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科技进步促水利发展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同志们:
这次全省水利科技工作会议,是在全省上下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水利工作新局面的形势下,经厅党组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全省市县水利(水务)局长会议精神,总结三年来全省水利科技工作,交流经验,表彰先进,推介先进水利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加速推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研究部署*4年全省水利科技工作任务,为*水利事业改革与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以来全省水利科技工作的回顾
“*”以来,全省水利科技工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牢固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围绕“两个率先”的工作目标,积极实施“科技兴水”战略,以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总揽全局,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探索机制,不断创新,全省水利科技工作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有力地促进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加强水利科技研究,科研成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三年来,全省水利系统高度重视水利科技工作,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开展水利科研,先后取得了109项优秀水利科研成果,有15项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盐城市水利局和省厅农水处等单位完成的“沿海地区农村水利现代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3年度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果提出了水资源经济系统的二元化运行模型、基于节水调节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的水资源管理控制模式,构建了沿海地区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技术支持体系,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技术问题,对促进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将发挥一定作用。南通市水利局组织研究的“苏北沿海平原沙土区土壤侵蚀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荣获*2年度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南通市水利局和如皋市农田水利试验站完成的“基于生态边界层理论的黄淮海平原林业生态系统工程技术”研究,获得了*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注重实用科技创新,技术研发能力得到新的增强
近几年来,全省水利系统在科技创新方面,注重实效,大胆探索,技术研发能力明显增强。围绕水利工程建设,开展了入海水道软土地基加固、生态护坡、中小型泵整体吊装、大孔径浮箱钢闸门、渣浆泵长距离管道输送城市污泥等一系列新工艺、新技术的创新研究,促进了水利建设施工技术的新发展。按照新时期治水思路的新要求,积极开展了生物—生态技术处理新沂河污水试验、水功能区划、供水运行机制、泰州城市水文化等一批前瞻性、专题性的课题研究,为编制专业水利规划、实施重大项目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在技术创新中,不少科研课题已朝着规范化、专利化方向发展。南京1997年开始研究的“预制混凝土铰链排护岸技术应用”施工工艺,近两年已在长江护岸整治中得到了推广应用,现在又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着手进行该项工艺定额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编制工作,进一步增强该项技术的系统性。南通市数字式长喉道量水计、无锡的高效节能给水处理技术、省三河闸管理处的钢丝绳清洗机等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有的已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承担了国家有关部委下达的一批研究项目。我厅承担的水利部科技创新项目“苏北水资源配置关键技术研究”、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承担的国家科技部“玻璃钢防渗渠槽的产品开发及推广应用”、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的国家经贸委的“立式轴流泵及装置研制”等一批重点研究项目。通过这些重大课题立项研究,既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又提高了*水利科技创新能力。
(三)着力引进先进技术,水利技术应用水平得到新的提升
“*”以来,我省抓住国家实施“948”计划契机,认真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积极争取水利部支持,先后引进国际先进水利科学技术项目9项,总经费达159万美元,在全国水利系统处于领先地位。在积极引进项目的同时,多方落实配套资金,加强组织协调,按照合同要求,及时检查督促,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先后已有4个项目通过了水利部验收。部分项目已经应用到我省水利建设和管理之中,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生产及推广,促进了水利科技进步。在实施“948”计划的同时,一些单位还通过其他渠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镇江市为确保长江水下工程质量,投资近500万元,专门购买了“水下ct”等一批高新技术设备,已经在工程施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省水科所为提高装备水平,购买了多波束水下探测仪等设备,为扩大科技服务领域创造了条件。
(四)加大成果转化力度,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取得新的进展
在水利科技工作中,各地各有关单位注重科技成果的推广及运用。水稻高产节水灌溉技术已在全省全面推广。为把南水北调东线宝应抽水站工程建成现代化示范工程,我厅与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省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建设局在南京组织召开了南水北调工程新产品新技术推介会,国内外30多家科研院所、生产企业和相关参建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介绍的部分新技术新产品已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得到应用。*3年底,我厅还与*大学共同组织召开了“可调节叶片高比转速斜流泵水力模型研究”成果推介会,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新型水泵的应用创造了条件。*2年,省厅还举办了全省水利勘测设计行业新技术应用交流会。
