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人才比较发现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科学的人才观有一个基本论点就是“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这个论点至少给我们传递出三个方面的信息:人才存在的广泛性,此其一;其二,人才认可的群众性;其三,人才标准的可比性。至于人才存在的广泛性和人才认可的群众性,其含义较为浅显,不必赘述。在此主要就人才标准的可比性问题谈点管见。窃以为,人才的基本标准(道德品质、学历文凭、知识能力、工作业绩等)是可以而且应该进行比较研究的。通过比较研究,可以不断发现人才,从而更有针对性地使用好现有人才。对人才标准的比较研究,大体可从三个不同的侧面展开:
一、在同一系统内进行横向比较。
主要通过组织诸如知识竞赛、征文评比、业务技能竞赛等各种活动,让所属人员有机会在参加活动中充分展现其才华。谁能够在竞赛中脱颖而出,谁能够在系统内出类拔萃,谁就是人才。比如说同是局长,张局长比李局长的业务水平高,张局长就是人才;同是医生,王医生比马医生的技术能力强,王医生就是人才;同是足球运动员,也可看谁的“看家”本领大,凡是拥有一技之长的就当属人才之列。
二、在个人经历中进行纵向比较。
主要通过对某一个人的学历和工作经历进行考察,并作“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过去曾经接受过什么教育?现在的水平怎样?过去曾经从事什么工作?工作业绩如何?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学历经历越丰富,工作业绩越突出,其人才的认可度就越高。如果一个人只有经历的过程而没有经历的业绩或者业绩不明显,那么这个人就还不能算是人才。进行纵向比较研究,还要注意另外一种现象:即一个人过去是人才并不等于现在仍然是人才,或者相反,一个人过去不是人才也并不等于现在就不是人才。一句话,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三、在不同专业上进行交叉比较。
这种比较主要比较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有些人工作时间很长但一直没有什么建树,有些人刚入门不久,然而上路很快并且工作成绩显著,这在很大程度上所反映的就是个人综合素质问题。实践证明,凡是各方面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人,不管怎样变换工作岗位都比较能适应新的环境需要,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状态,而且学习新业务的积极性很高,接受能力比较强,工作比较投入方法也比较得当,所以也容易做出新的成绩。相反,综合素质低下的人往往就很容易在比较中退出。俗话说,“不怕不识货,最怕货比货”。人才也一样,有比较就会有鉴别。“是马是驴遛遛看”,只要我们平时善于进行人才的比较研究,就能够不断地发现各类人才。其实,人才是相对来讲的,人才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