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农村建设先锋交流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新农村建设先锋交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新农村建设先锋交流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引领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成为一面又一面带领群众致富的鲜红旗帜,促使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新农村示范村260个、重点村304个。去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16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72元,较2**4年净增564元。

选拔能人挑大梁

在今天的农村,农业税取消了,娃们上学也不交学杂费了,农民憋足劲,想着奔小康。但在致富的门道上,在调整产业结构上,有的想不出好办法,有的干脆是瞎子加毡——胡扑。如此,不少群众浪费了人力和财力,最终落了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市在乡村党组织中广泛开展“找能人、请能人回村任(兼)职”和对村干部“四培养”活动,使农村很快就有了一大批具备较高政治素质和发展能力的“双强型”“领头羊”。

渭城区的南朱刘村,昔日是远近出名的后进村。**路桥公司总经理朱建平被选拔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个人捐资2**多万元整修村级道路,引资350万元建设渭北生态示范园,带领群众发展大棚蔬菜、杂果,很快使贫穷落后的南朱刘村步入了文明新村和经济发展强村。礼泉县西张堡镇白村,选拔农民企业家李朝鲜回村当了党支部书记后,也让白村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到目前,全市培养的1.4万名经济能人已有8760多名进入能人信息库,3140多名回村担任村干部,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农民致富有良方

**市农村党支部书记们深深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是修路盖新房,建设小广场,要让农民真正感受到新农村的灿烂阳光,就要让农民的钱袋子尽快鼓起来。有了这种认识,农村基层党组织便把着眼点放在让农民依靠科技和产业致富上。他们普遍采取组织群众外出学习、举办培训班、聘请专家实地指导等方式,对农民群众既进行市场经济知识的传授,让他们逐渐具备在风云变化莫测的市场中搏风击浪的素质,又花大力气进行农业适用技术的培训,在黄土地上一显身手。

2**6年,全市农村共开展各类培训57**多场次,接受培训的农民群众达16万人次。

在加强培训的同时,农村党组织还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全市农村粮果菜畜等产业协调发展,粮食总产达209万吨,果品320万吨,蔬菜260万吨,建成规模化养殖场3**个,大家畜存栏50多万头,仅粮果畜菜四大支柱产业,2**6年就达154.4亿元,同比净增20亿元。劳务输出也在基层党组织的精心安排下逐步扩大,到2**6年,农村劳务输出79.8万人,全年劳务收入达40亿元。尤其是特色经济,成为今日**农村的一大亮点:相继涌现出礼泉、秦都、武功、兴平等县区生产的“纤手”、“苏绘”、“金梭子”等土布产品,已形成床上用品、布匹服装、装饰用品等4大系列、80多个品种,从事土布生产的农村妇女已经上万人,土布产值达6**0多万元。还有武功的大蒜种植、兴平的辣椒加工、苗木花卉和礼泉县的时令鲜果等,也形成一道又一道亮丽的特色经济风景线。

农村党组织还深入实施“两带双示范”、“设岗定责”,建立科技致富基地429个、示范户11080个。推行党员“承诺制”、服务“制”,积极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基层党组织、党员累计为群众解决发展难题43**多件。**市还普遍采取“强弱支部联合”、“穷村富村结对”等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上的优势互补。

群众生活讲质量

**市的农村党组织,在带领农民致富的同时,还想方设法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过去,在**农村,有不少群众有的居住在野坡荒沟的烂窑里远离文明,有的生活在地穴里难见天日。农村基层党组织积极联系国土资源、扶贫开发等部门,大力实施移民搬迁。2**6年,全市建设移民搬迁重点村160个,新建“绿色家园”村640个。

农村基层党组织还坚持从解决群众最现实最关心的生产生活问题入手,积极争取各方资金,重点加强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最让农民群众津津乐道的是农村“一沼四改”工程,这项名副其实的农村循环经济,不仅使人畜粪便得到有效利用,还让农村人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各村累计筹资36**万元,完成了1.8万人饮改水工程,改厕、改灶、改圈农户超过85%,新建沼气池169**多口,清理门前“三堆”70万立方米。

在农民的生活日渐富裕后,农村基层党组织坚持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一起抓,着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他们不断完善基层干部监督机制,将“警示训诫”防线延伸到了乡村两级党组织,健全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实现村官村民选、村情村民知、村策村民定、村务村民理、村事村民管的目标。在农村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中,全市农村共建成文化广场、文体中心2780多个,开办农民夜校1960多次,武功、礼泉等县农村土织布协会多次举办农民模特服装表演,各地相继组建了农民自乐班、锣鼓队等民间文化组织,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乡风村风明显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