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城乡一体化社区党建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我市是一座新兴港口工业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等各项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目前全市农业比重降到2%左右,城市化率达到56.5%,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为适应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需要,我市超前思考,把党建工作有效切入到城乡一体化社区建设中,拓宽基层党建工作领域,发挥党的建设在巩固基层政权、保持社会稳定、开展群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了城乡“三个文明”建设在更高层次上协调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顺时应势,奠定城乡一体化社区党建工作的基础
近年来,我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快了全市城市化进程。通过多次行政区划调整,全市乡镇数由原来的26个调整为8个,形成了规划有序、各具特色的“一城四片区”市域城镇体系。同时,通过实行按居住地登记的新型户籍制度、鼓励农业用地依法流转集约经营、尝试社区股份合作制以及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大病风险基金制度等措施,积极推进农民向城镇集中,促进了农民梯度转移。目前,全市农村劳动力约31万人,其中从事非农产业的有23.5万人,非农化率达到75.9%,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日趋向城市居民靠拢。根据这些新情况,我市积极创新调整党建工作思路,为开展城乡一体化社区党建工作奠定了基础。
1.树立城乡一体化社区党建工作的新理念。围绕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我们对社区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把社区党建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建设一个富有特色和竞争力的现代化中等港口城市的目标上,增强紧贴中心、服务大局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党建工作促全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二是树立统筹发展的理念。社区党建工作围绕构筑城乡一体文明新优势的目标体系,始终注重为城乡统筹发展服务。同时,以统筹发展的目标、要求,抓好城乡社区党建工作的一体化发展。三是树立“大党建”的理念。突破原有的小城镇社区党建工作单纯的就党建而党建的观念,确立全市党建工作“一盘棋”,使城乡社区党建工作与农村党建工作、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机关党建工作等有机结合,统一考虑。
2.确立城乡一体化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思路。面对城市化进程中不断涌现的各种矛盾和社区工作任务的日益增多,我市确立了以“四个延伸”为目标和“四联”机制为抓手的城乡社区党建工作新思路。“四个延伸”即依托城乡社区的组织网络,社区党建领域向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延伸,向流动党员延伸,向驻区单位延伸,向在职党员延伸。“四联”即抓好联建、联管、联教、联创的工作机制,实行社区与辖区单位资源优势共享、社区活动共搞、管理责任共担、文明小区共创、党建工作共建。
3.明确城乡一体化社区党建工作的各方责任。按照城乡一体化社区党建工作的理念和思路,我市成立了由市委分管副书记为组长,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为副组长的社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协调各职能部门开展工作。市委明确规定,由各镇党委和各村级党组织具体负责城乡社区的党建工作,并于去年起在全市开展了创建“先锋社区”活动,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的延伸,与创建“先锋镇”、“先锋村”活动同步部置、同步考核,增强了镇村党组织抓社区党建工作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各级党组织以服务群众为抓手,稳定社会为重点,制订了社区党建工作的目标体系、工作措施及考核制度。同时,各社区成立了由社区党组织及驻区各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健全了社区党建工作责任制。
二、整合资源,构建城乡一体化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在实践中,我们注重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整合社区内的政治、组织、人力等各种资源,做到工作领域区域化、工作对象多元化、工作目标一体化,丰富了城乡社区党建的工作内容和活动形式。
1.依托自身资源,夯实党建基础。一是健全社区党组织网络体系。我市在8个镇共建立了87个城镇社区,在186个村全部建立了村级社区。按照“一居一支”的要求,在城镇社区全面建立了社区党支部。为加强村级社区党建工作,我市于今年初实行了村级党组织设置改革,全市有75%的村级党组织由支部升格为总支或党委,并在村级社区建立了党支部。二是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招聘、民主选举、强化培训等办法,有效提高了社区支委会和居委会干部的整体素质。目前全市87个城镇社区共有“两委”干部353名,其中党员占72%,大专以上文化占78%。三是建好社区党组织活动阵地。目前,我市城区社区办公活动用房都超过300平方米,其中超350平方米的占70%;城镇社区所有党支部都已达到“八个一”(一部电话、一套电化教育设施、一台电脑、一架相机、一套办公桌椅和柜子、一套健身器材、一组宣传橱窗、一组上墙制度)、“五个室”(党员活动室、图书室、警务室、健身活动室、办公室)的标准;村一级社区普遍达到了300平方米以上。
