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思考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安则社会稳。”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有世界上最大的农业、最多的农民、历史最悠久的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农村大家都不陌生,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却需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虽然要突出一个新字,但决不是标新立异。我不赞成“要想富裕农民,必先消灭农民”的观点,中国几亿农民怎么去“消灭”,消灭了农民谁来从事农业?我不赞成仅仅以外出务工人数多少作为政绩津津乐道,精壮和知识劳动力都出去了,谁来建设新农村;我不赞成资金的平均使力,细雨打湿不了农村这片广阔天地;我不赞成农民涌进城市,人为造成地广人稀。农民要富裕、农业要强大、农村要繁荣,农村经济要实现第二次飞跃,必须彻底扭转农业发展传统的路径依赖,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理念与发展方式的根本变局!

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理论的空谈始终抵不上农民的伟大实践,一亩三分地只能饱肚子而不能产生富裕。要把握时代特征,顺时就势——温饱已经基本解决,“家庭经营”的时代已经过去,集中的时代已经到来!

现有土地制度的弊端决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推进土地集中使用

第一,建设目标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变化。过去的农村建设是要解决有饭吃的问题,但现在是要解决吃好饭。目的已经发生变化人所共知,过去为什么要实行“集体所有,家庭经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集体主义、平均主义让八亿农民吃不饱饭,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让农民自己履行养家糊口的责任,创造性地解决了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实现了农村的繁荣与发展,也就出现过农民比工人更会生财、低教育的比高教育的更会赚钱,即所谓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更出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的黄金增长,其历史功绩不可磨灭。但作为一项制度,也必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以至于出现了1989至1991年农民收入自改革开放后首次连续三年增长幅度下降的势头。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些年来一系列的颇为严峻的“三农”问题要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就农村而言,解决了温饱却难以实现小康;就全国而言,打破了平均主义,却拉大了贫富差距。因此,“包产到户”的时代已经过去,集中的时代已经到来!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全力推进土地的集中使用。

第二,均田不致富。耕者有其田,“家庭承包”式的土地均分是保障“人人有饭吃”的制度设计,只能解决温饱,而能不能解决“人人能致富”。调查表明,农民没有一个是经营自家的承包地富起来的。如果要在土地上上致富,就必须解决承包量的问题,而现行的模式制约着土地的集约经营。

第三,利用不经济。我不赞成有些学者所谓“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一说。我认为“人均土地虽不多,可加在一齐却很辽阔”,重要的不是人多地少,而是土地没有利用好、经营好。我国有2.49亿农户,户均耕地为7.3亩,以人均土地而言,对没有能力种的人来说就多了,对有能力种的人来说就显得太少。这就出现两种情况,没有足够能力经营土地的人在土地上“混斗”,没有足够土地可以经营的人都先后离开土地,经验和经济劳动力大量外流和低层次的经营导致土地地力大幅度减弱。

第四,流转不规范。为了保护农民经营土地的积极性而出台的三十年不变的土地政策,对农村的稳定和繁荣的作用是积极的。但“死不减,生不增”也是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突出的一个根源。新增了人口却增不了地,集体经济组织调不了也没有地调,有些家庭几口人一份地;而有些家庭一个人几份地,却宁愿荒芜。从总体上看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第五,进退机制不健全。不想在土地上发财致富,土地无人问津而不能撒手,包着的地在加速撂荒;想把土地经营规模扩大却没有足够土地,没有一个完备科学的土地退出机制。

第六,集中使用不方便。由于分配承包地要肥瘦搭配,远近结合,每户耕地又被分为若干块,这种土地的分散状况增加了集约经营的难度。

第七,集体经济不强大。土地集体所有,但村、社集体却没有土地。没有土地没有收益,缺乏社会保障制度的资金来源,农民的公益事业和社会保障能力有限。村社服务群众的能力较弱,管理空心化,屏蔽作用发挥不好,控制力不强,农民上访多。

第八,土地使用权不稳定。“三十年后有一变,农民天天在计算”。国家富强安定来自民心稳定,稳定的职业,稳定的收入,稳定的住所,而且还有稳定的产业留给后代。实践表明,不管实行什么样的制度,凡是建立稳定土地使用制度的国家或地区都富裕,反之,都不会富裕,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国家无一例外。

