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垦改革发展执政兴国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观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内容。邓小平同志早在生前就告诫全党“不争论”,并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同志在党的十六大的报告中再次强调指出,我们的党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一重要思想的形成与提出,是我党在新时期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体现。这既是我们工作中要遵循的一个重要思想,又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一、农垦事业的今天是一部发展的历史
农垦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由一个特殊的群体所组成的社会系统。联系农垦实际,回顾新中国农垦事业的发展历程,曲曲折折,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能否抓住发展这个根本问题,是农垦事业成败、兴衰的关键所在,很值得我们深思。
1942年,八路军三五九旅进军南泥湾,以此为标志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垦事业的诞生和发展,为我党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新中国农垦事业的开创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949起,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广大转业官兵在那些经济十分落后、自然环境恶劣的莽莽荒原,通过艰苦创业,使新中国的农垦事业在除港澳台以外的祖国各地获得全面成功。迎来了农垦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到1966年,全国建成国有农场1958个,比1956年增加1212个,增长162.5%;拥有职工292.77万人,比1956年增加近250万人,增长580.3%;拥有耕地面积3454.57千公顷,比1956年增长242.9%;粮豆总产量427.92万吨,比1956年增长481.9%;棉花总产量5.98万吨,比1956年增长286.9%;干胶总产量达2.33万吨,比1956年增长148.4倍;实现盈利近1.9亿元。
此后,从1967年起,由于政治因素和指导思想的影响,农垦系统经历了两次由盈到亏和扭亏为盈的历史变化过程。
一是“”十年动乱期间,各地农垦管理机构被撤销,按照军队的建制对农垦系统进行改编,由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担任各级主要领导职务,实行军事化管理,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1967年农垦系统首次出现亏损,并持续亏损至1978年,累计亏损额高达37.2亿元,对农垦事业造成了严重损失。
1977年起农垦事业的发展进入改革开放阶段,全国农垦狠抓经济建设,促进农垦经济的发展。针对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全国国有企业领域率先实行财务包干,改变国家对农垦企业实行的统收统支的财务体制,解决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问题;改变单一经营农业的格局,实现农工商综合经营;借鉴农村改革经验,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建立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横向联合,调整场办工业企业管理体制;稳步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对外开放。农垦经济逐步由单一型、传统型向多元型、现代型方向转变,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发展,农垦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1979年结束了连续12年的亏损局面,实现盈利近4亿元,直至*6年实现持续盈利18年。
二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影响农垦经济发展的一些体制性障碍以及一些政策性和历史性因素对农垦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7年农垦系统第二次出现亏损的局面,并且一直持续到*1年,5年累计亏损达118亿元。面对这种局面,社会诸方面对农垦的改革与发展产生种种疑虑和看法。其中,一些对农垦不了解或不甚了解的人或部门,认为农垦管理体制不顺,只有解散或逐级下放才能改变农垦的这种局面;也有的认为,农垦的历史遗留问题太多,只能让其自生自灭。前一观点主要是局限在领导体制上考虑问题,在你“管”还是我“管”上做文章,围绕着“上”和“下”转来转去,而没有去考虑如何来解决农垦在改革和发展中所面临的实质性问题,这些问题是不论由谁来“管”都必须要解决的,是无法回避的,否则不仅影响农垦的改革与发展,也会给社会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后一观点则是悲观的,是消极地回避矛盾,背离了始终不渝抓经济建设的大局,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对人民群众、对党的事业不负责的表现。此外,以上两种观点还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没有看到农垦在多年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先进的农业生产力体系,没有看到农垦在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在现代农业的建设中所具有的优势和一直发挥并正在发挥的重要作用,没有看到农垦经济在发展中的巨大潜力,没有认识到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发展,走进了农垦改革的误区。
面对经济发展的困难局面和来自社会上的种种议论,农垦系统的干部职工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和教训,冷静分析在改革发展的现实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在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现代农业中的优势;进一步深化改革,努力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实现机制和体制的创新;实施“农垦发展行动计划”,努力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促进了产业升级。*0年农垦系统实现大幅度减亏,*2年盈利21亿元,全系统实现扭亏为盈,结束了连续5年亏损的困难局面。
*3年,垦区上下团结奋斗,一手抓非典防治,一手抓经济建设,通过加速优势产业发展、进一步深化农垦改革、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改善外部环境、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的“双提高”。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可达977亿元,同比增长10%,GDP增幅自“九五”以来首次达到2位数。预计利润总额27.7亿元,增幅达31%;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3580元,增长6%左右。农垦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历史的经验值得记取,带着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农垦工作这一问题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我们深深体会到,做好新时期农垦工作,必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各级领导在指导农垦工作中,必须牢牢记住“发展才是硬道理”,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努力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到农垦改革的出路,才能够把握农垦事业的光明前途。
二、深化农垦改革,要以发展为主题
(一)农垦必须不断推进和深化改革
农垦经济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推进改革。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改革,实现体制创新,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农垦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的基本经验。农垦现行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创造,农垦的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虽然发生了积极的变化,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框架正在形成。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影响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特别是体制上的障碍突出地显露出来。突出表现为农垦大中型企业制度创新步伐较慢;职工家庭农场大多数还没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进入市场面临的体制性障碍还很突出;作为农垦系统主体和基本单元的国有农场的整体改革尚未有大的突破,政企合一体制依然是农垦企业负担沉重的关键因素,制约了经济的较快发展。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农垦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是农垦系统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
