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普法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普法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普法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思考

做好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和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使命的顺利完成,社会各界应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五五”普法的新要求,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来看待当前“五五”普法教育,理清思路,搞好结合,增强农村普法工作实效。

一、明确思路,积极作为,切实做到“五五”普法教育与新农村建设“五个结合”

(一)把农村“五五”普法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农村“五五”普法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结合调整经济关系和经济利益,调处经济纠纷,参与经济诉讼。整顿治理农村市场经济秩序,拓展新的生产项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等工作来开展。要对农村干部群众进行以土地承包、产品质量、劳动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为重点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对农村经营大户、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城务工农民要进行重点宣传教育,培养他们的契约观念、依法经营观念、依法维权观念和公平竞争意识、诚实信用意识,积极引导农民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保障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把普法工作与推进农村改革紧密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金融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济体制等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对此中央、省、市、县已经或将要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依据,农村的“五五”普法工作应结合农村实施的各项改革来有效的开展,组织农村干部群众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使之家喻户晓。这样既能保证农村改革依法顺利进行,又能在实践中提高农村干部群众法律素质和政策水平。

(三)把普法工作与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理解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要加强民主制度、民主原则、民主权利、民主程序以及民主与集中、民主与义务,自由与法律统一性教育。大力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使“四民主、四公开”工作依法有序进行,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民主政治建设健康发展。

(四)把普法工作与营造农村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紧密结合起来。要营造农村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必然把维护农村社会政治稳定,摆到突出位置,着力化解社会各类矛盾纠纷,着力解决农村各类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保障人民群众安定团结,安居乐业必须切实维护好农村社会治安、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集中整治突出的治安问题,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法纪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为农村的社会和谐稳定服务。

(五)把普法工作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村风正、民风好,村民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精神风貌。要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大力开展“文明家庭”、“星级农户”、“文明社区”等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必须加强农村农民思想道德建设,通过普法教育,引导农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发挥法律的权威性,强制性和德治的说服力、引导力和舆论的影响力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因此,必须把普法教育与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紧密结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更好的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二、加强领导,强化保障,健全适应农村“五五”普法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一)健全农村普法教育的领导体制,县乡两级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由“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普法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乡镇党委要切实加强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领导,同时,调整充实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把农村“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真正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各级人大要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作出决议,对规划落实情况和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督办视察,要进一步发挥在组织上协调作用、工作中的监督、检查职能作用。

(二)健全农村普法教育考核奖惩机制。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的检查考核标准,在加强日常检查、指导工作同时,要坚持搞好年度检查考核工作,并重视检查结果的运用,大力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应严肃惩戒,层层深化普法教育工作责任制,确保“五五”普法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三)健全农村普法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按照省市“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经费标准拨付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由县统一购买编印农民普法教材,负责赠送农户,做到户平一册,同时乡镇也要相应的加大对普法工作经费投入,做到专款专用,保障各项普法工作顺利开展。

三、围绕中心,突出重点,不断探索适应农村“五五”普法的方式方法

(一)更新农村普法教育工作观念。农村普法教育要始终把服务农民,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紧密结合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习惯思维,选择农民群众最喜欢、最容易接受的宣传方式,创新宣传载体,丰富宣传内容,拓宽宣传视野,使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在寓教于乐中提高法律素质;要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因人制宜,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不断增强普法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进一步提高农村普法教育的趣味性、导向性,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主动参入到普法工作中来,形成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突出农村普法工作重点。一是要突出重点内容,农村普法教育工作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积极开展针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要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的宪法意识,深入开展关于农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如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民法、婚姻法、继承法等。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深入开展以农业生产、农村市场经济为重点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如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等,进一步促进农村市场经济法律秩序的健全完善;深入开展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如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信访条例等,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遵纪守法意识和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切实通过普法教育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二是突出重点对象,农村普法重点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尤其是乡镇村组干部、青少年学生和进城务工农民。抓好农村重点对象普法工作,就是抓住了农村普法工作的“核心”,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要把对农民的普法工作作为农村普法工作的重点,扎实开展对农民工的普法教育、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增强务工农民的依法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利;三是突出重点环节,抓好法制宣传日、周的宣传活动,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活动,关键年和节假日的法制宣传活动。

(三)加强农村普法宣传阵地建设。一是加强农村重要普法文化设施建设,建立村级法律图书室、购置一定数量的法律书籍、法制报刊、挂图,定期开放,为农民学法提供服务;二是充分发挥电视宣传教育功能,利用法治在线、法在身边、以案学法、法制讲座等生动、形象、直观的电视节目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参入普法、认真学法、遵纪守法;三是充分发挥审、办案件的法制宣传教育功能,人民法院、基层法庭、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在审理办理案件、调解民事纠纷的过程中,要选择一些影响较大、教育意义较强的案件,到案发地的乡镇村组、社区、学校现场办公,组织群众旁听,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

(四)加强农民普法教育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县乡两级普法讲师团队伍建设,要成立领导机构,具体负责“五五”普法组织协调工作,讲师团要经常性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利用集中学法、法律咨询、法制讲座,来提高广大农民法律意识;二是加强村组、社区、学校、普法宣传队伍建设,要按照每100名普法对象配备2名普法骨干宣讲员;三是加强农村、社区、学校法制文艺宣传队伍建设,在农闲、节假日期间开展大型法制文艺活动,把普法教育寓于娱乐之中,扩大法制宣传的影响效果,从而促进农村“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