各市水利局根据自身实际,大力开展技术推广活动。苏州市在中小型泵站改建中推广电动机软启动软停车技术、南通市水利局推广应用高沙土地区农业节水技术、连云港市在工程建设中采用抗氯离子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扬州市推广应用新型农田水利装配式建筑物、常州推广小流域综合治理、淮安推广灌区遥测遥控管理技术、宿迁全面推广中低产田改造技术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由省厅组织的“水稻高产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南通市水利局组织的“高沙土地区农业节水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等成果,还获得了省政府表彰。一大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为水利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发挥技术监督职能,标准化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按照水利部和省技术监督局的统一部署,我厅切实做好技术标准的宣传、贯彻和执行工作,及时转发相关文件,提出实施意见,抓好人员培训。*1年以来,全省水利系统先后有400多人次参加了培训,标准、质量意识明显增强。同时,积极承担水利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以来,我省分别承担了《泵站安全鉴定规程》、《泵站安装及验收规范》、《农田水利示范园区建设标准》和《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等4项水利部行业标准的主编任务,其中,《泵站安装及验收规范》和《泵站安全鉴定规程》两项标准,已通过水利部验收。根据国家和水利部现行规范要求,结合我省水利建设和管理实际,开展了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2年,我厅制定颁布了《*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与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了《*省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定额》,对130个行业、390个产品的449个用水定额作出明确规定。
(六)加大宏观管理力度,水利科技管理工作跃上新的台阶
为加强全省科技项目的统一管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省水利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和《*省水利科技优秀成果奖励办法》,明确了科技投入渠道,强化了科研项目的归口管理,较大幅度地提高了获奖水利科技成果的奖励额度。各地普遍加强了科技管理工作。镇江、苏州、盐城、南通等市水利局相继建立健全了科技管理办法,落实了专项推广经费或奖励基金。必要的投入、健全的制度、完善的激励机制,为水利科技工作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进一步加强科技管理,提供优质服务,*3年,省厅建设并开始运行水利科技项目网上管理系统,现在正逐步实现科研项目和成果管理的网络化、规范化;建立了*水利科技网,方便广大科技人员进行水利科技信息和成果查询。同时还在《*水利》杂志上开辟科技动态栏目,加大科技宣传力度。
(七)开辟国际交流渠道,对外交流与技术合作有了新的拓展
为加强我省水利界与国际交流和合作,三年来,先后组织23个团组、派出因公出国(境)人员170多人次出国考察学习,考察了国外先进的流域规划、水资源管理、工程运行管理、城市水环境治理、节水灌溉技术等。同时,还接待了来自美国、德国、日本、奥地利、越南、以色列、韩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水利官员和专家学者的来访,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技术交流,探讨技术合作的可能性,交流了经验,增进了友谊。*3年,邀请了以色列国际合作中心的专家来*,成功举办了“水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为主题的培训班,全省水利系统70余人参加了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考察学习和交流,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对促进我省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八)运用现代先进技术,传统水利技术得到新的升级
坚持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水利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围绕水利发展目标,信息采集、网络通信、数据传输、数据库以及应用系统建设初具规模,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逐步建设水利工程自动监控、水利行政决策支持、水资源监控调度等应用系统;省防汛指挥系统二期建设已开始实施,*水利网已经成为全国水利系统的知名网站,在宣传*水利、服务*水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做好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前期工作,省厅组织开展了“数字*水利”框架体系研究。徐州、南京市水利局也先后开展了“数字徐州水利”、“数字南京水利”的架构研究。
三年来水利科技工作的实践证明,领导重视是做好水利科技工作的前提,经费保证是水利科技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健全组织机构和明确专门人员是抓??的激励措施是促进水利科技工作发展的关键。借此机会,我代表省水利厅向荣获省科技进步奖和水利科技优秀成果奖的单位和个人、向受表彰的全省水利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和水利科技管理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艰苦奋斗,辛勤工作,默默奉献的广大水利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二、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水利科技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实施“科技兴水”战略,坚持科学治水方针,是新时期贯彻科学发展观,开创水利新局面的支撑和保障。要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水利科技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一)水利发展的新形势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经历了几次大的治水历程,从早期的淮河洪水治理到江水北调工程建设,从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到现代化水利的开始起步,水利科技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水利又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新一轮治淮工程启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逐步实施,城市水利步伐加快,信息化建设愈益重视,农村水利四项重点逐步展开,水资源水环境保护力度加大,洪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水权理论及水市场的逐步发展等等,都需要大量的研究、分析、创新、提高。