过“十一五”的努力,一个现代农业加速崛起,农业农村经济繁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必将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