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干部浮躁百克制交流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干部浮躁百克制交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干部浮躁百克制交流

心思决定心境,心态决定状态。由“心”及“形”的自然互动反应,掩饰不住人的心理变化及行为表象。在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工作生活环境都会有不同的心思心境、心态状态,只不过有些人表现得明显,有些人掩饰得深沉。组工干部是组织部门的中坚力量,是党的干部路线、组织路线的具体执行者,是各级党委发挥核心领导作用的参谋助手,他们的心思在哪里,心态如何,决定着一级党委机关的工作效率,关系着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由于处于社会吏治前沿,组工干部的一言一行都特别引人关注,在许多场合都会让人刮目相看,在这种人人夸、众人捧的事业成长和生活环境中,少数组工干部也养成了孤傲浮躁的性格,为人们所关注议论。

分析组工干部孤傲浮躁心态的原因,无外乎这么三种:

一是工作岗位的优越感超越了脚踏实地的进取心。组工干部处于管干部的核心部门,又是管干部的干部,工作岗位特殊而重要,在党组织选人用人的每一个环节,都能看到组工干部忙碌的身影。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评判,组工干部既给人以公道正派的组织威严,又给人以辉煌腾达、前途无量的羡慕印象,加之在待人接物、深入基层时往往代表着一级党委部门的工作意志和形象,基层干部见之敬三分、畏三分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岗位的熟稔,少数组工干部遂产生了工作岗位优越感,心态开始飘飘然,在待人接物、与人交流的每个细小环节表现得有些傲物恃人、自命清高,渐离了组工干部应该恪守的谦虚谨慎、和善待人的做人风范要求,浅显单纯的孤傲性格取代了脚踏实地的进取心,疏离同志、疏远群众、自以为是的现象在一些组工干部身上渐渐表露,损害了组工干部队伍的形象。

二是成长进步的落差感超越了奋斗创业的事业心。组工干部对本系统管辖范围内的干部队伍宏观情况掌握多,各类干部成长进步的纵横对比数据了解细,许多年轻有为的基层干部都在自己履行推荐、考察、评价、选举等程序的过程中走上了重要或者关键领导岗位,而为基层干部“做嫁衣”多年、身处重要机关的自己,却在年龄、职级等衡量个人成长进步快慢的重要指标方面渐渐失去优势,甚至远远落伍。再之,家人厚望有加,亲朋鼓励再三,成长进步的紧迫感更加强烈,相形见绌,落差感演变成了自卑感,奋斗创业的事业心减退。

三是碌碌难为的盲然感超越了默默奉献的敬业心。组织工作千头万绪,组织部门责重事繁,组工干部一年到头都在忙碌,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年复一年,年年如此。许多组工干部坦言,“不怕忙不停手,就怕忙无进取”,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出了组工干部在“忙”与“盲”之间的困惑。加之大范围内进步竞争机会太少,小范围内论资排辈惯例超强,更加重了组工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的盲然心态,放弃成长进步的高追求不甘于心,坚持则苦熬漫无着落,雄心壮志的进取心与默默奉献的敬业心之间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碌碌难为的盲然感无时不在干扰着对工作、对事业、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与平静态度。

组工干部是落实组织工作、推进组织工作的主体。如何更好地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调节组工干部心态,进一步激发组工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保持组工干部奋力争先的干劲,是新时期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面临的新课题。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今年中组部决定利用三年时间在组织系统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组工干部形象”活动”,切实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模范部门,把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过硬队伍。同时,中央领导同志最近还提出了选用干部的“六个导向和六个注重”。这些战略举措,针对了党的整个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也针对当前一些干部孤傲浮躁的心态。组工干部应该以此为契机,加强学习改造,强化党性责任,提升工作境界,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自己的成长进步,以平静的心态看待他人的职级晋升,以进取的心态和实效的工作业绩赢得领导的关注和组织的器重。组织部门也应以人为本地看待组工干部的成长进步要求,加强制度机制建设,鼓励工作扎实的,肯定吃苦耐劳的,理解要求进步的,器重工作有为的,让组织部门既成为锤炼干部的好场所,同时也是能出优秀干部、多出优秀干部的摇篮,让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组工干部队伍成为推动组织工作向前发展的魅力之魂。

