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业综合开发问题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业综合开发问题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业综合开发问题思考

*工程建设淹没了开县近5.11万亩良田沃土,使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农业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如何实现农业综合开发的战略性转移,把*台地作为农业发展的后备资源和重要载体,实施综合开发,提高其综合生产能力和人居生活承载能力,为移民后靠安置和新农村建设创造基础条件,这是一道攻坚难题。从*5年春开始,重庆开县选点*台地优势明显的粮食生产基地九龙山镇,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以低产田造为重点,以发展主导产业为支撑,进行山、水、田、林、路、村综合开发治理,探索形成了"固渠治水系统化、改土治田肥力化、联网治路机械化、结构治优产业化、造林治山生态化"的"五治五化"的开发治理模式。为此,我们组织人员进行了专题调研,对开发治理的成功做法和相关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一、开县*台地资源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巨大

开县是移民大县、资源大县、农业大县、人口大县、贫困大县。全县山地、丘陵、平坝并存,以山地为主,约占63%,丘陵占31%,平坝占6%,是"六山三丘一分坝"地貌。以园丘状浅丘地带为主要特征、海拔400-800米的丘陵起伏平台相连的*台地面积较大,其资源的原生性、丰富性、多样性,决定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发展后劲。

--*台地是开县农村经济的重要板块。*台地幅员面积广阔,开县土地面积153万亩,耕地面积99.2万亩,其中*台地面积63.2万亩,占41.29%,耕地面积35万亩,占全县耕地的35.28%。*台地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0.76亩高于平坝区域;全县农业人口136万人,其中*台地区域50.32万人,占37%。*台地动植物资源多样,物产丰富,是我县农产品生产的重要基地。粮食、油料产量分别是全县总产的48%和46%,经济林木、应时鲜果、特色蔬菜、中药材等各种农副产品大多产于*台地。饲养动物中猪、牛、兔及各类水产具有较强的优势。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不仅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台地是生态农业的理想发展区域。*台地海拔高度为400-800米,相对高度50-100米,气候条件优越,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左右,年积温6000℃,年平均日照时数1350小时,年无霜期260-280天,年降水量1300mm以上,加之土层较厚,土壤养分含量丰富,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在这一区域,没有工业企业,污染极少,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级标准,灌溉水质较好,优质优势农产品区位明显,产量质量均优于低坝区域,历为粮仓之地,更是目前建设优质粮食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的理想区域。

--*台地是后备资源的相对富积的地区。据调查,全县35万亩*耕地,基本上都是中低产田,急需改造和开发。另外*台地其他荒岗地、坡耕地、低产园地、疏林、草地还有28.2多万亩,占台地土地总面积的44.62%。这些农业后备资源,开发潜力大,而当前的利用程度低,资源浪费较为严重,可开发潜力较大。据测算,如果每亩*台地的综合开发产值为*0元,则全县*台地资源开发的综合产值将达到13亿元以上,如果放大到整个*库区,则可实现"山上再造一个大重庆"的宏伟目标。

二、*台地开发的思路及模式探索

(一)开发治理的思路。在实施过程中,主要依据农业综合开发的总体目标和*台地的区域特色,按照"统一规划、连片开发、立体布局、治水保土、种养并举、优化产业"的开发思路,采取典型引路、逐步推开的战略,选点九龙山镇东坝、广佛等村,围绕建设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和特色农业的目标,针对基本农田区、水土保护区、生态还原区的不同特点,坚持生态化、区域化、产业化的开发战略,以治水保土为中心,着力强化农田水利、作业通道、土壤肥力、生态环境和主导产业开发建设,通过综合开发治理,实现从自然式到设施式、从平面式到立体式、从粗放式到园区式的转变。这也是开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人员在对现有的开发治理模式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针对地域特点,积极整合资源,探索出的一种适合*区域农业综合开发理念的全新模式。