进一步促进农垦经济的发展,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进一步发挥作用,也必须加快农垦改革的进程。
党的十六大适时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战略思路。农垦作为兼容农工商建运服比较完整的经济体系,具有城乡二重性、工业经济和农业农村经济二重性的特征,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的发展阶段应该发挥更为重要的带动作用。
农垦系统经过长期的开发和建设,已形成了粮豆、棉花、橡胶、奶业、种子、糖业、剑麻等优势产业,以及食品加工和制造、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医药等支柱行业,并建成了一批名特优新稀农产品基地和龙头企业。目前,农垦粮食总产近1500万吨,商品率达76%,棉花产量占全国的1/5,干胶、剑麻各占全国的3/4,消毒液体奶占大中城市供应量的近4/5,糖料占全国的近1/10,已拥有一批在当地省市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和市场份额的名牌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农场的城镇化建设也已初见规模,许多小城镇已经成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目前垦区人口规模在5000人以上的小城镇已有600多个,50%以上垦区的职工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84%的职工用上了清洁卫生自来水,70%的职工用上了干净安全的气化燃料,90%以上的职工家庭通了卫星电视、程控电话,另外,学校、医院及图书馆、影剧院、体育场等文化娱乐设施极大地丰富了城镇居民的业余生活,不仅提高了城镇居民的文化素质,还带动了周边农村的经济发展。
长期以来,农垦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为农垦在新时期进一步发挥带动作用奠定了良好基础。如何进一步发挥好带动作用,关健是要把较高水平的生产力从制约其快速发展的体制束缚中解放出来,剔除影响其活力的政策性因素和体制性因素,才能激发其新的活力,促进其更大发展。这同样要求农垦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
(二)深化农垦改革的关键在发展
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就是必须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推进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是改革的前提条件,农垦的改革,关键在发展。
改革和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通过改革,可以解除阻碍农垦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形成科学的企业运行机制,理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使经济在新的层面上取得更大的发展。反过来,经济的发展为进一步的改革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使改革不断引向深入,从而促进经济向更高水平上发展。
改革是有规律的,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改革是需要条件的,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尤其是在改革的攻坚阶段,更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这一基础需要通过发展来取得。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为改革作积累,自身不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就难以处理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来自内部、外部的种种困难,就难以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就可能付出更大的代价,无法把改革推向更广、更深的层次。所谓在发展中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是这个道理。不顾条件的改革,不能解放生产力、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改革,不是真正的改革,是不可取的改革。对生产力造成破坏的改革,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的改革,更是不可取的。
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深化农垦改革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实质性问题。历史的发展使农垦逐渐成为一个集经济职能、社会职能于一体的区域性经济社会组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垦系统按照企业化的方向不断深化改革,农垦生产力不断得以解放和发展,有力促进了农垦经济的发展。随着农垦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农垦的社会负担、债务负担和养老负担等“三大负担”的影响日益显现,对农垦改革和发展起着双重的制约作用,这是农垦现存问题的实质所在。从目前形势看,切实解决这“三大负担”问题,离不开国家的支持,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但更重要的是靠农垦经济自身的发展,靠农垦企业经济实力的提高,只有通过发展并在发展中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以较小的改革成本,换取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成功。回避这三个实质问题的任何形式的所谓管理体制的改革,必将把农垦改革引入误区,引起垦区动荡,造成农垦生产力的破坏,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农垦改革要与经济发展相统一。作为整个经济社会的一分子,农垦系统决不能搞封闭式的改革,不仅要考虑农垦经济的发展,也要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要从整个国民经济、不同产业、不同地区和农垦经济的发展现状出发,循序渐进。结合国家的配套改革,在条件允许的适当时机,及时推进各项改革措施进程。那种想要一蹴而就,“休克”式的改革模式是有害的,是不切合实际的,农垦改革必须要实现与经济发展的统一和协调。
农垦改革要从整个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大局出发,实现农垦、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互动式发展。农垦经济是与农业和农村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农垦、农业和农村不可分割、相互促进。农垦改革要立足于充分发挥好农垦在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和组织化等方面的生产经营优势,不断为农业和农村发展起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中,拓宽自己的市场,扩大自己的辐射范围,为农垦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农垦改革要与现代农业建设的步伐相统一。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前进方向,目前,通过实现以“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为主要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发展的整体实力,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科学化,最终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已成为加强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农垦系统在农工商综合经营的基础上,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对自身资源优势的挖掘,逐步在种业、乳业、优质大豆、无公害食品、天然橡胶、米业、棉花、糖业、酒业和剑麻等产业领域,建成一批如江苏大华、北大荒种业、黑龙江完达山、上海光明、北京三元、九三油脂、天津王朝、宁夏西夏王、广东东方剑麻、海南橡胶等一大批有较强竞争实力的龙头企业,成为所在地区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并建设了一批规模大、水平高的生产基地,产业化经营的格局已经形成,并初具规模;相应地,农业生产领域土地经营规模日益优化,生产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程度达80%以上,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因此,农垦系统完全有条件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并为全国的现代农业建设积累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农垦改革必须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相一致,通过改革为这一高水平的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达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要尽力避免那种不顾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不惜牺牲现代农垦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机械地重复我国农村改革初期的改革方式来对农垦进行改革的做法。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将违背生产力的发展规律,违背经济发展规律,是对生产力造成破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倒退。
