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考反映新课程价值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考反映新课程价值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考反映新课程价值思考

随着越来越多的省区陆续进入高中新课程教学,以及去年4省区顺利完成了第一次新课程高考,新课程的影响日益增大。新课程价值取向注重回归生活世界,面向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发展为本,有效整合科学内容与人文思想,建构起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从而导向学生的创新与发展。新课程的这种价值取向必然要反映在新一轮的高考中。所以,考查*8年语文、政治、历史3科高考(无论是否进入新课程)有着深刻的意义。因为无论是新课程还是老教材,在国家大力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都深受新课程理念的影响,特别是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主导的“三维”课程目标的影响。

众所周知,考试是对教学的重要反馈,而中学教学,尤其是新课程教学历来都非常重视教学内容的思想性、人文性与价值取向。所以,高考内容会直接反映这样一种思想与价值取向,并进一步强化。但是,如果处理不好,高考这一特点常常会受到批评。今年的高考试题在思想性以及价值取向上,体现了较大的包容性,在倡导主导价值观的基础上更加多样化。

三类基本价值观得到体现

就今年的语文、政治、历史3科高考内容可以看出,至少有3类价值观得到较好的体现:一是人类的基本价值观,如公民意识、和谐思想、民生、人权、民主等;二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尤其是其核心价值观;三是爱国主义精神。“*8”是艰难与感动的代名词,也是公共价值回归与服务精神高扬的代名词。如抗雪灾带来的感动、环境问题与环保意识、奥运火炬传递的杂音与奥运精神的火炬之光、汶川大地震与抗震救灾的无畏精神,等等。我们从中看到了某些假恶丑以及不和谐之音,但是,我们更多地体察到了真善美以及那种众志成城的爱国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多难兴邦的无畏精神、守望相助的公民意识、以人为本的民生意识、锐意进取的改革创新精神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念。这些因素通过适当的情境设置以及合理引申,在高考命题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语文高考在体现思想性与价值取向方面,突出表现在作文题的设计上。概括来说,今年的作文题主要有3类:一类是与抗震救灾相关的,如全国卷Ⅰ、四川卷等;另一类是讲人与自然关系的,这一类成了主角,如全国卷Ⅱ、江西卷、宁夏卷、重庆卷等;还有一类是讲人类情感的,如天津卷、浙江卷等。这些高考作文题可以说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思想性与价值取向,甚至像山东卷的“春来草自青”、湖南卷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样含蓄的作文话题,也多少蕴含了一定的哲理情趣。当然,与这些作文题相比,我更欣赏四川卷作文题“坚强”。

我认为这道作文题体现了这样一种命题思想,既蕴含时政热点又有超越,在回归生活中关照学生实际。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对于刚刚发生过大地震的四川考生来说,可以想象会有很多考生联系到“抗震救灾”的话题,但是考生不联系抗震救灾,而是写其他的有关“坚强”的内容也未尝不可,甚至因其与众不同更可能获取高分,因为有关“坚强”的话题每一个考生都是有自己的体验与感受的,这就契合了考生的实际。

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作文题也是这样一类好题。*8年让我们感动的大事非常多,如前所述的抗雪灾、奥运火炬传递、抗震救灾等。同样考生也可以不以这些大事为题材,而写自己身边的诸多日常生活中的感动,自己又是如何践行的,这样做的考生就可以有效规避题材的雷同化倾向。

毋庸置疑,如“坚强”、“带着感动出发”、“不要轻易说‘不’”之类的作文题,虽然具有一种因倾向于社会生活的思考而产生的公共价值观的导向意义,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种面向学生内心情绪的体验,比如说会自然地涉及到爱情与“小我”,当学生的写作涉及于此,我们的评价指向应该是一视同仁的。只有这样,高考的导向作用才不至于狭隘化,才更具有现实的思想性,才会对今后的高考起正向的引导效果。因为小爱与大爱是共同的,小我与大我是共通的,不正视小爱与小我的一律拔高或否定的高考作文评价将会彻底否定真情实感,是迫使考生趋“伪”的根源。这已经为多年来的高考教训所验证。

以考生为本的高考作文不应该过于限制考生的思维与想象。如果过于限制考生的思路,即使材料不错,命题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例如江西卷作文题:

*7年,洞庭湖大水导致20亿只田鼠大迁徙,所过之处农田一片狼藉。专家认为,田鼠为害之烈,原因之一是人类热衷于吃野味,致使田鼠的天敌(蛇、猫头鹰、黄鼠狼等)数量急剧下降。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田鼠或田鼠的天敌代拟一封给人类的信。