水利科技作为水利事业发展的助推器,在实现水利事业超前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先行。回顾三年来的水利科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许多不足和差距,对水利科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还不够高;创新能力和动力尚显不足,投入机制不够健全,科研经费没有保证;信息化资源整合水平还不高;水利科技缺乏统一管理,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仍然存在;课题结题率偏低,成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水利科技不能全面适应或超前服务于当前水利事业快速发展需要。所有这些问题和不足,要求我们水利科技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紧紧围绕水利中心工作,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通过鼓励科技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对水利科技发展的新要求,促进水利事业的全面快速发展。
(二)贯彻科学发展观对做好新时期水利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最近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会议上,总书记、总理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加强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控能力,积极建设节水型社会,切实做好防汛防旱工作。厅党组根据我省“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按照水利部提出的治水新思路,提出新时期我省水利工作要牢固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七个方面的关系,全面完成四项新任务。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促进水利事业发展,需要水利科技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水利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有这些,都对新时期水利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水利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为现代水利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水利是一门传统的学科,中华民族在社会发展和自然灾害的搏斗历程中建立了符合自身江河特点、水土资源条件的水利工程体系,形成和完善了水利科学和技术。传统水利在华夏民族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和领域。但是,水利技术真正能够快速发展的,只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蒸气机的发明,水轮机、水泵的出现,改变了几千年来的提水历史,混凝土、钢结构的应用使得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更为普遍,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对水规律的认识从定性的理解走向了定量的描述。也为人类更好地掌握水规律、利用水资源、实现水安全提供了可能。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现代水利更快发展的又一次难得机遇。水利必须与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技术更紧密地结合,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加快水利技术的研究推广
今后两年,是*新一轮治水高潮持续兴起,积极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要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贯彻依法治水、科学治水的方针和原则,真抓实干,加快发展,把水利科技工作推向新台阶。近期要以以下七个方面为重点:
在防汛减灾方面。主要开展防汛信息采集系统集成与信息共享研究;水旱灾害的预测、预报和评估模型研究;城市洪涝灾害特性和综合治理模式研究;洪灾损失经济补偿模式研究;行蓄洪区使用补偿机制研究;堤防隐患探测、堤防除险加固、防汛抢险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在水资源供给及优化配置方面。主要开展水资源统一管理、优化配置、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研究;洪水资源化、水资源复用技术研究;工业节水技术、节水型产品推广;南水北调区域水量平衡和调水模型研究;区域供水经济分析和供水水价研究;南水北调受水区节水措施、工程优化调度技术、运行监控技术、水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在水环境和水生态保护方面。主要开展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与水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中小城镇城市生活污水治理技术、污水处理厂尾水利用研究;沿江开发对水环境水生态影响研究;水环境和水生态保护法规体系研究;水环境保护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研究;清污分流、生态清淤等改善水环境技术研究;生态水工学技术集成研究;水环境监测技术和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主要开展泵型及泵装置比选研究;泵站运行可靠性及经济性研究;混凝土防裂技术研究;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研究;水利工程建设投入机制研究;研究和推广工程建设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主要开展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机制研究;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监测技术研究;水利工程病险探测、老化机理及加固技术研究;长江崩岸机理、预报及处理技术研究;堤防隐患探测与对策研究。
在农村水利方面。主要开展县乡河道疏浚技术和淤泥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研究;田间水肥农药流失规律研究;节水灌溉条件下主要农作物需水规律研究;农业节水政策措施研究;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推广;丘陵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农村水环境修复技术研究;农村水利建设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农村水利发展重点与对策研究。
