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提升我区民营经济发展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随着科学发展观念的强化和深入贯彻,落实以广占土地、低廉价劳动力和高投资拉动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将成为过去,民营经济作为市场经济最为活跃的主体将最直接地面对这些新的形势、新的变化。我区是一个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98%以上的城区,在新形势下,积极探讨如何加快提升全区民营经济发展水平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
一、发展状况和亮点
我区民营经济在底子薄、基础差的条件下,经过8年的迅速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至*5年底,全区共有民营企业585家,实现企业总产值74.7亿元,其中工业产值63.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6.33亿元,出口商品总值(海关口径)1.4亿美元,创造近5万个就业机会。初步形成五金机电、树脂陶瓷、轻工纺织三个主要行业,行业总量分别占全区26.4%、24.6%和33.9%。民营经济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呈现出一些亮点。
1、工业园区化程度较高。由于区划调整之前我区本地工业很少,新区成立后发展的工业绝大部分属引进并入驻工业园区。目前,全区入驻园区工业企业有350多家,实现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80%以上。
2、规模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区划调整之前,我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区划调整后,经济发展基本靠引进项目带动,引进项目均以规模企业为主。目前,全区规模企业在全区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达70%。
3、企业素质相对较高。我区企业总数不多,但企业综合素质较高,有21家企业通过ISO9000族质量体系认证,7家通过ISO14000环境质量认证,1家通过HACCP食品安全认证,1家通过SA8000社会责任标准化认证,2家企业产品通过3C认证,1家企业通过GMP认证,被确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7家、市技术创新示范企业9家。
4、民营经济发展后劲较强。经过近几年发展空间的扩展和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目前在建或近期将投建项目*多个,用地面积近4000亩。随着这些项目的投产,将积极推进民营经济发展。
5、民营资本投资领域扩展。在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民营经济的同时,积极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首次采用BT形式建设江滨大道。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民营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很多困难,有来自于企业自身和区域内部环境,还有来自于宏观大环境。
(一)民营经济主体内部问题
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一些企业主的科学经营管理素质不太高,管理意识、水平较差,对人才的引进使用不够,缺乏发展战略规划;二是由于民营企业大部分由家庭作坊企业发展起来,大多存在规模小、实力弱,可抵押物少,资信度不高,融资困难,同时对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加科技含量等的投入不足,企业产品竞争力不强。
(二)面临的宏观压力
一是非农用地总量严格控制,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将受明显限制;二是农业收入较大提高,经济迅速扩张造成劳动力相对紧缺,劳动力成本明显提高;三是经济迅猛扩张,能源供应紧张,基础原材料价格抬高,而工业产品以低附加值的中下游产品为主,在买方市场环境下,价格上升不易,利润锐减;四是随着出口商品总量不断加大,出口产品遭遇贸易壁垒加剧。
(三)本区域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配套滞后民营企业发展。虽然建区以来,下大力气加快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但因历史欠帐太多,目前区内基础设施配套仍然明显滞后,较为严重地制约了民营经济更快发展。
2、主导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主导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随着招工困难和用工成本提高,这类产业竞争力和生产规模将逐步下降,对全区经济长期发展将造成不利影响。
3、经济总量较小,规模效应较弱。因我区原有经济规模很小,虽然经过区划调整以来的速度发展,但经济总量仍然较小,经济自我发展能力仍然较弱。
4、第三产业发展较慢。由于我区工业经济总量还不够大、常住人口少,除金融、保险、邮、电等垄断行业外,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很有限。
5、民营经济本地化程度低。由于历史原因,区划调整前我区民营经济发展滞后,本地民营经济不活跃,本地规模民营企业更少,外引企业的对带动当地农民创业、提高我区农民增收的作用有限。
三、加快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
在新形势下,面对各种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加快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我们认为应该突出一个发展重点,坚持三个发展原则,努力营造五个发展环境。
(一)发展重点