要求:①必须按书信格式作文。②题目自拟。③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关。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本题材料现实性很强,有较好的反思空间和回旋余地,但是随后的命题设计中限制太多,给考生思维的拓展造成了较大的束缚。

宏大主题与问题有机结合

思想政治课程是集思想性、教育性、政治性、时代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于一体的综合课程,具有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能够全面、深入地渗透社会主义价值观与时代精神。所以,政治试题的命制更要具备“整合”意识,把教材资源、时事政治资源、学生的生活资源和德育资源有机整合起来,从而使得政治高考试题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思想导向性。历史虽然不能用现实去生搬硬套,但是,历史所表达的精神却是与现实相统一的。须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都是为一定的现实服务的,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历史教学是纯粹“过去时”的。

所谓“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等,说的就是历史的当世与未来的功用。就历史性质来说,历史性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现实性与未来性。

所以,现在的高考历史命题也强调如何结合现实的政治与生活,如何通过一定的生活情境进行命题设计。

例如关于改革开放的内容。今年适值改革开放的“而立”之年,面对改革开放的新阶段与新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掀起了新一轮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不断反思中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所以,毫无疑问,关于改革开放的内容必然要占到一定的比重。就高考试题来说,语文、政治、历史3科试题都或多或少涉及到改革开放的有关内容或精神。

当然,因政治、历史科目的特殊性,政治、历史高考内容涉及得更多,尤其突出表现在文综试卷上,如全国卷Ⅱ第38题,北京卷第37、38题,山东卷第29题等,都以巨大篇幅进行相关内容的命题。在这些试题中,材料引入与问题设置大多都在5个左右,呈现出材料多与问题序列化的特点;通过这样的情境设置,有效融政治、历史知识甚至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考查于一体。

选择改革开放这样的宏大主题来进行命题设计,切入点非常重要,如果命题时切入角度过大,情境设置与问题设计的关切度与新颖性往往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北京卷第37题第1问的设计就显得有些陈旧。比较第一问之后的几个小问题由于引入图表以及相对具体反而要好得多。

所以,高考命题更倾向于通过小而灵活的生活化情境来切入。同样是有关改革开放的试题,同样是北京卷,第37题的命制就显得巧妙多了。它以“学习历史·话说改革·展望未来”的主题演讲会这一展现学生自身学习生活实际的形式,有效融入了改革开放这一宏大主题,而且为下文材料的铺设与问题的引出作了充足的铺垫。通过“王安石变法与民生”、“洋务运动、与近代教育变革”、“罗斯福新政与社会救济”、“世纪伟人邓小平”等4大主题发言为情境,把古今中外的有关改革的材料组合起来,让考生入情入境,有话可说。

如此一来,本试题中所体现的改革导向性不言而喻。

注重科学性、鲜活性与思想性

高考命题在注重科学性与鲜活性的基础上突出广泛而深刻的思想性,以及在多元建构的社会影响中有效而灵活地体现主流价值观这一特点,不仅深刻反映了新课程价值取向,而且集中反映了课程目标、教材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标准等方面的革新。

例如广东历史卷第27题就体现了这样一种倾向。这是一道有关“中国形象”的、融历史观与价值观于其中的一道典型题目,虽然用的是历史材料,却契合了当前中国迅速发展所面临的“形象”问题:

【材料一】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成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件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自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

---据韦克吕耶斯《论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文学中对中国现实的取舍》和许明龙《18世纪法国思想家论中国的德治》

【材料二】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都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与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

【材料三】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6个阶段:①尊敬时期(18世纪),②轻视时期(1840-1905),③乐善好施时期(1905-1937年),④赞赏时期(1937-1944),⑤清醒时期(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

---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问题:

(1)材料一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结合法国当时的情况,说明启蒙思想家将“中国形象”作为武器的目的。

(2)材料二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形成这种形象的原因是什么?

(3)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的第④和第⑥两个阶段形成的政治背景。

(4)从“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通过第(3)(4)问,尤其是第(4)问的“中国形象变化的启示”问题,让考生回归现实,思考中国未来。通过考查西方人对“中国形象”看法的变化,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西方人的各种对“中国形象”(包括正面与反面的)的解读,由此必然产生出一种“中国形象”与爱国主义的价值观思考。这种历史材料题,把教材知识与现实热点不露痕迹地蕴含到史料之中,又通过问题设置巧妙地进行现实回归,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特有的思想内涵与价值导向性,也有利于引导中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