在其他方面。主要开展水利信息化标准与规范研究;三维视景系统在水利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水利事权划分研究;公益性工程消耗补偿机制研究。
要达到以上目标,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好规划编制和相关研究工作。《*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省近期防洪规划》、《*省水利现代化规划》等正在编制之中,各项规划的编制,都要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保证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要结合水利“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在《*省水利科技发展“*”计划和2010年规划》的基础上,及早研究水利科技的中长期规划,做到适度超前,为水利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
(二)抓好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要在认真总结这几年水利信息化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领导,科学规划,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全面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进程。要重点围绕水文测报、防汛指挥调度、水资源监控以及*水利数据库等重点项目,积极运用实时测报和三维视频技术,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要在认真总结去年淮河流域抗洪救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加快淮河治理总体安排,大力开展堤防隐患探测研究、洪水资源化研究、洪灾补偿机制研究等;要重点组织开展以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为重点的科研课题研究,在已经开展泵型及泵装置研究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等关键技术,提高工程质量和技术含量,把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成为高技术含量的现代化示范工程;要统筹开展城市水环境建设、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治理和水污染等有关问题的研究;针对当前水利改革和发展重点,加强有关经济、政策等软科学研究,如深化水利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水利与国民经济投入产出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水资源营运模式等宏观战略和政策法规研究。要联合有关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力量共同开展科技攻关,力争拿出一批高水平的成果,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制订政策提供理论基础。
(三)积极做好先进实用技术引进、推广和应用工作。科技推广是加快水利技术更新改造、全面提升全省水利科技含量的必由之路。在加强水利科技创新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科技推广工作。对已经完成的研究项目,要抓紧开展科研项目的验收和鉴定工作,认真归纳整理。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模型试验、优秀设计、施工工艺等,凡属于科技创新,取得明显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也要系统总结。要充分利用国家继续实施“948”计划,在切实抓好现有项目实施的基础上,积极做好项目储备,争取有所突破。要加快先进的水利技术消化吸收和推广,充分发挥其效益。各地各单位要根据水利发展需要,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择1-2项先进实用技术进行推广,重视各种技术的集成,促进水利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加速提高水利科技含量。
(四)切实加强技术监督工作。全面加强以水利标准化、认证认可、计量和质量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技术监督工作,是实现新时期治水新思路的技术保障,也是水利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国家和省现行有关水利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以及水文水资源等标准和规范进行全面清理,并及时做好修订完善工作,积极??水闸、泵站自动监控规范为重点的*水利信息化标准研究。继续抓好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年内举办一次技术标准方面的培训班。
(五)进一步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近年来,我省对外合作与交流已形成了良好的氛围,为学习利用国际先进科学技术,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分享技术进步带来的福祉创造了有利条件。今年要继续抓好对外合作和交流,计划在全省水利系统组织8个考察团组,考察学习国外水利建设、运行机制、管理体制、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好地借鉴国外经验,进一步提高全省水利系统科技创新和依靠科技进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邀请国外专家就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作专题讲座,进一步巩固和确立新的治水理念。
四、采取得力措施确保今年水利科技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全省水利科技工作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抓落实。各地各单位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全省水利工作大局,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勇于开拓,狠抓落实,确保今年水利科技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按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要求,切实重视并加强对水利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单位要把水利科技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努力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分头抓的工作格局,及时研究解决水利科技工作中有关经费投入、工作机制等重大问题,保证水利科技工作深入开展。各级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抓紧抓好水利科技工作。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综合运用规划、标准和制度等各种手段,真正担当起推进水利科技创新和科技管理工作重任,发挥好职能部门的参谋助手作用。科技管理人员要强化管理,规范操作,努力做到筹划到位、推进到位、服务到位。科技工作人员要大力发扬水利行业精神,攻坚克难,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不断提升水利科技在水利事业发展中的贡献份额。
