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舍己为公奉献精神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样一个画面:在喧闹的长江码头,一个个踏上外迁之路的移民,正扶老携幼缓缓上船,一位男子背着包裹,怀抱孩子,用满含热泪的双眼无限眷恋地回眸即将远离的故乡……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镜头。之所以说它普通,是因为它反映的只是三峡库区16万外迁移民告别故土的一个小小的瞬间。但这个极其普通的瞬间值得共和国的历史永远铭记,因为它不仅见证了一场中外水利史上最大的对外迁徙,而且还见证了三峡人民“为国分忧舍小家,挥别故土创新业”的伟大奉献精神。正是这千千万万个瞬间,正是这种“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支撑了三峡大移民的顺利推进,体现了三峡移民精神的本质和“精神之魂”。
一、百万移民的奉献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强国梦想。1992年4月,经过“梦想70年、论证40年、争论30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兴建三峡工程的议案。三峡工程建成后将在长江干流形成长度为662.9公里,水面面积为1045平方公里的特大型水库,淹没陆域面积600平方公里,淹没耕地25.73万亩、园地11.02万亩、河滩地5.8万亩,淹没房屋3473.15万平方米,受淹工矿企业1599家。
如此巨大的淹没范围和淹没损失,无疑意味着三峡大移民过程必将是一个经济和社会重建的艰巨历程,同时也意味着湖北省、重庆市所辖21个区市县淹没区的120万人民,将亲手拆掉祖辈修建的房屋,亲手毁掉赖以生存的城镇,离开故土,或就地后靠,或远赴他乡,去建设新的家园。而这一切的一切又意味着库区人民为了支援国家建设,必须付出他人难以想象的巨大牺牲和作出舍小我以铸就大我的无私奉献。
1、弃——就地安置移民的奉献
三峡水库一经建成,将淹没大量的耕地。三峡库区是一个以山区为主、多山少田的地区,而被淹没的移民迁出地往往是地势平坦的良田沃土,多处于城郊结合部或长江河岸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带,土地利用率较高。这里的移民主要从事二、三产业,即使从事农业也多为商品农业。较之山区,他们的经济收入较好,生活质量较高,通信、交通、照明、天然气、子女入学、就医、买菜等都很方便。因此,对于就地后靠移民来讲,库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将面临着更多的困难。
由于三峡工程淹没损失巨大,因而国家给予了库区移民相应的淹没补偿,并从多方面创造条件解决库区的移民安置和发展问题。但是,由于国家的财力有限,三峡工程移民搬迁,政府实行的是“前期补偿、后期扶持”的政策。“补偿”而非“赔偿”,相对来说补偿标准较低。与此同时,三峡移民还面临着搬迁时间极为紧迫、搬迁任务十分繁重、库区安置容量严重不足三大具体问题。这些客观存在着的困难和问题,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长江边的每一个移民来说,所遭受的损失和付出的牺牲显然是巨大的。但是,广大三峡移民深切体谅政府的难处,一旦当国家建设需要他们远离故土迁移他乡时,即使损失和牺牲再大,他们都义无返顾地作出了悲壮的选择。这种悲壮的选择,表现在就地后靠移民身上,就是一个字:“弃”——勇于毁弃和放弃,即勇于为了国家建设毁弃和放弃自己的家园、田园和果园。这是因为他们懂得一个道理,具有一个信念,就是他们“弃”掉今天,换来的是全国人民和子孙后代幸福美好的明天。因而一个“弃”字,便成了三峡移民牺牲和奉献的有力象征。
1992年10月,三峡工程施工准备期。湖北省秭归县杨贵店村70多岁的老党员谭得训说服4个儿子,全家老少拆掉4间大瓦房,搬进了临时帐蓬。随后,轰鸣的挖土机在他拆除的宅基地里铲出三峡工程的第一铲土。
在百万三峡移民中,刘安兴的家是第一个被淹没的。他家住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太平村,这个村子是三峡库区距三峡大坝最近的村。刘安兴又住在海拔高度72米处,是三峡水库淹没区中住得最低的移民搬迁户。1995年3月,当地政府召开移民搬迁动员大会,要求在1996年12月前,居住在海拔90米以下的移民必须全部搬迁完毕。刘安兴第一个响应,率先搬到一个名叫柏树湾、海拔180米的地方。他的行动带动了村里30多户移民提前完成搬迁。刘安兴的新家紧靠三峡水库,门前便是即将出现的“高峡平湖”。往山坡上走几十步,便能眺望到三峡大坝。刘安兴说:“三峡工程马上就要通航、发电了,我们舍家搬迁值得。”
如果说刘安兴为我们讲述了第一个为三峡工程建设主动而“弃”的故事,那么李金云和望作秀老太太的故事更把“弃”的精神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祖辈六代人都在中堡岛生活的“李家伞铺”后人李金云,如今是第二次搬家了。70年代修葛洲坝,他家搬到了现在的廖家山;如今建三峡大坝,他又得搬家。其实,家里倒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值钱的是他终日侍弄着的700多株柑桔树。前些天,他眼睁睁地看着几台推土机把它给毁了。当时,他多想冲上前去拦住推土机啊……一棵树倒下,心就像刀子在戳;一排树倒下,他的心碎了,泪水止不住地往外流……他叹息道:“唉,明天就得走了,一旦离开这儿,将来死哒,再回这儿也捡不到脚板印了。”
望作秀老太太,已经95岁高龄了。1992年搬迁前,她家就在三斗坪镇中堡岛附近的江边,可算是三峡移民最老的见证人。总理曾于1957年正月十二到中堡村她家里。那时,中央就在考虑上三峡工程。像望老太这样的中堡村移民,真正算起来至少搬了3次家。第一次在1978年,那是因葛洲坝水库建设抬高了上游水位,当时中堡岛上有五六户人家,他们的家由江心的小岛迁到了江南岸;第二次是在1992年11月,村民们由江边搬到了后山脚的风箱沟,当时130多户人,搭建了几排简易房;第三次是1994年,有400多户人搬到了地势更高的谢家湾等地方……到1996年底,全村700多户、2600多人已全部搬完。
1995年4月10日,桃花盛开。秭归县向家店村46户王昭君的后裔,含泪跪拜祖先的灵位,从当年昭君入宫的出发地香溪河口,乘坐木船顺江而下,远迁宜昌市伍家岗区。移民郑玉枝,搬迁时即将分娩,最后在临时帐篷里生下孩子,取名路生。
巫山县青石碑乡青石村七社社长宋公林可以说是一个“毁弃”家园、以身示范带动移民搬迁的好带头人。他家10口人都是移民,占了全社后靠移民的三分之一。他家的房子也是青石小镇上最好的,两楼一底的砖混结构,还有一套古屋,自从神女溪旅游开发以来,他把房子装修一新。1998年国庆节期间,他家接待游客近百人,直接收入5000余元。在二期移民中,全村的移民都盯着他,如果他不拆房搬迁,其他人是不会搬的。在1999年“五一”旅游黄金周到来的前两天,他毫不犹豫地把房拆了,搬到了后靠的新居民点上。见这位“损失”最大的移民户搬了,其他移民也跟着搬到了新居民点,把旧房拆了。
重庆市万州区移民人数最多,占三峡库区移民总数的四分之一。在这里,移民冉振爱和李银芝的故事同样感人。冉振爱一家原来住在紧靠长江的冯家码头,虽然人均田地面积不过半亩,但土地肥沃,历来都是种蔬菜、柑橘的好地方。这里水上交通方便,一担担的蔬菜、柑橘运到离此不远的万州城,便能换来不俗的收入。平心而论,谁不想搬到水好地好、交通方便的地方去?可是,全村就那么大块地方,三峡工程建成后,大部分的良田沃土都要被淹光。冉振爱老想着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总不能与大家去争抢剩下的那一点好田好地。可是除此之外,就只剩下黑儿梁、外河梁、天石子等几道石骨子山梁了。一家人思来想去,拿不定主意。最后,冉振爱做出了一个让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的选择:全家人搬到离冯家码头两公里远的乱石岗——梨树林建房安新家,在这里让一切重新开始。
万州区河口乡姜家村八社的李银芝搬迁前地里种有一片年收入好几千元的桂圆林,这是他一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他的“命根子”。当二期移民搬迁临近时,他主动把树砍了,把房拆了。在他的带动下,全社18户移民都主动搬到了新的地方。
放弃难分难离的故土,毁弃祖祖辈辈居住过的老屋和自己亲手培育起来的果树……农村移民们这些舍己为公的义举,真是说不完,道不尽;而城镇移民舍弃他们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临街的门面,舍弃他们方便的生活条件,重建家园、重振家业的事迹同样举不胜举。
三峡工程水库淹没区涉及涪陵、万州2座城市和11座县城,其中秭归、兴山、巴东、巫山、奉节、云阳、开县、丰都等8座县城全部淹没或基本淹没,需要易地重建,其余部分淹没的城镇要就近后靠迁建。城镇的搬迁,对于城镇移民来讲,不仅仅是搬迁的辛苦,最根本的是涉及到最切身的利益。比如,在重庆市万州区,繁荣的商业催生了现代意义上的万州城。据记载,从1925年到1929年,万州就建成了一马路、二马路等15条马路;逐步形成了沿江河两岸顺势排列的山城格局。道路两旁的俄式、德式楼房,与中式高墙深院以及沿江岸捆绑的吊脚楼,成为当时这个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此后的70多年,经历了历史变迁的一马路、二马路、三马路、环城路、胜利路、南津街一直是万州最繁华的地段。尤其是二马路,被称作万州的“南京路”,通过上百年的发展,具备了良好的经商氛围和条件。很多“二马路人”都有自己的门面,不说自己做生意赚钱,就是把门面出租,也足以养活自己和家人。可在移民搬迁中,二马路的移民要全部搬到离万州城5公里远的双河口。移民马震原在二马路有三楼一底的楼房,三个门面。自己作生意用一个门面,出租两个,日子过得滋润红火。当时确定二马路要搬迁,他是整夜睡不着觉,老婆更是终日以泪洗面。后来,在移民干部的说服下,他们搬到了双河口。马震说了一句朴实却感人的话:“三峡工程多大的工程呀,总不能因为我个人而影响它吧!”
