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社区党建经验交流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社区党建经验交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社区党建经验交流

近年来,*市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加强社区党的建设作为推进城市化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适应城市基层管理要求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机制,努力扩大党在社会和基层工作中的覆盖面,增强社区党的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和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城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创新管理体制,夯实社区党建的组织基础

我们以理顺城市基层管理体制为先导,以社区党组织建设为基础,以社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健全了社区工作网络,强化了社区党建工作的组织基础。

一是理顺社区党组织管理体制。我们对城区实施了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的调整,将8个街道办事处合并,成立4个管理区,撤销街道党委,组建管理区党工委。每个管理区下设党群办等九个办公室,使城市管理的重心下移。按照“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协调发展”的原则,将城区132个居委会分三步调整为36个社区居委会,并按照“一社区一支部(党委、总支)”的要求,重新组建了社区党组织,并确立了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年初,针对党员属地化管理趋势,我们又及时调整了社区党组织设置,根据党员数分别组建社区党总支、社区党委,并合理划分党支部。各社区还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了以党员为骨干,由党委(总支)、支部、片长、组长、院户长组成的层级式社区组织网络体系。

二是落实企业党组织属地化管理的责任。将原来由市各局(委)党委领导的转制企业党组织,逐步调整为由所在镇党委实行属地化管理,增强社区党的力量。同时,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纳入社区党的工作内容。由市委统一部署,各社区深入调查摸底,做到辖区内企业数、党组织数、覆盖数、党员数、积极分子数“五个清”。在此基础上,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建立党组织;对暂时没有党员的企业,通过下派党建指导员,发展党员,为建立党的组织创造条件。目前,城区已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253家,选派党建指导员246名,赋予了社区党建新的内涵。

三是加强社区领导班子建设。按照“配全、配强、配优”的原则配备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领导班子,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社区居委会主任实行“一肩挑”,并配齐社区党务副书记,班子成员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近年来,我们先后分六批向社会公开招聘188名工作人员,改变了社区居委会专职工作者“老妈妈撑天下”的局面。目前,社区“一正二副三委员”全部配备到位,每个社区平均拥有专职干部6.1名,社区干部平均年龄降到33.6岁,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的占32%。今年,我们又从市、镇两级机关和管理区选派青年中层干部到社区担任党组织负责人,基本做到每个社区都有一名下派干部,有效地促进了青年干部的培养锻炼,推进了机关、社区共建。同时,我们还聘请了76名有党务工作经验、有较强组织领导能力和奉献精神的社区党员担任分支部负责人,并给予每人每月100元的补贴,增强了社区党建工作力量。

四是提升社区干部综合素质。首先,加强培训。坚持统筹规划、分级负责的原则,采取集中轮训、举办大专班、拜师结对、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对社区干部进行教育培训。最近,结合区划调整后的届中选举,对社区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和居委会主任进行集中培训,进一步强化了党建业务和社区建设管理知识的学习教育。其次,加强管理。明确了社区干部的岗位职责,实行年度述职评议制,接受党员群众的测评,并由上级党委对社区干部表现作出总体评价。在综合考评的基础上,对社区干部实行末位淘汰,形成“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第三,提高待遇。我们以文件形式规范了社区干部的劳动关系,提高了基础工资、职务补贴的标准,增加了社区工龄补贴;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年度奖金,并逐年有所增长,保证社区干部平均工资不低于城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同时,按照相关规定为社区干部办理了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5项社会保险,有效增强了社区岗位的吸引力。

二、创新工作机制,增强社区党建的工作基础

一是健全了社区党建网络体系。市委成立了社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社区党建。各镇党委和管理区党工委普遍建立了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按照工作章程和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定期开展活动,组织专题研讨,交流党建工作,指导、帮助社区加强党的建设。各社区组建了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小组,分别与各驻区单位党组织签订了共建协议;对缺乏共建资源的社区,市委明确市级机关党组织与其挂钩,全市共有236家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开展了结对共建。为了深化这项工作,增强共建实效,我们制定了《*市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联手共建意见》,要求社区党组织和单位党组织分别做到“六个一”,社区党组织要确定一个社区党建主题、制定一个联手共建规划、健全一套联手共建制度、召开一次年度共建联席会、组织一系列社区党建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单位党组织要制定一个共建方案、明确一名共建联络员、建立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主动为社区办一件实事、参与一系列社区党建活动、建成一个社区共建基地。社区党组织与单位党组织优势互补、共驻共建,达到了互动双赢的预期效果。

二是确立了党建引领工作机制。我们建立和完善了由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民政局、虞山镇党委等22个部门参加的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社区党建引领社区建设的工作机制。明确凡需由社区承担的工作,相关部门应先向社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申请,经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协商、市社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以领导小组名义统一布置、统一检查、统一考核;由市社区党建领导小组牵头,在各社区深入开展道德规范、科教、文体、法律、卫生、环保绿化、婚育新风等“七进社区”、“五进家”活动;各社区由党组织总揽社区建设,实现对社区思想、组织、活动、工作的全面引领。

