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业富县发展战略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县历属农业县。新中国建立前,土地所有制为地主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私有制,买卖自由。粮食生产是县内的主要经济支柱,因受小生产单位制约,生产力水平低下,抵御自然灾害,扩大再生产等综合生产能力不足,农业生产自给自足,长期处于“靠天吃饭”,发展缓慢。至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全县仅有水田2.49万亩,仅占总耕地面积的9.2%,境内粮食生产以旱粮为主,玉米、红苕、高梁、粟米等旱粮达*0余万公斤,占大春产粮2150.5万公斤的90%以上,小春以小麦、豌豆、大麦等为主。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全县全年粮食总产3496.5万公斤,玉米、红苕、高梁、小麦等旱粮达3150余万公斤,全年人均粮食仅*公斤左右。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境内冬囤水田发展至2.4万余亩,比清末增加1倍,加之河埝、山坪塘等灌溉,全县水田发展至6.4万余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7%,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也有所上升,全县年均粮食总产达4402.5万余公斤。此后,国民政府将四川纳入复兴基地,为发展农业生产,*县政府向中国农民银行申请短期贷款兴修开化埝等水利,终因投入有限,收效甚微。民国二十九年至三十年(1940—1941年),连续两年春旱、夏旱,全县粮食减产25%,县民食野菜、树叶及其它代替品者分别达6.54%、8%和31.2%,“民情惶迫,驱而为盗。”后又陆续贷款发展水利,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全县水田发展至12.46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43.79万亩的28.45%,粮食总产4846万余公斤,70%为粗粮,县内农民除去交地租、纳捐税及添置衣着、农具等开支后,人均口粮不足100公斤,许多人离乡背井,讨口要饭。
“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年12月*解放后,经过,终结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生产关系,土地回到劳动农民手里,大大解放了生产力。1953年经与江油、剑阁、绵阳、盐亭等县调整行政区划后,县内有冬囤水田99*亩,共有水田18.2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62.94万亩的29%,粮食总产达6752.5万公斤。1953年后,逐步实现农业合作化,使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单位的农业经济结构,转变成为几十户为一个整体的生产单位,较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改变生产环境和发展农业生产。县人民政府及上级人民政府逐年发放贷款或划拨专项资金用以修建水利工程和农田基本建设,生产环境得到改善。到1958年,共修建小二型水库25座,再加之塘、河、埝,全县有冬囤水田7.2万亩,共有水田21.69万亩,占总耕地60.63万亩的35.77%,粮食总产7563.5万公斤。1958年,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左的错误,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出现了瞎指挥,高指标、高估产、高征购,刮“共产”风,一平二调,严重挫伤了农民积极性,人祸天灾,造成1959—1961年连续3年减产,平均年总产仅0.55亿公斤左右,比1957年年产0.78亿公斤平均每年减产30%左右。1962年开始,调整国民经济,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贯彻农村60条等文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国家投入资金在各公社开展农田基建和水利建设,进一步改善生产环境,至1965年,全县水田面积扩大至22.61万亩,占总耕地58.33万亩的38.76%,粮食总产达到8209万公斤。1966—1976年“”十年动乱,正常生产管理受冲击,1966年粮食总产比1956年减产9%,1970年再次减产,当年总产粮食0.795亿公斤,比1965年减产3%。
“”结束后,1981年在农村逐步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央连发几个关于农业的一号文件,各级政府又投入大量资金,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工程建设。1981年到1992年的12年间,农业投资1663万元。1983年,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央发展农村经济的方针,结合*县情,制定了发展*经济的巩固一个基础——农业(特别是粮食);抓好三个支柱一一畜牧、林果、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思想,进而对农业投入、物资供应、粮食价格等方面相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克服了粮食产量多年均在年产1—1.5亿公斤的水平上徘徊不前的局面,当年粮食产量2.1亿公斤。1992年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发展*经济的“135”工程(巩固一个基础一一农业(特别是粮食);抓好三个支柱一一畜牧、林果、乡镇企业;建立五大商品农业基地一一畜禽、棉麻、脐橙、蚕桑、种子)进一步对发展*农业作了远景规划,当年全县20余万亩中低产田、坡地、下湿田有60%以上得到改造,稳产高产的吨粮田已达到20余万亩,粮食总产达到2.295亿公斤,比1953年的0.675亿公斤,净增2.4倍。
在“八五”计划时期,全面推进各项改革,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实效,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土地承包制,放活土地使用权,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业股份合作制,发展壮大村社集体经济,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加大对农业投入,搞好川中项目、长防工程、水土保持、水利设施,全县范围遭遇40年未遇的三连旱,在严重干旱面前,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99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0496万元,粮食产量174592吨,棉花产量1036吨,油料产量22441吨,乡镇企业继续保持产值、利润双翻番,总产值达到101919万元,增长145.26%,实现利润4553万元,增长120.81%。1996年“九五”计划开始,县委、县政府以稳粮增收奔小康为目标,继续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按照“稳粮调结构,增收奔小康”的农村工作总体思路,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突出了抗灾自救,水利建设、商品农业、科技推广、乡镇企业等重点,实现了增粮增收目标。农业总产值达到46637万元,增长3.1%,农民人均纯收入1235元,净增234元。经过抗灾和旱地改制,全年粮食总产202692吨,增长2.55%,油料总产22607吨。五大商品农业基地加大发展力度。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239369万元,增长58.9%。1997年农业总产值达到48066万元,比1992年增长17.6%,五年中,兴修整治水利工程72782处(次),改善灌面18.07万亩,武引工程进展顺利,五年完成投资6157万元,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2.8%,成为全国“绿化百佳县”。粮食、油料、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人均产粮一直保持在每年1000斤以上。
1998年县委制定“农业稳县、工业兴县”战略,提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农村工作始终坚持“稳粮调结构,增收奔小康”思路,把发展农业产业化放在农村工作首位。至1999年全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52783万元,增长6.7%,粮食总产达到20.18万吨,增长8.51%,油料总产2.76万吨,增长23.47%,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61535万元,增长4.5%。*1年县委制定“稳农兴工,富民兴县”发展战略,*3年县委制定“工业兴县、以工促农、产业互动,城乡相融”发展战略,坚持抗“非典”和经济建设两手抓,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10.92亿元,增长5.2%,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被绵阳市委、市政府确定为“绵阳市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2276元,增加135元。
*6年,新一届县委制定“农业富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和谐发展”的发展战略,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全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6.97亿元,比*2年增长31.4%,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建设成效明显,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分别达到24户,110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5%。畜牧业快速发展,建成市级优质生猪生产基地乡镇5个,种猪扩繁场6个,培育年出栏生猪百头以上的养殖大户127户,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6.2%。优质农产品基地实现“量”的突破,优质蚕桑和苎麻基地分别达到2.1万亩和1.1万亩;水稻制种突破5万亩,比*2年增加2万亩。农产品品质不断提高,新增省级以上无公害农产品品牌7个,基地13万亩。科学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试点工作卓有成效。劳务开发成绩显著,*6年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8.2万人,比*2年增加2万人。加强农民负担监管,认真落实农业税免征、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帖等支农惠农政策,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52元,比*2年增加1011元。
*7年起县委要求着力做好“农业富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和谐发展”四篇文章,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农业富县战略,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舞龙头,建基地,抓协会,强规模,扶大户,促增收”的思路,突出特色,规模和效益,建好良种繁育,畜禽养殖、蚕桑、麻类、蔬菜、水果、花生、海椒、纤维林、水产养殖八大农产品基地,以水利、交通、能源、信息、物流配送五个网络和产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基层组织建设五个体系建设为着力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把*建设成为丘区经济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