鞍子坝,曾是远近闻名的三峡批发市场,条石铺就的小巷拐着弯一级一级叠到江边。远近闻名的“床上用品批发王”李心武的批发部和家都在这里,而现在要全部迁走。李心武说,生意可以从头再来,绝不能因为个人而影响三峡工程。在他的带动下,这里的搬迁任务顺利完成。
开县汉丰镇较场坝居委会辖区是城内有名的“小吃一条街”,在现有的数百户居民中,除28户是租用国家公房外,其余都是私房,而且几乎都有门面。不少居民无职无业,靠私房门面或转租公房门面收入维持生计,搬迁后就面临重起炉灶、重找职业的困难。但为了三峡工程,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数千居民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拆迁,重新开始了又一次的艰苦创业。
这就是他们,普普通通的移民们,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壮举,他们朴实得如长江边上的一粒沙,你绝难将他们从泥土中将他分辨出来。但正是这些普通的人,为了三峡工程建设,难以割舍的“舍去了”,挥之不去的“挥去了”,他们以自己默默的奉献,确保了三峡工程的顺利推进。
2、舍——外迁移民的奉献
1999年是农村移民政策调整的一个转折点。由于库区安置容量有限,国家对农村移民的安置政策由“就地后靠”调整为“外迁安置”。这一政策调整意味着16.6万农村移民将走出库区,远走异乡去开辟新的生活。
外迁地的安置原则一般是“以农为本,分散安置”。各安置点不论是大环境还是小环境,很难做到与迁出地的完全“对等”。因此,必然有一部分移民在客观上存在“借马还牛”、“米箩筐跳到糠箩筐”,即条件不如原迁出地的事实。特别是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变给移民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如语言沟通交流难,学生成绩普遍下降,因而有的地方移民学生被迫普遍降一个级,以逐步适应新的环境;生产生活习性难适应,不了解迁入地情况,人情、风俗有较大差异;地理气候环境不同,有的地方水源条件差、风沙比较大;还有人缘、社会关系资源损失大,多年来营造的亲情、友情远离了,邻里、朋友关系失去了,致使外迁移民在短时间内难以融入当地社会,一时不易谋到较好的生活出路等等。总之,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从头做起。
三峡库区的16.6万外迁移民,主要安排在全国11个省市进行对口安置。其中外迁移民较多的区市县是,重庆市云。阳县33584人,主要迁往上海、江苏、江西、湖北等地;巫山县22228人,主要迁往广东、安徽、湖北等地;开县17779人,主要迁往四川、山东等地;忠县17225人,主要迁往湖北、山东、湖南等地;万州区8000余人,主要迁往广东、福建、江西、上海、湖南、江苏六省市。从*0年8月第一批外迁移民在将要淹没的旧云阳县城老码头上,洒泪离别故土迁往上海崇明岛开始,到*4年8月882名奉节移民顺利抵达江西省浮梁县,历时5年,由政府组织的16.6万人的外迁移民工作基本结束。
如果说后靠移民的奉献精神是体现在一个“弃”字上的话,那么,外迁移民的奉献精神就浓缩在一个“舍”字上。外迁移民的这种“舍”,就是“舍弃”和“割舍”,即当他们踏上他途去建设新的家园的时候,必须舍弃曾养育过他们的故园,割舍浓浓的亲情、友情和乡情。这同样是一种洋溢着人性之美的悲壮的选择。尽管面对即将远离的故土,他们眼含热泪;尽管面对即将天各一方的亲人,他们依依不舍,10几万外迁移民还是带着家乡的泥土、家乡的三峡石和家乡的黄桷树苗,毅然远赴11个省市,去开创崭新的生活。如果要问他们为什么舍弃得如此潇洒和割舍得如此坦然,其实答案就是那么简单:因为他们心中永藏着一个“公”字,永驻着“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的朴实情怀。
*0年9月7日,吴夔家的最后一样家具一床也被人拖走了。望着小两口恩爱与温存的证物从此远去,他在门口怔怔地站了好一会儿,妻子更是泣不成声。他有两辆长安货车,一辆长安客车,这几年全靠它们营生。由于车辆不可能带到福建,只得把它们处理掉。和卖家具一样,汽车同样卖不起价,谈了几个买方都没谈成。最后他心一横,以不足万元的价格将三辆车一齐卖给了一位熟人。
还是在*0年,云阳县南溪镇外迁集中报名工作在3月初拉开了序幕。但5天时间过去了,报名者却寥寥无几,尤其是卫星村移民更是按兵不动。此时,既是该镇移民办主任又是移民的粟绍福好生尴尬和焦急。于是他毅然交了一份辞去移民办主任职务的申请书,没和妻子商量便报名外迁。妻子想不通,说:“咱家开的副食店市口好,生意红火,搬到崇明哪里去找这样好的市口?”粟绍福耐心开导她说:“你不想想,我们卫星村是姓粟姓范两大家,如果我们粟家不带头外迁,谁还肯走?再说上海是国际大都市,不是移民搬迁,你我做梦也去不了,这是福份不浅呀!’’他的一席话让妻子心悦诚服。做通妻子的工作后,他又去开导自己的亲弟弟。
农民歌手唐家尤原住在万州区太龙镇,外迁之前,唐家尤打鱼、养羊、种植柑橘、承包鱼塘,年收入达3万多元。而今,他毅然舍弃这一切,到江苏“第二次创业”。听听他的实话实说吧:“当初我也不想走,后来下细一想,国家排起那么大的头建设三峡工程,再说我又是既淹土地也淹房屋的双淹户,哪有不走的道理?古时候移民都是用绳子捆起走,现在国家把房子补偿给你,把土地划一块给你,已经够意思了。未必你还想搬到北京去住起,再要一个工作呀?那根本不可能嘛!”多么朴实的语言!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空话和套话,有的只是中国人传承千年的“舍小而全大,,的道德传统,有的只是朴实的奉献。
田里的果树已经开始挂果,收成在望。但万州区五桥镇龙门村的村民王文浪知道,他们一家也到了打点行囊上路的时候了。王文浪在院子里望着自家的楼房百感交集。这楼房是他1990年盖的,有三层。站在楼上,可以看到长江二桥对面的枇杷坪,那是万州主城区的一部分,风景很不错,他家几代人都是在这儿生活。然而,在三峡工程蓄水达到135米水位之后,为缓解库区人口压力和生态压力,库区最后一批2万多移民的外迁已成必然。在长江边,王文浪家的柑橘园已经被水淹去30多亩,所剩的柑橘树越来越少,收入也随之降低。王文浪是村上的文化人,除了和家人经营柑橘果树外,他还在万州区的学校里兼任教师,有15年的教学经验,但这一切都已成过去。离别故乡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在长江边长大的王文浪从自家的柑橘园里带走了一棵柑橘树,准备把它栽到未来的新家园里。他更忘不了带上过世父母的身份证照片,在父母的坟茔上上一炷香,跟父母道别。
“我们搬家给三峡水库让地方,就是对国家的支持,对三峡工程的支持。三峡工程是国家的大工程,作为普通农民也应该帮点忙才对”——这是云阳县移民谭建国时常念叨的话。谭建国是一位脑子灵光的农民,他在龙角镇靠挖河沙为生,年收入上万元,现在却要舍弃这一切。他的语言很干脆:“为了三峡工程,值!”