加快提升我区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必须突出工业这个重点,并集中全区之力去推动。这是因为:一是我区农业人均用地面积不大、条件不优,在稳定粮食生产后,民营经济在农业方面的发展空间有限,发展潜力不大;二是我区虽然是中心市区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空间上的较大距离使我区短期内难以接受中心市区对我区第三产业的直接带动,再加上区域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条件较差,时机不尽成熟,在城市扩张中存在边缘化倾向,这使我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走传统路线即先发展工业后发展第三产业;三是工业具有见效快、贡献大的优点,符合我区加速提升经济总量的要求。
(二)坚持原则
加快提升民营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尽快壮大经济总量,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1、加快壮大经济总量。综合比较,壮大总量应该比结构调整对我区来得更重要,根据加快发展需要,我区必须坚持把加速壮大经济总量放在第一位。
2、注重创新发展模式。当前制约我区工业经济加速发展的首要因素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必须创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模式,加速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3、注意节约时间成本。加速发展的任务很重,这要求我们在实施一些基础性、带动性项目中既要考虑经济成本,也要充分考虑发展的时间成本,并努力争取减少发展的时间成本。
(三)促进措施
十六大提出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要求后,各地都围绕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重点就放宽投资领域,壮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科技含量,创建品牌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措施办法。但是,应该看到,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中捕捉市场信息最灵敏的市场主体,在自身的生产经营很独立,政府对其生产经营的影响力是很有限的。当前在探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时,要转移政府的着力点,把重点放在优化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综合环境上。
1、大力优化空间环境,打好加快壮大总量基础
良好的发展空间环境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条件,必须把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的空间环境作为提升民营经济的首要任务来抓。对于我区来说,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空间环境的关键在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速度。
(1)树立适度超前配套基础设施意识。适度超前建设主要道路及相关管网等基础设施具有加快构画发展空间,炒热、增值未开发土地,减少开发建设时间成本等优势,当然,也存在增加财务成本的不足,但两者相比,优势将大于不足。要积极创新,探索新的有效办法,适度超前配套区内主要基础设施。
(2)切实实行“五个一”工程。为进一步充分调动全区力量,全面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统筹全区所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按照“五个一”工作机制要求,对较大项目进行配备责任人、工作班子、工作机制、启动资金,并采用科学考核、评比办法,加强督促,促进各个项目加快实施。
(3)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要借鉴滨江大道采用BT模式成功建设的经验,广泛运用到其他道路基础设施项目上;在高标准规划的基础上,对道路两侧用地开发条件不成熟的区域,采用分步建设模式(如先建设路基后建设路面),减少一次性资金投入压力;尝试用工业土地换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模式,开发建设重要基础设施。
2、大力优化用工环境,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作为三大生产要素之一的地位日渐提高,对经济的影响力也日渐加大。良好的用工环境有利于企业招工,提高区域招商引资成效,对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也将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大力优化用工环境,也应成为我区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着力点来抓。
(1)同步配套工业园区服务业。当前,普遍存在着工业园区服务业设施配套滞后于工业发展问题,这给企业招工用工带来不少负面影响,也不利我区第三产业发展。要抓紧同步配套服务业设施,坚持临时与永久相结合办法,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园区服务业硬件设施建设,力争有入驻企业就有相应服务业配套设施。
(2)积极促进外来员工本地化。外来员工的本地化有利于员工稳定性和员工积极性,对本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够起到更大促进作用。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外来员工本地化。一要把房地产的购买对象转向外来员工上,积极发展小套型、低价位外来员工公寓,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措施,大力促进外来员工购买、租用区内房屋,把流动人口变为常住人口。二要进一步完善户籍迁入、外来工子女入学等重要相关配套政策,从软件方面促进外来员工本地化。
