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国有企业发展分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国有企业发展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国有企业发展分析

30年前,一个幽灵徘徊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发表,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反响,展开了空前热烈的讨论,这场讨论实际上揭开了我们党领导的新时期伟大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冲破了长期禁锢人们头脑的思想禁区。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重新恢复,尘封的中华大地,显现出勃勃生机。“开放”的思想带来的是“敢干”的行动,“实践”在一点点检验着“真理”,“真理”在一点点指导着我们的“实践”,“实践”炼成了“真理”,“真理”反过来也在不断推进着“实践”。

历史记录着中国30年的发展进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国有重点企业改革和发展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超过90%,非公经济创造的GDP所占比重超过1/3。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1978年至**7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7600亿美元,居发展中国家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同期,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从206.4亿美元增长到2.17万亿美元,由世界第22位跃居世界第3位。

社会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大解放,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从1978年到**7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88%,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由世界第10跃居世界第4,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5.13万亿元。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从1978年到**7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分别增长了6倍以上;人民生活从以“吃穿”为重点转向以“住行”为重点的多层次消费;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1479万人。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得到长足发展。覆盖城乡的义务教育体系全面建立。城乡社会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基本公共服务正在朝着均等化方向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基层民主活力不断增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已基本建立。

推动着进步的背后是英明的发展决策: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9年设立经济特区;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1984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1986年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1987年“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提出;1988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5年农业税条例废止;**7年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5年前,中央决定成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拉开了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发展的新篇章。国资委成立后,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从健全机构、完善法规、加强监管、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等方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经过努力,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框架基本建立,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得到落实,国有企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截止**7年末,中央企业资产总额已达14.6万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利润9186.6亿元,同比增长31.7%;净利润5522.1亿元,同比增长33%;净资产收益率11.7%,同比上升1.3%;上缴税金7654.3亿元,同比增长24%。实践证明,党中央作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各项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实现国有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实现国有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

可持续发展是贯穿“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主题。实现国有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就要不断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我国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在我国各类企业中,国有企业销售收入占29.1%,资产总额占63.4%,上缴税金占51.6%;我国居世界前列的主要工业品都是国有企业为主生产的;国有企业在国家关键的工业领域、重要的原材料行业和支柱产业中占有支配地位,在战略性高技术产业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是支撑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我们要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的董事会建设和股份制改造,按照《公司法》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支持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境内外上市。深化国有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竞争机制、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聘企业领导人员制度。同时进一步完善监事会制度,逐步形成出资人监督制度,加强对国有企业的财务、审计监督和纪检监察,企业应依法经营,严格财务管理,建立风险内控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实现国有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根本途径是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和我国加入WTO,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舞台上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比之下,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规模小、布局散、水平低、效益差、竞争力弱,难与国际大企业抗衡。我国目前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企业的核心业务和动作能力与世界著名的跨国企业差距很大。我国500强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之和,还不及美国GE公司一家的水平;我国电子行业前100强企业销售总额,只相当IBM公司的五分之一。同为世界500强,美国农产品生产企业ADM公司,年营业收入3081.26亿元人民币,我国中粮集团是882.38亿元人民币。与国外巨头相比,差距甚大。究其原因,是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比我们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藏于企业内质中的、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在竞争环境中能够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由不同表现形式的核心产品、核心技术、核心能力组成;在企业的整体运营中主要体现为企业的决策能力、市场能力和创造能力。世界许多跨国公司,尽管其主营业务领域各不相同,发展的道路也千差万别,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就是经过长期积累和不断努力,他们都在各自领域拥有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不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形态不同,有的表现在技术上、质量上、品牌上;有的表现在管理上、服务上。如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2年。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从单一的进出口公司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粮食贸易、农产品及食品加工、生化能源企业,并在房地产开发、金融服务等领域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连续14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企业,首次上榜“新全球挑战者”百强。比较知名品牌:“长城”牌葡萄酒、“福临门”牌食用油、“中茶”牌茶叶、“香雪”牌面粉等。就一般而言,衡量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他与核心竞争力互为促进,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二是具有驰名的品牌、商标。他最初是以产品形态出现,是体现企业市场能力的主要方面,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如可口可乐的品牌。三是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他往往体现为企业的规模竞争力,是企业市场能力的重要体现,可以形成规模优势,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四是具有良好的适应市场的运行体制和机制。这是形成和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使之转变为竞争优势的重要推动力。纵观世界任何一个成功的跨国公司,其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无不与它所具有的适应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客观要求的运行体制和机制密切相关。

我国国有企业与国外跨国公司和大企业之间存在的差距是多方面的,但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这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要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思考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在建设学习型组织、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等方面下功夫,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实现国有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决定性因素是用能人、建新制