“没有三峡工程,库区哪来的这么多桥和路?如果没有移民搬迁,会有现在这么漂亮的新城吗?三峡工程对库区来说是件大好事,作为移民当然应该支持”——这是云阳县故陵镇德高望重的吴海清老人支持移民外迁工作的朴素理由。吴海清所在的社一共有80多人,*0年外迁了70多人。他说,干部来宣传动员外迁时,村民对此都非常理解,报名十分踊跃。*1年这个镇共外迁了831名移民。
三峡移民大规模的对外迁移,使许多移民家庭的成员从此天各一方。*1年在巫山县大昌镇演出了这样一幕:“妹妹,你到了广东,脾气要好,一定要把新家建设好。”“二嫂,你到安徽了,早点到我那里来看看。”临行前,码头上,一个怀里抱着小孩,一个背着背包,两个妇女抱头痛哭,互相祝福。原来这是两姑嫂,二嫂方德乡,妹妹龙梅。龙梅有两个哥哥,她与大哥龙云明一起外迁到广东,而二哥龙云霄一家则外迁到安徽省。这种情况在外迁移民中比比皆是。如奉节移民李白淑落户湖北潜江伍家岗灵宝村,她的父亲和小弟、妹妹迁到了枝江,另一个弟弟迁到远安,一家就此分成了三地。
正是这种义无返顾的“舍弃”和刻骨铭心的“割舍”,让历史永远铭记住了三峡库区16.6万外迁移民伟大的无私奉献精神,也绘就了中外移民史上最具特色而又最动人的一笔。
3、情——占地移民和库区非移民的奉献
库区占地移民和非移民们(主要指让出土地的农民)为支援三峡工程建设和移民迁建,同样体现出了崇高的牺牲和奉献精神。三峡水库淹没范围广大,使三峡地区本已存在的人多地少的矛盾更显突出,从而导致库区生存压力骤然增大。但是,为了三峡移民工作的顺利推进,库区占地移民和非移民们表现出了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高风亮节,展示出了情意浓浓的兄弟之谊、姐妹之情。这种“情”,既是一种深厚的爱国情,更是一种高尚的奉献情。
万州区武陵镇是一个典型的移民镇,街道宽阔,绿树成荫,景色宜人。但几年前这里是农民的承包地。为了城镇后:,迁,农民们让出承包地,在自己的“命根子”上建起了移民新镇。
奉节县安坪乡在一期水位就有移民安置任务。当邻近乡镇闻知该乡藕塘村移民通过开垦荒地,耕地仍达不到国家移民安置的面积要求时,在政府的动员组织下,农民兄弟们无偿地奉献出耕地,填补了藕塘村移民土地的不足。
湖北省秭归县桐树湾村村委会为把迁入的移民安置好,使移民逐步能致富,动员村民让出部分土地献给移民。他们还请来农艺师给移民们进行种植水稻的培训(这些移民在老家主要是种脐橙和玉米),当地党员、干部和村民还对移民户进行“一帮一”的实践指导,仅一个月,移民们就学会了水稻的栽插、除草等技术。移民们种植的水稻在当年就获得了丰收。
老百姓不会讲太多的大道理,但他们能理解,他们虽然付出了祖祖辈辈留下的土地,换来的却是一个造福人类和子孙后代的大工程。
奉献,体现在这些普普通通的广大移民群众身上,就是这样一些平凡但感人的“弃”、“舍”、“情”的故事。但这些由普通移民们为我们讲述的平凡故事,奔流不息的长江会记住,中华民族的历史也会记住。
二、库区干部的奉献
兴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华民族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伟大创造活动;对三峡淹没区120万人民进行大规模迁移,同样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壮举。三峡百万大移民是一项规模浩大的社会重建工程,其迁建任务之繁重、安置工作之具体复杂乃世所罕见。这无疑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事业,也是一个客观上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作出巨大牺牲和忘我奉献的事业。与以前任何时候一样,事业越是伟大,任务越是艰巨,越是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吃苦在前,去努力发挥一支特殊生力军的先锋模范作用。
大量事实证明,三峡大地10余年辉煌的移民史,无愧为三峡库区广大移民干部呕心沥血支援国家建设的奉献史,也同样无愧为永远起着中流砥柱作用的库区广大党员和干部带领移民群众艰苦创业的奋斗史。他们喊出的“宁可苦自己,决不负移民”的响亮口号是他们舍己为公精神的真实写照;他们用“千言万语做工作,千方百计解疾苦,千山万水送移民、千辛万苦办实事”概括的“四千精神”,更是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最生动的诠释。这种奉献是实实在在的,是掷地有声、饱含深情的。这里,“舍己”是他们思想的出发点,“为公”是他们行动的落脚点。在三峡百万大移民这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中,他们掉皮、掉肉,流汗、流血,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毫无疑问,他们是一支移民战线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能让党和人民群众放心、满意的队伍,是一群屹立在三峡火热大地上当今最可爱的人。
1、基层党员,身先士卒
村组是最基层的村民自治组织,村组干部和普通移民党员则是战斗在移民最前线、率领移民冲锋陷阵去攻克一个又一个堡垒的指挥员和战斗员。三峡120万移民中农村移民超过1/3,因此客观上决定了库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三峡移民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库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一直是我国大中型水利工程移民区别于其他国家水利工程移民的一大特色。库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具有地位的基层性、任务的传导性、党群关系的直接性、行为方式的规范性、自身建设的关联性的特点。基层党组织所处的这种承上启下的位置,往往能在移民宣传动员、迁出安置和带领群众安稳致富、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产生关键性的作用和影响。
在三峡百万大移民中,广大村组干部和普通移民党员是一批“特殊的移民”。他们既是移民,又是移民干部或最基层的党员,长期和群众生活、战斗在一起,既是群众中的一员,又是群众的领头人。在艰辛而细致的基层移民工作中,如果没有这些战斗在移民工作最前线的村组干部和普通党员的以身作则和典型示范,没有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出来的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即使政府的移民政策、移民方案再好,也不可能很好地贯彻和落实下去,千头万绪的基层移民工作不可能得到有序推进和有力开展。
三峡工程的修建,使巫山县大昌镇洋河村将淹没土地698亩、房屋1.7万平方米,将搬迁人口799人。面对占总人口半数以上的移民搬迁任务,党支部、村委一班人都感到有很大难度。更难的是还要搬走30多座村民的祖坟,一些村民就是不让搬。他们提出了一个并不合理的要求:要村支部书记郑昌省为他们的祖上披麻戴孝,否则就不迁坟!郑昌省这样做了。只要让迁,什么都行。于是村上每起一口棺材,郑昌省就按照当地的风俗,全身上下披麻戴孝,一路护送灵柩到新的安葬地入土。然后双腿跪下,磕上三个响头……全村34座坟墓,他戴了34次孝,下了34次跪,磕了102个响头。虽然如此委屈,但郑昌省仍然积极为村民们着想,他在心里盘算着一套tt移民经济学”。他反复给村民们算了一笔早搬与迟搬的对比账:全村涉及水位线下搬迁户有116户,房屋占地约120亩,如早搬迁变为耕地,可净增120亩土地。到*8年,至少可种植10年,以每亩最低收入260元计算,增收也能达到30万元。更重要的是这可促进水位线上土地的及时调整和重新分配,及早耕种上近400亩的移民补偿土地,到*8年,按年效益梯形增长来计算,其效益可突破120万元!这账一算,村民们心里顿时亮堂起来,早搬迁早致富在全村形成共识。随后,经向县里申请批准,该村的这一自发迁建方案得以提前实施。
在郑昌省的眼中,三峡移民当然要讲奉献,但村民们如何才能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他认为这就用得上他的“移民经济学”。在推进村里的移民工作中,郑昌省实施了三个战略:重新调整土地,保证耕者有其田;兴建移民新居,保证居者有其屋;兴办集体企业,保证劳者有其岗。为此,他和党支部、村委一班人对水位线上2800多块土地进行了重新丈量调整,实施了村里解放以来的第二次“”,保证了每个移民拥有o.8亩土地;全村迁建房屋全部落成,兴建砖混结构楼房1341~3.2万平方米,人均51平方米,比迁建前人均增加24平方米,并破天荒地在洋河的土地上建成了村民住宅一条街;发展了150亩梨树基地,上马开办了空心砖厂、预制件厂、粮油加工厂等企业,每年不仅为村集体创下了6万元的经济收入,还安置了30多位移民进厂就业。郑昌省还把他的“移民经济学”运用到管好用好移民资金上,让有限的投入办更多更好的事。全村开荒300多亩,只用了57万元,节约生产安置补偿金达300余万元。郑昌省的“移民经济学”为这个移民村带来了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如今的洋河村已今非昔比,村里修建成了村级环形公路25.7公里,安装自来水管3100米,95%的农户拥有了电视机,30%的农户装上了程控电话,全村各项工作都得以顺利推进,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作为三峡库区三个移民大镇之一的重庆市云阳县高阳镇牌楼村,担任22年村支部书记的叶福彩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0年是库区移民外迁的第一年,时年60岁的他连续三天动员外号“陈烂药”的移民陈从清外迁,累得在街上当场口吐鲜血,陈从清被感动得又愧又急,赶快扶起他表示要搬要搬。在赴湖北省草埠湖进行移民对接中,移民彭友发提出宅基地与承包耕地远的问题。叶福彩四处奔走,终于为彭友发调换了地;彭友发又提出耕地面积不足,叶福彩便顶着伏天的烈日,捂住胃部忍着疼痛,一步一步地用脚丈量。当数到362步时,叶福彩终于支撑不住,倒在地头。但他稍微清醒艰难地爬起来后,第一件事还是语重心长地劝告彭友发:“早搬早安心,早搬早发家。”在与迁入地的对接途中,他的病常常发作,可为了节约经费,他坚持不上医院,只是吞服带来的药片,强忍胃的剧痛硬撑了5天。“老牛已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鞠躬尽瘁竭全力,一身清白含笑去。”临终之际,叶福彩留言要把他埋在牌楼村后边的高坡上,看移民搬走,看三峡水涨。他逝世后,不少外迁的移民不远千里回来凭吊他,中共云阳县委组织部等13个部门及高阳镇的党员干部,专门在其墓地凭吊,重温入党誓词。叶福彩用自己的一生,用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巨大的人格魅力,奉献给了三峡移民的伟大事业。
中堡岛是三峡工程的直接承载地。1993年9月,导流明渠开挖在即,急需征用中堡村的土地。一片片果实累累的橘园,再过半个月就可以收获了。有的群众要求等收获后再开工。可别说半个月,工程一天也不能耽误啊!怎么办?村支书鲁友华二话没说,请民工将自己5分地的橘树全部砍掉。经过细致的思想工作,移民群众纷纷含泪砍掉了自己的橘树。如今,导流明渠已经通航,看着百舸争流,往来穿梭,我们不能忘记在这里居住的农民献出了自己丰收的柑橘,更不能忘记基层党员干部们付出的心血。
秭归县擂鼓台村共产党员、村干部王兴山,20年前为修葛洲坝已献出过家园,这次他的家又在水位线下。在县里第一次进行搬迁动员时,他第一个站起来表态搬走。乡亲们说:“王兴山真不走运,要搬几次家。”而王兴山却感到自豪:“在20年里亲身经历两项大建设,这说明国运昌盛,怎能说不走运呢?”在他的带领下,全村21户79人举家外迁,不说二话。
位于长江边上的涪陵区清溪镇平原村有10个社,村民5441人,需后靠安置三峡移民369人。村党支部书记张银水带领群众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了生猪繁育、家禽养殖、榨菜加工、果树种植等产业,彻底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粮猪型”产业结构。*4年,平原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921元。此外,全村集体经济积累也从原来的3000元增加到现在的5万元。平原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示范村”,移民们都说:“多亏了张银水这只‘领头羊,!”
