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企业改革发展总结发言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企业改革发展总结发言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企业改革发展总结发言

同志们:

这次全省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总书记“5·31”重要讲话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研究部署新形势下我省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加快全省工业化进程。

省委、省政府一向重视企业改革与发展。在去年开展的四个专题调研中,就把推进企业改革与发展作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调研的重要内容。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明确要求,省委工作要点把研究企业改革与发展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随后,由贾锡太副省长具体负责,省政府力、公厅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了较为深入的调研,拟定了一系列推进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省里先后下发了《福建省“十五”期间工业结构调整规划纲要》、《关于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力度,增强福建工业发展后劲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福建省建立和完善省级国有资产营运体系的改革方案》4份文件。同时草拟了《关于加快国有工业企业战略调整实施方案》、《关于建立和完善劣势企业退出机制的指导意见》和《关于离退休人员实行社区管理的意见》3份文件,提交这次会议讨论修改。还有《关于福建省国有企业改革中有关土地资产处置的意见》稿正在征求意见,近期即将下发。最近,我和瑞霖、锡太同志带领省直有关部门到南平、福州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召开了企业家座谈会,共同探讨加快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办法。经过半年多的工作,这次会议准备充分,时机成熟,适应企业加快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符合广大干部群众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愿望。

在这次会上,将对全省企业改革与发展作部署,锡太同志作会议总结,还有7个市县和企业代表作典型经验介绍。这里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加速工业化进程是福建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

江总书记在“5·31”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对邓小平同志“发展是硬道理”科学诊断的新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在全党全国各项工作中的特殊重要地位。我省要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在现有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靠加快发展;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靠加快发展;要增强对台吸引力,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中作出更大贡献,靠加快发展。我们要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富民强省的第一要务,作为执政为民的头等任务,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加快福建发展,必须加快工业化进程。我们决不可低估加快工业化进程对福建发展全局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

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增强福建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举措,省第七次党代会根据我省实际和经济发展的规律,提出了构建“三条战略通道”和按“三个层面”同时推进九市发展的战略,这是拓展我省发展空间,增强综合实力,提高整体竞争力的重大决策。这些战略决策的实现,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而对生产力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是工业化。构建“三条战略通道”,必须调整经济结构,以加快工业化为支撑。基础工业的扩大,工业规模的扩张,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必然促进商品、资金、信息、人才的聚集和流动。按“三个层面”同时推进九市发展,必须以加快工业化

为基础,按照比较优势形成各自的工业发展特色,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增添新的增长点和生财点。从现阶段看,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业化水平上。不加快工业化进程,经济总量难以做大,结构调整难以优化,财政收入难以增加,发展速度难以加快,人民生活也难以改善。因此,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增强我省发展后劲的战略所为、全局所在。

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工业化是一个地区发展不可逾越的过程。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内容,现代化是工业化的成果,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新中国建立后,狠抓工业经济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使原先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迅速走上了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省还是一个农业为主的省份。20多年来,我省加工制造业不断发展,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稳步上升,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主导作用,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大大提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赋予工业化以新的内容。今天,我们加快工业化进程,不能机械照搬过去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模式,而要顺应时代要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善于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这样,我省工业化进程才能加快,现代化的目标才能一步一步地实现。

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农业和服务业快速增长的推动力。解决新形势下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能仅仅局限在“农”字上作文章。农业产业化不能忽视加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离不开工业化的发展。加快工业化可以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相伴相随的,是城市化的原动力。目前,我省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大城市数量少,而且规模小。工业化为城市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繁荣。

今后一二十年,是我国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省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当前,我省加快工业化进程具有许多有利的条件。曾经严重制约工业发展的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已经从不适应转到基本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加入世贸组织后,我省能更好地适应国际惯例需要,来投资的外资企业也会增加。从工业发展自身来看,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省工业总量迅速扩大,工业经济的主导作用在增强;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支柱产业地位开始显现;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发展,新的优势产业正在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进展较大,企业组织结构逐步优化。初步形成了门类多样、区域特色较为明显,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和较高外向度,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工业经济格局。特别是目前我们正面临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制造业的新一轮转移,这为我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我省工业化水平依然不高,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规模小,布局比较分散,产业关联度较低;在全国有影响的名牌产品少,市场占有率偏低;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比较弱。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深入地与国内市场竞争结合在一起,我省企业将面临严峻挑战。我们一定要积极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勇敢迎接挑战,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坚持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顺应人民意愿,着眼长远,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把我省工业化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认真做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工作

