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认识人才评价特点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科学人才评价观一出现,便迅速扩展并向各个领域深入。目前,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不仅是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且是科学选人用人的有力保障。因此,必须重视人才评价并正确认识人才评价的特点与难点。
人才评价的特性
人才评价是一件高风险的工作,这首先是由人才的价值特征决定的:人才价值潜显并存,反映了人才价值的模糊性;人才价值真假相伴,反映了人才价值的复杂性;人才价值依附时空,反映了人才价值的相对性;人才价值可以自我增值,反映了人才价值的能动性。其次,从人才评价的环境因素看,由于评价主体是人,人才评价就必然受制于人际关系、习惯传统、认识水平和客体误导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对人才的客观正确评价。
面对如此众多的不确定因素,人才评价工作必须从理论到方法都做到严肃、严谨,做到理论与方法统一、方法与艺术统一。在我国对人才评价工作越来越重视的环境下,必须让评价技术与评价环境同步发展。
人才评价中的难点
人才评价依据具有不充分性。影响人才价值的因素可以用下式表示:W=mf(x,y,z)。其中:W为人才的价值,m为环境系数(0≤m≤1),x为显能,y为潜能,z为潜质。人才的才能是m、x、y、z的函数。即是说,人才的价值是受m、x、y、z四个因素制约的。因此,如果在人才评价中仅仅以显能x为依据,所得出的评价结论依据是不充分的,所反映的评价对象的情况是不全面的。然而,到目前为止人才评价工作还没有解决对潜能和潜质的评价问题,显能常常被等同于人才的全部价值。
加权技术运用科学性需要提高。加权作为人才评价的基本技术不仅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加权也引出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是对加权不理解,因而出现层层加权、处处加权、乱赋权值以至于最终使评价结果失真。实际上,加权并没有如此神秘。按照数学推证,加权平均与算术平均之差在两种情况下都是趋于零的,在一般情况下,差别也不大。但在部分人才评价案例中,加权被人为地复杂化,反而损害了其科学性。
要避免对离散度的认识绝对化。离散度在人才评价中用来反映评价人意见的集中程度(或叫分散程度),通过标准差来体现。对离散度的传统解释是:对于若干个评价对象,在综合得分相同的情况下,离散度小的优于离散度大的。因为离散度小反映了人们的认识一致。长期以来,人们都这样认为,而事实上却不然。举个简单的例子,由五位评价人对甲乙两人进行评价,甲分别得到了ABCDE五个不同评价,乙则得到了五个C,那么,甲的离散度为28.2,而乙的离散度为零。传统的解释是乙比甲好,而许多时候却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事实上,若能正确引导和培养,甲有可能是一个“偏才”、“怪才”乃至“奇才”,而乙虽“众口归一”,但却有可能才能平平、缺乏潜质。
人才评价的准第三方认证
人才评价的工作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走过了三个阶段:第一方认证——自我认证阶段。这一阶段是以自我评价为主,主要问题是常常出现自我拔高和伪装现象;第二方认证——主体认证阶段。这一阶段是以用人单位评价为主,主要问题是单位自我保护、设置障碍;第三方认证——社会认证阶段。这一阶段是“第三者”评价,最大好处是超脱,最大问题也是超脱。虽然每一个阶段都把人才评价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但是,即使最后的第三方认证——社会认证阶段,也没有达到一个完善的阶段,它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这就是游离于一个一个的社会组织,它只能“模拟”、只能“演示”,只能“客观”地穿行于材料之中,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思辨色彩。现在应该再前进一步,就是准第三方认证——模拟社会认证。
随着人才评价工作的发展进步,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会越来越多,留给人们的思考也会越来越多,比如人才评价中精确与模糊的问题,定性定量互依性的平衡问题,德与才的可加性问题,以及显能、潜能与潜质的把握问题,感情干扰问题等等。为此,尚须付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