人才是决定意义的因素。企业的竞争力要通过人来实现,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企业,其经营管理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各个方面,需要方方面面的能人,需要一个能人群体。从管理上说就是强调团队管理,目前世界上跨国公司和大企业都是有一个好的管理团队,而能人的主帅,企业的CEO,其素质、风格和管理理念对企业的经营模式、经营方式、企业文化、经营机制等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能力是指在某一范围和某些方面有超常能力的人。能人不分岗位差别、职位高低。善于运筹,能决胜于市场的经理是能人;能开发出企业核心技术的科技人员是能人;能推销出企业产品的推销员是能人;能出绝活的普通工人在工厂也是能人。能人是人群中的精华,即人群中最精粹的部分。从资源的角度看能人是最最稀缺的资源,即使我们对能人孜孜以求,能人也只能是职工中的少数。能人的质量和数量决定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因为能人是企业创新的中坚力量。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从有形的物质产品的竞争转向无形的技术、智能与知识的竞争,产品中的技术、知识含量成了竞争的基础和决胜的关键。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的速度不断加快,生产力水平加速提升,生产关系的变革将随之加快,制度创新的频度将提高。企业发展对创新承担者的能人的依赖性也将空前提高,企业之间围绕稀缺的能人的竞争必然加剧。如何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必须解决三个重要问题,一是要更新用人观念,反对求全责备,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企业经营得好坏,一般被看作是才的问题,然而实际上这个才中包含着许多德的成份。一个经营者如果企业经营不善,国有资产不能保值增值,就不能认为他的德是很好的。所谓知人善任,立足点不在于减少人的短处,而在于发挥人的长处。只有这样,才能使更多的能人登上“舞台”表演,从而企业的大舞台的演出也会更精彩。二是要完善用人机制。要保证识人、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用人机制,包括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等。一个良好的用人机制,应当是激励和约束相统一的机制。机制上的这种统一,一方面能人才可能有持续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能人工作积极性的发挥才可能始终在一条正确的轨道上。三是要改善用人环境。用人环境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能人的工作评价情况;能人之能力发挥空间的情况;能人开展工作的辅助条件等。为了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充分调动各方面能人和员工的积极性,必须建立严格、配套的奖惩制度,严格管理,赏罚分明。因此,建立良好的用人环境,合理地使用能人,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任务。

成为跨国经营、具有知名品牌、市场占有率高、经久不衰的企业是中央企业的追求,而建新制是重要保证。好的企业管理者要不断变革来调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致力提高生产力水平,另一方面应生产力发展要求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使之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为生产力发展开辟道路。在企业管理中,调整生产关系具体化为制度创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包含多方面,最高层面是所有制的创新。国有企业是在所有制确定的情况下,在与国有企业管理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主要是产权制度、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的创新,对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更为全面,也更为深刻,因此这两方面的创新也就显得更重要、更为迫切。如中粮集团近年来实施战略转型,瞄准国际标杆企业,明确提出了“奉献营养健康的食品、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及生活服务,使客户、股东、员工价值最大化”的使命和“建立主营行业领导地位”的愿景,制订了“集团有限相关多元化、业务单元专业化”的发展战略。遵循业务逻辑,中粮集团创建了新的商业模式,积极推进管理变革,建立起与主营行业领导地位目标相适应的扁平化管理架构,并通过并入重组中土畜公司、中谷粮油,并购重组新疆屯河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深宝恒、黑龙江华润酒精有限公司、吉林华润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7年完成“中粮国际”分拆、“中国粮油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上市,强化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了股权多元化,引入了国际资本市场监督与评价机制,放大了国有资产。着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管理报告(简称“6S”)体系建设继续得到推进,跟踪战略执行,反映业务经营情况和预算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建议,管理报告已成为集团运营管理的基础工具。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确立了“自然之源、重塑你我”的核心价值观和“诚信、团队、专业、创新”的企业精神,大力提倡“诚信、业绩、专业、团队、学习、创新、公开、公正、透明、简单、处以公心、与人为善”的企业文化,进一步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迸发出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同时作为国有企业,以牺牲企业部分利润为代价,主动为国家排忧解难,为平抑物价,保障市场供给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好评。集团的目前发展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7年底中粮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82.38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利润总额58.62亿元,比上年增长59.5%。净资产收益率12.2%,比上年增长3.9个百分点。

产权,是指所有权四项权利中的使用权和部分收益权,产权制度,是指以产权为依托,对财产关系进行合理有效的组合、调节的制度安排。产权制度的创新,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中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政企分开是政府层面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已有很大完善。国有企业要解决的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对经营者激励约束相制衡的机制。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多元化投资主体问题,多元化投资主体要区别行业和企业具体情况,笔者所见多元化投资主体企业往往带来的是内耗不断。

企业管理体制的创新,主要体现为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这种创新涉及到许多关系,如母子公司的关系或母公司与分公司的关系,集权与分权的关系,管理与决策的关系,激励与约束的关系,控制与协调的关系等。与此同时,在科学的管理体制基础上,必须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制度,包括机制和规章制度,确立合理的内部结构和顺畅的管理关系。没有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企业集团的下属成员企业多级法人,各自为王,小规模分散投资,不利于联合起来求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若是集权过度,往往带来的后果是效率不高。

企业要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这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灵魂。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企业作风和员工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它对企业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源于企业文化,又反作用于企业文化。

我们要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深入学习和勇于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实现国有企业又快又好发展,再实现30年高速发展奇迹,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