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个国家的发达不仅在于该民族的文化知识水平,更在于该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我党历来高度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培养。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从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对未成年人倾注了无限关爱,寄予了殷切希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的制定和发表,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更是教育战线的一件大事。如何进一步认真学习和领会《若干意见》精神,振奋精神、与时俱进、埋头苦干、求真务实,全面推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新任务。本文拟从怎样找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机,谈点粗浅的看法。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调动学校、家庭、社区、媒体等多方面的力量,营造全社会全党全民关心支持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局面。摆正德育的位置,纠正“重智轻德”的倾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植爱国爱党爱民情愫,融德育工作于教育的各个环节,不仅仅是学校、教师责任,也是社会、家长的义务。当然,学校应当是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战场。一般来说,只有教育者创设的教育氛围、意境、措施引起了受教育者的积极回应时,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育者既不能坐失教育时机,又不能坐等教育时机,而要深入研究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适时把握最佳教育时机,力求取得最佳的教育成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机主要有哪些呢?
一、伊始开端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便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是心灵的感化剂。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每当新学年、新学期来临和新学科开设之际,教育者应当精心考虑每一个细节,精密设计第一次版书,周密布置第一次会见,切实搞好第一次接触,上好第一堂课,布置好第一次作业,组织好第一次班队会,制定好第一个班规校纪,开展好第一次集体活动。
二、初见端倪时。未成年人的思想行为向好或坏的方向转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苏霍姆林斯基说:“从在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儿童身上的一切好的东西。”“如果我们能让儿童身上的各种优点幼苗分蘖似乎迅速发枝,那么他们身上的缺点就会自然而然地连根除掉。”所以,教育者在教育未成年人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一量变过程。当未成年人好的思想行为闪现出第一点火花时,教育者要以极大的热诚给予恰当的肯定、保护、激励和诱导;当未成年人不健康的思想行为正在萌芽或已经萌发时,教育者要配合学校、家庭、社区工作,要形成合力,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迅速、坚决地扼杀不良言行,又教育受教育者提高抵制不健康思想行为的能力。
三、环境转换时。当受教育者转换受教育环境或者当教育者重新面对受教育者时,教育者应当留心观察,细心揣测,抓住火候,有的放矢,以诚相见,因势利导,消除隔阂,缩短心距,沟通心灵,形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畅通、便捷、民主的双向情感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四、随波逐流时。由于各种思潮的交织,尤其是西方享受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侵蚀,一些受教育者吃要高档、穿要名牌、玩要时髦,大搞生日宴请、礼尚往来,互赠感情信物,盲目追求个人享乐。教育者不能小视这些现象,要站在对祖国对人民负责的高度,教育者教育受教育者要怜惜时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通过多种途径让受教育者知道单个家庭的殷实并不代表整个社会的富有,我国尚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贫困线以下挣扎;树立“再富也要苦苦孩子”、“再富也要苦苦自己”的观念,牢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勤奋学习,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
五、行为受挫时。当未成年人入队、入团、评先、竞赛、升学等需求得不到正常满足时,他们或心灰意冷,或情绪低落,或急风暴雨式发泄,或不计后果走极端,如绝食、离家出走等等。教育者要帮助受教育者分析利弊,正确对待得意与失意、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告诫受教育者只有不向困难低头,不向失败求饶的人,才是社会生活中的强者。
六、形成反差时。我国教育体制发展到今天,虽经多次改革,但以成绩论英雄的教育评价体系好象没有多大改变。在教师、家长心目中的优生是人才,差生是臭虫。大家崇尚的仍然是学业成绩,大多注重受教育者的考试分数,轻视、忽视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一些学校、教师更是应试教育的始作俑者,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能力,重知识轻思想,用标准模具将学生造就一个个标准件。而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认识。如今社会需要多样化的人才,既要精通科技的高级人才,也要动手能力强技术工人。这就要求教育者要衡平两者之间的关系,树立大人才观,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就是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使学生积极参与,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讨论式、探究式、研究式学习方式;改变老师考试,学生应试的局面,把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形成以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为主,以老师导评、家长助评为辅的自主性评价模式。
七、情绪波动时。情绪是心理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对客观事物与自身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一个人有了情绪,总要通过喜、怒、哀、乐等情绪形式表达出来,未成年人更是如此。一向谈向风生、好开玩笑的学生突然郁郁寡欢、一筹莫展;往常性格内向的学生近期更加胆小怕事;往日亲同手足的好朋友变得相对无言、互不理睬,甚至恶语中伤、大打出手;平常学习十分投入的学生近来却魂不守舍、丢三落四,精神萎靡不振等等。每当出现这些情况时,教育者应当从中揣摩其心理,分析情绪属性及产生原因,及时帮助他们解开心结,消除心理疙瘩,释放心中忧愁和愤怒,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八、面对现实时。思想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不要“高、大、空、远”,不要空洞的政治口号,不要泛泛的道德说教。而要回归生活,要“近、小、实、亲”,理论联系学生实际。一言以蔽之,即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教育者要针对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和理解接受能力的不同,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例如热爱人民,应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做起,等等。切不可“成人化”、“齐步走”、“一刀切”、“大呼隆”,更不能“脱节”、“简单重复”、“缺乏新意”。
未成年人不可能对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无动于衷,他们对党风廉政建设、国有企业改革、假冒伪劣产品、民主法制建设、“一国两制”方针、台海局势等等社会热点问题,多有思考、议论和疑惑,其中不乏过激、错误的言论,教育者既要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又要不回避社会大变革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认识目标需要与现实可能、主流与支流、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稳定与发展、奉献与索取等矛盾关系,增强受教育者的民族危机感、历史使命感和主人翁责任感。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认为,人的潜能、个性和价值是高于一切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缩,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帮助人能达到的最佳境界。毫无疑问,只有当我们找到了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机,适时施加科学、民主的教育影响,对症下药,才可能促使受教育者接受、吸收、消化正确的教育养份,将其内化为自身特有道德品质,从而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