土地集中的方式

只有进行生产关系的改良,才能实现生产资料的转移。要通过市场经济的竞争达到土地向能够利用好它的人手里集中形成好的经营,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的第二次飞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集中只能是在“三十年不变,也就是永远不变”的大前提下的集中,笔者称之为“不变亦变的土地流转”,创造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条件。

1.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一是让社所有,就要让社真正所有。将社集体所有的土地分成两个部份,一部份划归农民所有,以户为单位,一部份由社集体所有,以人为单位,社所有人员按份共有,不分块,按人占股,由社委会掌握。农民有优先承包使用集体土地的权利,但使用集体土地要给钱。社集体经济组织有权对土地进行处置。

二是新增人口的土地分配机制。其一,划分“养生地”。实行土地均分,“自留地”变“自有地”。以三人计,户均0.3-1.3亩,既可保证人人有饭吃,亦可抑制生育。其二,占股不占地。除一部分划给农民作为基本生活资料外,其余的让有能力的单位和个人去承包,集体集中、大户集中。

2.科学的土地进退机制

其一,有偿退出机制。一是自愿退,农民自愿脱离集体时,对其共有的份额可以按规定兑换成货币。二是限制退。严格的土地政策必有严格的土地退出。人在地在,人走地走。撂荒的土地收归集体所有。集体经济组织根据农民从事其他行业的年限,从事了那些行业的情况,以及户籍已经转非的,必须退出集体经济组织。其二,社会主义养身制度。一是“养身地”制度。人人要有“一亩三分地”。二是建立“养身金”制度。社集体经济组织设立养小,养老、养病、养残、养孤金等社会保障制度,其资金来源于所拥有的土地收入。土地征用出让后相应设立转非人员“养身金”制度。

各地都不同程度地摸索出了在农户小规模生产基础上实现农业集约经营的途径,但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还比较小,带动能力还比较弱,特别是龙头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农业集约经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知识劳动力向农村集中

吃饱靠体力,吃好靠知识。新农村要靠谁去建设?靠知识劳动力。缩小城乡差别在于缩小人的知识的差距。是谁在建设我们社会主义农村?一种情况是,大量年轻力壮的劳动力流向城市,田地荒芜、耕作率下降;大量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流向城市,有些地方选一个村干部都难,村干部超期服役的情况大量存在,真正的老干部在农村。农村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村三老:老农、老干、老观念。仅靠这批人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显然是是不行的。另一种情况是,知识分子过度的集中在城市,造成人力资源的大量浪费。大量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却宁愿在城镇端盘子。一些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下岗工人却宁愿无所事事,一些有知识的人无用武之地,知识失业正在出现。因此要改变这种流向不科学,流动不合理的现状。

知识劳动力向农村转移

第一,提出“知识青年第二次下乡”。1955年12月,同志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一篇文章的按语里说:“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于是广大青年响应号召,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矿、面向基层而上山下乡。今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知识青年的作用,建议30%大学生毕业必须回到真正的农村去创业、去承包经营、去当社长、村长。

第二,创造大学生走得下去的条件。大量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却宁愿在城镇端盘子,这是为什么?条件!收入和居住条件。农民都要想方设法出来的地方大学生怎么会去。因此要创造大学生下得去的条件。

第三,知识干部到基层工作,30%的乡镇干部到村社第一线任职。

树立正确的“劳动力转移”观

树立正确的“劳动力转移”观,将有利于促进劳动力的合理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在于缩小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

第一,农民始终是建设家乡建设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因此我们不主张以外出务工人员多少作为政绩考核的依据。如果大量精壮劳动力流矢了,如果大量的知识劳动力流失了,无论增加多少财富都得不偿失。中国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将膨胀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首先在农村内部转移。主要提倡内转,转移行业。土地向种田能手和从事农业的业主转移后,需要大量的农民工。