(二)开发治理的原则。在开发治理过程中,主要坚持了五项原则:一是整体规划与重点建设并重的原则。根据区域自然资源、地理特点、土地利用、产业布局,采取"一步规划,分步实施,串点连片,持续开发,形成规模"的方式,以配套完善农田基础设施为重点,兼顾生态治理和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并重点实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耕农艺措施,着力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连片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的原则。在项目区不仅要建设一批由蓄水塘、电灌站、拦水坝、防渗渠、喷滴灌等组成的高标准蓄排提灌体系,同时还要注重项目区的土壤改良、道路修建、农田林网等工程建设,实行立体开发,形成蓄水保土网络。三是规模开发与产业特色配套的原则。充分利用气候、地理等方面的优势,对有限土地实行规模治理和产业开发,改善生产条件,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并通过政策调动、资金支持、信息技术服务等措施,调整农业结构,突出发展优质水稻、绿色果菜、高产烟叶等优质农产品,形成优势产业带,并通过龙头企业实施农产品深加工,开发高价值的优质产品,为农民增收拓宽渠道,着力发展区域性主导产业和特色经济。四是工程措施与科技措施结合的原则。项目建设要以科技为先导,实行工程、农艺、生物、化学等多种技术措施综合配套,充分发挥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五是工程建设与工程管理并进的原则。要克服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从工程建设之初就加强项目运行管理,使项目长期发挥效益。

(三)开发治理的模式探索。该项目实施选择在九龙山镇,这是开县较为典型的*台地集中区域,地形复杂,圆丘起伏,沟峁相连,坪状台地与浅丘漕谷地貌明显,海拔高程780-1184米,幅员面积135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43581.5亩,其中田26995亩,地理和气候均适宜水稻生长,所产大米品质优良,素享盛名,为开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然而,由于受基础设施、土壤条件、耕作水平等因素的严重制约,台地综合生产能力较低。针对这一现状,*5年,开县农综办选点九龙山镇东坝村、广佛等3个村,投资618万元,有效实施综合开发治理,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分期分项实施配套建设,现已初步形成了"固渠治水系统化、改土治田肥力化、联网治路机械化、结构治优产业化、造林治山生态化"的"五治五化"的开发治理模式。其具体内容为:

1、固渠治水系统化。按照"随山就势,四水归池,蓄水自给"的原则,根据山丘台地地势特点,重抓防渗堵漏、水系配套,以"拦、引、提、蓄、灌"等方式,因地制宜修建拦水、引水、蓄水、灌水工程。

拦--按照防洪要求和取水需要,在坡地上建截水沟、水平沟和排洪堰,在小溪上筑河堤、拦水坝,实行条石硬化和水泥浆砌,将地表水、地下水、山泉水、土壤水、灌溉回归水等和其它余水拦入堰渠中,防洪护地保土。

引--以防渗堵漏为中心,整治加固来水堰、引水渠和沉沙池,保证水源引入塘库中。

提--少数潮冲谷地,台地上端无水可引,而下端有水源,则在下端修建塘(库),在上缘修建简易过水池,通过配套电排向上提水解决灌溉问题。

蓄--根据水源状况和灌溉规模,以山丘、台地为单元,修建山平塘、水窖、防旱池、蓄水池等小型水利工程,实行防漏扩容工程处理,确保涝时蓄水旱时灌。

灌--利用水塘、水库和小河小溪,引水灌田。以节水灌溉为主,推行浇灌、喷灌或滴灌,配套建设"射线式"防渗水渠、渡槽或铺设地下输水管道,直接伸入台地中央,进行节水灌溉。对坡耕地和坡地果园,通过建防旱池和扬水工程进行提水灌溉。