村组干部是这样,普通党员也在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
重庆市忠县洋渡镇的老党员、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谭永华,带动全家子子孙孙30几口人,主动移民到湖南省株州市。谭永华与老伴在外迁路上,手里拿着的水缸是他在朝鲜战场上发的,补了又补,舍不得丢掉,已保存了50多年,外迁时还带在身边。
*2年8月,云阳县龙角镇张家村移民张德贵已66岁,他是一个有着30年党龄的老党员。几年来,老两口在家侍弄几亩果园和鱼池,加上孩子们外出务工,收入很可观。为了三蛱工程,老张带着老伴和儿子、儿媳、女儿7口人一起主动外迁。他说:“我是一名老党员,别人都望着我呢。”
易深才,一个才入党两年的新党员,他的老家在奉节县永乐镇三义村。他说:“党员嘛,就要带头搬迁,带头致富。”他第一个报名迁到湖北省沙市,并很快融入到新的社会环境。经过努力,他有了三室一厅的房子,还开了一个副食店,办了一个小酒厂,利用酒糟喂了10多头猪。在他的带动下,移民们越干越有劲。
正是库区广大村组干部和普通移民党员在移民工作中“身先士卒,身体力行”,勇作排头兵和铺路石,才使充满无数艰难和挑战的三峡大移民得以顺利推进。千千万万个基层干部、普通党员,用燃烧自己所发出的光和热,为三峡工程和移民作出的独特奉献将永载史册。
2、移民干部,忘我奉献
在三峡移民过程中,奉献的行为是具体的,是可触摸的;奉献的群体是宏大的,方方面面的。在这之中,活跃在移民工作最前线、直接与每个移民打交道的各级政府从事移民工作的干部,用自己的真情和心血,塑造了新时期人民公仆的高大形象,使广大移民干部成为千里三峡库区一个最耀眼的群体,一道最靓丽的风景。邓永清、冉绍之、吴小川……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优秀代表。
冉绍之是重庆市奉节县移民局副局长,原奉节县城关区工委副书记、主任。1992年这名时任奉节县安坪乡乡长、次年任乡党委书记的普通“乡官”,在安坪乡被确定为首批三峡移民试点乡之后,他心系群众,潜心埋首,苦干实干,积极探索开发性移民工作的新路子,为整个三峡库区移民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三峡移民的贴心人”。
冉绍之当时所在的安坪乡沿长江岸线达30公里,受淹1101户,涉及动迁人口5000余人,淹没房屋近11万平方米,耕地5880亩。面对繁重的移民任务,冉绍之尽管患有严重关节炎和哮喘病,但却带队沿江岸来来回回勘察,跑了5趟,步行150多公里,10天走烂了一双鞋,最后选定在大堡三社进行移民试点。然而,试点工作十分艰难。动迁划线,村民不许牵绳丈量土地,有的还砍断绳子,毁坏丈量工具;开荒改土,不让破土动工,甚至有人躺在炮眼边威胁:“要炸就把我炸死算了!”
“舍上一条命,我也要做好安坪乡的移民工作,为政府分忧,为移民解愁!”冉绍之带领一班人分头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宣讲国家移民政策,仅在大堡三社就开了村民大会32次;为了做通一个移民的思想工作,他曾连续9次上门。他不怕移民群众的误解甚至围攻,自己拉绳子去移民户丈量土地、划线建房。他以强烈的责任感和忘我的工作热情,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终于赢得了库区移民的真心拥戴和高度赞誉。1994年,43户移民全部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实现了水、电、路、广播四通。大堡村的试点成功,为全县农村移民树立了样板,被誉为“库区第一社”。“不但要搬得出,还要安得稳,逐步能致富!”为了修通好几代人盼望的老关嘴桥,他卷起铺盖住到了工地,一身水一身泥,和民工们泡在一起。大桥合龙那天,由于施工难度大,原计划下午完工,但苦战到深夜未见分晓,民工接二连三累得瘫倒在地。合龙必须连续施工,否则将功亏一篑。他忍着钻心的关节疼痛,爬上一块大石头,抖起精神,号召大家:“是人就要像个人样。起来,桥不合龙,决不收工!”至凌晨3点,大桥胜利合龙,他开怀大笑,瘫坐在倾盆大雨中……
他在任6年来,带领全乡人民炸山修路、改土造田,安坪乡先后炸开10几座山头,修出6条公路,总里程39公里,全乡有13个村通了公路。他创造了“门前一条江、江边一条路、路边一排房,房后一片园”的移民安置“安坪模式”,还提出了“靠路安居,靠山乐业,靠江致富,靠城发展”的移民安置新思路。不仅如此,冉绍之还在移民资金管理上,创造了“五支笔”联审制度,总结出“两分”、“三同步”、“四统一”、“五实现”等经验。1997年,安坪乡全年农民纯收入从移民前的人均*元提高到875元,走出了贫困。199''''7年冉绍之被国务院三建委表彰为三峡工程移民先进工作者,1998年被人事部表彰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无数干部把冉绍之当成行动的楷模:王会成,安坪乡现任乡党委书记,冉绍之的老搭档。他说:“看着老冉干,跟着老冉学,我们一定把安坪建设得更好”;李世年,年近古稀的人大主席,在移民工作中,他和年轻人一样四处奔波,肾囊肿发作,累倒在移民工地;何学明,大堡三社社长,委屈受过,巴掌挨过,甚至差点挨了刀子,甩下一句“万一有啥,我那两个娃儿请国家带到16岁”,照样没日没夜去“碰硬”。
重庆市万州区枇杷坪街道玉安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主任邓永清,是一个全心投入移民、无私奉献而积劳成疾的典型。邓永清至1992年起就担任玉安村党支部书记。玉安村地处长江岸边、万州区城郊,移民生产和生活条件较好。他为了说服动员移民搬迁,主动拆除自家400多平方米的小洋楼带头搬迁,损失近10万元。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占地移民没有一个强制拆迁的。他把自己办建筑公司挣来的钱用来支付村里的办公经费,偿还村里的欠款,给村社干部发误工补贴,对按时拆迁搬家的移民给予每户400元的奖励,10多年来,无偿发放给村民和村社干部的钱达50多万元。他为了让移民早日致富,分别于1995年和1997年,先后用自己的楼房和房产证作抵押,向银行贷款65万元,为玉安村修建了一条400多米的公路,被老百姓誉为“利民路”。公路修通后,邓永清又将自己买的价值18万元的1.4亩土地无偿地捐献给村里开发,并将自己所得的奖励3万元发给贫困居民、贫困党员和村社干部。由于他一心带领移民共谋发展,共同致富,如今,该村(现为玉安居委会)已从一个负债大村发展成拥有500多万元集体资产的富裕村,人均纯收入由不足600元提高到3400元。由于多年来的艰辛打拼和过度劳累,邓永清的双眼已几乎失明(左眼视力几乎为0,右眼视力为0.2)。
重庆市万州区移民局副局长,原万州区武陵镇党委书记吴小川,把移民当作自己的“爹”和“娘”。他常告诫我们的干部:“移民就是移‘爹’移‘娘’,因此宁可苦自己,决不能误移民”。为了增加移民工作的透明度,密切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吴小川责成纪委组织镇人大代表、移民义务监督员和居委会的干部制定了《武陵镇集镇迁建管理办法》,上墙公布。还将所有干部的电话、手机号码公开,畅通了干群交流渠道,也加大了群众对干部的监督力度。吴小川对自己要求很严,他生活简朴,经济并不宽裕,却多次带头为移民籀款,并主动将龙宝党工委奖励给他的*0元钱交给镇财政所。*2年12月28日晚,他在移民建设工地上不幸摔成骨折,医生为他打上石膏后,他继续坚持工作,妻子说他“连病都不顾,把魂都丢到武陵了。”他的小孩生病住院一星期,从未去看护一次,母亲患胃癌动手术,不能进食达半年之久,他也未能在身边照料,母亲临终前多次呼叫他的名字,但为了移民,作为长子的吴小川却未能为母亲尽孝送终。忠孝难以两全,他只能将泪水咽进肚里、将遗憾留在心里。
*1年,武陵镇新的场镇建了起来,但居民们的子女却上不了幼儿园。由于镇里资金已经捉襟见肘,为了给移民子女办一个幼儿园,他亲自前往对口支援的南京市“打杂”’10天。他每天像上班一样,早晨8点准时赶到秦淮区政府办公室“上班”——倒水、扫地、分发资料,下午就赶到雨花台区政府干同样的“活儿”。他的真诚终于打动了两个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筹到资金20万元。当他拖着疲惫的身躯、风尘仆仆回到武陵镇时,已经是深夜11时,但好几百人都在路灯下等着他的归来。看到他从车里出来,人群中顿时雷鸣般的掌声响了起来……
在吴小川的带动下,武陵镇党委、政府全体人员拧成了一股绳,在移民攻坚前线,他们个个都是“拼命三郎”。用他们自己的话说,那就是“变了泥鳅,就别怕泥敷眼;既然当移民镇的领导,就不要怕苦怕累怕委屈,不仅要流汗,甚至要流血。”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党委副书记、镇长吴远奎为了方便移民,每月逢“8”、逢“9”将办公地点搬到离镇政府一里外的“移民办”,为移民解答疑难,签审单据,既方便了移民签字,又能从中听到移民心声;党委副书记陈仁远在移民攻坚的紧要关头,亲率移民宣传队送戏西下乡,台上是演员,幕后是策划,一招一式,入目入心: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冉茂林乘一骑摩托,一会儿出现在移民村口,一会儿又出现在场镇搬迁工地,人称移民前线“飞将军”;党委委员、镇人武部长李群不顾严重的腿疾,哪有困难上哪里,*2年5月他带领一支“突击队”,在禹安村为啃下一块移民“硬骨头”,先后跑了10次之多……
重庆市巫山县大溪乡党委书记王传毅,在移民工作中清正廉洁,一身正气。在他任职期间,正是移民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时期,全乡投入使用资金达*0多万元,有不少投机钻营者给他送钱送物,他一律加以拒绝。王传毅妻子在农村,到城里租房子带两个孩子上学,还要养活三个老人,确实很需要钱。但他决不收受不义之财,一一回绝了送礼者。严格的审计证明,他清正廉明,是党的一名拒腐防变的好干部。为了使移民逐步致富,王传毅在担任巫山县大溪乡乡长、书记期间,大胆进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现在全乡已形成良种碗豆、葫豆6000亩,栽种优质洋芋和红苕10000亩,为深加工绿色食品“大溪粉条”提供了原料保证,基本上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成为大溪乡的特色和拳头产品。建菹水果基地5000亩,蔬菜基地5000亩,新增茶叶面积500亩,长期从业劳动力1000多人。大溪乡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为移民办实事,帮移民解急难,,是大溪乡移民对政府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乡里全体党政干部的由衷赞扬。两年来,王传毅共参与考察和送移民外迁13批*0多人。