第二,转移是必然的,也是不能扼止的。农民为什么要走出去,不是因为没有土地足以养家糊口,而是没有规模效益只能小富,不能小康,劳动力有剩余。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间收入差距是造成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劳动力自收入较低的领域向较高的领域流动。

第三,不能放弃转移。一是从土地集中后人员富余的角度,二是从提高素质的角度。农村劳动力有必要也还必须转移出去。我国有4.9亿农村劳动力,富余劳动力达1.5亿,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

第四,优化转移的方式。建立劳动力进出适度、进出有序的良性的动态平衡的循环机制。

一是内转,行业转移;创造知识劳动力离家不离乡的条件,完成农业人口转向现代产业的最终变革二是回转,外出后回来;劳动力回流,建立科学的劳动力政绩观。外出务工与外出务工回转人员比率作为政绩考核,必须有30%的外出务工人员回到农村,回到自个的土地上坐在家里挣钱。三是非转,农转非转回来,在农村开辟失地农民的“二战场”,实行以农就业。四是工转,工人务农,在农村建设下岗工人的“二故乡”。五是外转,转移的的力度仍需加大。确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劳务输出的组织机构,通过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来促使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整体为城市服务。而不是单个的到城市打工。有组织地外出务工。为培养知识劳动力而转移。劳动力流转机制。转出是为了转进。对农民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是学习和培训,主要是通过岗位提高。

农户向村庄集中

农户向村庄集中的意义

为什么要集中居住呢?为什么农户要向村庄集中呢?一是改变居住条件,改善居住环境。缩小城乡差别首先要缩小居住差别。过上如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是中国八亿农民的心愿。既有乡村田园风光,又充满现代都市气息,让农民真正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分散居住不利于基础设施的配套,水电气讯成本过高,不利于居住环境的改善,同时分散居住对生态的破坏是有目共睹的。二是有利于节约土地。分家独户,院坝、厕所、猪圈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往往比实际的住房面积大得多。三是为土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分散的农村住房是土地规模经营的障碍。

村庄就是城市分散的一个社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是社会主义新村庄建设。村庄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借鉴城市社区建设的理念,要抓好村庄建设整体规划,整治农村环境,美化镇容村貌,有规划、有步骤地推进村庄建设,树立“弱镇强村”的村中心论。走出想方设法让县城做大的误区,一个县不要过分做大县城,而要做大镇;一个镇不能过分做大镇,而要做大村,淡化城市与农村,村庄就是城市。推进城乡一体化,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将村庄纳入城市化发展体系,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努力建设居住小区化、生活城市化、管理社区化、社会文明化和生产生活生态联动发展的农村新社区,使农村成为中国最好的居住地,让农民过上富裕、民主、文明的新生活。

积极探索农户向村庄集中的方式

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同时,房屋必须同步集中。集中的方式:一是以改善居住环境为突破口,对现有成规模的村庄进行整治完善;二是按照五里(十里)一庄的格局作好规划,统一建设,将分散的农户统一集中到村庄居住。根据人口和区域状况,以村为单位合理确定村庄规模,以土地面积为标准确定村庄可使用国有土地面积。

努力创造农户向村庄集中的条件

集中必须要有两个方便。一是集中后生活要方便。水电气讯等设施一应俱全,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二是生产方便。农户向村庄集中是一种生活环境,必须在生产环境的方便和改善的前提下。公路不仅要社社通,还要通到田间地头,而且水、肥设施要现代化。

资金向农业集中

如何把资金集中投入到农村

把资金集中投入到农村就是要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财政资金投入的重点转向农业和农村,金融资本进入农业和农村,社会资金要投向农业和农村。

1.集中政府财力到农村。采取多予、不取、放活的方针,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地照耀到农村,让农民更多地享受到发展和改革所取得的成果。

2.集中金融资本到农村。一是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农本”观念和“务农”意识,坚决扼制农村要素的外流。农村的金融机构要以农为本,农村的金融机构要为农村服务。农村的资金不能流走,吸纳的存款必须全数用于农村,不得向城市转移。城市使用农村储蓄必须高回报。20世纪80年代农村发展历史经验证明,只有把稀缺要素留在农村内部,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农业三要素内部转移,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黄金增长。要时刻防止计划经济时代农村资源向城市集中的“吸管政策”再度发生作用。二是给农民提供足够的贷款支持。给农民贷款风险其实并不大,至于规模虽小成本高是完全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来解决的,是有钱可赚的,勿以量小而不为。

