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改革要有勇气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打开湖南省汨罗市教育局网站,背景是一栋名为“素质教育中心”的白色办公楼。汨罗市教育局长何中良介绍说,该楼建成于2003年,是该局工作人员办公的地方。1983年底,汨罗开始了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探索;1996年,《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探索——湖南汨罗市中小学教育改革12年写真》在《人民教育》发表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三次批示,并到汨罗视察,全国随之掀起了学习汨罗的热潮。
1996年,汨罗,这个只有64万人口的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由此和素质教育一起声名远播。“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13.8万人到汨罗‘取经’,汨罗教育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何中良说,素质教育在汨罗坚持推行25年,我们的老局长功劳最大,是要被载入史册的。老局长叫黄泽南,何中良谦虚地说,自己是老局长忠实的追随者和老部下。
11月28日,在汨罗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座谈会上,素质教育先行者黄泽南被汨罗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教育功臣”称号。同时,岳阳市教育局也值黄泽南70寿诞之际,赠送了“教育楷模”的牌匾。
将历史的时针拨回到25年前,跟随黄泽南探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何中良深情讲述了汨罗教育所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他认为,汨罗教育改革之所以成功,得益于“四项措施”。
首先是整顿教育秩序,规范办学行为。1977年,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人们渴望读书升学的热情被大大激发。同时,片面的人才观又把基础教育引向了应试教育的“沼泽地”。汨罗素质教育改革先行者黄泽南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于1983年底,从汨罗县一中教导处副主任、数学教师的岗位上直接调任教育局局长。
黄泽南上任以后,认真调查研究汨罗教育现状,发现复读现象严重,初中生流失多时达到45%以上;升学无望的学生心理压力大,有的甚至出现自杀行为;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职业技术教育备受歧视,举步维艰,教育脱离实际的矛盾日趋尖锐。1985年,在黄泽南的带领下,以控制中学阶段重复教育、控制班级名额和留级率的“三个控制”为突破口,实施单方面裁军,着力转变教育思想,进行教育改革,这年秋季一举清退了中学阶段所有复读生。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大环境下,汨罗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987年,汨罗如期实现了“三控制”的目标,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迈出了决定性的第一步。
其次是积极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构建教育“立交桥”。1983年,汨罗把办学历史最长条件最好的高中改为职中,实现了职业教育的硬启动,尽管困难重重,但汨罗教育人认准了的路,就坚持走下去,越走越宽广。
一是通过控制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和改革招生制度的办法堵住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路;二是采取部分普通高中改职高、联合有关部门办职校的办法调整教育结构,拓宽办学的路子,除了办好市职业中专,也积极调动部门办职业教育的热情,财委系统主办了财贸中专、工业系统主办了工业职校、卫生系统主办了中医职校;三是通过动员市党政主要领导和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带头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职高读书,以及请在各行各业作出了贡献的职校毕业生回校现身说法,引导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黄泽南同志当年就毅然把自己的女儿送进了职高。这样,逐步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使汨罗的家长看到了孩子发展的另一条康庄大道,促进了汨罗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壮大。从1986年起,汨罗职高和普高招生比一直保持在1∶1。
第三是改革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价,构建推进素质教育的体制和机制。“管理和科研是教育腾飞的双翼”,以黄泽南为首的一班人,从大处着眼,从实处着手,在全市严格实行素质教育目标管理,认真开展教育质量评价。可以说,汨罗推行素质教育的25年,就是坚持目标管理和教育质量评价的25年。科学的目标设置,严格的评价,权威的结果运用,使目标管理和教育质量评价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调动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促进了乡镇党政尊师重教风尚的形成。
第四是坚持“四个面向”,推进均衡教育,办好每一所学校。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校条件有好坏,师资力量有强弱。为此,汨罗教育局提出了“四个面向”的发展思路,即面向每一类教育,面向每一所学校,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致力于教育的均衡发展。具体做法包括:一是合理配置教育经费。经费更多向乡镇薄弱学校倾斜;二是为每个学校配备一个好校长,公开公正公平选聘校长;三是合理配备师资;四是合理兼顾特色,走特色学校方向发展的路子;五是合理整合资源,结合学校布局调整,积极改造薄弱学校。
“古往今来,改革总是要面临巨大的挑战。改革者如果没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在巨大的挑战面前,往往就会缩手缩脚,甚至知难而退。”何中良感慨地说,改革初期,汨罗教育遇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重重阻力,以黄泽南同志为例,他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受到内外责难,甚至面临罢官的威胁,仍然坚定不移,毫不动摇,愈挫愈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行划片招生,发展特色教育,强力推行目标管理和教育质量评价这些大手笔,没有高瞻远瞩的目光,没有敢为人先的勇气,是不可想象的。