加快工业化进程,必须落实到企业发展上。今后一段时间,我省企业改革与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江总书记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的要求,认真落实省第七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三资民营一起上,大中小企业齐发展,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相结合,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同时抓,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深化企业改革,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促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培育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一批具有专业竞争力的企业群,使全省工业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加快工业化进程,为福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扎实基础。

l、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在我省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科技进步的关键因素,社会稳定的基本保证。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为我省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我们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我省国有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营运体系。

要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收缩分布战线,使国有经济相对集中在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从我省实际出发,应该更多地把国有资本集中到那些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自然垄断以及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并更多地采用控股、参股方式,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对于没有市场、长期亏损、扭亏无望和资源枯竭的企业,以及浪费资源、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污染严重的企业,通过关闭、破产使其退出市场。对于其他一般竞争性行业的企业,可以通过股份制、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出售等多种形式,进行改革、改组,盘活国有资产。建立国有企业改制与破产准备金,切实做好资产处置和职工安置工作。有序退出的国有资本主要用于职工安置、补充社保资金和建立工业发展基金,切实做到进而有为,退而有序。

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要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促进产权多元化。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组织机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加快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营运体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授权经营公司有自己的优势,要在改革、发展中发挥积权作用。2、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支持引导“二次创业”。我省民营经济已具备了一定的实力,涌现了一批有较高素质的企业家,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一批有较大知名度的品牌产品。当前,民营经济正处在“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在结构调整、科技进步、体制创新等方面仍然面临艰巨的任务。要引导民营企业发挥优势,积权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更多更好地利用外资,更积极、更大胆地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实现产业升级,形成规模经济。引导民营企业

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走管理创新、科技兴企之路,加快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竞争力。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类科技人员创办、领办民营高科技企业。民营企业要进行制度创新,有条件的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现代化经营管理,向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迈进。

着力创造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现在,我省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上仍然受到限制,在权益保障、融资渠道、土地使用、人员出国出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要进一步开放民营经济的投资领域,国家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允许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对外商开放的,同时也要对民营企业开放。要为各类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对国有、三资、民营一视同仁、一样支持。

3、延伸产业链,壮大企业群。大中小企业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优势。要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比较优势的原则,从我省实际出发,使优势产品、优势企业上下延伸、前后联系、形成链条,促进产品和企业的单体优势转化为产业的整体发展优势。

要积极培育大公司、大集团。经济全球化意味着竞争对手全球化。我省的企业要与国内外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在两个市场上展开竞争,没有一定的实力不行。我们要把抓大抓强作为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一个重点,瞄准国内外一流企业,坚持市场导向,按照规模经济要求,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优质资产为纽带,以名牌产品为核心,通过资产重组、资源整合,培育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力争经过几年努力,在石化、电子、冶金、建材和汽车、造船、造纸、纺织等行业、产业形成一批有比较优势和发展前景的企业集团。

中小企业众多是我省的特色,也是我省的优势。在抓大抓强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扶小活小。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里《关于进一步推进个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为中小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解决好贷款担保和人才信息等问题,更好地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中小企业要加强与大企业配套,形成专业化分工、大中小配合、上下游衔接的产业链和企业群。

4、下大力气抓项目,培育新的增长点。加速工业化进程,必须坚持外延与内涵并举方针,壮大工业经济体量,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把抓项目作为抓发展的具体举措,没有一大批的项目,没有相当规模的投入,就没有经济发展的后劲。因此,要不失时机地多上一些有市场、有效益的项目,力争多上一些大项目,已经谈成或批准的项目要争取尽快落地。

抓项目要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按照认真筛选、抓紧储备、尽快开工的要求,重点围绕石化、电子、机械三大工业主导产业建设一批项目;针对我省工业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通过项目建设填平补齐并加以延伸;结合我省实际,在重点抓大项目的同时,鼓励与大项目配套的中小项目一起上;在上新项目的同时,重视抓好现有三资企业的增资扩股和国有企业利用外资的嫁接改造。

抓项目要重视布局调整。促进山海之间、城乡之间产业合理分工,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优势互补、共同繁荣。工业项目集中连片建设,有利于提高集聚效益,有利于城镇建设,也有利于环境保护。要

切实办好各类开发区,建设和壮大一批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工业园区。要防止不具备条件的乡镇盲目上工业园区,支持他们把引来的项目放到县市的工业园区,产值、税收归乡镇。对此,有关部门要积权支持,加强指导,帮助搞好。