在三峡百万大移民中,像冉绍之、邓永清、吴小川、王_传毅这样的移民好干部可谓数不胜数。在库区,移民工作被公认是最苦、最累、最难的工作,许多移民干部经常顾不上家庭、老人和孩子。他们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有的移民干部虽与孩子住在一起,可常常是十天半月与孩子见不上一面,早上出门时孩子还没有醒来,晚上回家时孩子已经熟睡……但是,正是在这些移民干部的不懈努力下,三峡库区移民搬迁才有了今天顺利实施的良好局面。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广大移民干部如此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忘我工作?广大基层移民干部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是作为一名移民干部必须具备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强烈事业心,是作为一名人民公仆天生具有的舍己为公的伟大奉献精神。正是这样千千万万的移民工作干部,将当代共产党人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3、各方参与,服务移民
除了专门从事移民工作的干部以外,服务移民,支持移民,成了库区党委、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在库区各移民区县,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一辆辆披红挂彩的汽车载着家具从江边旧房驶向高楼如云的移民新区,车上坐着胸佩大红花的移民,车旁却围着满头大汗的机关干部。到了移民新居,这些机关干部招呼张罗,忙得不亦乐乎,成了装卸家具的“棒棒”。知情者的双眼常常被这样的场景打湿:移民上学,干部跑上跑下,多方联系;移民就医,干部床前陪伴;移民建房,干部帮助抬石头;移民外迁,干部们扶老携幼,装车挑担;移民们经济上遇到困难,干部慷慨解囊;移民家的田地无劳力耕种,干部们挽起衣裤就下地;选地块、选房屋、选门面,干部、党员让其他移民选在先,自己选在后;移民家庭发生口角,干部前往劝导调解……群众说:“干部们安置移民,比安置自己的儿女就业、接媳妇、嫁姑娘还要周到。”
为了推动基层移民工作的顺利开展,重庆市万州区5000多名党政干部组织了32个移民帮扶团,不分严寒酷暑深入移民乡村开展“一包两挂”活动。一包是指:由政府机关干部、村干部、村民包移民户;两挂的内容:一是人房挂钩。移民在完成房屋的修建和旧房拆迁后,方可签订移民生活销号合同,然后发放移民生活安置补偿和所淹房屋的赔偿费;二是人地挂钩。移民在安置方得到了与当地农民同等待遇的承包土地,方可签订移民生产销号合同。“一包两挂”的推行,有力地推动了移民工作的顺利进行。“一包两挂”是万州区探索移民帮扶工作的成功路子,是移民工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干部们说:这“一包”,包出了社会各界对移民工作的积极参与,包出了全区党员干部的责任心,包出了党群、干群的鱼水情。移民说:这“两挂”将移民的冷暖、疾苦、利益挂在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日程上,挂在了各条战线、各个部门的行动上,挂在了干部党员的心坎上。据统计,近两年,仅32个帮扶团的党政干部向移民捐款就达*多万元。
在重庆市丰都县,*0多名党员干部更是不分节假日地深入基层,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优,排百家难”的活动,为移民解决具体困难。
由于三峡库区环境容量有限,国务院在1999年对三峡农村移民政策实行了调整,作出了库区部分农村移民实行外迁安置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的作出,标志着三峡库区16.6万农村移民将迁往全国11个省市。要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跨省市、跨区域妥善安置好这么多移民,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无疑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
为了确保外迁移民全部安全搬迁安置到位,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政府成立专门机构统一领导外迁工作。外迁移民主要集中于重庆库区,重庆市政府成立了以副市长余远牧任组长的外迁移民运送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在搬迁运送工作上,精心制订了搬迁运送方案,做到了搬迁运送工作的组织机构、搬迁运送责任人、启运时间、搬迁线路、交通运输工具、补偿销号手续、交接地点、安全责任措施和突发应急预案的逐一落实,并且做到了移民搬迁运送每批(次)成立护送队。护送队由移民干部、乡镇领导、公安干警、医务人员等组成,确保外迁移民万无一失、全部安全抵达新家。这就需要涉及外迁移民运送各个环节的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就拿负责运输的长航集团来说,从*0年4月开始运送第一批三峡移民以来,长航集团就按照国务院及国家三建委、重庆市政府提出的确保外迁移民运输“不伤、不掉、不亡、安全事故为零”的要求,精心组织,精心护运,并制定出了安全航行、治安保卫、食品卫生、医疗救助等12项运输预案,确保把移民安全运送到目的地。在承运工作中,长航集团实行了岸上、船上联动,使一些重大事情得到及时处置,保证了移民的旅途安全。*4年8月2日,行驶在武汉水域的移民运送专船“江山2号”轮上有一老年移民突发重病,长航集团的一位副总经理接报后,马上联系了武汉市的一军用码头,让专船临时停靠,然后将老人送进医院治疗。待老人病情稳定后,他们又派专车,把老人送到了上海青浦县的新家。在整个外迁移民过程中,长航集团总共已派出90艘(次)轮船,运送外迁移民5万余人。
外迁到上海的移民是不会忘记那个手执半导体喇叭、声嘶力竭地指挥客轮安全停靠,指挥移民依次排队转船的人。他就是五桥移民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大明。那天是*4年6月24日,他的父亲前一日刚去世,这天早晨送火葬场。自古孝为先,而他却要远送移民顾不上送别父亲。移民干部满怀责任感、敬业心,对移民比对自己的爹娘还要亲呀!人们不会忘记的,也是这一天的清晨,在从太龙镇到码头的崎岖的小路上,太龙镇镇长冉以明背着95岁的移民熊瑞阳大爷一步步小心向前走,直到上船安顿好熊大爷,他才松了一口气。
声势浩大的三峡百万大移民目前已胜利完成一、二期任务,已占库区移民总量的80%左右。10余年间所取得的这些丰硕成果,应该说这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牢固树立“移民为先、移民为重”的观念、社会各界广泛支持移民、服务移民的结果。
4、心系移民,鱼水情深
在移民过程中,各级领导、广大移民干部、对口支持地区和所有关心、支持移民工作的人,同移民们生活、战斗在一起,结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这种鱼水深情,既表现为各级领导、广大移民干部、对口支持地区和各界人士对广大移民群众的关怀和关爱,也表现为移民群众对于部的理解和信任。而这种理解和信任是非常难得的和无价的,因为它既代表了库区移民群众对我们工作人员所付出的辛勤劳动的充分肯定,更是代表了移民群众对国家建设、三峡移民的理解和支持。
提起唐兴建书记,巫山县巫峡镇的移民是不会忘记那一天的。那是在安徽省长丰县县城的东门外,崭新的三峡移民新村。忽然,一个声音传来,打破了村里的平静:“哎,乡亲们,唐书记要走啦!”顿时,家家户户、打开大门,大家扶老携幼,拥向街头,自觉地排成长蛇阵,欢送从“娘家”来的亲人唐兴建。在队伍的最前面,一位大个子移民双手举着一面鲜红的锦旗,上面写着“呕心沥血,心系移民”8个金灿灿的大字。来时是唐书记送大家,现在是大家来送唐书记。送行的移民激动不已,拉着唐书记的手紧紧不放,热泪夺眶而出,唐书记也流着泪水与大家紧紧拥抱,依依惜别。在这里落户的*多名移民,没有忘记巫峡镇的群众关心他们,更没有忘记唐书记为他们建房洒下的汗水和付出的艰辛。
长丰县位于安徽北部,一马平川,淮南铁路横贯东西,是安徽比较富饶的地方。唐兴建几次去安徽考察,随后又反复征求大家的意见,才选定了这块地方。*0年6月,首批迁往安徽的移民,在签订协议之后,紧接着就开始建房。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是移民最为关心的大事。唐兴建处处为移民着想,为了降低成本,移民决定自己建房。为保证质量,少花钱,建好房,唐兴建带着移民干部,赶赴长丰县,吃住在工地。淮南大地酷暑炎热,唐书记带领他们跑遍了长丰县城和附近的几大市场,选购优质材料。累了,他们就倒在潮湿的窝棚里,乘乘凉,打个盹;饿了,和民工一起啃馒头,喝稀饭。经过一个多月的奔忙,结果建房经费从原计划每平米450元,降到250元,为每户移民节约建房资金1万多元,而且大家对房屋质量也很满意。因此,长丰县的移民们就合计给唐书记送上这面锦旗。