3.集中社会财富到农村。农村的生财之道,一是靠山吃山,以地生财。土地是农村资金的源泉;要把村庄建设用地等同于小城镇建设用地,村庄建设用地国有。过去的情况是:农村的房屋不能进入市场,卖不成钱。很多城里人希望到农村买房,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城里人到农村买房办不了房产证,这就减少了农民的一笔收入。二是劳动力的收益,用规模经营解放劳动力,有组织地增加劳务收入。三是要通晓资本的本性,把希望寄托在支援上那是不实际的,必须利益趋动,使农村成为投资的高回报区,吸纳社会资金到农村。改变传统的城乡社会分工格局,把过去集中到城市的非农产业不断扩散到农村去,进而更为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冲破作为相对独立系统的城市领域与农村领域的界限,为整个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开辟广阔前景。

怎么集中使用资金

应该形成这样的共识:集中财力办大事。毛毛雨打湿不了中国农村这片广大的土地,资金不能分散使用,必须把各个渠道的资金集中起来,向重点领域倾斜,解决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资金不能平均使力,处理好让一些地方先发展起来和共同发展的问题,支持一些地区先发展起来。

1.集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实行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燃气网络全覆盖。这些事花的钱多,但要做,每年做一点也要做。新农村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是睡过觉起来就建成的事情,慢一点无所谓,要逐步的来,循序而渐进。资金的投入效果要看得见摸得着。在道路建设上,实行“农村半小时”。即各乡镇与所属行政村,村与所属社均能实现半小时抵达,形成与干线网络衔接顺畅、覆盖面广的农村公路网络。形成“大道进村,小道进社,机耕道进田块”。在水利设施建设上。解决饮水是起码的、解决灌溉用水是必须的。加强主管、主渠、主库等农村灌溉体系的建设,达到“自来水进村,灌溉用水下地”。增强农村防灾抗灾能力,改变靠“天”收的现象,同时解决肩挑磨分散灌溉效益低下的状况。在这点上必须解决认识上的偏差,一些人心存侥幸,认为灾害不是经常的,投入那么大不是很值。五十年不遇的重庆旱灾说明了我们水利设施的脆弱,国家和市共投入几个亿的资金,还不算损失,如果用这么大一笔钱投入,要建多大一个水利体系,减灾能力必然得到增强。

2.集中用于村庄建设。把城建到村去,把村庄当作城市来建,拟制农民进城购房。鼓励城市居民到农村购房。二鼓励开发商参与村庄建设。若在城市搞房地产,必须按“建一还三”策略帮助农户到村庄居住。

3.集中用于集约经营。要提高农业的效益,必须完善农业的设施,要完善农业的设施,必须集中统一,要集中统一地完善设施,小块作业就不适合了。分家门立家户的,集中建设施有难度。基础设施的集中建设要求土地的集中。只有土地集中,基础设施才方便集中建设。结论是农业要出效益靠单干是不行了,要规模经营。一是确保有偿退出需要的资金。二是确保地块调整需要的资金。三是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异地安置需要的资金。适合修水库的地方的农民就不宜再行耕种,适合退耕的就必须还林,农民就应该迁出。

4.集中用于生态环境建设。把农村建设环境最美,居住最好的区域。

5.集中用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建设公共服务设施,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

6.集中用于农村物流。在镇村开展中心市场建设,搞活农村的流通。资料显示:多年来,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1980年为65.7%,1990年为53.1%,*0年为38.2%,*5年为32.9%。换句话说,占总人口2/3的农村居民只消费了全社会1/3的消费品。建设庆祝会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刺激和挖掘中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农村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动力。

7.集中用于社会保障。资金要兼顾社会公平,缩小城乡之间、人均享受基本公共物品和社会福利的差距。

只要长期不懈地努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理想图景就会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