责任义务要明确,帮组工干部反思摆位。组工干部是组织部门从各行各业精挑细选出来的佼佼者,不管所处机关部门的重要程度和岗位职级如何,身份首先是享受国家俸禄的党员干部。《党章》第三十三条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这既是对党员干部在党的事业中的作用定位,也是对党员干部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角色定位。作为党委重要职能部门的组工干部,应该把履行《党章》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作为立身做人铁律,时刻不忘党员干部的身份,做事出以公心,做人不失准则,工作不负党和人民所给予的信任和“薪水”,尽职尽责,尽力有为。只有把位子摆正了,工作的出发点才能端正,工作的效率才能提高,工作绩效才能转化为成长进步的助推剂。

工作辛劳要肯定,让组工干部感到宽心。由于受编制限制,绝大多数组织部门都是人顶人、岗顶岗,有的单位还缺编。所以,组工干部是很辛苦的,工作总是一天压着一天、一月压着一月、一年压着一年干,而且工作标准要求高,容不得粗心大意,不然就会因小失误带来全局工作的大被动。因此,领导干部要设身处地理解和关心组工干部,工作上多鼓励少责备,生活上多体贴常关怀,思想上多开导常沟通,帮助他们排解工作的压力和心中的苦闷。要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创造机会让组工干部走出单调的办公室,相互之间多接触交流,营造一种相互无猜忌、工作齐上阵、困难互相帮、见面露喜气的和谐工作氛围。

要求上进要鼓励,使组工干部倍受欣赏。组织部门的工作特性,积累培养了一批讲政治、顾大局、懂政策、会工作,善协调的组工干部。组工干部积极要求上进,应该是好事,一个单位要求上进的人多了,这个单位才会充满上升的士气和集体攻坚克难的锐气。在程序合法、职数允许的情况下,适时把综合素质较高、工作能力较强、政治考验成熟的组工干部选任到基层关键岗位或推荐到更高一级的机关继续培养锻炼,符合干部成长进步规律和标准要求。但在这里,也要避免两种倾向,既要防止组工干部处于特殊部门“近水楼台先得月”,高速前进、超常规提拔,也要防止组织部门为了“避嫌”不好意思提名使用本部门内的优秀组工干部。只有把握标准,控制节奏,就会既让组工干部经受考验和锻炼,又让组工干部充满“苦尽有甘来”的希望,组工干部前赴后继、发奋工作的进取心才会始终保持在巅峰状态。

制度机制要改进,给组工干部一池春水。组织部门是党委机关的重要职能部门,是落实党的干部政策的前沿阵地。组织部门的重要职能地位,决定了组织部门备受人们关注,组织部门的特殊职能任务,决定了组织部门既是管干部的专业部门,同时也应是锤炼培养合格干部的大熔炉。要想组工干部队伍始终充满活力,还需要从制度机制上解决组工干部的流动问题。实际上,在很多地方和单位,组织部门的干部除非有极少数提升到外单位任职,交流出去的机会很少。与此相比较,而多数基层干部在从科级干部提升到副处级以上之前或之后,很少有到上级机关工作的经历,他们虽然基层工作经验丰富,而对更高一层的机关工作程序几乎无知,如果能把优秀的基层干部调整到类似于组织部门这样的机关跟班锻炼一定时间,丰富一下机关经验,对于培养基层的干部全局观念,拓宽工作视野,益处是显而易见的。有人把干部的成长进步路线设计为“基层—机关―基层,机关-基层-机关”这样一个循环,也不无道理。笔者认为,这种循环,有利于机关克服形式主义,更有利于避免领导机关决策脱离实际的倾向。因为,机关有丰富基层经验的干部多了,考虑问题从实际出发、从基层出发的思考和呼声自然就会占主流,领导的决策信息来源就会更符合实际、更贴近基层。反之,没有经过基层锻炼成长起来的干部,为领导出的“谋”划的“策”,建议措施切合基层实际的成份就会相对少些,在同一个机关工作时间越长,脱离基层实际的倾向就会越明显。让机关的优秀干部下基层锻炼成长,让基层的优秀干部上机关加钢淬火,如此往复循环,包括组织部门在内的各级机关就会成为一池春水,包括组工干部在内机关干部队伍就会流动起来,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