(二)注重发挥“四大平台”作用。一要进一步发挥技术决策支持平台的作用。从“科技兴水”的高度,研究水利科技工作的发展战略和重大事项。要注意发挥好这一平台作用,抓好整体设计和系统推进工作,增强水利科技与部门之间、厅中心工作之间的联系,对重大科研项目及时组织咨询与评审,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机制与创新环境,加快水利科技人才培养,为水利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二要进一步发挥规划设计、科研咨询等有关部门的技术集成平台作用。这个平台主要由水利规划部门、水利科学研究部门、水利勘测设计部门、水利技术咨询部门组成。要从水利规划、设计、咨询、研究等各个方面,充分发挥人才集中、技术密集的优势,加强基础研究,加强与国内外、省内外同行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和集成水平,始终站在水利科技发展的前沿。要以科学的理念、可行的规划、先进的技术、经典的设计,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为*水利发展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前期技术服务。三要进一步发挥技术创新应用平台的作用。企业是科技创新应用的主体。水利企业必须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和忧患意识,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经济运行质量为目标,依托科技中介机构,坚持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在引进、消化、吸收中不断提高二次创新能力,加速对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鼓励成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对外输出,以技术渗透拓展市场发展空间,努力形成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四要进一步发挥信息整合共享平台的作用。我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经多年的努力,已初具规模,已在水利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要重点制定信息技术标准,完善管理制度和安全体系,协调解决水利信息化建设和资源共享的问题。信息平台要以省水利信息中心为主,加快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厅机关处室和业务部门要依据水利信息化规划,提出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建设好业务管理系统,避免重复开发和资源浪费。各市县水利局要按照统一部署,加快局域网、基础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的建设,为尽快实现信息互通、及时更新、资源共享的阶段性目标作出积极努力。
(三)切实推进“三项”机制建立。一要建立“开放、竞争、协作”的科研机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水利科技创新也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尽快实现从“近亲繁殖”、行业分割的传统模式向开放、竞争、协作方式转变。要把依托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作为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成果水平、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对重大科研项目、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设备采购项目、网络运行及设备维护等,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实行社会公开招投标,努力形成竞争有序的良好局面。二是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机制。科技投入,是保证科技工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重要因素。各地各部门要在前期经费、水资源费、建设经费、农田水利经费、工程岁修等经费中安排必要的经费用于科研。要多渠道、多形式地增加对水利科技的投入,既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水利科技的投入,又要主动争取科技、农林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以保证水利科技创新与发展的需要。要积极探索技术市场化的途径,将科研成果、高新技术明确资金渠道,保证科研项目和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在资金使用上,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财力办大事,增强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和辐射效应,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市场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加强立项管理和资金使用的审计,确保资金安全,发挥效益。三是建立百舸争流的科技人才开发机制。发展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实施“科技兴水”战略,必须进一步加大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水利部门各级领导要变“伯乐相马”为“市场赛马”,通过在重大工程项目、重大课题研究中锻炼培养人才。要选派资助一批具有发展前途的科技人员出国学习进修,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要创造条件为优秀人才施展才能、脱颖而出提供舞台和空间。要积极探索技术水平、科研成果、技术专利、贡献大小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增强人才集聚和科技创新的内在活力。
同志们,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倍增器。*水利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需要我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始终不渝地坚持“科技兴水”方针,努力实践可持续发展治水新思路,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水利科技工作新局面,为*水利率先实现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