2.聚合社会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我们本着“共建互惠、共同提高”的原则,以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共同需要为纽带,以地区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为重点,广泛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加强社区内党组织的相互协作。一方面实行资源共享。社区党支部积极为社区单位提供了解民情、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途径;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利用人才和资金优势,积极为社区党组织解决实际困难。另一方面开展工作共建。在城镇社区重点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全市109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分别与87个城镇社区党组织进行了结对共建;在农村社区重点开展社区与非公企业的结对共建活动,全市农村社区党组织共向1000多家非公企业派出了800多名党建工作指导员,指导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真正达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活动共搞、工作共担”的效果。
3.挖掘特色资源,打造品牌社区。根据各个社区的实际情况,我们指导社区党组织着力挖掘和放大社区个性,努力实现一社区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展示社区魅力,提升社区档次。经过各社区党组织的努力,全市重点打造了一批学习型和服务型社区。如有的社区知识分子较多,学习气氛浓厚,就创建“学习型社区”;有的社区军、烈属较多,双拥基础较好,就创建“双拥社区”;有的社区外来人员较多,居住相对集中,就创建“第二故乡社区”。同时,全市还创建了一批“诚信社区”、“园林社区”、“生态社区”、“书画社区”、“科普社区”、“无案社区”等品牌社区。在此基础上,各社区党组织积极开展了创建特色家庭活动。全市培育了4万多个科技、文化、卫生“三入户”特色家庭,其中乡镇、农村社区家庭占到80%。通过创建,使社区成为聚民心、启民智、提民气的有效载体,成为居民群众人居环境追求舒心、人际关系追求和谐、自我发展追求个性、社会服务追求便捷的美好家园。
三、以人为本,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在社区党建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教育、服务、管理、引导等功能,凝聚社区各方合力,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在社区群众中的形象。
1.坚持服务群众,打造全面覆盖的惠民网络。在加强社区党建工作中,我们更多地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内在需要,积极为群众帮困解难。在社区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全市城乡社区初步形成了两个惠及全体居民的工作网络。一是求助服务网络。我们利用110社区求助服务联动体系,开通了“1890”社区求助热线和求助网站,依托街道、城镇和村级社区的服务网点,全方位开展社区求助服务。目前全市已形成十大系列60多个服务项目,居民不出社区就能得到周到的社区服务。二是扶持帮困网络。各社区党组织通过开展生活救助、再就业援助、教育救助等工作,在全市城乡社区形成了一张覆盖每一名弱势人员的帮困网络。*3年,全市投入低保资金680万元,为3409户城乡社区贫困户落实了最低生活保障,并帮助984户农村困难家庭建造新房2633间。今年以来,全市共组织1400名党员干部分别与1500多户困难家庭结对帮困,要求全年每户救助额不低于1*元。同时,各社区党支部还通过开展党员求助铃、党员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为年老、孤幼、病残、优抚等特殊群体提供优先优惠服务,
2.坚持教育引导,提高城乡居民的整体素质。我们在全市各社区开展了以“现代人、现代城市、现代生活”为主题的市民意识大讨论,以“树正确的就业观念、树健康的生活方式、树文明的行为习惯”为主题的农民教育活动,不断强化群众的文明意识,尽快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角色转换。各农村社区党组织通过开展“千家藏书”、“万人读书”、“理论讲座”、“知识培训”等多种形式的经常性学习教育,提高了农民的文化和技能素质;通过开展“科技早市”、“文化夜市”、“社区书市”、“服务街市”的“四市”活动,开辟了农村学习教育活动的新途径,促进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日渐向市民转变。
3.坚持规范管理,探索服务党员的有效载体。针对社区党员特点,我们创设了“两站一中心”的党员教育管理新载体。一方面,建立流动党员管理站,积极吸纳进入社区的流动党员。全市先后有3500多名原农村、企业以及外地的党员转入社区支部,成为社区党建工作的主要力量。各管理站还吸纳了389名流动党员,确保了每名流动党员都能找到“娘家”。另一方面,建立在职党员工作站,负责管理驻区单位到社区报到的近万名在职党员。在职党员持《社区联系册》到所居住社区报到、参加活动,工作站负责对其表现情况评定并向所在单位党组织反馈,作为考核、评比的重要内容。同时,我们还广泛建立了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为广大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提供党内资料查询、党员教育培训、党员求助以及信息咨询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4.坚持统筹兼顾,激发外来人员的创业激情。我市目前共有外来人口32万,占本地人口的37%。这些人大多居住在城乡社区,是我市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群体。为此,我们把对外来人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作为社区党建的一个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市里建立了市级外来人员管理服务中心,并在各社区设立服务网点,对外来人员实施市民化管理、亲情化服务,使他们在职业介绍、劳动保护、社会保障、医疗服务、住房、就业、就学等方面享有与本地人员的同等待遇。在外来人员比较集中的社区,各社区党组织还开展了法律知识竞赛、评比创业模范等活动,鼓励他们自律自重,积极向上,全力营造“共处一地、共树新风、共创繁荣、共保平安”的社会环境,激发了他们对第二故乡的创业激情和奉献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