(3)积极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企业员工属于弱势群体,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的关心和保护。要把关心员工与扶持企业发展放在同等上,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从员工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给予关心帮助,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一是提高对外来工的合法权益的保护意识,切实帮助外来员工解决工作遇到的困难,切实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二是创新机制,组建全区性企业工会组织,帮助协调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并发挥工会的工人之家作用,通过组织员工技能比武、体育项目比赛、文体表演等各类由员工参与的活动,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积极性。
3、大力优化产业环境,逐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集群具有降低集群内企业的经营成本的优势,良好的产业集群环境已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要根据我区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在加快壮大经济总量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培育发展产业集群,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
(1)稳步发展五金机电产业。五金机电产业是我区经过深入地探讨研究,谨慎确定的主导产业,并列入市“十一五”规划。要在壮大总量的同时,发挥优势,积极引导、推动五金机电产业发展。一是出台措施。深入调查研究,专门出台扶持五金机电产业发展的指导文件,明确扶持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具体措施办法,争取更有力地促进我区五金机电产业真正能够形成并壮大起来。二是主动招商。在前两三年间,由于经济的扩张性发展,主动招商引资工作的渐渐淡出,但针对我区五金机电产业尚未有足够招商引吸力的情况下,要强化产业主动招商意识,进一步开拓创新,多方出击,积极有针对性地引进五金机电企业。
(2)保护发展家庭作坊式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因其规模小、存在较多安全隐患等问题而往往不被重视,但是,家庭作坊式企业是民营经济的基础,对营造良好地创业发展氛围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加上近年来部分规模企业经营成本提升,利润下降,而家庭作坊式企业以成本相对较低有力吸引规模企业订单转移。要大力扶持我区家庭作坊式企业发展。一是要结合标准厂房建设,积极引导家庭作坊式企业向集中加工区集中,改善发展条件。二是要对未向集中加工区企业进行科学引导,重点做好宣传和沟通工作,引导规范安全生产,减少采取强制措施。三是要充分考虑家庭作坊式企业处于艰难的起步阶段,放宽税收等政策,尽量让其轻装上阵。
4、大力优化服务环境,增强加快发展保障
优化服务环境是一项长期、不断提高的工作。要加速提升我区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必须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
(1)创新新引项目服务体制。提高对新引项目的服务质量是提高政府服务质量的关键。当前为新引项目提供服务任务主要集中在各乡镇、街道和开发办的少数几位工作人员身上,这在一方面给个别干部造成较大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因所服务企业多,较难做到全程、高效服务。对此,偿试设立区级服务窗口,建立一支由全区精干干部组成的兼职的全程服务队伍,实施对新引项目进行全程服务。该机制在理论上的优点有:一是能够明确对企业的服务责任,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二是干部通过专门服务,为企业找其他部门办事,有利于换位思考,提高服务意识;三是通过较大数量的机关乡镇干部找有关职能部门办事,有利于更多的工作人员对相关人员的服务工作进行无形的监督;四是通过服务业务培训及对企业建设经营的了解,有利于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五是有利于形成全区上下服务于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该机制实施的粗略思路:一是成立一个领导小组,确定协调的领导,全面协调干部服务企业中遇到的问题;二是从有关单位确定有较强协调能力的干部组建较大数量的服务队伍;三是开展相关服务企业的业务知识培训,夯实业务知识基础,提高服务能力;四是建立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定期不定期进行监督、考核,确保较好的服务质量。
(2)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当前,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财政资金大多采用小额度、大面积撒葫椒粉式的支出模式,对民营企业在创品牌、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方面进行奖励,这种扶持方式对民营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要积极探索财政资金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更为有效方式,偿试改变由原来对某一家或几家企业实施扶持的传统模式,着重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建立一种企业个体无法完成、且全行业都受益的服务平台或机制上。
5、力促企业内部环境优化,促进企业竞争能力提高
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间里,区域内的企业仍然以中小企业为主,这类企业的业主大多存在经营管理素质不足问题,而企业主的经营管理素质又对企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中存在的管理水平较低、科技含量不高、产品综合竞争力不足等企业内部问题,归根到底都要靠提高企业主的综合素质来解决。促进企业自身发展要突出重点,着力促进企业主素质提高,优化企业内部运作环境。一是经常性邀请一些现代管理方面的专家举办讲座。二是适时组织一批企业主参与一些经营管理专业的短期培训班。三是对主动参加MBA、工商管理等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专业学习并取得优良成绩的经营管理人才给予一定的奖励。四是邀请专家对部分管理较为不科学的骨干企业进行一对一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