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了解民情 凝聚民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了解民情 凝聚民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了解民情 凝聚民心

近年来,**社区(街道)党工委按照市委和区委要求,始终把密切联系群众摆在党建工作的核心位置,坚持走进基层、服务群众,以群众满意为终极目标,着力建立起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创新新时期群众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主要做法如下:

一、落实“四项制度”,拓展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

开展“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的核心是要解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与广大社区群众的情感问题,旨在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为此,党工委着眼于联系服务群众的制度建设,确保工作长效性。

一是完善社区代表会议、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坚持街道层面每年组织召开一次社区代表会议,居民区层面每年组织召开二次居民代表会议。会议分别由街道机关代表、社区单位代表和居民代表参加,重点对街道办事处和区政府职能部门派出机构工作进行评议,协商确定社区年度“实事工程”等社会性、公益性、群众性事务,进一步理顺社区各方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资源整合机制。

二是建立党代表、人大代表、党政领导每周定期轮流接待群众制度。以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为平台,每周公布接待人员名单,并专辟领导和代表接待室,切实做到每次接待有记录,有回访,有反馈。同时,强化街道机关干部、居委会干部首问接待制,提高群众满意度。

三是健全党务、政务“双公开”制度。通过党务政务公开,及时向党员和群众通报社区重大事项,引导群众踊跃参与社区各项公益活动,党支部和居委会每年两次分别向党员大会、居委会每年二次向居民代表报告工作,并组织测评,真诚听取群众的建议,虚心接受群众批评。此外,还建立了社区党建和社区政务网站,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和网络平台的作用,方便在职党员了解社区党务和政务工作。

四是推行联络员定点联系制度。党工委将街道行政区域划分8个工作块,对应建立8个联络指导工作小组,每个小组均由1名处级干部牵头,每个组员具体负责对口联系一个居民区,注意听取该居民区群众意愿诉求,并及时反馈到街道。

二、坚持“三个抓手”,积极创新联系服务群众的方法

党工委在联系服务群众中,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关注热点、寻找力点,切实把社会的公认度和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力求在创新新时期群众工作方法上下功夫。

一是以“四个对应”为抓手,优化组织设置。为强化联系服务群众的组织保障,党工委提出并推广居民区组织设置“四个对应”,即对应居委会建立党总支,对应居民自治小组在党总支下设党支部,对应居民小组设党小组,对应民间团队和活动室、健身苑等群众团队和公共场所建立民间团队党组织和党员包干责任区。在此基础上,党工委还以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楼组创建、“保持先进性、情系群众心”主题实践活动等为抓手,在社区中积极倡导党员,尤其是在职党员,亮明身份、公开承诺、履行责任、凝聚人心,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中切实发挥主体作用。

二是以“四会制度”为抓手,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在落实决策听证会、矛盾协调会、政务评议会等“三会”的基础上,建立民意恳谈会制度,“涉及群众利益的公共事务吸引群众参与决策,属于居民自治的事务帮助居民自主办理,由于居民自治产生的问题指导居民自行解决”。通过建立健全“四会制度”,在**社区中逐步形成了“有事把群众请来开‘三会’、无事要到群众中去恳谈”的良好民主氛围,进一步畅通了由下至上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的“绿色通道”。

三是以“四门行动”为抓手,提升社区群众共建共创的和谐度。如何进一步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特别是精神需求是当前社区各级党组织服务群众的重要内容。对此,党工委立足社区,深入开展以“敲门问候、串门关心、安门防范、启门解惑”为主要内容的“四门行动”。要求居民区干部每周抽出时间走访居民,同时发动广大党员志愿者重点走访本社区、本居委、本楼组的孤老、重残重病人员、身边无子女老人、离休干部、军烈属等,积极为他们提供心理慰藉,精神关怀等服务,切实让社区群众感到党员在身边,关怀在身边。

三、实施“五解工程”,不断丰富联系服务群众的内涵

党工委始终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的第一重点,把群众的困难作为工作的第一责任,把群众的满意作为工作的第一追求,积极推行“五联系”,即党政领导联系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副书记联系总支委员和支部书记,支部书记联系支部委员和党小组长,党小组长联系本组党员,党员联系身边群众。重点实施“五解工程”:

一是“解民就业之困”。就业难是群众最现实最迫切的困难之一。党工委重点完善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就业援助指导站,就业援助员三级就业援助网络化机制,建立健全以创业者联谊促进会、地区劳务骨干企业和劳务基地、开业服务社等组织为主的社会协调支持体系。全面推进“创建充分就业小区”活动。社区党员服务中心还定期集中开展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活动,确保社区“双困”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出现一个,认定一个,安置一个。

二是“解民生活之忧”。党工委注重做好社会救助、福利、优抚安置等各项工作,重点关注无经济能力、患重病大病、生活困难的独居老人,完善“生活照料网、紧急援助网、医疗保健网”三网服务体系,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的生活安定。今夏高温天持续多日,社区(街道)党工委利用“三网”,对27个居民区独居老人集中开展“上门慰问、上门安检、上门就诊”等“三上门”活动。

三是“解民心灵之闷”。自2005年3月起,党工委在各居民区普遍开展“心理服务进社区”工作,并以建立健全总站-服务点-党员志愿者三级服务体系,精心打造“心桥工程”,探索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式。“相约星期四、有话大家说”、“畅心苑”等活动载体,较大程度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

四是“解民环境之怨”。针对**社区居民住宅集中的特点,党工委以物业党建联建为抓手,积极通过“四个提倡”即提倡业委会主任由支部委员、居委会委员担任,提倡业委会委员党员比例占2/3以上,提倡业委会建立党小组,提倡物业公司党员负责人进入居民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形成物业管理合力,不断改善居民居住的“软环境”,有效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五是“解民求知之惑”。党工委依托社会各类资源和优势,进一步加强社区学校软硬件建设,利用“东方讲坛”等优质教育资源,为群众提供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科普知识、健康教育等菜单式服务,满足居民求知需求。如有的居民区组织群众自发开展学习活动,有的则向老人、外来媳、青少年等群体介绍维权常识、提供法律援助等。

开展“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是基层党组织推动科学发展、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抓手,也是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内在活力的重要载体。下一步,党工委将结合社区实际和群众多层次、多样性的需求,坚持物质帮困与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相结合,为民排忧解难与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相结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和机制,力求使活动取得群众广泛认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