2、改土治田肥力化。根据薄土瘦田、耕作粗放、地力下降的现状,突出培肥地力的耕作措施。一是实施土地平整。大搞农田整治,对25度以下的坡耕地实施坡改梯,修筑石坎田埂,通过客土垫地、加厚土层、深翻改土等措施,培肥土壤,提高地力,并实行沟、凼、池配套,形成有效的防护体系,建立高产稳产农田。二是实施"沃土工程"。以提高耕地投入产出率和肥料利用率为目的,通过对土、水、肥等资源的优化配置,综合开发利用,精培土壤肥力。在基本农田区,结合工程、生物等措施,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培肥地力。三是实施科技种田。大力推广稻草还田、稻草覆盖栽培、抛秧、免耕技术等多项科技措施,有效提高土壤生产力水平。

3、联网治路机械化。按照"大车进村落,支路连农家,农机入田间"的标准,取直拓宽硬化项目区内通村入户道路,并利用台地的自然走向,配套建设机耕道路,延伸至台地中心而后向四周扩散作业通道,形成"金线串珠"的格局。同时从减少占地、利于管理的角度出发,将灌溉水渠与机耕道并行建设,两侧栽植经济林木,还结合改厕、改灶、改圈、改环境,实施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富民工程,既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又美化了村容村貌。

4、结构治优产业化。坚持"增加总量、提高质量、突出特色、择优发展"的方针,实现产业化发展。一是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发展多层面的种养业,实施稻菜轮作、水旱轮作、种养结合、多季种植,提高土地综合产出效益。二是合理开发利用水面,大力实施科技兴渔,创新池塘养殖技术模式,扩大渔业养殖规模和生产能力。三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带产业"的原则,建设产业基地。把粮食生产、转化、流通、消费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进行系列化开发和整体建设,围绕优质大米的产品优势,积极推广Q优6号等优质水稻新品种,全面推行标准化栽培技术,以重庆领先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建设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带动主导产业发展。同时,分区域建设不同规模的绿色蔬菜、优质花生、烟叶、绿肥等产业基地。

5、造林治山生态化。按照"台顶树戴帽,台上建粮仓,台周果缠腰"的思路,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果,把台地上方的荒山、陡坡作为生态还原区,成片栽植防护林和经济林;把田坎、地边、溪畔、路旁作为水土保护区,适当栽种植物林,涵养水份,防冲保土,抗旱稳收,促进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四)开发治理的运作机制。在*台地综合开发治理过程中,整合资源,调度力量,创新"五步连环"的运作机制,确保了项目实施。

1、坚持科学规划。按照"规模治理,连片开发,分步实施"和"防洪与抗旱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的原则,遵循"建一流工程、树一流形象、创一流效益"的目标,对拟定开发区域,进行调查研究,现场勘测和科学论证,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因地制宜制定总体开发规划,同时,按照"一年一小片、三年一大片、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认真制定年度实施计划,还编制了《开县*台地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规划》,稳步推进全县*台地农业综合开发。

2、精心组织实施。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分管副书记为组长,主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级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实行"县级领导全面指挥,农综办组织实施,相关部门配合督导,乡镇村社有序投入"的格局。设立工程建设指挥部,农综办抽调和聘请技术干部,实施统一施工管理;项目乡镇政府确定项目管理责任人,负责发动项目区群众投工投劳、安全生产、排解各类矛盾纠纷。

3、推行民主管理。坚持以农民为主体,让项目区农民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实行竞争立项,把项目区农民参与开发的积极性作为择优选项的重要条件;严格实行"一事一议",对项目规划方案、农民筹资投劳、土地占用等问题,以"八步工作法"进行民主决策,分别召开村组干部协调会、党员思想统一会、村民代表意见听取会和群众公决会议,并对项目的立项、建设内容、投资额度、实施方案严格进行公示;选定具备条件的农户或联户作为单项工程业主,引导农民投工投劳搞开发;制定了《财政投入资金管理办法》、《自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严格执行"专户、专账、专人"的"三专"管理,确保了工程资金专款专用专管。

4、强化质量监督。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保障体系。制定并实施"工程规程"、"工程流程图"、"工程质量管理及施工技术规范"等一系列项目管理制度;实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工程监理制,由专业监理人员、农民代表、技术人员联合进行现场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加强巡回督查和抽查,严格把好施工工序、材料、养护和验收等关口。