三是加强了社区民主政治建设。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一步扩大社区基层民主,健全完善居民自治。在各社区选举产生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决定社区重大事宜;由社区内各界知名人士和有关方面代表组成社区议事委员会,开展民主议事,逐步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在符合条件的社区合理设置工会、妇联、共青团组织,建立健全群团工作协调机制,从而真正形成了由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决策、社区居委会执行、社区议事委员会监督、社区群团组织广泛参与的社区工作机制。

三、创新活动载体,丰富社区党建的工作内涵

一是以“凝聚力工程”为载体,拓宽服务居民渠道。全面实施以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做到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积极推广枫泾社区成功经验,把文明市民学校作为社区党组织加强居民政治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开展分类施教,及时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把党的主张和要求转化为居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许多社区还把有一技之长的党员和积极分子组织起来,成立了多支互助服务队,为居民提供水电维修、急病救助、治安值勤、植绿护绿、法律援助、青少年教育、文体辅导等特色服务,进一步拓展了“凝聚力工程”的内涵。

二是以党建活动阵地为载体,强化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我们根据形势发展要求,不断加大党建投入。在每个社区党组织基本活动经费每年不少于2000元的基础上,按照每名党员不低于30元的标准,单独列支下拨到社区党组织,实行专款专用。同时,建立了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分党校等活动阵地,不断拓展党员活动和服务居民的组织载体。根据社区党员的特点,开展分类教育。为老党员过“政治生日”,要求他们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做到“退岗不褪色”。开展下岗职工党员“下岗不失志”活动,帮助他们转变择业观念,提高再就业能力。开展流动党员“经商不忘义”教育,为社区建设提供物力、财力、人力支持。建立“党员之家”,明确党员责任区,设立在职党员形象监督箱,努力发挥他们模范带头作用。“七一”期间,我们又组织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所有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登记,参与社区建设;要求每位党员在社区都要当好一名联络员、做好一个表率、参加一支服务队、帮好一家困难户、提出一条好建议、办好一件社区事。

三是以创建特色社区为载体,形成社区党建品牌。指导和帮助社区党组织结合自身的特点,按照“一社区一特色”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组织开展了“党员志愿者在社区、在邻里”、“奉献在社区、闪光在楼道”、“党心、民心、舒心工程”等丰富多彩的社区党建活动,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党建品牌。去年9月,枫泾社区党委书记陆仁华同志作为苏州市的唯一代表,出席了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表彰大会,并就社区党的建设作了交流发言,为苏州市社区党建工作赢得了荣誉。

坚持以创新为动力不断开创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

中共沧浪区委组织部

近两年来,我们沧浪区在认真总结前几年社区党建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围绕创新工作平台、创新组织体制、创新活动载体、创新工作机制等四个创新工程进行了新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创新工作平台,完善社区党建的组织保障体系

根据市委组织部的新要求和街道区划调整的新情况,我们在已有的区、街道、社区三级网络体系基础上,拓宽渠道,创新平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社区党建的组织保障体系。一是建立区委常委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每个常委分别联系一个社区党组织和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对联系点的党建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并把联系点创建成为苏州市社区党建示范点作为主要任务。最近,区委一班人利用“七一”前夕分别深入各自的联系点参加活动,帮助社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是进一步扩大社区党建联席会的范围。街道合并调整后,我们及时对社区党建联席会的成员单位进行调整和补充,成员单位由原来的近300家扩大到现在的380家。同时,社区党组织通过建立党建联席会分会和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小组等形式,与辖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书,明确结对共建的任务和目标。三是成立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从古城区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在南门街道成立了道前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并采用“红帆港”党员服务中心的统一标识,树立了品牌,扩大了影响。下一步我们还将在友新街道成立社区党员服务中心,进而推动全区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建设。

二、创新组织体制,巩固社区党组织的核心地位

今年以来,我们结合社区居委会换届改选工作,通过调整组织设置、实行“两推一选”和配强配好班子等措施,着力加强社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巩固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

1.统一调整社区党组织建制。湄长社区作为全市第一家成立的社区党委,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工作方式、制度建设和运行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为此,我们在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有关规定,对全区社区党组织建制进行了统一调整。调整后,全区60个社区党组织中有社区党委37个,总支17个,支部6个。同时,我们还统一制作了中英文对照的社区党组织牌子,展示开放的社区新形象。