抓项目要调动社会力量,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要善于运用贴息等政策杆杠,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抓住世界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强和改进招商引资,大力吸引外资。发挥我省对台优势,大力吸引台湾部分产业向我省整体转移。落实国家和省里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领域的政策,扩大民间投资。鼓励省外各类企业来闽投资。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作用,加大资本市场融资力度,积极探索建立产业投资基金,拓宽融资渠道,努力缓解资金瓶颈。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社会投资的引导服务,及时有关投资政策和投资市场信息,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扩张。

5、推进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快产业升级,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抢占技术、产业和经济制高点。另一方面要继续促进可持续的传统产业的发展,使传统产业不断得到改造和提升。

要抓好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加快实施科技产业化工程,逐步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以企业为主导,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增强其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产学研联合、企业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相结合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大力发展技术市场,积极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完善技术进步管理体制,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培育和规范科技中介机构,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等做好服务。

企业技术改造要放在突出位置。企业技改可以用较少的增量激活较大的存量,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大。近年来,我省一些技改项目已经见效,要继续加大投入,加快步伐。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产品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合量和附加值;改造传统企业生产过程,实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益。要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重点,努力实现企业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紧密结合,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及产品和企业综合竞争力。

6、面向两个市场,扩大发展空间。市场和客户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市场和客户是靠产品质量和优质服务一个一个争取的。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我们开拓市场提供了良好机遇,但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我们要进一步学好用好世贸组织原则,切实用足权利,有效规避风险,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目前,我省工业产品在出口产品中占很大比重,要积极帮助工业生产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鼓励他们扩大出口。要多元化开拓市场,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蓝子里”,这样才能避免因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带来的风险。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和名牌战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力争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逐渐扩大。当前,一些世贸组织成员对我国实行反倾销、技术壁垒有增多的趋势,我们要很好地研究对策,建立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善于利用世贸组织规则保护自己。要着眼长远,稳健经营,努力做到走出一个带动一批,出口一种产品形成一个市场。

加大国内市场开拓力度。根据调查,我省工业品2001年在省内、省外和国际市场的销售比重为46:22:32。可见,拓展国内市场的潜力很大。要通过参与西部大开发,加强与兄弟省市的经济技术协作交流,组织成规模、上水平的闽货出省展销活动,建立面向全国市场的长期营销网点,拓展边界贸易,开拓农村市场,提高闽货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

面向两个市场发展工业,离不开现代化的大流通。要把现代流通业作为一个产业加以积极培育。大力改造现有的重点商品交易市场,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完善功能,增强辐射能力。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的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加强现代化的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安全、便捷、畅通、高效、诚信的现代流通体系。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市场规则,规范市场行为,加强市场监管,清除分割、封锁市场的行政性壁垒,依法严厉打击走私贩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犯罪行为,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

7、强化企业管理,推进制度创新。加强企业管理既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企业将面对新的市场竞争格局,重视和切实加强企业管理尤为迫切。随着市场化的深入,行业平均利润逐渐形成,企业要想获得高出平均利润率的利益,最重要的是靠科技和管理。不能用发展来掩盖企业管理的问题,也不能用改革来代替加强管理。

加强企业管理,对外来讲,关键是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也就是要根据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情况,结合自身状况,制定明确的企业发展、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战略。每个企业都要在比较优势中战准自己的位置,采取不同的策略,在激烈的竞争中规避风险,赢得先机。对内来讲4关键是严字当头,苦练内功,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要由过去以生产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财务为中心,搞好资产营运,坚决不做假帐。企业的生命是效益,企业的地位靠效益,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当前,要重点搞好成本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大力推进企业管理创新,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运行机制,促进企业尽快建立起管理人员竞聘上岗、能上能下,职工择优录用、能进能退,收入能增能减、有效激励的“三个机制”。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包括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经验。大力推动企业管理信息化,采用先进信息管理技术,实现企业人、财、物和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切实加强对企业改革和发展工作的领导

企业改革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加强领导,营造良好环境,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确保我省企业改革与发展任务顺利完成。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各级政府要围绕加快发展竭尽全力搞好服务,切实把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上来,下力气解决好在管理企业中存在的“错位”、“越位”、“缺位”问题,积极推进政企脱钩、政资分离、政事分开。政府部门面向全社会进行管理,依法行政,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努力建立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

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除法律法规和政府明确规定的少数事项外,其他事项要逐步取消审批或实行核准制、备案制;在企业前置审批、投资审批、企业年检、资质资格认定等难点问题上,进行重点突破,规范审批行为,加强审批监督,强化后续管理,提高行政效率。下决心改革行政收费制度,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减少税外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对投资者承诺的优惠政策要予以兑现,取信于民。