还有一面写着“心系移民,党恩如山”的锦旗,是移民们送给重庆市开县丰乐镇镇长郑小林的。开县丰乐镇全镇2.5万人口,动迁人口1.5万,是三峡库区与云阳县高阳镇、巫山县大昌镇齐名的三个移民大镇之一。郑小林先后担任镇党委副书记、镇长。*0年11月,郑小林带领该镇水东村40名移民户主,前往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进行移民安置对接工作。出发前,郑小林把什么事儿都考虑得十全十美,可他压根儿就没有想到,这次对接竟然“全军覆没”,一个也没有对接上。在迁出地和迁入地双方代表的座谈会上,一些移民突然站起来,直截了当地说:“你们沿滩这地方,不说比我们丰乐落后20年,至少也要落后10年。”一时间,“丰乐移民发难沿滩,水东移民交了白卷”的说法,成为开县的头条新闻。怎么办?工作搞不好,个人没有面子事小,问题是拖了全县移民工作的后腿,全县的移民任务完不成才是大事。郑小林他们想尽了各种办法,动用了一切外部力量,发动原籍该镇的8个县局级干部、9个镇级干部,还有几十名一般干部,齐心协力做移民工作。沿滩区政府也按照“对等从优”的原则,从讲政治的高度明确表态:除了城市规划区,任何地方由移民自己挑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辛勤工作下,水东村共产党员李前品挺身而出,报了名。他是一位村干部,还办有预制厂、开有商店,生意红红火火。在动员会上,这位年过半百的村主任,声泪俱下:“谁愿意离乡背井呐!可大水要淹没水东村,我们再也不能等了,早搬早发展……大家想一想,我们开县是的故乡,我们就是的老乡。倘若刘帅健在,他也会支持三峡工程的。作为帅乡的儿女,我们要让刘帅放心哪!”在村干部和共产党员的带动下,水东村终于有1778人报名外迁,丰乐镇组织的第二批移民顺利对接成功。
刚过*1年的春节,川南的大地上,春寒料峭,大雾朦胧,郑小林又带着23户移民代表,风尘仆仆前往四川。3月16日,他们又走进了那春雨绵绵的沿滩镇。为了不让移民对沿滩陌生、反感,第二天一早,他们就请来了沿滩镇的干部,向移民们介绍沿滩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和周边的关系及建房规划等情况。当对接完毕之后,马上就是建房。沿滩移民选择的建房方式是自建。这种方式是比较经济,但工作量很大。因为移民是空手去建房,可以说是要什么缺什么。移民们选定的建房点,虽然离市里较近,但那地方前不巴村,后不着店,建房临时居住点难以选择。郑小林就带领移民打扫了附近一家空闲、破旧的养鸡场,“打地铺”作为住宿。他们几十号人挤在一起,地面又潮湿,他们就垫些稻草,又铺上塑料布,每晚只好和衣而卧。住鸡棚有两个问题:一是给初来乍到的移民烦躁的心理蒙上浓浓的阴影;二是鸡虱叮咬,奇痒难忍,睡到半夜,又硬又冷,全身发痒发麻,许多移民半夜里睡不着,只好起来坐着。郑小林更受不了,但怕影响大家的情绪,只好咬着牙忍着。就这样,白天泡在建房工地,没有建房工具,郑小林他们就跑东家、借西家,竭尽全力满足建房需要;晚上躺在潮湿的鸡棚内,同移民兄弟同吃、同住在一起;移民思想烦躁,郑小林他们就陪移民聊天、喝酒。郑小林不会喝酒,就跑前忙后去买酒、买花生、煮面条:一天、二天、三天……他们一有空,就帮移民买菜、洗衣、煮饭……那些日子,移民想啥郑小林就想啥,移民缺啥郑小林就帮啥,与移民兄弟同喜同悲,结下了深厚的鱼水真情。
正当沿滩的建房打开局面后,自贡市荣县的双石、望佳两个移民安置点还不能破土动工,镇党委书记要求郑小林火速赶赴荣县,帮助协调尽快动工。经过两天的艰苦努力,移民与接收地政府终于达成一致,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这时,天快黑了,郑小林顾不上吃饭,急急忙忙挤上中巴车赶回沿滩。没想到就在返回沿滩的路途中遭遇车祸,快速行驶的中巴车突然冲下10多米高的山崖……10多分钟后,当他苏醒过来时已是在送往荣县人民医院的路上。他朦胧意识到自己还活着,手好像还在,脚也好像还在。他使劲回忆同伴、家里、单位的电话号码,可怎么也记不起来。只感觉自己在建房,只想起了移民廖伯刚、曾家隆、王洪开、胡友权……后来才知道,车祸时他头倒插在稻田的稀泥里,不省人事,是身边的一名难友一自贡市铁路局的一名职工,使劲把他从泥里拉出来的。
移民们得知了郑小林负伤的消息,当天连夜“打的”赶到医院看望,并立即自发地作出分工:每天四班倒,每班2人陪伴护理。这些大男人们,比护理自己的亲人还要细心,给他喝水、喂饭、接便、洗血迹,看到他伤势严重,疼痛难忍,也不禁泣不成声……而每当郑小林醒来,看到病房内护理他的移民兄弟时,禁不住热泪滚滚,涌动出浓浓亲情,却更胜似亲情!
从车祸的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郑小林,对生命的价值认识更深,那就是无怨无悔,献身移民。*2年8月29日,水东村移民祈和军在拆卸煤气罐时不慎失火,造成10人烧伤的严重事故。正在四川开江县护送移民的郑小林得知消息后,连夜赶回,在县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具体实施抢救方案。经西南医院派来的烧伤专家的紧急处置,6名轻伤员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4名重伤员必须转送西南医院治疗,预计需救治费60万元。事故处理领导小组提出向市移民局争取20万元、县政府和丰乐镇政府各筹20万元的救治方案。移民伤1青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但丰乐镇政府将机关所有能筹到的钱集中起来还不到10万元。为了筹足经费,镇里动员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借出私人积蓄。郑小林唯一能拿出的钱,就是准备送女儿到重庆读高中的赞助费3万元。他知道,取出这笔赞助费会极大地打击女儿的自尊和伤透妻子的心。但他更知道,4名移民垂危的生命比什么都宝贵。况且,在他自己的生命里,也注满了移民兄弟的情,也流淌着移民兄弟的血。后来,经过精心治疗,4名重伤员除一名5岁的小男孩抢救无效外,其余3名都被他们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呕心沥血,心系移民”、“心系移民,党恩如山”,这何止是两面锦旗,这是移民发自内心深处的心声!它是广大移民对各级领导、广大移民干部、对口支持地区和所有关心、支持三峡移民工作的人们的真情表达,更是对新时期“舍己为公奉献精神”的最好印证,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性本质的生动体现和真实写照。
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们之所以认为库区广大移民干部是一群可爱的人,是因为他们用伟大而无私的奉献精神撑起了库区的一片蓝天。在他们当中,有的奉献出了青春和汗水,奉献出了亲情和友情,有的甚至还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三峡移民的史册上,会永远记住冯春阳这个名字。冯春阳是巫山县政府办公室干部,被抽调到大昌镇抓移民外迁工作。大昌是巫山县的移民大镇,二期需要动迁3400名移民到安徽省定居。冯春阳是快要退休的干部,但他决心为移民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他主动请缨承包了该镇工作难度较大的河口村。为了做好外迁安徽移民的工作,他经常深夜下乡,挨家挨户找移民做动员说服工作。
时至*1年7月下旬,离外迁移民正式启运的日子余下的时间不多了。巫山县广播电视局干部甘惠明包组的移民工作却遇到了阻力。甘惠明不安地告诉冯春阳,他承包的青云村还有少数几户移民对外迁货运方案心存疑虑。青云村的移民是前往安徽落户,按照全镇统筹安排,行李启运最方便的是用汽车装运,一上车便可直接拉到目的地安徽。可是,有几户移民脾气犟,他们要坚持用船运,说船的运费便宜。若用船,中途还得要转换成汽车,最后才拉得到他们的新家。虽说船的运输费用便宜些,但是,中途还得要转换用汽车,两项款价相加也差不多。移民为这事一直争执不下,使工作处于僵持阶段。而如果一个村的工作拖了后腿,会使整个大昌的外迁启运受到影响。
一向乐于助人的冯春阳顾不得自己痔疮发炎,主动提出要进村帮甘惠明做移民的思想工作。青云村与大昌镇隔河相望,距离不到3公里,但彼此往来必须要过大宁河。
*1年7月30日,吃过早饭,天上下起了小雨。冯春阳忍着痔疮复发的病痛,撑着雨伞与甘惠明一前一后踏上了进村的泥泞小路。
由于冯春阳疼痛难忍,他们只得走走停停。途中甘惠明好几次劝老冯别去青云了,赶紧回医院看病。可执拗的冯春阳坚持要进村。他说:“我这是老毛病,没关系。快走,移民的事要紧。”
他们一同进了青云村,经过说服,问题很快就解决了。时至10点多,他们撑着来到大宁河河坝中间的一块空地上,疼得直掉汗珠的冯春阳实在坚持不住了,同意休息片刻。接近11点,俩人正准备走的时候,远处山坡上忽然传来令人毛骨悚然的呼喊:“洪水来了,快跑啊!”顿时,他俩愣神了,回头一看,平时不到100米的河床已经超过了500米,只见陡涨的洪水卷着泥土和树枝,如同一垛耸立的高墙,劈头盖脸地向他们扑来。咆哮的浪头瞬间卷走了冯春阳……
冯春阳被洪水冲走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大昌镇,传遍了大宁河两岸。成百上千人的搜索队伍,顺着大宁河从上游向下游奔去,呼喊声、哭泣声响彻高山野岭,响彻沿河两岸。
冯春阳负责的河口村的移民,听说冯春阳出事了,倾村出动,向大宁河奔来。67岁的老移民董景寿夫妇,站在岸边泣不成声。他说:“老冯啊,你不该走!你不是说过,还要送我们到安徽吗?”而更多的移民站在岸上,边哭边喊,眼睛哭肿了,声音喊哑了。村主任蒋应太,开初他不愿意外迁,老冯经常去他家看望,和他拉家常,启发他的思绪,经过老冯的耐心说服,最后思想通了。随后,他起了带头作用,和老冯一同做全村移民的思想工作。启运的时间逼近了,老冯为了纪念他们的友情,特意给他买了书包、保温杯、球鞋和笔记本作纪念。他十分珍惜和老冯的友情,他将用这珍贵的纪念品鞭策自己去开拓新的人生道路。听说冯春阳出事了,他心里十分着急,还没打听清楚,便买上礼品向医院跑去。当得到确切的消息时,他痛心疾首,几乎昏厥在地。
冯春阳本来按规定当年8月4日就退休了。但他说,“我要等到河口村的移民全部顺利外迁了,再正式退休。”他就这样去了。他用他对三峡移民工作的全心热爱和对党的事业的一片赤诚,为他一生的工作历程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被中共重庆市纪委、市监察局授予“重庆市优秀纪检监察干部”称号、荣获“全国优秀纪检监察干部”称号的张兰权,也是这种为移民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型代表。张兰权是忠县监察局副局长。忠县洋渡镇素有“小忠州”之称,历来是长江黄金水道的繁华码头,移民工作难度大。张兰权不顾经常发作的肝痛,主动要求下到移民工作第一线,带着一个铺盖卷,一个旧提包,一瓶备用药,踏上了去洋渡镇的江边小道,开始了外迁移民政策的宣传工作。他白天扛起锄头下地帮移民干活,晚上到移民家里做工作,有时到凌晨两点多钟才步行3公里回到自己的住处。有次他左膝跌成髌骨线性撕裂性骨折,但他还是坚持送外迁移民到山东。在三天两夜的漫长行程中,他始终与移民同坐在硬座车厢里,人多,闷热,空气不好,睡眠不足,天天几包方便面,可他还忍着伤痛为移民送水送药,做思想工作。这一趟坚持’下来,当他从山东归来时已是凌晨1点多钟了。第二天早上一觉醒来,他才觉得浑身疼痛难忍,在医院工作的妻子要带他去进行检查,可他却赶着开会去了。几天后,被诊断为“弥漫性肝癌”。