2.配强配好社区党组织班子。为保证社区党组织,特别是社区党委有效地开展工作,我们明确要求,一是凡是党委建制的社区一律要配备一名专职副书记。到目前为止,全区37个社区党委全部配备了一名专职副书记;二是体现共建特色,吸收社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进入社区党组织班子。经过换届,全区共有55名社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民警担任了社区党组织的委员或副书记,配备率达90%以上;三是努力提高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的素质。目前,各社区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平均年龄为46岁,文化程度均在高中以上,大专文化程度的比例提高到了30%以上。同时,我们还对社区党组织负责人进行了岗前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3.全面推行“两推一选”。为进一步扩大社区党组织选举的民主化程度,增强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居民中的威信,我们借鉴农村党组织“两推一选”的办法,在社区党员大会正式选举前增加了居民代表对委员候选人投信任票的程序。一些参加投票的社区居民认为,这个程序增加得好,不仅反映了社区党组织尊重民意、顺应民心的指导思想,也有利于增强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创新活动载体,不断拓展党建工作的新领域

两年来,我们把服务社区、服务居民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创新活动载体,整合社区资源,把党的工作渗透到扶贫帮困、社区服务、精神文明等各个领域,使社区党建工作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1.凝心聚力,充分挖掘社区的各类资源。各社区党组织以“凝聚力工程”和培育“邻里情”为主题,以结对共建、一人一岗、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为载体,充分发挥社区单位的资源优势。目前,全区共有电脑维修、法律咨询、医疗巡诊、治安巡逻等党员志愿者服务队60余支3000多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由社区单位中的党员组成。锦帆路社区党委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成员参与社区值班巡逻,三年来从未间断,累计参加达1500人次。一些社区开展了“把岗位让给社区”活动,利用社区单位的就业岗位解决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今年5月,双塔街道专门举办了4048人员再就业招聘会,为社区里的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20个社区单位的近200个岗位。部分社区还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和场地资源,成立了由大专院校专家、学者和社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组成的讲师团,开辟了区域化党员教育阵地。

2.巩固成果,扩大党员公示责任制范围。党员公示责任制在得到省市委组织部门充分肯定和广泛好评的基础上,湄长社区党委又通过社区党员风采展示室和社区公民道德纠察队等载体,向社区党员发出了公德示范、学习示范、奉献示范的“三示范”倡议,把公示制从做维护楼道、小区环境的带头人扩大到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参加的范围也从最初的16幢楼房54名党员,扩大到现在的67个楼道的187名党员,从湄长一个社区扩大到了两个社区。最近,该社区党委对党员公示责任制实施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进行了表彰,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路作用。

3.延伸内涵,深化在职党员双重管理活动。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推行以来,得到了广大党员和社区党组织的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去年开始我们又进行了深化,实施了“三进社区”和“三双向”制度,即在职党员民主评议倾听意见进社区;评比先进征求意见进社区;发展党员调查、公示进社区。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对在职党员在社区表现实行双向联系、双向沟通、双向反馈。到目前为止,全区有将近2000人次参加了社区党组织组织的各类社会性、群众性和公益性活动。抗击非典期间,有300多名在职党员参加了“先遣队”,主动挨家逐户地宣传防止非典知识、指导居民消毒,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

四、创新工作机制,实现社区党建工作的双赢共进

两年来,我们以社区党建联席会为抓手,通过加强各方协调和联系,初步建立了运行有效的工作机制。

1.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按照联席会章程和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街道党工委坚持每年两次向社区党建联席会报告工作,与各成员单位相互之间交流和研究党建工作。同时,街道和成员单位互派联络员,建立经常性的双向联系,一方面把单位的愿望和要求反馈给街道和社区,另一方面把街道和社区的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成员单位汇报。通过多渠道联络,加深了联席会成员单位对我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注和了解,增强双方的认同感。

2.建立健全党建活动机制。一是计划共商。每年年初在社区党建联席会上,各成员单位根据各自实际提出全年党建工作计划,由街道党工委进行综合,并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确定全年党建工作计划,实现了社区党建工作的一体化。二是资源共享。目前,社区党组织举办群众性活动和党员教育活动所需的场地等资源,均由社区单位无偿提供,有效弥补了古城区社区场地资源不足的矛盾。三是活动共办。通过相互融合和社区单位的大力配合,街道党工委已经从全程操作者转变成了协调组织者,并实现了社区活动的公益性内容与市场化运作的有效对接,既提升了社区活动的品质,又为成员单位展示形象提供了舞台。如“博爱之夜”文化艺术节、“嘉华杯”社区运动会等社区大型活动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3.建立健全互惠互利机制。我们充分发挥政府的资源、组织和人才优势,在社区服务、综合治理、环境卫生、人才引进等方面热心为企业提供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此外我们发挥政府的协调功能,为企业提供房屋置换等方面信息,通过牵线搭桥不仅使社区单位盘活了闲置资产,也引进了税源,实现了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