5、搞好运行管护。重抓长效机制建设,破解重建轻管问题。制定了《水利工程管护制度》、《山平塘管护制度》、《农田用水管理制度》等,明确管护措施,并通过会议、板报、标语、标示牌等形式广泛进行宣传教育;按照谁建设、谁收益、谁管护的原则,及时办理移交接收手续,逐级签订"移交书"和"管护责任书",建立县、镇、村三级管护体系,落实管护主体;坚持"以工程养工程"的原则,采取受益农户自管、村干部代管、聘请人员专管、联户轮管和委托、租赁、承包或拍卖等多种形式落实项目管护主体和责任人,推行业主制、合作制、股份制的资产经营管理机制,建立良性循环的运行管理模式。

三、开发治理的突出成效

通过实施水系治理、道路整修、土地培肥、林网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综合开发治理,解决了困扰农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初步呈现了"青山绿水绕山岗,肥田沃土润秋色,种养并举产业旺,农民增收喜洋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

(一)改善了生产条件,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项目区以治水保土为突破口,突出兴修水利、培肥地力和道路整治,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桥、涵、闸、站、渠全面配套。项目区总投资618万元,集中治理完成修建引水渠和排水沟32.4公里,取引自然泉水8处,建排灌站7座,渠系建筑设施25处,新建山平塘28口,整治10口,容积40万立方米,完成了中低产田改造10000亩,新增灌面4000亩,改善灌面5000亩。新修机耕路8公里,修建人行路和田间耕作道4.8公里。改良土壤1万亩,栽种植物林*0株,形成了"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梯、树镶边、渠相连、路相通"的稳产高产示范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了旱涝保收的目标。

(二)加快了结构调整,促进了产业化经营。项目区坚持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围绕以水稻、烟叶、蔬菜、杂果等优质品种进行扶持引导,使项目区内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培育和发展了水稻、烟叶、蔬菜、畜禽等种养业生产基地,改变单季种植模式,推行轮作、间作、套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实现了在有限土地上增产增收。同时,以龙头企业为纽带,引导发展订单农业、市场农业和品牌农业,带动46885户农户,吸纳农村劳动力850人,进行水稻标准化生产和加工增值,促进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发展。

(三)改善了生态环境,奠定了可持续发展基础。通过"五治五化"的生态治理和产业开发,保证各系统均衡运行和相互协调。水利措施的作用有效解决了蓄水、排灌和保土,减轻了水土流失;农业措施的培肥改土,改良了土地结构和利用方式,优化了基本农田;防护林的栽植,将大面积的陡坡地彻底锁住,且保水保土保肥,改善了农田小气候;而科技措施的推广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四通八达的机耕路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劳动效率,又导通了各项工程系统。这些方面的合理设置、共同作用、互补短长,构置了项目区治理与开发,保护与发展的大系统,优化了生态环境,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四)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通过整治一地水土,建成一片良田,推广一个品种,开发一线基地,富裕一方百姓,使项目区较非项目区年人均增收300元以上,加快了项目区农民增收致富步伐。在开发中,注重优先考虑农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最关键的工程上,给乡村和农民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基地项目成为"致富工程"、"连心工程",激发了农民群众自力更生搞开发的积极性,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表一:九龙山镇实施"五治五化"农业综合开发前后

农民收入情况对照表

改前

改后

增收情况

增产

增收

比例

水稻亩产

玉米亩产

烟叶亩产

洋芋亩产

油菜亩产

小麦亩产

350公斤

325公斤

150公斤

1*公斤

125公斤

150公斤

500公斤

375公斤

*公斤

1500公斤

175公斤

*公斤

150公斤

50公斤

50公斤

300公斤

50公斤

50公斤

150元

60元

500元

90元

120元

68元

42.86%

15.38%

33.33%

12.50%

40.00%

33.33%

(五)增强了示范能力,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项目区高标准的水利工程、优越的生态环境,并重视发挥科学技术的先导和示范作用,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成为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现代农业的示范和样板,不仅使自身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而且还带动了非项目区的发展,使周边地区形成以项目区为中心,共同发展的格局,发挥了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了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现代化步伐。