“死并不可怕,但我要尽力战胜死神,再送移民到山东去!”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说:“别用止痛药了,用多了头晕,我怎么给移民做思想工作呢?”每当有移民来看望他时,他总是忍着剧痛,与他们谈心,动员他们尽早搬迁,在第二家乡尽快致富。他任忠县监察局副局长6年多,经常对扶贫资金、移民资金、工程质量和医药市场整顿等工作进行监察,可是却从不在被评议单位或被检查单位吃饭,也不接受任何“纪念品”和“误餐费”。工作10多年来,家里最高档的摆设就是一台彩电,最好的衣服是一套价值180元的西装,那是妻子送给他36岁生日的礼物。
张兰权怀着对移民的满腔热情,忘我工作,37岁就英年早逝。弥留之际,他留下遗言:“把我埋在山坡上,我要看着未来的三峡水库。”
人们还不会忘记*1年11月14日这个日子。在这天早晨,年仅42多岁的万州区移民局局长杨钢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他是位从移民工作一开始就奋战在移民战线上的移民干部,也是因为劳累过度而患上绝症,住进医院仅几个月就去世了。5年前,他在云阳县任移民局局长,母亲去世时,他正忙着一期移民工作抽不开身,没能去为母亲送终。事后,他把母亲去世的时间设定在传呼机上,每天通过传呼机的定时呼叫来寄托对母亲的怀念。
在移民工作中,还有不少干部直接殉职在了移民工作的第一线。他们中有在移民拆迁房屋现场调查时因土墙意外倒塌而不幸牺牲的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副镇长况守川;有在移民工地为掩护民工不幸以身殉职的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党委委员徐耀德;有在移民工程抗洪抢险第一线英勇献身的湖北省巴东县移民局专业项目科科长胡典亮……
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但这些英雄们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到三峡移民的伟大事业中,从而使生命化为永恒。他们用熠熠的生命之光,把三峡移民精神中“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映照得更加辉煌。
三、迁入地人民的奉献
要成功破解三峡百万移民这一道世界级难题,仅仅只有库区移民群众和移民干部的无私奉献是不行的,它还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奉献。三峡库区有l0多万外迁移民,需要在11个省市进行安置。外迁移民离开故土,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对当地社会的民风民俗和生活习惯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必然有一个逐渐适应当地社会的过程。这就客观上需要安置地的干部做更多更细的工作,群众给予更多的体谅和理解,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具体帮助和支持。这些实际上都是“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表现形式。迁入地的干部群众,正是更多地作出了这种默默无闻的奉献。
外迁移民工作前后历时5年。在这5年中,迁入地干部从大局出发,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把安置好移民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响亮地喊出了“以移民为先,以移民为重”的口号,充分表现了一种主人翁的姿态和主动、积极的奉献精神。
1、精心安置
把库区移民安置好,让他们在新的地方生产好、生活好,尽快地融入当地社会,是迁入地干部首先考虑的问题。这就需要迁入地干部担负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1年,已经55岁的山东省胶南市三峡办主任王利森先后六次到三峡。虽说是到三峡,但他迄今也没有去过“大三峡”或“小三峡”风景名胜区,好好浏览一下驰名中外的美丽风光。他每次来去匆匆,到三峡库区都是为了去忠县联系移民的对接工作。在忠县干井镇,他深入移民家中,耐心介绍胶南的情况,热情回答每一个问题。就这样,他六到三陕,每次大约7至10天,最长的一次奔波了半个月。他的母亲在云南病重,希望他能去看一看,可他因为移民工作太忙而无法离开。在忠县,他被移民亲切地称做“移民大伯”。在移民外迁安置工作中,为了让移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全国11个省市都尽力选择条件较好的地方作为安置地,尽量为移民安置地提供良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山东考虑到外迁移民均为农村移民这一特点,在济南、青岛、烟台、潍坊、威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划出移民安置地,提出“以土为本,以大农业为基础,,的安置方针,采取“政府组织、相对集中、分散插花”的安置办法,并且所选的安置点都是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经济条件等较好和交通便利、乡(镇)村领导得力、民风淳朴的地方。而接收移民的县市还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不仅按照“好中选优”的原则,把当地最好的耕地、宅基地调给移民,而且还精心设计了多种户型、款式的建房图纸方案,以满足移民的不同要求。
*1年在安置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那年奉节县移民到烟台开展对接工作,一位移民“相中”了一块近3亩的良田。当时,这块田是属于一位姓高的村民的,他舍不得。后来在乡、村干部的说服、动员下,他高高兴兴地忍痛割爱,把地让给了移民。他说:“三峡移民为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我们也舍得让出好地方安置他们。”
江西省靖安县番田乡白露村有一片村民辛勤培育而正挂果的椪柑林,被移民选中做宅基地。当地干部和村社群众同样忍痛割爱,满足了移民的要求。大家表示:移民兄弟为了三峡建设,做出了重大牺牲,搬离祖辈居住的长江边,千里迢迢来到鄱阳湖畔,舍小家为国家,为民族振兴,为子孙后代造福,我们就一个小小的果园,有什么不能舍去的呢?之后,他们迅速在果园上建起了一栋栋新房,喜迎三峡移民的到来。
上海市南汇区黄路镇,人多地少,寸土如金。要接受移民必定减少人均占地面积,开始人们多多少少有些想不通。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倪彩楼,用社会主义大协作的精神和顾全大局的意识教育村民,提高了村民的认识。他们还开展为移民送温暖的活动,增强了村民与外迁移民的感情。安置地干部细致的工作、精心的安置,为外迁移民安稳、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贴心帮扶
当移民到了安置地后,当地干部、群众尽心尽力为移民提供帮助,为他们走上致富的道路群策群力、出谋划策、贴心帮扶。
上海市崇明县委、县政府对各级干部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政治上关心移民,生活上帮助移民,生产上扶持移民。”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他们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移民承包地和自留地面积不低于该市安置区县的人均耕地水平,移民依法享有经营自主权和收益权;移民从事二、三产业后,可以依法转让承包地;对移民生产过渡期给予一定的扶持和补贴;对移民子女上学费用给予适当减免等。凡接纳移民的村镇都严格按此遵照执行。
针对移民对迁入地的语言、风俗习惯、耕种方式不太适应等情况,崇明县还建立起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上下结合,以村为主;帮扶结合,以扶为主”的移民帮扶工作网络,全县19个县级职能部门和群团组织,分别根据各自职能明确工作职责和帮扶工作内容;接纳移民的地方,组织村里的党团员干部、村民骨干成立了150个帮扶小组,实行结对包户,使150p移民户户在生活上有帮助、生产上有指导,逐步树立起了自强自立、勤劳致富的信心。
三星镇庙新村移民张清林的蔬菜大棚里,一位当地50多岁的妇女正在忙活,她是相邻的南桥村蔬菜种植专业户陈兰芳。在老家跑船的张清林说:“刚到崇明时,还担心欺生,没想到这里的人比家人还亲。本村的关心我们,外村的陈大姐,也一天来一次。”张清林记得,刚迁来崇明不久,58岁的陈兰芳主动寻上门,义务帮助四户移民搞蔬菜大棚种植。从搭棚到选种,从施肥到灭虫,晴天帮着种地,雨天集中起来上课,陈大姐为他们操尽了心。在学种西红柿时,年初因陈大姐生病住院,缺乏农技知识的他们没适时揭棚,幼苗枯死了。陈大姐又到徒弟家挖来400棵给他补种。谁想一场寒潮来,忘了大姐外出前的千叮咛万嘱咐,没遮没盖的苗苗又被冻死了。种菜这般难?张清林都有点想打退堂鼓了。可陈大姐给他鼓劲说,只能进不能退,并拿出自家留的3公斤毛豆种子,让他改种早毛豆。这以后,半夜刮寒风,大姐再黑的天也要赶过来。毛豆终于收获了,大姐又领着他们上集市销售。啥菜啥时啥价,大姐总在为移民长着个心眼。张清林说,为了我们,大姐不但费心费力,还减少了自家的蔬菜种植面积,光少种三棚西红柿,就少收入8000元。因此,他对陈大姐说不尽的感激。过节时,数家移民把县里送来的慰问品悉数拎到陈兰芳的家。陈大姐婉绝道:“说谢就见外了,你们落户崇明,我们就是一家人啊!”