(三)深化农垦改革要以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基础
新中国的农垦事业自诞生以来,在屯垦戍边、繁荣边疆和农产品供给等方面一直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深化农垦改革必须以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基点,积极稳妥地推进。
深化农垦改革要与屯垦戍边、繁荣边疆相统一。五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农垦系统在边境地带相继建起了边境农场300多个,集聚人口*多万,形成一条巩固的边防农场带;在边疆、偏远地区相继建成农垦小城镇669个,集聚人口500多万,成为当地经济文化中心。在新的形势下,和平和发展是世界的主题,但不稳定因素和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屯垦戍边,繁荣边疆,维护边境安全,尤其是维护少数民族集居的边境地区安全的重要性仍然不可低估。深化农垦改革,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体制改革与维护边境安全的关系,做到与屯垦戍边、繁荣边疆和维护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相统一。
深化农垦改革要与保证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相统一。抗战时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农垦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重建和计划经济时期,农垦在保障农产品供给方面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并在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发展中稳固地建立了一大批规模大、水平高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成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力量。当今时期,我国主要农产品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但是国内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国外风云变幻的形势一再提醒我们,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自力更生的原则,尤其是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更应如此。粮食如此,天然橡胶也是如此。我国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建设,是在总理等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直接关怀下,为打破国外封锁、发展民族工业,通过艰苦创业开辟建立起来的。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一直将天然橡胶看作是我国的重要战略物资。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天然橡胶的生产远远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只能提供40%的市场需求,约60%依靠进口,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农垦系统作为我国天然橡胶基地建设的开辟者和主要力量,其天然橡胶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因此,深化农垦改革必须进一步加强农垦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更不能使其在改革中遭受破坏。
同时,深化农垦改革要考虑农垦职工的承受力。农垦在50多年的发展中,先后安置复员转业官兵145万人,知识青年280万人,职工子女130万人,水库移民45万人,归国华侨、难侨3.5万人,在国家建设的困难时期和非常时期,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同时,农垦系统也形成了一支素质较高的职工队伍,这批人员逐渐成为农垦职工队伍的骨干力量,为农垦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农垦改革的不断深化,必然会给一些职工群众尤其是一些老职工的利益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不考虑职工群众的承受力,不妥善处理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将无法向历史作出交待,无法向群众作交待,改革势必阻力重重,甚至影响垦区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垦区的稳定和发展,也是国家统一、稳定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形势,农垦必须深化改革,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求,使农垦改革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一致,与广大农垦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只有如此,农垦改革才有可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深化农垦企业的全面改革
党的十六大的召开,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为农垦企业的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二十五年来农垦改革的积极探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有益的经验;近几年农垦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与各种社会问题的逐步化解,为加速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可以说目前是深化农垦改革的最佳机遇期。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加快发展,把农垦企业的全面改革推向前进。从农垦的实际出发,指导和抓好当前的改革,必须在思路上把握以下几点:
1.接受历史的教训,不折腾,不把主要精力放在领导体制的变化上,不在“上上下下”方面下功夫,而要着眼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农垦经济的发展上,使农垦改革必须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一致,把“第一要务”落到实处。
2.注重机制、体制和制度的创新。抓住垦区集团和产业公司两个重点,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股份制改造。鼓励国有资本、集体资本、中外私有资本特别是职工个人资本参股,尽快改造成规范的现代股份制企业,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现代产权制度建设,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逐步将农垦建设成为一个拥有多种经济成份、投资主体多元、内部运行合理、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示范带动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企业群体系统。
3.抓紧推进垦区社会职能的剥离,为实现政企分开、社企分开创造条件,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条件。逐步在垦区内部形成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加快农垦企业经济的发展,
4.推进垦区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企业重组的进程,加快组建垦区企业集团。进一步发挥优势,经营大产业,开拓大市场,促进大发展。农垦经济的发展模式,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不能走“小农”经济生产的路子,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就必须在现有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按照产业化经营的方式构建大型农业企业集团,不断延伸产业链,不断扩大带动和辐射范围,以真正走出一条适应中国国情的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
总之,“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我们理清思路、深化改革、建设农垦的重要指导思想,只有认真学习、深入理解,并在实践中努力践行这一重要思想,才能推进农垦事业的繁荣和兴旺,才能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使其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