四、开发治理的几点思考

在调研中,我们也了解到,实施*台地开发,目前还存在以下具体问题:

(一)潜力大,利用差,开发任务偏重。一是水资源缺乏,水利设施脆弱,病塘坏堰未治理;农村道路条件差,田间耕作道不健全,农产品运载条件差,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二是零星地多,成片地少;瘦瘠地多,肥沃地少。农民科技水平不高,耕作技术落后,耕地生产力低,地力逐渐衰退,土地改造的任务重。三是生态脆弱,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的压力。坡耕地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耕地资源不足,后备资源有限,库区人地矛盾将更加尖锐,特别需要加大对*台地的开发力度。

(二)基础低,成本高,投入比例偏小。一是项目规模偏小。据调查,解放以来,国家对于*区域的农业投入几乎为零,导致欠帐太多,基础条件很差。近年上级项目投入只是杯水车薪,项目建设规模偏小、偏散。二是建设内容偏窄。*台地农业综合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但原本相互配套的项目建设内容却不相衔接。小流域治理、生态治理、土地改造与基地建设很难捏合到一起,而现有农业综合开发的一点资金又难以解决本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开发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效益难以得到进一步提高。三是由于交通不便,增加了运输成本和生产费用,其水利配套、道路配套、田块整理、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资金高于常规项目,按现行政策和资金补助,无法满足开发所需。四是地方财力薄弱,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十分有限。

(三)重生产,轻布局,产业链条偏短。*地区种植偏重于生产管理,缺少科学合理的品种区域布局,结构单一、品种老化的缺点较明显,农业经济还没有摆脱"猪粮型"的经济结构、"趋同型"的生产布局、小规模"粗放型"的经营方式、"短链型"的生产模式,产业优势不突出,产业链较短,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标准低、带动能力弱。加上远离城市,农产品流通机构不健全,产业化经营还很不发达,目前这些区域大多处于贫困状态,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平坝河谷地区。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农民好群众对开发*台地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性很高,但由于开发利用投资大,回报时间长,只是望山兴叹。因此加大对这些区域的投入力度,实施和引导农业综合开发,对于促进移民安稳致富、加快新农村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立足于为后靠移民创造较高质量的生存基础,立足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势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突出重点,集中投入,持续开发,以不断提高*台地的综合产出效益,努力增强库区土地的承载能力,为建设具有库区特色的*农业综合开发新模式进行不懈探索。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调整开发治理策略,建设"德政农业"。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台地综合开发作为库区农业发展和服务群众的战略基础,列入"一把手工程",搞好组织协调和群众工作,抓好抓实这一"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真正形成以农民为主体、政府引导、各方参与的农业综合开发格局。二是实行政策倾斜。目前实行的"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投入政策,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然而,由于开发资金多年来都重点投向了基础较好的低坝地区,而用于*地区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尚属空白,加之,库区县处于西部贫困地区,其"吃饭财政"有增无减、"一事一议"有议无果、农发基金有渠无水、多元投入有台无戏的特征突出,对偏高的自筹资金比例无能为力,投入还明显不足。因此,迫切需要国家实行政策倾斜,调整投资方向,加大财政投入比例和投入总量,适当调高中央、省(市)级财政投资比例,取消县级财政配套,降低农民筹资投劳的数额,并出台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投入*台地综合开发。适当调整投资方向,加大在农民培训、新品种引进、新科技推广、农产品市场开拓、有机农产品开发、农业信息保障等方面的投入。三是坚持分类指导。*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农业资源状况互不相同,农业综合开发在"五治五化"的总模式下也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突出区域特色,实行差别化战略,科学制定区域和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各地*台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实行项目集群,相互配套,确保*台地农业综合开发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打造"移民农业"。着力研究和探索后靠移民恢复和发展生产所面临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多重制约,对移民安置区土地资源构成及未利用土地资源质量进行分析,以*台地农业综合开发为有效载体,针对不同自然环境、区位条件的安置区,实施政策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试验示范包括土地整理、复垦、复合生态系统建设等土地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模式,突破后靠移民的生存难点,通过基础建设、优化布局、产业扶持、典型引导、园区带动,大搞荒山、台地、水面综合开发,发展精细农业、规模农业、观光农业和高效农业,提高土地承载能力和移民安置质量。同时,有重点、分阶段地投入与库区移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扶持项目,让后靠移民安居乐业。