建设镇界东村虽只接纳了3户云阳县的移民,但村里却及时召开改选村民代表会议,增选了一名移民代表。界东村10社社长张玲本身是种田能手,她将蔬菜、辣椒的种子无偿提供给移民,并教他们如何排水,如何播种,移民很快掌握了新土地耕作的要领。在建设镇浜东村,来自万州区五桥移民开发区的移民谭瑞荣家门口一幅鲜红的对联特别引人注目:奔小康欢欢喜喜勤劳致富,顾大局高高兴兴落户申城。谭瑞荣深情地说:“到这里居住生活,是我们的福气。当地政府为我们考虑得很周到,家里什么都不缺。我们真正感觉到‘福’到家了!”
这类当地党委、政府贴心帮扶移民、把移民当亲人的感人故事真是层出不穷、数不胜数。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帮助下,崇明县的移民中除涌现出一批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外,还充分利用各自特长,发展个体经济,外出经商务工者已达近百名。三星镇的张清林等28位移民还主动向全县移民发出倡议:自强不息,用勤劳的双手积极发展生产,创造美好的生活,共同为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
安徽省桐乡市濮院镇根据本镇产业结构现状,积极帮助奉节县迁至的移民寻找致富的各种门路,努力增加移民收入。该镇永联村,依托羊毛衫市场,将迁入的7户移民全部安置到羊毛衫厂从事羊毛衫加工。
福建省在帮助移民发展生产方面,有清晰的发展思路,有集体的规划,有明确的目标,有可行的措施。移民邓春燕外迁到福建后,在镇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办起了美容美发店,其丈夫和弟弟跑“摩的”,一家人说起新家就是笑逐言开,说起新家的干部更是赞不绝口。
迁到青岛市铁山镇的忠县移民谭登兵,在老家是4社社长,在这里也被选为第四小组组长。在当地干部和老百姓的帮助下,已习惯了以面粉为主食,也习惯了用普通话交流。从重庆市巫山县迁移到广东省肇庆市的移民达2400多名,有300多名移民子弟需要入学。当地党委、政府对移民子女的入学问题十分重视,指示有关部门对学生们的入学情况做了认真调查,然后根据安置情况安排在就近的学校上学,并落实了插班的班次、教材和教学设施等。在插班的班级中,学校还专门指定素质较高的老师和班干部、或“三好学生”对移民学生进行“一帮一”结对,待移民子女一到,就上门向他们介绍学校、班级、教材情况和当地的风土人情、应注意的事项及交通规则等,上下学时坚持在一段时期内与移民学生结伴出入,让他们逐步适应学习生活环境。另外还规定,对移民学生的学费、杂费要严格按照政策执行,并规定了减收的项目,一定三年不变。移民们对他们的细致工作表示十分满意。
落户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的三蛱移民杨小梅,因患脑瘤需要高额治疗费用。当地干部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使她顺利地接受了治疗。杨小梅一家是从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迁移来的。在安吉,杨小梅被县人民医院初步诊断为脑瘤,转到杭州一家省级医院确诊后,预计需医疗费4万多元。这笔巨款让她全家陷入了绝望。消息传到镇里,全体机关干部踊跃捐款。当8676元捐款和镇财政拨出的5000元救济金送到医院时,杨小梅感激得泣不成声。紧接着,梅园村“两委”也千方百计挤出3000元救济她。县农村大病医疗统筹办公室又及时为她报销医疗费1.6万元。刚刚出院,镇党委书记陆为民又上街买了营养品去看望杨小梅。杨小梅的婆婆抑制不住心里的激动,她含着热泪说:“小梅生病到现在,镇里、村里的干部来了一趟又一趟,给了那么多帮助,她这条命是你们救回来的呀。你们这样的好干部,我们都不知怎么感谢才好!”
“我要点首《为了谁》,献给李副书记和镇里的干部们。”*3年春节前夕,浙江省安吉县慈云镇凉河村移民刘昌明来到镇里的广播站,诚恳地要求道。刘昌明为什么要点这首歌呢?*1年7月,满怀憧憬的刘昌明从重庆市云阳县搬到慈云镇后,用仅有的数千元积蓄养起了鸭子。没想到,因为没有经验,一场鸭瘟下来,几千只鸭子死了没剩下几只。正当他陷入困境的时候,李国玉副书记和镇里的干部们来到他家,耐心开导他,帮他出主意、想办法。在干部们的帮助下,刘昌明又开起了一家豆腐店,可是第一天赶场,他却只卖了几块钱。无奈的他又想到了李书记。李书记热情地接待了刘昌明,第二天还亲自陪他上街卖豆腐。“李副书记卖豆腐,,的广告效应,引得街上群众争相购买,刘昌明的豆腐很快打开了销路。*2年,刘昌明又承包了10亩鱼塘,还种上了花椒,年收入上万元。“我在这边没有亲戚,李副书记和镇里的干部就像亲人一样对我,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感谢他们。”刘昌明道出了点歌的初衷。
1999年11月,合川市被重庆市委、市政府列为三峡移民市内异地安置的地区之一。按照统一部署,合川市将接收安置忠县农村移民4000人,其中*0年试点安置600人。自接受移民安置任务以来,合川市坚持开发性移民方针,以实现移民搬得来、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和长治久安的移民安置目标。*0年合川市共安置落实忠县东溪乡、新生镇移民210户787人,分别超任务计划数141.3%和131.2%。
“三峡移民,我亲爱的弟兄姐妹,在三峡工程的宏伟蓝图上,我读懂了你们无私的奉献;合川这一方热土,我们真诚地等着你们来播种收获!”*1年12月5日,在深情的诗朗诵中,“我与移民心连心”首场文艺巡回演出在合川市十塘镇拉开了序幕。据重庆市合川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智煜介绍,这仅是合川市开展移民思想工作的一个缩影。为了搞好移民工作,合川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宣传安置好三峡移民的重要性,以真正唤起全社会对移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现在这里的移民心态平静,生活稳定,有的已开始在镇上做生意,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山东省青岛市移民接待站接着这样一副对联:“长江水黄海水江海交融唱一曲奉献歌,青岛人三峡人人心相印结万世兄弟情”。可以说这副对联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迁入地干部群众为三峡工程建设所作出的无私奉献。而外迁湖北省荆州市的移民王洪宪写的对联:“为国家舍小家凤凰栖处安新家,从渝州到荆州移民风格扬九州”,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三峡外迁移民们对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而感到的无比幸福和温暖。外迁移民们独特的人生经历已经告诉我们,天下虽然很大,但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天下处处是家乡。
当我们用手中的笔记录下这一个个故事的时候,我们也不得不为凝聚在每个故事中的那股罕有的精神力量而深深震撼。我们知道,这股罕有的精神力量源自于三峡百万移民为国而作出的悲壮牺牲,来自于库区内外干部群众为公而作出的无私奉献。这些故事还让我们领略了牺牲者和奉献者用精神力量展示出来的信念和人格之美,让我们见证了伟大精神之于伟大事业的巨大能动作用。同时它也用鲜活的事实向我们昭示了:“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是三峡移民精神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