大力推进中介组织与现代信用体系建设。在优势行业、新兴行业和受“入世”影响较大的行业发展一批民间性自律性的行业协会。加大对现有行业协会的改革调整力度,搞好“政会分离”,明确行业协会的职能定位,使行业协会成为政府与企业联系的纽带和真正代表企业利益的行业自律组织。经济鉴证类中介组织要加快脱钩改制和对外开放步伐,为企业发展构筑开放的经济服务体系。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制度,以及必要的失信惩罚机制,加强对企业信用的信息管理。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的覆盖面,积极探索多渠道筹集社保基金的有效途径,加强社保基金管理。认真落实“两个确保”。增强失业保险功能,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努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社保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尽快把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和城市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企业在改制、重组、关闭、破产等改革和调整中,要安置好职工,减员增效与促进再就业相结合,努力通过发展生产来解决企业富余人员问题。大力开拓新的就业领域,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发展就业容量大、市场有需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具有广阔就业空间的第三产业特别是社区服务业。做好加强再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实行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认真落实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好办证难、登记难、乱收费、乱罚款等问题。

正确处理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统筹考虑财政、就业、企业职工承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对企业分流富余人员要进一步规范并严格执行有关程序和制度。加强对企业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重点排查解除劳动关系、拖欠工资、三条保障线不衔接、再就业工作不落实等影响企业稳定的问题。对职工不合理的要求,要做好说服、解释、教育等思想工作,维护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造就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队伍,是当前一项紧迫任务。在我省实施人才战略过程中,企业经营管理者与党务政务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三支队伍”,同等重要,但要实行分类管理。企业家不是人为”选拔“的结果,而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要把组织考核推荐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结合起来,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打破人才部门所有、条块分割,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加快培养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

要加强对企业家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我们正处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信息时代,只有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要求。无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还是对企业员工,培训机会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待遇,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比物质报酬更重要的福利。各级政府和企业都要有战略眼光,舍得投入,通过多种途径,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大培训力度。改进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要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培训方式,开阔企业家的眼界,学习先进适用的管理方式。

建立和完善企业家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是一种复杂劳动,理应获得与其责任、贡献相适应的报酬,其合法权益应该得到保护。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收入分配,要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挂钩,逐步由市场竞争机制来决定。继续探索试行年薪制、持有股权等新的分配方式。在实行股份制的竞争性企业,可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者持股办法,使经营者利益与企业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建立完善激励机制的同时,建立健全监督和约束机制,切实加强对企业及经营管理者在资金运作、生产经营、收入分配、用人决策和廉洁自律等重大问题上的监督,防止因个别企业经营管理者出问题而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给予表彰,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同时,企业家也要有社会责任感,提倡奉献精神,把个人的理想和奋斗融入实现我省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任务之中。

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好企业。在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具体落实到一个企业,就是要诚心诚意地依靠职工群众,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大职工群众要发扬主人翁精神,服从大局,积极支持和参与企业改革,促进企业发展。国有企业要坚持和完善职代会制度,保证职代会行使应有的权利,发挥其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作用。要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织的建设,所有的企业都要依法建立工会。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和《工会法》,依法实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实行厂务公开,是近年来国有企业实行民主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种有效形式。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企业改组、改制、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等重要改革方案,都要充分听取职工群众意见,争取大多数职工群众的支持。厂务公开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注重实效的原则,认真处理好支持董事会和经理(厂长)依法行使职权与加强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关系。把厂务公开与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与坚持和完善职代会制度结合起来,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统一起来,务求实效。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建设。企业党的建设是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建设。党对企业的领导,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把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同运用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主要是通过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来实现。企业党组织要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工作,积极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企业的贯彻执行,支持和帮助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厂长)依法行使职权,领导和支持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及职代会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合理设置党组织。下大力气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组建工作,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做到哪里。努力改进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加强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把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的难点、职工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作为党组织的工作重点,积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增强企业职工的凝聚力。特别是在那些经营比较困难的企业,在那些困难职工较多的地方,党组织更要把身心贴近群众,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解决实际问题。要加强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努力培养“四有”职工队伍,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

同志们,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经营机制和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们对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广大职工群众对企业改革的认同程度和承受能力也在不断加强,搞好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具有非常有利的条件。我们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只要有一种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精神,有一种坚韧不拔、敢拼会赢的斗志,有一种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作风,我们就一定能够加快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