--强化农田基础配套,打造"设施农业"。以建设基本农田为主攻方向,强化基础设施配套,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水土资源。一是突出水利工程配套。按照科学利用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努力蓄存天上水、有效回收灌溉水,拦、引、提、蓄、灌系统化的要求,统筹规划农田水利系统,建设雨水蓄积工程,以现有老灌区改造、渠道防渗配套为主,推广以蓄水、保水、集水、节水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技术,建设喷灌、滴灌、管灌等节水灌溉高产农田。二是突出基本农田改造。通过坡改梯、土地平整、深翻改土,加厚土层,改造中低产田,提高保水、保土、保肥能力;配套秸秆还田、增施农家肥、测土配方施肥、粮肥轮作、合理耕作等培肥措施,建设高标准农田;积极稳妥地发展设施农业和旱作农业。三是突出改变耕作条件。按照耕作机械化、劳动智能化的要求,利用工程措施,修建机耕道和作业通道,不断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

--推进优势产业发展,打造"品牌农业"。按照"壮龙头、带基地、兴产业、富农民"的思路,发展优势产业。一是面向市场调结构,围绕优势兴产业,注重特色创品牌。按照优质、高产、高效、节水、生态的要求,全面推广"新、特、名、优"品种,大力发展优质粮油、柑桔、魔芋、蔬菜、药材、畜禽、蚕桑、烟叶,实现连片开发,规模经营,基地带动,注重发展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按照标准化组织生产,创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以政策为引导,促进土地流转,鼓励大户承包开发,营造规模优势,发展产业带、产业群。二是在提升产业特色和产业规模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加工型、市场型龙头企业,做大规模,增强实力。推广"公司+经济合作组织+农户"和订单农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深、加紧、加牢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实现企业增利,农民增收。三是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力度。从主要支持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转到既支持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又重视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上来。进一步拓展建设内容,在培育主导产业、优势品种、特色农业、规模经营上增加投入,做出规模,做出效益,形成有*地区特色的产业链条。

--重视农业环境保护,打造"生态农业"。库区环境直接关系*工程的成败,直接关系库区群众的世代生存。而目前的现状并不乐观,应加大投入建设力度。一是以*台地为单元,倾斜投入,搞好小流域规模治理、集中治理、综合治理,加快生态建设步伐。二是以退耕还林为重点,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加强荒坡、"四旁"、沟坎植树和天然林保护,重建绿色生态屏障,提高农田防灾抗灾能力。三是以发展沼气能源项目为突破口,大力实施生态富民工程,发展家庭生态经济。实施以沼气为纽带的"林草--养殖--沼气--粮经"生态富民建设模式,实现厕、圈、沼、灶、菜、果良性循环。四是因地制宜推行生态种植模式,把政策扶持的着力点更多地从基地生产转向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

--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发展"高效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是发展*台地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措施,必须重点抓好。一是引进、选育、扩繁国内外优良新品种,实现项目区全面良种化,充分发挥良种的优质增产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二是要引进成熟配套技术,提高生产率。要围绕主导产业,优化资源配置,完善项目区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在项目区的转化和推广力度。三是提高农副产品加工增值的科技含量,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四是要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强科技实用技术培训,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扩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应用范围,培育一批科技示范户、示范园、示范点。五是制定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科技开发投入力度和支持力度,充分激发农业科技人员和部分种田能手投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活动,促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